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英雄紀念碑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17 12:49      字數:3790
  三個人沒得允許,隻能距離北島遠遠的待著,他們到來的消息已經通報給王承恩,怎麽還沒有告知皇帝,召我等覲見呢?

  越過前麵的丘陵,便是連綿不斷的山巒,那裏有茂密的叢林,有遼東最為寶貴的天材地寶。

  隻要進入那裏,皇太極便可擺脫身後的追兵,莫說是劉文炳的兩千人,即便你有十萬大軍,散布到叢林之中,同樣是杯水車薪,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

  不過,皇太極很清楚,進叢林前他是大清國皇帝,是曾經的女真大汗。一旦進入叢林,他將徹底變回那個部落頭領,而且是失敗落魄後沒幾個人追隨的那種。

  一路上早已思慮多遍,事到眼前沒什麽好猶豫的,畢竟小命要緊。

  這時候,一隻大鳥從頭頂飛過。

  皇太極驚得差點從馬背跳起,海東青!海東青!

  手下人聞言紛紛看去,那是一隻展翅後足有九尺寬的大鳥,利爪居然是純白色的。

  眾人開始祈禱,無所不能的阿布卡赫赫,天神的母親,保佑我們逃離此難,保佑女真東山再起,保佑你的子民幸福安康。

  阿布卡赫赫是女真人信仰的天神之母,神話中她的形象類似於此刻天空飛過的海東青,不同之處在於她渾身燃燒著巨大的光和火,散發著驚人的炙熱。

  在女真人的記憶裏,天神之母揮舞著巨大的翅膀,似乎永遠不會停歇,永遠在空中霸氣的飛翔。

  皇太極非常興奮,在他窮困潦倒之時,海東青出現,這可是女真人心目中飛得最高、飛得最快的存在,代表了他們的民族精神。

  沒錯,海東青是他們的圖騰,女真戰旗中經常出現海東青的形象。

  濟爾哈朗打馬到了近前,臉上同樣帶著興奮,“陛下,海東青現身,天不亡我大清。”

  是啊,皇太極感覺身體裏的熱血在沸騰,海東青已經很少了,即便有也出現在水草充沛的地方。此處荒野中竟然有海東青,不是天意又是什麽?

  有老天相助,皇太極還有何懼?

  濟爾哈朗勸他,咱們還是先逃入叢林,等時機到了重新招攬民眾,女真的振興指日可待。

  還記得三百多年前嗎?

  太久遠了,當然不記得,可女真人有他們的傳說。

  海東青不是歸女真人獨有,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很多民族的圖騰。在他們幾百年前建立大金國的時候,據說是因海東青而起。

  那時候,遼國強大,貴族們喜歡用海東青打獵,尤其是開春後的第一隻天鵝,通常都是用海東青獵取。

  這是貴族們聚會時引以為傲的事情,因此海東青成了很多人的摯愛,成了貴族身份的標配。

  那時候的女真充當了悲催的角色,他們要迎接大遼國派來的鷹吏,接受他們的巧取豪奪,如果不能及時呈上海東青,可能麵臨殘酷的懲罰。

  女真人忍無可忍,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奮起反抗,最終滅掉了遼國,建立起強大的金國。可以說,他

  們因海東青備受欺辱,又因海東青成就霸業。

  大金國最終被蒙古人所滅,卻留下曾經強大的過往。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在三百多年後重新奮起,雖然他姓愛新覺羅,而不是完顏,卻仍舊流淌著女真人的鮮血,仍舊在海東青的鼓舞之下。

  無奈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焉,薩爾滸大勝明軍仿佛就在眼前,皇太極在那一戰立下赫赫功勳,怎麽轉眼間淒涼到如此地步。

  濟爾哈朗在安慰他,漢人有一首詩,說是非成敗轉頭空,感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女真三百多年前興起又倒下,如今不是又站起來一次?隻要我們繼續努力,十年八年的,說不定會再次雄起。

  “走吧!有海東青庇護,我等一定可以!”

  皇太極帶領隊伍即將向前,再有肉眼可見的路程,他們便會消失在深山老林裏。

  號角聲卻吹了起來,大周朝的錦衣衛發動衝鋒

  皇太極麵露緊古,為今之計隻能打馬狂奔,爭取在敵人追上前隱入深處。可他身後的劉文炳怎麽可能給機會,錦衣衛中的斥候兩天前便跟了上來,一直盯著女真人的舉動,隻待時機成熟突然間衝出。

  雖然劉文炳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但眼看著獵物要溜走,不得不發起最後的猛撲。

  女真人行動的很快,連日的逃跑,加上沿途的饑餓,還有人因病倒下,現在隻剩十幾人。他們一邊逃走,一邊衝後麵射箭,反倒是射殺幾名衝在前麵的錦衣衛。

  劉文炳忍著腹部的箭傷,奮不顧身衝在前麵。黃丙才擔心他的傷勢,緊隨其後保護。

  成敗在此一舉,劉文炳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必須頂在前麵,哪怕冒著被射中的危險。

