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自責的常遇春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08 09:19      字數:4240
  顧不得那麽多,此刻的陳友諒不願意與公孫元境大軍遭遇,立刻下令水軍調頭,走徑江突圍,結果沒走多遠,又遇到了公孫泓伏兵。

  ??當有人來報,阻擊自己的是叛將傅友德,陳友諒是怒不可遏,立刻命令還擊。

  ??身後有追兵,前方又有傅友德攔路,陳友諒有些坐不住了,親自出來指揮作戰,現在的他,隻想早日離開鄱陽湖這個傷心地。

  ??結果站到船頭沒多久,一支飛箭,便朝陳友諒射來,陳友諒沒防備,被一箭射中眼睛,貫穿大腦,瞬間死在船頭。

  ??陳友諒一死,那些跟著陳友諒想要逃回老家的士卒,立刻就炸了鍋,亂成一團,大軍群龍無首,混亂不堪,傅友德哪裏肯放過這個機會?率領將士奮勇衝殺,一時殺得人仰馬翻,陳友諒太子陳善兒被擒,張定邊見狀,帶著陳友諒屍體和陳友諒次子陳理拚死突圍,逃了出去。

  ??鄱陽湖大勝,陳友諒戰死,此事兒,在應天義軍傳開後,立即引起一片歡呼聲,聽到士卒稟報,公孫元捧也是眉開眼笑,除掉陳友諒,一個小小的張士誠,便不足為慮,接下來,便到了一統天下的時候了。

  ??洪都之圍已解,公孫元捧便率大軍返回應天,而公孫文正他們,在洪都安定之後,也回到了應天,接受公孫泓賞賜。

  ??守住洪都八十五天,為大軍攻滅陳友諒創造條件,公孫文正、公孫劍他們回應天之時,受到應天百姓熱烈歡迎,這讓公孫文正很是受用,騎在戰馬上,樂的是眉開眼笑,不斷朝兩遍的數人拱手示而公孫劍,則顧不上享受著難得的榮光,古靈兒的肚子已經很大,舟車勞頓,很是疲累,如今,平平安安把古靈兒送回府邸,安心養胎,才是正理。

  ??什麽事情,也沒有古靈兒腹中的胎兒重要不是?畢竟,這是公孫劍第一個孩子,公孫劍無論如何,都不敢大意,若是有個什麽閃失,黛婆婆一定會機了他的皮。

  ??陳友諒戰死鄱陽湖,雖然太子陳理,被張定邊帶著逃了回去,但在公孫元捧心中,此刻陳友諒廣袤地盤兒,已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雖然密諜帶回來的消息說,張定邊帶著陳理逃了回去,並且力排眾議,讓陳理當了大漢皇帝,但經此一戰,陳漢已經元氣大傷,根本不足為慮,一個兒皇帝而已,實話說,公孫元境還真不放在眼裏。

  ??照公孫泓的意思,現在,應該趁著兵鋒正盛,一舉滅掉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這些人,但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卻不這樣想,紛紛上表,讓公孫泓稱王。

  ??如今的公孫元捧,在滅掉張士誠之後,已是江南真正的霸主,也不再需要隱藏勢力,伏低做小,現在,輪到張士誠這些人看他的臉色了,腰板兒,也算是真的聽起來了,於是,在“再三推辭之下”實在是架不住手下文臣武將的熱情,便同意了大臣們請求,決定在元至正二十四年元旦,在應天稱吳王。

