第1152章 招降左君弼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21 09:03      字數:4315
  這人在生死關頭,總能爆發出最強潛力,無論是方國珍,還是方明善,都親自上陣,帶著大軍突圍,在方家父子不要命的猛衝下,方國珍竟然真的突破公孫亮祖防禦,從海口乘船,逃向台州去了。

  ??看著方國珍駕船逃走,公孫亮祖是扼腕歎息,這他娘的,征戰這麽多年,公孫亮祖還從未遇到過如此不要命的打法,即便公孫亮祖武藝高強,此刻,也是心驚肉跳,若一開始,方國珍、方明善便這麽賣力,明軍哪裏能夠包圍太平寨?

  ??擊敗方國珍、方明善叔侄,公孫文忠並未著急追趕,而是下令撫恤太平寨百姓,先穩定住太平寨人心,再說其他。

  ??如今的大明軍隊,已經有了一個共識,打下一個地方,那這個地方,便是大明土地,土地上的百姓,自然就是大明百姓,對於自家百姓,大明軍隊,從來都是愛護有加。

  ??對於明軍,太平寨的百姓是陌生的,這些年,他們要麽是被元廷統治,要麽是被方國珍統治,還從未與大明軍隊接觸過,因此,在大明軍隊進城之時,太平寨的百姓,表現的很是驚慌。

  ??但見大明軍隊進城之後,對太平寨秋毫無犯,這才慢慢放心下來,在聽到大明軍隊免稅三年,讓太平寨百姓休養生息後,太平寨的百姓,開始歡呼。

  ??這些年,雖在方國珍的統治下,太平寨的百姓比元廷統治下要輕鬆一些,但方國珍,畢竟隻是個小軍閥,並沒有多少存在感,今日投靠元廷,明日又投靠張士誠,後日,又向公孫元捧進貢,活的是窩窩囊囊。

  ??這些人,接納方國珍,隻有一個目標,那便是為了公孫財,為了從浙東百姓身上吸血,這些年,為了維持自己在浙東統治,方國珍對自己地盤兒上的百姓,也是極盡剝削。

  ??如今聽說大明軍隊要免稅三年,他們怎麽能不開心?有這三年的緩和期,浙東百姓,終於可以緩一口氣了。

  ??再說這方國珍、方明善叔侄,在太平寨大敗之後,立刻逃到台州,與弟弟方國瑛會合,企圖依靠台州險峻地勢,繼續抵禦公孫文忠大軍。

  ??台州,因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此地東麵河道縱橫,南麵有括蒼山、大雷山、天台山作為屏障,近海還有600多個島嶼,地形極為複雜,而且方家兄弟在台州經營多年,真正是進可攻,退可守。

  ??方國珍認為,自己兄弟二人,即便是在台州無法抵禦公孫文忠進攻,那逃命,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因此,與方國琪合兵一處後,方國珍長長鬆了口氣,隻要台州還在自己手中,那就沒有什麽可擔心的,實在不行,就往海上逃,為了保險起見,方國珍與弟弟方國瑛提前把家人送到了海上,若是實在守不住,便要立刻出海。

  ??在方國珍叔侄逃走之後,公孫文忠便下令,讓公孫亮祖帶著一隊人馬,進攻台州,原本,公孫文忠是想讓公孫劍來幹這件事兒的,畢竟,公孫劍是自己兄弟,有撈功績的機會,公孫文忠當然想留給自己兄弟,但公孫亮祖公孫亮祖卻極力要求自己出征。

  ??他認為,在太平寨讓方國珍逃走,是奇恥大辱,隻有親手活捉方國珍,才能洗涮自己在太平寨下的恥辱,對於公孫亮祖的要求,公孫文忠沒法兒拒絕,大將想要出戰,這積極性,不能打擊不是?隻能讓他帶兵,前往台州。

