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逼近科爾沁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15 16:38      字數:3791
  現在想來,大汗和布代齊的做法有幾分道理。

  在女真被徹底殲滅之後,科爾沁立即品嚐到唇亡齒寒的感覺。環顧左右,他們沒有朋友。甚至,都沒有人。

  東麵的朝鮮蜷縮在半島上,在戰鬥中表現的太廢,幾乎是明軍那邊的累贅。據說明朝已經開始對朝鮮改編,給國王和貴族優厚的待遇,全部搬遷去京城,朝鮮半島將成為大周的一個省,全麵接受大周朝的文化。

  南麵的內瞎爾喀已經廢了,北麵的外嘻爾嘻是自己打廢的,西麵的察哈爾早早的歸順大周。

  現在的科爾沁是孤單的,經曆與外嘻爾喀的苦戰,他們沒有太多的兵力,根本擋不住配備精良的一萬明

  軍。

  正因為此,楊嗣昌駐紮在城外毫無畏懼,他敢於向科爾沁人下達最後通牒,敢叫板著讓科爾沁大汗親自前來商談。

  也許明天,科爾沁大汗會來,到時候直接帶走,還有那些頂尖的貴族,讓他們去北京城享清福,從剩下的人裏選出亭長,按青海那邊的標準最多五百戶,也可以適當增加一點,反正都是地方上的土財主,具有一

  定的管轄權和自主權,卻再也無法與中央對抗。

  劉文炳一路上先後七次追上女真人,總共打了七次,然後他繼續跟著。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的女真騎兵多麽驍勇善戰,現在的他們就有多麽的落魄。

  錦衣衛緹騎露臉了,幾乎每戰必勝,七戰過後,女真剩餘這點逃兵死傷多半,隻剩皇太極帶著十幾名騎兵還在跑。

  劉文炳問身邊的隨從黃丙才,“此為何處?”

  黃丙才哪裏知道,他再問向導。

  向導告訴他,這裏是薩爾滸。

  薩爾滸?

  黃丙才雖然不愛讀書,卻也聽過薩爾滸大戰,那是女真人崛起的戰役,也是大周朝在遼東失去主動權的開始。

  “師傅,我等是否要撤軍?薩爾滸乃不祥之地,可不能重蹈覆轍。”

  馬背上的劉文炳笑道:“你要不是我徒弟,就應該抽刀把你斬了。”

  黃丙才一縮腦袋,感覺脖子涼涼的,苦笑著說道:“師傅,徒兒知錯了。”

  劉文炳也覺得好笑,說起來兩人年歲差別不大,劉文炳還要小一點。但是在感覺上,劉文炳像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黃丙才還是個新兵。

  薩爾滸怎麽了?

  明軍在十多年前怎麽敗的,我們今日就怎麽臝回來。

  抓住女真的大汗,讓他們跪地求饒,是不是可以告慰在此死去的幾萬名將士?

  路是人走出來的,勝利是努力換來的,咱不能迷信,不能暗示自己什麽。

  黃丙才懂了,師傅說的算,進軍吧!

  劉文炳沒有太著急,隻要不跟丟,可以一路走一路玩,就像貓抓耗子一樣,慢慢將女真人玩死,最後再痛下殺手。

  路上這七次相遇,其實劉文炳都可以咬住不放。

  但是他要控製緹騎的損失,這是自己的心頭肉,任何一名軍卒的死去都是痛,都是他的不舍。

  因此,劉文炳往往是接觸到皇太極的逃兵,便圍住斷後的一幫人,借助優勢兵力將他們吞掉。

  然後再沿著蹤跡繼續追擊,等到追上了再咬一塊肉。

  這是一種甩不掉,卻又不致命的追擊。劉文炳在消耗皇太極的鬥誌,在他徹底逃入深山老林之前。

  劉文炳已經下定決心,絕不會讓皇太極溜掉,但也不至於不顧一切,他要付出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可能的勝利。

  於是劉文炳並不疲勞作戰,他總是吃的飽飽的,行軍時不停換著馬匹,保持馬力,也保持戰士們的體力

  和鬥誌。隻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就不愁找不到皇太極的蹤影,至少在進入山區前如此。

  黃丙才剛看過地圖,主動提醒劉文炳,如果過了薩爾滸,再向北不遠,皇太極被逼急了,可能真的鑽入深山老林,到時候可不容易揪出來。

  劉文炳笑了笑沒說話,他欲擒故縱的做法隻是短期的,到了薩爾滸也該到頭了。這是十幾年前大周朝衰敗的開始,希望也能成為遼東動、亂的結束,真的是絕佳的選擇,是老天爺冥冥之中的安排。

  既然休息夠了,大軍進發吧!

  前行也就七八裏,抓住兩個人,他們沒有馬,因此逃不遠,被前方往來巡邏的斥候抓住。

  當兩人被帶到劉文炳麵前,頓時傻了眼,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錦衣衛,這些人筒直沒人性。

  劉文炳也認出了他們,故翰林侍講孫之懈?還有葛九思葛公公?你們不是投靠了女真的大汗,從此以後吃香的喝辣的。

  孫之懈以前是個白胖子,放在哪裏都像個白饅頭,經曆了藩王叛亂,後來和葛九思一同逃竄,又是山海關又是宣府,被察哈爾人抓過,也在西山伏擊過皇帝,幾經磨難最終逃到了沈陽,也就是女真的國都盛京。

  現如今,孫之懈不像個白胖子。他已經瘦了,黑了,完全是另外一個人。

  葛九思本來就瘦,遭受這麽多苦難之後,他隻剩皮包骨頭,憔悴的不像樣子。

  要不是開戰前錦衣衛畫了他們最近的像,劉文炳或許認不出他們,免不了說幾句揶揄的話,你們不是來女真享福來了嗎?不是等著光宗耀祖嗎?