  錦衣衛是朝前射箭,女真是向後射擊,結果女真人無論是速率、力量、準確度都更勝一籌。

  他不得不承認,哪怕錦衣衛精挑細選、勤學苦練,在騎射方麵還是比女真人差了一截。身邊不斷有人落馬,劉文炳大聲呼喝,引領眾人繼續向前。

  黃丙才也中箭了,身子一歪,掙紮了一下還是掉了下去。

  劉文炳用眼光餘光掃了一眼,他中箭的位置在肩頭,應該丟不了性命。

  沒時間顧及其他,劉文炳一度想偷偷包圍女真人,但是時機稍縱即逝,有些事情根本來不及。

  既然必須上演生死時速,劉文炳沒什麽害怕的,畢竟己方人數幾十倍於對方,隻要堅持到底,最終獲勝的肯定是自己。

  劉文炳彎弓搭箭,雖然發力時腹部隱隱作痛,還是堅持射了出去。

  這一箭沒有射中人,但是紮在了馬屁股上。

  那馬吃痛,行動有了障礙,在它略作停頓的瞬間,又有幾支箭呼嘯而來,其中兩箭射在馬身上,馬背上的人也痛呼一聲,大腿挨了一下。

  雙方都在快速的奔馳,騎手還能堅持,但馬兒受不了,很快委頓的跪倒在地。

  騎手的手裏持弓,剛想換成腰間的彎刀,錦衣衛已經衝了上來,有人一刀劈在了他的後脖頸。

  劉文炳看清楚那個人,他認識,濟爾哈朗。

  後麵的馬匹跟上來,一匹又一匹從他身上踩踏而過,可憐的女真和碩貝勒,死之前連句台詞都沒有,已經一命嗚呼。

  劉文炳關心的不是他,而是前麵的皇太極。

  弓箭在彼此間呼嘯,不斷有人倒下。

  內閣首輔李國普是少有被邀請登上北島的大臣,一同進入的還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劉若愚,以及成國公、刑部尚書公孫純臣。

  他們見到皇帝的時候,驚奇的發現還有別的大臣在,一個是山東巡撫李精白,另一個是兩淮巡鹽使杜

  濱。

  李精白來京城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吏部尚書王永光致仕,準備回家養老,李精白作為接替者的最大熱門,據說是進京接受麵試,由皇帝做最後的考察,判斷六部之中最重要一個尚書崗位的任命。

  杜濱是皇帝的學生,也可以稱之為追隨者,受《大周日報》上皇帝很多觀點的影響,成功應用於大周朝的鹽政改革中。

  皇帝見三位大臣進來,說道:“今日君臣六人會談,至少將決定未來三到五年大周朝的發展脈絡,有請

  眾人連忙謙虛,他們怎麽敢當啊?

  論重要性,徐光啟帶領的科學團隊才是大周發展的指向標,袁可立跟隨皇帝在遼東立下赫赫戰功,還有孫承宗在軍事改革方麵的巨大成就,都是現場幾人不敢比的。

  論親疏關係,人家黃宗羲是皇帝的小哥們,在江南雖然官位不高,卻發揮重要的作用。金聖歎主編並不斷擴散《大周日報》的影響力,以至於連科爾沁的大汗都每期必讀,並深受大周朝先進思想的“毒害”。陳子龍一個大詩人,替皇帝主掌順義皇莊的修建,生生造出一個欲與北京城爭奪國都地位的新型城市。

  李國普等三人不能忘了自己的使命,他們無論重要性還是親疏關係都不是最佳,但他們是大周朝官僚體製中的重要一環。

  內閣首輔相當於其它朝代裏的宰相,司禮監掌印太監相當於內相,刑部尚書那就是西方很多國家三權分立後的大法官。

  公孫劍喊他們商議國家大事,還是關係未來三到五年的,其實完全在情理之中。

  李國普是個直腸子,他不想被皇帝帶偏了,首先言道:“陛下,老臣今日代表百官前來,勸陛下早日返回紫禁城。”

  公孫劍小聲說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乃成祖皇帝所言,李閣老以如何?”

  成祖皇帝公孫棣說的,李國普再直率也不能反對啊!

  “此乃大周祖訓,自不會有分毫差錯。”

  “那李閣老覺得,朕做得如何?”

  明成祖公孫棣在靖難之役取勝之後,幾次深入大漠討伐蒙古,並將國都定在北京城,親自為國家和百姓守衛邊疆。

  以後的曆代皇帝都以北京城為國都,甚至有好多位幾十年沒有出過紫禁城,北京城的國都地位從未受過挑戰。

  公孫劍是與眾不同的那一位,他不僅走出了紫禁城,還跑去了草原,到了遼東,拜訪過遙遠的科爾沁。

  最厲害的,他居然掃滅了女真,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偉業。

  當然了,這是他自己認為的。和打敗女真相比,朝中官員更感興趣的,其實是收複了察哈爾、科爾沁以及青海等地。

  和公孫劍這個穿越者相比,絕大多數人站在今天的角度,都覺得女真隻是小打小鬧,無非是在過去十來年囂古了一點,隻要大周朝打起精神,三到五年的總能將其滅掉。

  大家不知道明朝財政瀕臨絕境,不知道陝西原本的民變有多麽可怕,不知道天下百姓已經不堪其擾。

  公孫劍率領這個國家,規避了很多風險,並在上任一年多後解決了女真問題。這原本是一個極高難度的事情,隻是大臣們覺得很一般。

  在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裏,收服蒙古諸部落似乎是更大的成就,因為那是大周朝前前後後十幾位君王都沒有做到的。

  楊嗣昌聯合科爾沁正在征討外嘻爾喀,如果這項工作如期完成,大周朝將徹底的收服蒙古的人口和土地,這是個震撼史冊的壯舉。

  公孫劍並不和大家計較什麽,至少在自己心中,打敗女真意味著帝國覆滅的危險警告已經解除,從此以後他不用整夜惦記女真鐵騎的威脅,可以放開手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李國普聽皇帝問話,言道:“陛下所為前無古人,放眼曆史堪比秦皇漢武,絕非唐宗宋祖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