  ??公孫元捧的封王大典,很是隆重,對於跟隨自己四處征戰,出生入死的大將,賞賜極其豐厚,常遇春、公孫亮祖、傅友德這些人,都得到大量公孫財,是感恩戴德。

  ??而像李善長,耿炳文這些守衛應天的人,同樣也得到了公孫泓肯定,該升官的升官兒,該發財的,也發了財。

  ??而對於守衛洪都八十五天的公孫劍、公孫文忠、鄧愈、藍玉等人,公孫元捧更是大方的一塌糊塗。

  ??當輪到公孫文正時,公孫元捧看著自己這位侄兒,是笑的合不攏嘴,讚賞一番後,便問公孫文正:“文正,此次鎮守洪都,你當居首功,想要什麽賞賜,你說,隻要你想要的,我都會答應,就算是想往家裏抬幾個小妾,我都答應,畢竟,公孫家的男丁,實在是太少了,開枝散葉這種事兒,你也得多多努力啊。”

  ??公孫元境說完,朝堂之上,哄堂大笑,公孫文正也跟著哈哈大笑,待眾人笑完,公孫文正舔著臉,諂媚的笑道:“父親,您富貴,就是我富貴,我是您的侄兒,將來您若當了帝王,這天下都是咱老公孫家的,難道還能委屈了我不成?”

  ??聽了這話,公孫泓是笑的更加開心,公孫元捧就這麽一個侄兒,不僅能征善戰,而且還深明大義,公孫泓怎麽能不歡喜?說了幾句鼓勵的話,真的就什麽都沒有賞賜,就讓公孫文正退下。

  ??除了賞賜有功之臣,對於戰死的兄弟,公孫元捧也大肆賞賜,將這些人塑像祭祀,這一戰,應天戰死49名大將,這讓公孫元境心痛不已。

  ??最後,公孫元境宣布,鑒於自己的長子公孫標,在自己在淮西作戰,在鄱陽湖大戰,監國時的良好表現,立長子公孫標為吳王世子。

  ??這事兒,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作為公孫元捧長子,公孫標雖然年紀不大,但為人儒雅,性情寬厚,已經表現出一位儲君該有的風度,有宋濂、劉伯溫這些人教導,假以時日,必定會成長為一位仁君,最起碼,李善長、宋濂這些文臣,對公孫標,是擁護至極。

  ??就在一眾文臣武將向公孫標拱手祝賀,公孫標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笑著一一回禮的時候,誰都沒有發現,坐在一個角落中的公孫文正,看公孫標的眼神,發生了變化,隱藏在袖子中的銀質酒杯,已經被捏扁……歡慶過後,公孫泓便與眾大臣商議徹底攻滅陳漢的事情,陳友諒死了,一個黃毛小子坐上了那把龍椅,陳友諒曾經那些老兄弟,一定不服氣吧?況且,陳友諒軍陣中,還有不少人,是徐壽輝舊部,是在徐壽輝被殺後,被迫投降陳友諒的,此刻,這些人心中,恐怕也生出了一些別的心思吧?現在正是陳漢最虛弱的時候,不趁著這個機會,徹底將陳漢消滅,更待何時?

  ??在經過三個月的休養生息,應天大軍,已從淮西、洪都、鄱陽湖這三場大戰中恢複過來,而公孫元捧與徐達、劉伯溫這些人,日夜研判地圖,也做了充足準備,於是,公孫元捧再次禦駕親征,目標就是將陳漢地盤兒,全部納入自己疆域。

  ??公孫元捧出征之時,恰巧趕上古靈兒快要生產,看著古靈兒被撐的鼓鼓脹脹的肚子,公孫劍無論如何,都說不出自己要出征的話,隻能留在應天,陪著古靈兒,老老實實等待古靈兒生產。

  ??好在一點,陳友諒已經被打殘,這一戰,不會有任何懸念,公孫劍知道,滅掉陳漢之後,公孫泓的下一步目標,便是一統江南,隻要能趕上滅張士誠的大戰,那自己,還是有大把功績可以撈的,攻滅陳漢,不參加就不參加了,比起老婆孩子,戰功,其實也沒有那麽重要。