  ??如今的公孫亮祖,可謂是惡名在外,天台縣知縣聽聞公孫亮祖帶著大軍前來,根本不敢硬扛公孫亮祖,立刻帶著天台百姓,投降了公孫亮祖,一路之上,方國珍手下紛紛望風而降,根本沒人敢抵擋公孫亮祖大軍,因此,公孫亮祖並未耽擱多長時間,也沒給方國珍、方國琪兄弟多少準備時間。很快,公孫亮祖便到了台州城下。

  ??出發之前,公孫文忠、公孫劍二人,便跟公孫亮祖、廖永忠二人詳細說過台州地形,要公孫亮祖和廖永忠嚴防方國珍逃到上海去。

  ??因此,當公孫亮祖兵臨台州城下後,一麵命人進攻台州城,一麵則悄悄讓廖永忠饒過台州,帶著兩千兵馬,埋伏在白馬寺附近,防備方國珍逃遁海上。

  ??台州,方國珍、方國瑛兄弟經營數十年,這二人合計之後,覺得公孫亮祖一時半會兒根本不可能攻下台州,而且,台州的兵馬,與城外的公孫亮祖旗鼓相當,一時之間,方家兄弟是信心倍增。

  ??方國瑛沒跟大明軍隊打過戰,看公孫亮祖帶來的兵馬,似乎也就那麽回事兒,於是便笑著對方國珍道:“三哥,我看這公孫亮祖也不過如此,聽說此人在汀州大敗陳友定,連破數城,恐怕也是運氣使然,名將之名,恐怕也是自己手下的那些人,吹噓出來的。

  ??咱台州兵強馬壯,別說一個公孫亮祖,就是十個,我也不放在眼裏,不如,我出城將此人擊退如何?”

  ??聽了這話,方國珍皺著眉頭道:“四弟,萬萬不可大意,明善在太平寨,已經與明軍打過一場,一萬餘人的大軍,也就不到半個時辰,便灰飛煙滅,咱們底子薄,能不打,就不打,隻要守好台州城,這公孫亮祖,遲早退去。”

  ??方國珍說完,一直沉默不語的方明善便接口道:“叔叔,我也覺得,咱們應該主動出擊,今日情形,與當初在太平寨下,大是不同。

  ??當初,有錢文忠十萬大軍,在後方壓陣,咱們敗了也就敗了,合情合理,如今這公孫亮祖輕敵冒進,孤軍挺近台州,一無外援,二對台州地形不熟,正是咱們主動出擊的好時候,若這一戰能夠擊敗公孫亮祖,想必,前來攻打咱們的公孫文忠,也得掂量掂量,這台州,他究竟能不能打下來。

  ??如此一來,即便是咱們投降,這公孫文忠,也得高看咱們一眼不是?”

  ??聞言,方國珍沉思片刻,歎息一聲,對方國琪道:“唉,當初,就該聽丘楠的,若早投降,咱們兄弟富貴一生,也不是不可能,何必像現在一樣,被打的龜縮在這台州城?”

  ??聽了這話,方國瑛皺眉道:“三哥,您這樣說,就有些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在公孫元捧手下當富翁,哪裏比得上咱們在台州自由自在?”

  ??方國珍苦笑一聲道:“唉,四弟,你太樂觀了,丘楠說的沒錯啊,以咱們的實力,想要抵擋明軍一兩次進攻,問題不大,但咱們占據浙東偏僻之地,想要發展壯大,卻是難上加難,咱們,遲早都是公孫元諄嘴裏的肉。”

  ??“三哥,話雖如此,但咱們也不能束手就擒不是?即便是要投降,那也要讓公孫元捧看到咱們實力,不敢看低咱們才好。”

  ??“嗯,我當初,也是這個想法。現在,說什麽也沒用了,隻能硬著頭皮,與這公孫亮祖開戰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實在不行,咱們就遠遁海上。”說罷,方國珍看向侄子方明善:“明善,你可有膽量,再出城與那公孫亮祖一戰?”

