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英雄末路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21 09:03      字數:4284
  見眾將說的熱烈,徐達笑著道:“諸位,竟日這徐達雖然敗了一陣,但銳氣未失去,明日,大家仍需小心,隻有讓這張士誠接連戰敗,才能讓張士誠大軍喪失鬥誌!”

  ??徐達說完,眾將拱手應諾,都說明日一定要再打的張士誠後退十裏不可。

  ??坐在軍帳中的公孫劍聞言,眉頭皺了起來,倒不是因為諸將吃肉喝酒,而是因為他想到了一種可能。

  ??越想,公孫劍便越是心驚,也顧不得許多,立刻走到徐達身邊,湊到徐達耳邊,低聲對徐達耳語幾句。

  ??聽了公孫劍的話,徐達點了點頭,對軍帳內的諸將道:“諸位,今日,大勝,諸位盡管敞開了肚子吃,這酒,就不要喝了,今天晚上,恐怕,不會太平,諸位都不要大意。”

  ??聽了徐達的話,諸將誰還不知道徐達是什麽意思?要麽是要去劫營,要麽是防備劫營,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麽?

  ??吃飽之後,眾將便輪番回軍帳睡覺,養足精神,看今天晚上,究竟有何安排。

  ??果然,二更天的時候,潛伏在軍營外的斥候來報,說陳友諒大軍悄悄向軍營方向潛伏而來,必定是前來劫營。

  ??聽了這話,徐達立刻命令將士全身披掛,準備迎敵,很快,徐達心中,便有了方略,那就是以退為進。

  ??俞通海、俞通淵、俞通源三人,率軍三萬,走水路出擊,提前趕到大會港口上遊,關掉閘門蓄水,等待號令,在張士誠大軍半渡之時,開閘放水,水淹張士誠。

  ??郭英、沐英,率軍兩萬,趁著張士誠大軍出擊之機,前往張士誠老營襲營。

  ??康茂才、廖永忠等八位將領,各率五千人馬,埋伏在路邊,以轟天雷為暗號,接到暗號,便一起殺出。

  ??常遇春則率三萬人馬,前往白沙島,截住張士誠去路,這一戰,徐達是下定決心,要把張士誠留在皂林。

  ??很快,紀世雄率領的三萬人馬,便到了徐達軍營附近,今日金鎮遠戰死,紀世雄也不敢大意,派人前去徐達軍營查探虛實,探子回來後稟報:“徐達軍營空無一人,已經向西而去。”

  ??聽了這話,紀世雄疑惑了,這夜間行軍,是軍中大忌,徐達為何要連夜離開?難道是湖州城的李伯升,攻破了徐達防禦,突圍出來了?

  ??想到此處,紀世雄大喜,立刻命令全軍追擊,一定要擾亂徐達計劃,給湖州城的李伯升爭取時間,若能與李伯升一起夾擊徐達,那就再好不過了。

  ??想到此處,紀世雄也不在隱匿,命將士們點燃火把,一路猛追,到五更天的時候,已經追到大全港,結果在大全港,看到徐達大軍,正在爭先強渡,看到這一幕,大全港是哈哈大笑,立刻對身後眾人道:“徐達大軍渡江,此時正是殺掉徐達,報今日白天之仇的好時機,兄弟們,建功立業,就在此刻!”說罷,便一馬當先衝向大全港。

  ??半渡之時,正是大軍最虛弱的時候,紀世雄明白這個道理,他手下的軍卒也明白,立刻不要命的衝了過來,待紀世雄大軍下了水,徐達立刻命人給先前一步趕到大全港的俞通海兄弟發命令,於此同時,命渡江的士卒,加快渡江速度。

  ??等徐達手下士卒剛剛渡江,俞通海兄弟便開閘放水,大水橫衝三十裏地麵,紀世雄大軍溺死者無數,就連紀世雄本人,也被活活淹死,僥幸活下來的人,也都成了徐達俘虜。

  ??很快,張士誠便接到斥候稟報,紀世雄所率三萬大軍,被徐達水淹,幾乎全軍覆沒,徐達正率著大軍朝這張士誠營地殺來,要活捉張士誠。

  ??聽了這話,張士誠是驚慌失措,嚇得麵無血色,這次出征,張士誠倚仗的,便是金鎮遠,紀世雄二人,結果僅僅兩場大戰,這二人便全部折損,這讓張士誠如何不驚?

