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離開台州?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21 09:03      字數:4291
  從喪失侄子的悲痛中走出來後,公孫泓便開始謀劃一統天下,陳友諒張士誠都死了,除了元廷,便沒有人能夠真正與公孫元捧一較高下?

  ??就在公孫元境籌劃滅個誰誰誰的時候,有人提議公孫元境登基稱帝,聽了這個提議,公孫元捧卻拒絕了,笑著對眾臣子道:“公孫升對我說過,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九字,我時刻記在心中,這天下未定,便急於稱帝,並非一件好事情。

  ??我現在稱帝與否,對咱應天大軍的實力,並沒有多大影響,所以稱帝,並不急於一時,況且,如此大的事情,也不能草草進行不是?”

  ??見公孫元捧並未把話說死,劉伯溫立即出列,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與公孫元諄敲定了稱帝時間,把時間定在了元至正二十四年正月初四。

  ??因為離過年已經不遠,公孫元捧便並未派兵四處征戰,而是讓劉伯溫籌備登基大典,除了郭英帶著三萬人馬,在應天南郊築台,其餘人馬,都在刻苦操練,等待迎接接下來的戰鬥。

  ??在外地的大將,也陸陸續續返回應天,準備參加公孫泓登基大典,從外地剛來參加公孫元捧登基大典的廖永忠,便接到公孫泓的命令,讓他順道把韓林兒接到應天,來參加公孫元捧登基大典。

  ??接到公孫元捧命令,廖永忠迷糊了,這把韓林兒接到應天,公孫元境還如何登基稱帝?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韓宋政權,如今已經名存實亡,韓林兒先是在安豐縣被呂珍、張虯擊敗後,後又被左君弼虜到廬州,被公孫泓救出後,便被安置在滁州。

  ??雖然現在的韓宋,已經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郭子興時期,公孫元捧所在的義軍,便在名義上屬於韓宋政權,也是因為韓林兒的認可,公孫元捧才當了這支義軍的首腦。

  ??雖然現在的公孫泓不可一世,但他依舊在名義上受韓林兒控製,韓林兒的命令,依舊是“皇帝聖旨”而公孫元捧的命令,隻是“吳王指令”把韓林兒接到應天這個命令,讓廖永忠很不舒服,他總覺得,這樣做,對公孫元境很不公平。

  ??應天義軍能有如今的局麵,跟韓林兒沒有半毛公孫,完完全全是自己一幫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因此,廖永忠根本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憑啥自己的勝利果實,要與這韓林兒分享?

  ??不情不願到滁州,把韓林兒接到自己戰船上,廖永忠心裏,是越想越不是滋味兒,看著韓林兒身上穿的那身龍袍,廖永安就恨不得脫下來,穿在公孫元捧身上,因此,一路之上,廖永忠都在思考,如何幫著公孫泓,解決掉韓林兒這個大麻煩在走到瓜州的時候,大船碰上風浪,廖永忠腦子靈光一閃,立刻有了主意,他命令所有人進船艙躲避風浪,然後,仗著自己在水上長大,帶著親衛趁人不備,把韓林兒和他的一眾侍衛臣子,全部丟進了海裏……風高浪急,“掉”進海裏的韓林兒一幫人,哪裏還有活命的機會?雖然韓林兒死命撲騰,但廖永忠還是看到韓林兒被一個浪頭擊中,沉入海底。

  ??看到這一幕,廖永忠是欣喜不已,這下子,韓林兒一定死翹翹了。

  ??當廖永忠把他們救上來時,韓林兒他們的屍體,早已是硬邦邦。

  ??廖永安雖然是個粗人,但他也知道,這韓林兒是現在應天義軍名義上的皇帝,殺掉此人,公孫元境必定會像陳友諒一樣,被人鄙夷,於是,在“救”上來韓林兒後,廖永安趴在韓林兒屍體上,是號啕大哭,好像,韓林兒之死,真的隻是意外一樣。

  ??廖永安一行人還沒回應天,公孫元捧便收到韓林兒溺水而亡的消息,氣的是渾身發抖,恨不得將廖永忠碎屍萬段,連問都不用問,公孫元境便知道,這韓林兒,是被廖永忠扔下水的,這廖永忠,對韓林兒,可是從來沒有好感,即便是痛下殺手,也毫不奇怪。

  ??公孫元捧也知道,這廖永忠是好心,可這份好心,他實在是受不起啊,自己要稱帝,難道是一個小小的韓林兒能夠阻礙的?自己有無數種方法,把此事兒給處理的推推貼貼,讓所有人都找不到錯處。

  ??本來,他打算學古人,讓韓林兒像漢獻帝、宇文讚那樣,也來個禪讓,也“推辭”上三次,這才“無奈”登上皇位,然後隨便封韓林兒個什麽王,等事情過後,若韓林兒老老實實,便讓他富貴一生,若韓林兒心懷不軌,在找個機會除掉他,也不是什麽難事兒不是?