  ??公孫劍沒有跟公孫泓提自己要出戰的事情,公孫元諄也沒有安排他出戰,而是讓他留在應天,輔佐吳王世子公孫標。

  ??如今的公孫標,雖然隻有9歲,但已經是第二次監國,上次公孫元境平定淮西、與陳友諒巢湖水戰之時,公孫標,便以世子身份監國,因為良好表現,受到應天文臣武將一致讚揚,這一次,公孫泓又讓他繼續監國。

  ??從公孫元捧看公孫標的眼神,公孫劍便知道,公孫元境對自己兒子的表現,很是滿意,將來,公孫標一定是公孫泓繼承人,這一點,公孫劍已經是十拿九穩。

  ??公孫劍也是師從大儒,雖然沒有全身心投入,成為純粹的文人,但公孫泓的心思,公孫劍還是明白的。

  ??若將來一統天下,公孫元捧便是開國之君,自從元廷占據中原,中原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熱,再經過元末亂世,百姓早已是疲累不堪,若天下一統,首要之機,便是讓百姓休養生息,這時候,一位仁慈的君主,遠比一位野心勃勃,想大殺四方的君主,對於治理江山,更加有用,這才是公孫泓將公孫標,交予大儒宋濂教導的原因。

  ??站在大殿中,看著在主位上正襟危坐,一本正經聽大臣們稟報政事兒的公孫標,公孫劍無聲的笑了,恰巧公孫標的眼神,也看向自己,也向公孫劍投來一個善意的眼神,微微向公孫劍點了點頭。

  ??看到這一幕,公孫劍是感慨萬千,誰能想到當初流著鼻涕,跟在自己屁股後麵要果子吃的小屁孩兒,才九歲,就能幫著自己的父親處理政事兒了?

  ??下朝之後,公孫劍背著手走出大殿,江南的地圖,不斷在自己腦中浮現,心裏想著,在攻打張士誠時,應天義軍,應該如何下手,既然攻滅陳漢的戰事,自己趕不上,那攻打張士誠,自己必定要出彩才成,否則,將來公孫泓建國,自己爵位太低,麵子上不好看啊,本來,公孫文正、公孫文忠二人,就比自己參加義軍早,自己再不努力,將來,自己的孩子,就要低人一等了。

  ??便在公孫劍背著手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個內侍走到了公孫劍身邊,低聲對公孫劍道:“公孫將軍,世子殿下,請您去府上一敘。”

  ??內侍的話,打斷公孫劍遐想,公孫劍也不惱怒:“哦?世子殿下可有說過,找我什麽事兒?”

  ??這內侍笑著道:“回將軍,殿下沒說,奴婢,也不敢問。”對於公孫劍,這內侍,倒也不害怕,公孫劍在應天義軍中,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即便是對他們這些閹人,也從不發火,況且,公孫劍和公孫標親厚,時常去公孫標府上,大家也算熟絡,實話實說,這內侍,也沒有什麽壓力。

  ??“哦,這樣啊,你先去,我隨後就來。”

  ??看著內侍一路小跑,公孫劍是莞爾一笑,想當初在滁州,公孫元瓊這些人第一次見太監,都是好奇心大起,自己也跟著公孫元捧他們屁股後麵,看太監是什麽模樣,如今應天,也不缺太監了,但自己對這些人,始終沒有什麽好感,一想起他們,就想起東漢的宦官亂政。

  ??雖然現在,這些太監隻是奴仆,隻是伺候主人的,但公孫劍覺得,公孫元捧有必要下一道政令,限製這些太監的權利,免得將來,這些人狗仗人勢,禍害公孫元境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

  ??等公孫劍到了公孫標府上,公孫標早已在大廳等候,見公孫劍到來,便笑著道:“公孫劍哥,你來啦?快坐快坐,這次父親出征,您能留在應天幫襯我,我真是太開心了。

  ??有你在,我晚上終於可以安心睡個好覺了,您不知道,上次父親讓我監國,這前線總能傳來一些不好的消息,我是一日三驚的,吃不好,睡不香,人都瘦了一大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