  ??“怎麽不敢?孩兒這就出城,讓這公孫亮祖見識見識咱泰州大軍的厲害。”

  ??“好,那這第一戰,就由你出戰,無論如何,都要打出咱台州軍的威風,知道嗎?”

  ??聽了這話,方明善拱拱手道:“叔父放心,此戰,我一定拚盡全力,絕不讓叔父失望。”

  ??“好,有明善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你和你三叔帶著的人馬,舟車勞頓,就不要出戰了,在台州軍中挑出一萬桿卒,出城迎戰吧!”方國琪話說的是豪邁至極。

  ??“是,四叔,孩兒這就去!”說罷,大踏步走下了台州城頭。

  ??很快,方明善便帶著人馬出了城,這一次,他沒有給公孫亮祖開口說話的機會,直接下令全軍進攻。

  ??看到這一幕,公孫亮祖是冷笑連連,他不怕方家兄弟出城對戰,就怕這些人龜縮台州城不出,若他們死守台州,自己一時半會兒,還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等公孫文忠大軍到來後,硬攻台州。

  ??見方明善殺來,公孫亮祖活動活動手腕,便一馬當先,帶著大軍,與方明善展開混戰,雙方一接觸,便都奮力廝殺,誰都沒有保留。

  ??這方明善,連廖永忠都打不過,哪裏會是公孫亮祖的對手?打了不到十個回合,便敗下陣來,公孫亮祖每一招,都是勢大力沉,方國珍剛剛被方國琪激起的血勇之氣,也消失無蹤,腦中想的,不再是如何擊潰公孫亮祖,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於是,在太平寨的一幕,再次出現在台州城下,方明善再次棄大軍不顧,獨自一人向台州城逃去,公孫亮祖,也像當初的廖永忠一樣,尾隨著方明善,想要趁著方明善大軍潰敗之機,攻入台州城,而方國珍,也做出了和太平寨時一樣的舉動,那就是不顧自己士卒死活,在方明善進城之後,便關閉城門……這一戰,讓從未與大明軍隊打過戰的方國瑛,也見識了大明軍隊的厲害,之前不屑一顧的神情,也從方國瑛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驚魂未定的神色。

  ??等方明善進了城,方國琪立刻拖著方明善來到方國珍身邊,與方國珍商量對敵之策,若照公孫亮祖這個打法,方國琪也沒把握守住台州城。

  ??剛剛上了城頭,結果方國瑛話還沒出口,餘光便掃見城下的公孫亮祖大軍,此時,公孫亮祖已經命人推出高大的雲梯,巨大的撞木,打算攻城了。

  ??見狀,方國瑛是亡魂大冒,這他娘的,這就開始攻城了嗎?打到這個程度,還有什麽勝算?隻要公孫亮祖雲梯到了台州城下,那攻破台州,隻是時間問題。

  ??再次上了城頭的方明善,也是渾身冷汗直流,若不是他逃的快,此刻,早就成了公孫亮祖的刀下之鬼,看在公孫亮祖在哪裏吆五喝六指揮大軍攻城,方明善剛剛平複下的情緒,又變得激動起來,這公孫亮祖,已經嚇破了他的膽量,趕忙對方國珍道:“叔父,看樣子,這公孫亮祖是打算硬攻台州城。

  ??您看,他分出了三隊人馬,這一定是打算占據咱台州城的其他三個城門,這公孫亮祖桿勇絕倫,若三個城門都被他占據,咱們想突圍出去就難了,若是隨後公孫文忠大軍到來,咱們想離開台州城,那就難了,叔父,若是要撤離,還得趁早啊,不然,就來不及了。”

  ??聽了方明善這話,方國珍表情也變得凝重,今日一戰,讓方國珍徹底看清了現實,自己手下這些久不征戰的人馬,根本就不是人家公孫元捧的對手,若非要打下去,那隻能是屢戰屢敗,太平寨守不住,台州同樣也守不住,攻破台州,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