  聽說,葛九思成了皇太極最信任的太監,時常伴隨左右。孫之懈在範文程被大周扣留後,直接接替他的位置,為皇太極出謀劃策。

  據錦衣衛安插在遼東的間諜消息,派阿敏、阿濟格、多鐸為首的使團赴北京城談判,然後偷偷發動戰爭,陷他們於絕境,這條計策就是孫之懈出的。

  太狠了,覺的範文程是自己進步的絆腳石,直接把他也牽扯進去,是不是你做的?

  孫之懈還有什麽隱瞞的,他的確出了很多主意,有好的,也有壞的,一步步爬上漢人在女真政權裏的最高峰。

  不過,孫之懈並不滿意,在所謂的大清國裏,他備受女真貴族欺辱。為什麽非要害二貝勒阿敏,還有阿濟格和多鐸兄弟倆,源於這些人平日裏對他的輕慢,乃至於毆打,還有財產及女人方麵的搶奪。

  漢人在大清國裏不是人,孫之懈為此抗爭過很多次,皇太極也做出了承諾,但做到這些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大清國發展下去,最好能入關成為全天下的主人。

  孫之懈為此不停努力,把大清國的前途當成自己的使命,但他還是敗了。

  沒有敗在戰略戰術,沒有敗在陰謀詭計,大周朝靠的是整體國力,像坦克排成排一樣的碾壓,你再聰明又能頂什麽用?

  即便如此,孫之懈還在堅持,他總覺得皇太極還能東山再起。

  因此,他願意和葛九思一樣,兩人跟著皇太極一路逃跑,離開建州女真傳統的區域,去東海女真的地盤,去野人女真活動的區域,隻要給他們時間,早晚會卷土重來。

  但是在路上,皇太極的一個做法讓他絕望,在馬匹暴斃的情況下,人員已經多於戰馬的數量,皇太極決定放棄的兩個人,一個叫葛九思,一個叫孫之懈。

  他們讓出自己的戰馬,看著女真人翻身上去,繼續向前方逃竄。

  而他們倆沒有了戰馬,也沒有分到任何食物,這是皇太極讓他們自生自滅。

  向山海關進攻時需要他們,需要了解大周朝的朝廷什麽樣,需要借助他倆出謀劃策,需要靠他們治理女真區域內的漢人。

  現在要逃往女真人聚集的地方,還需要葛九思和孫之懈嗎?還需要仁義道德,需要讀四書五經?

  不需要!

  皇太極拋棄他們,甚至沒有說出理由,太正常不過。

  皇太極不是回到山裏積蓄力量,也許他自己都清楚,哪怕逃出生天,不再被明軍追殺,他在有生之年也絕無機會重新染指赫圖阿拉,更不要提沈陽、遼陽,乃至於山海關。

  又是新的一年,大周朝搞了隆重的冰上party,皇帝帶頭溜冰,簡直騷的不要不要的

  在party上,出現了很多別致的冰雕,有老虎、大象、狗熊等各種動物,有皇莊內各式各樣的建築模型,也有描述遼東情況的戰爭場麵。

  同時,傳統的花燈到處都是,猜燈謎非常流行。至於售賣各種貨物的,小吃和各種酒類,打把勢賣藝的,同樣比比皆是。

  這場party並不全部在冰麵,更多出現在沿湖兩岸。整個順義皇莊,熱鬧的地方綿延十幾裏,這是北京城都從未有過的熱鬧。

  新年第一天,公孫劍早早出現在南島,接受群臣的朝拜,並接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使臣。

  朝鮮王與去年差不多,還是老實巴交的樣子,他已經搬來順義皇莊居住,獲得皇帝封賞的大片田地,今生可以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

  隨他一同來的還有很多朝鮮貴族,他們被皇帝冊封到不同地方,待遇與大周的親王一樣,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不過每一代都要降低一個等級,除非他們投身沙場,獲取新的戰功。

  朝鮮的情況與青海不同,與整個草原都不一樣,公孫劍設置朝鮮這個行省,內部設置府縣,推廣漢學和西洋人傳來的新學,借助最近兩年的天氣異常,鼓勵當地人向南搬遷,同時安置漢人和蒙古人進入,規定漢人與朝鮮人婚配享受免稅五年的待遇,這一點與科爾沁、察哈爾的政策相同,目的是快速加強不同民族之間的融合,讓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稱號叫中華民族,讓大家的習俗互相“傳染”,讓彼此盡快的包容。

  公孫劍有時候覺得自己貪心太大,這才剛剛平定江南、陝西一帶的叛亂,又迫不及待的融合察哈爾、青海及朝鮮,北麵的楊嗣昌和陳奇瑜還在收降科爾沁和外喀爾瞎,甚至對藏地、西域和呂宋也有了想法。

  要知道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可公孫劍必須想辦法加速融合的進程,在保障帝國穩定的前提下開啟擴古模式。

  按西洋曆計算,現在已經是公元1629年,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兩百年左右,距離將世界瓜分幹淨不剩多長時間,可謂是時不我待,公孫劍要想讓大周分一杯羹,必須加快自己的進度。

  穩妥起見,他決定兩年後/進攻呂宋,這兩年專心做好內部“消化”工作,將已經吞並的土地徹底變成大周百姓的家鄉,將新加入的百姓徹底變成自己的百姓。

  朝鮮王是個好人,沒用他耗費太多功夫,已經成為座上賓。

  這很重要,拿下朝鮮是大周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別看公孫劍整天喊著拿下呂宋進軍南洋,然後要殖民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