  ??但張士誠畢竟是一代梟雄,很快便回過神來,一麵趕緊派傳令兵,讓呂珍、張虯二人,趕緊回軍前來救駕,一麵靈機一動,趕緊把自己的龍袍、皇冠脫下,命手下紮了一個稻草人,把皇冠龍袍給稻草人穿上,放在自己的座駕上,自己則帶著張彪、張豹兩位兒子,穿上小兵的衣服,沿著小路,倉皇逃走。

  ??紀世雄全軍覆沒,呂珍、張虯二人,便接到消息,沒等張士誠的命令到來,便立刻回軍,保護張士誠,結果在路上,遇到康茂才、廖永忠等人所率的八路大軍阻擊,被康茂才他們把大軍截成幾段,死傷慘重,呂珍、張虯付出了不小代價,這才突圍到張士誠座駕之前。

  ??見張士誠依舊在座駕上,呂珍、章虯立刻撲過來保護,結果這時,康茂才等人也殺了過來,呂珍、張虯不知張士誠早已逃之夭夭,依舊死命保護,最終不敵,被康茂才等人抓獲。

  ??抓了呂珍、張虯二人,康茂才手下一小兵衝上張士誠座駕,定睛一看,哭喪著臉對康茂才道:“將軍,咱們上當了,這張士誠不在座駕上,座駕上穿龍袍的,是稻草人。”

  ??聽了小兵這話,康茂才才知道中計了,是扼腕歎息,而呂珍、張虯二人,更是臉色灰白,麵如死灰,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張士誠會以這種方式,像個老鼠一樣脫離戰場”而且還不告訴自己和張虯,讓自己二人做替死鬼,給他真去逃跑時間。

  ??替張士誠去死,呂珍到沒有多大怨言,畢竟,自己是張士誠的臣子,受張士誠恩惠良多,可偷偷脫離戰場,掉下十多萬將士,哪裏還有一點兒一國之君的風度?

  ??便在呂珍、張虯二人暗自傷神的時候,常遇春的大隊人馬,也走了過來,這呂珍,是常遇春老對手,見呂珍這樣,常遇春歎息一聲道:“二位這次看清楚這張士誠的為人了吧?跟著這樣的主子,能有好下場?

  ??我主公英明神武,一統天下指日可待,二位拚死守護張士誠座駕,也算是盡了臣子的義務,何不趁此機會,投降我應天義軍。”

  ??常遇春說完,呂珍和張虯並未立即答話,過了良久,呂珍才歎息一聲道:“也罷,降便降了,敗降之卒,全憑元帥處置。”說罷,便單膝跪到常遇春麵前。

  ??常遇春見狀,趕緊下馬扶起呂珍,笑著道:“處置什麽?大家之前,各為其主罷了,如今你既已歸順,那便是自己兄弟,你放心,今日之戰,你已盡了人臣的義務,是力竭而降,我應天義軍,沒有人會因此看不起你。”

  ??聽了這話,呂珍點了點頭,見狀,常遇春又回過頭來問張虯:“張虯,你呢?你是什麽打算?”