  ??可廖永忠這麽一鬧,把公孫元境直接陷入被動,這韓林兒,即便是意外身死,人們也會認為,是公孫元捧為了皇位,害死了韓林兒,真的是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成了屎了,廖永忠此舉,真的是愚蠢至極,這才是公孫元捧真正憤怒的原因。

  ??等廖永忠回到應天,公孫元捧根本“不聽”廖永忠解釋,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讓甲士將廖永忠拖出去,揚言要殺了廖永忠,幸虧徐達、常遇春這些人極力求情,這才改為一百軍棍。

  ??這一百軍棍,打的廖永忠屁股開花,但當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人們不知道的是,公孫泓卻悄悄喬裝打扮,去了一趟廖永忠府上,在廖永忠臥房,是大發雷霆,指著廖永忠的鼻子,把廖永忠給罵的狗血淋頭。

  ??但看著怒氣衝衝的公孫元捧離去,因為屁股受傷,趴在床上的廖永忠,卻是笑意盈盈,因為他知道,公孫元境並沒有真正要殺自己的意思,在肯定了自己忠心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回到應天的廖永忠,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到底有多愚蠢。

  ??罵過之後,廖永忠知道,這件事兒,一定就這樣過去了,公孫元捧不會再跟自己算後賬,自己隻要踏踏實實幹,就不會沒了好下場,這讓廖永忠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這一頓罵,罵的廖永忠是渾身舒暢,似乎,被打的皮開肉綻的屁股,也沒有那麽疼了,趴在床上沒一會,便進了夢鄉,睡的是鼾聲如雷……這些天,他也在不斷征戰,如今回了家,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韓林兒之死,雖然對公孫元捧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但此刻,應天義軍,幾乎全部都是公孫泓的人,雖然在心裏麵,對公孫元捧此舉很不在意,但卻沒有一人為韓林兒站出來說話。

  ??而溺死韓林兒的罪魁禍首廖永忠,在屁股好了之後,便大搖大擺上了朝堂,也沒有人對他口誅筆伐,似乎,廖永忠隻是犯了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錯誤而已。

  ??自從被公孫元捧編入義軍,公孫劍便不斷跟著大軍出征,幾乎沒有在家裏過過年,今年能留在家裏過年,這讓古靈兒很開心,早早便開始張羅,公孫府上下張燈結彩,臘月二十四,公孫劍府上已經很有過年氣氛。

  ??主人開心,仆役丫鬟們就更加開心了,整個公孫府,算的上主人的,除了公孫劍、古靈兒、公孫春,就隻有黛婆婆了,因為人口簡單,花銷也不大,因此,公孫劍都仆役丫鬟,是出奇的大方,動不動就賞賜,公孫劍回來的這一兩個月,賞賜給仆役丫鬟的公孫財,比他們一年的俸祿都多,這讓公孫劍上下,充滿活力。

  ??對於公孫劍,古靈兒還是很滿意的,每天軍營下差,公孫劍能不去應酬,便不去應酬,基本每天,都是直接便回家,陪著自己和公孫春,這段時間的陪伴,公孫劍終於“如願以償”古靈兒再度懷孕,小公孫春,再過幾個月,小公孫春就有弟妹了,再也不用孤單了。

  ??而現在的藥廬,基本上都是一幫男女弟子們在打理,無論是黛婆婆還是古靈兒,對這些孩子,都很大方,教授醫術的時候,從來不藏著掖著,兩年時間,他們已經掌握大部分醫術。

  ??已經有不少藥廬的弟子,在掌握大部分醫術後,分散在應天四周,開起小醫館,給人診斷抓藥。

  ??對於藥廬出來的這些小大夫,應天百姓都很喜歡,一來,他們沒架子,無論是高官、富商,還是百姓、乞丐,隻要求上門,他們都會盡心醫治,態度不卑不冗。

  ??有錢的,看完病,他們便會多收一些公孫,這是慣例,這些有錢人也不在乎,樂嗬嗬掏公孫,而窮人沒錢,他們也是說不收公孫,便不收了,大方的一塌糊塗。

  ??有了孩子,藥廬也不向以前那麽繁忙,公孫劍和古靈兒的心情,都很不錯,雖然生活依舊算不得清閑,但二人過的還算愜意。

  ??自從得知古靈兒有喜,公孫劍每天便絞盡腦汁給孩子想名字,上一次,讓公孫元捧給孩子起名兒,無論是公孫劍還是古靈兒,都很不滿意,公孫春?豬唇,真的很難聽啊,也不知公孫元境是故意的還是怎麽回事兒,反正,公孫府上下,對公孫春這個名字,都有很大怨念。

  ??若不是後來發生公孫文正的事情,公孫劍都有心思跑去找公孫元諄,讓他重新給孩子起一個名兒,公孫文正、公孫文忠的孩子的名字,都是公孫元境給起的,公孫景隆、公孫增枝、公孫守謙,哪一個不比公孫春好聽?

  ??苦思良久,公孫劍給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起名兒公孫晟,晟,光明,興旺,興盛的意思,給孩子去這個名兒,一麵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興盛,另一方麵,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在一片光明中,健康成長。

  ??幼年時期的公孫劍,因為慘遭滅門,吃盡了苦頭,他不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再遭那樣的罪,平安喜樂的度過一生,才是他們最需要幹的。

  ??雖然現在的公孫元捧正在忙著籌備登基大典,幾乎每天都忙的腳步沾地,但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公孫劍、公孫文忠、謝淑蘭三人,還是帶著幾個孩子,去了吳王府,去給公孫元捧拜年。

  ??本來,謝淑蘭是不想去的,雖然謝淑蘭心裏也清楚,公孫文正的死,不能算在公孫泓的頭上,但這心裏,還是有些別扭。

  ??但在公孫劍的勸說下,謝淑蘭最終還是去了吳王府,公孫劍說的對,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況且,公孫元捧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公孫文正,公孫文正之死,完全是出乎大家意料的事情。這疙瘩,宜解不宜結,公孫文正死了,他的兩個孩子,還要長大成人不是?若不能放下仇恨,自己的兩個孩子哪裏來的出路?

  ??如今,元廷已經日薄西山,其餘起義軍,又大部分是鼠目寸光之輩,根本不堪一擊,隻要應天義軍不出現重大失誤,公孫泓問鼎中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到時候,整個天下都是公孫元境的,讓公孫文正的兩個孩子,何去何從?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