  ??張虯歎息一聲道:“說心裏話,我也想向呂將軍一樣,投降應天義軍,但我是張士誠的兒子,投降是為不忠,攻打姑蘇,是為不孝,不忠不孝之人,有何顏麵活在這世上?”說罷,拔出寶劍,自刎而死。

  ??看著張虯屍體,常遇春是感慨萬千,常遇春與張士誠開戰,最初接觸的對手,便是張虯和張士德,如今,這二人都以死明誌,常遇春也升起兔死狐悲之感,心裏很不是滋味兒,感歎一聲道:“來人,為張虯張將軍找最好棺木,葬於蘭水橋下。”

  ??常遇春說話的功夫,負責去偷襲張士誠老營的公孫劍、郭英二人,也大勝而歸,聽聞公孫劍、郭英二人並未發現張士誠身影,歎息一聲道:“張士誠也是一帶梟雄,如今卻像老鼠一樣,在戰場上偷偷溜走,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此戰之後,這張士誠的威信,必定會跌落低穀,走便走了吧,等咱打到姑蘇城下,看他還往哪裏逃!”

  ??說罷,常遇春便帶著大隊人馬,返回湖州城下,並將自己與呂珍、張虯等人的事兒,事無巨細說給徐達聽。

  ??聽了常遇春述說,徐達對常遇春的做法,很是認可,英雄惜英雄,這張虯,雖然是張士誠的兒子,是敵對一方,但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徐達同樣對張虯很是敬重,勸常遇春不要太過傷心。

  ??二人說了一陣話之後,常遇春便對徐達道:“元帥,這湖州城久攻不下,依我看,不如趁咱們剛剛大勝張士誠之機,派呂珍前去勸降,這呂珍與李伯升是舊相識,而且在張士誠軍中地位極高,即便不能勸降李伯升,隻要出現在湖州城下,對李伯升軍心,就是致命打擊。”

  ??“好好好,就按你說的辦,這呂珍,既然是你招降的,此事兒,就由你來處理吧。若是呂珍願意,就由公孫劍和康茂才領兵以前,護送呂珍前往湖州城下。

  ??若是呂珍不願意,那咱們也不強求,畢竟,呂珍跟了張士誠這麽多年,這感情,還是有的,他不願意幹,就不要勉強他。”

  ??見徐達同意,常遇春立刻拱拱手,去找呂珍商議此事兒,當說明來意,呂珍笑著道:“元帥所命,自當竭盡全力。李伯升的為人,我很清楚,我若不出麵,恐怕他很難投降,此事兒,就交給我吧!”

  ??很快,呂珍便在公孫劍、康茂才的護送下,到了湖州城下,站在湖州城頭的李伯升,見到呂珍出現在徐達軍中,這心,就止不住往下沉,但內心深處,依舊不相信呂珍會投降徐達,便伸長脖子問道:“呂珍,你怎麽會在徐達軍中?難道,我王率二十萬大軍,援救湖州失敗了?”

  ??聞言,呂珍歎息一聲道:“李元帥,自湖州被困,公孫公兩次前來救援,第一次被火攻,大敗而回,這一次,大軍又被水淹,在大會港口,又幾乎全軍覆沒,再次逃回了姑蘇。

  ??如今,姑蘇城內,要兵無兵,要糧無糧,而且,張士信與張虯都已喪命,我也……已投降徐元帥,眼見張士誠就要滅亡,我此次前來,是來勸降李元帥的,望元帥早日投降,萬萬不可自誤!”

  ??呂珍剛說完,湖州城頭便響起一陣嗡嗡聲,張士信、張虯都死了,而且張士誠兩次大敗而歸,兩次折損兵力,超過三十萬,這姑蘇,還有能力來求援湖州嗎?

  ??若呂珍說的是真的,不僅湖州保不住,恐怕就連姑蘇,都是危如累卵,守衛湖州的士卒,有不少人,都是從姑蘇來的,若他們繼續頑抗下去,將來徐達攻破姑蘇,必定不會放過自己家人,可若是投降……這張士誠,會放過自己家人嗎?

  ??見湖州城頭議論紛紛,而李伯升,卻久久不言,呂珍又接著道:“李元帥,投降吧,別讓咱們的兒郎,再做無謂犧牲,再打下去,隻是徒增傷亡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