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孤山堡突圍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15 16:38      字數:3804
  直到今年與明國議和,皇太極把阿敏打發出去,又毫不介意的發動戰爭,其實是置阿敏於絕境。

  可人家阿敏昵,拒絕了明國皇帝的封賞,義無反顧的逃回來,等到莽古爾泰都背叛了,他還是堅持守衛在皇太極身邊。

  誰是忠臣,誰是奸臣,還不夠一目了然嗎?

  皇太極為自己的猜忌羞愧不已,阿敏卻有了更多的心思。

  直到前不久,阿敏從未想過背叛。可現實讓人寒心,皇太極不止想害自己,而且還迫不及待分了自己的家產,包括旗主的位置。

  他已經是樹倒猢猻散,堅持不了太久,阿敏必須為自己,也為子孫考慮,重新尋一條出路。

  撫順城外,公孫劍親自出城,迎接兩路大軍的到臨。

  孫傳庭的秦兵先到,然後是袁崇煥的義烏軍。經過一年來的曆練,他們已經稱得上精銳之師。

  有了這兩支隊伍,公孫劍感覺是時候奮力向前,與對方決一死戰。

  眾位將領紛紛勸說,卻改變不了皇帝的旨意。

  大軍向撫順關進發,路途中遇到了莽古爾泰,他見到公孫劍後很是羞愧,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投降明國,更想不到他是一個人孤零零來降。

  公孫劍當即命令,莽古爾泰隨軍出征,待有戰功後酌情封賞。

  此時,公孫劍發現一個人擋在前麵,軍師陳奇瑜。

  公孫劍微微皺了皺眉頭,問道:“軍師,此為何意啊?”

  陳奇瑜稟告道:“陛下,外喀爾喀大軍崩潰在即,也許就在這三兩天裏,他們要麽自行潰散,要麽與女真鬥作一團。還有女真那邊,三貝勒離開,他們內部矛盾一觸即發,再等幾日狀態更加糟糕。待到那時,才是我們最佳的進攻時機啊!”

  公孫劍搖了搖頭,“軍師難道看不到孤山堡的將士嗎?他們在翹首以盼等著大軍前往營救。”

  陳奇瑜振振有詞,“陛下,孤山堡的將士固然重要,可此舉會葬送更多將士的性命,數量遠大於孤山

  堡,孰重孰輕,還請陛下斟酌啊!”

  旁邊的袁可立、袁崇煥、?小傳庭等一眾將領都想說話,可誰都沒說。

  公孫劍不需要聽別人的建議,既然孤山堡瀕臨絕境,他怎會不管不顧。

  陳奇瑜很堅持,“陛下,莫將願意立下軍令狀,若五日內不能殲滅外嘻爾嘻與女真,莫將願身首異處以謝天下。”

  公孫劍轉頭看其他將領,從神色上判斷,很多人是讚同陳奇瑜的觀點的。

  如果不救孤山堡,明軍無需付出太大損失,便可輕鬆的擊垮敵人,取得遼東戰役的最後勝利。

  相反的,如果明軍出關,你是給外喀爾喀、女真最後的機會,雙方一場大戰,未必沒有獲勝的機會。此舉將決出最後的勝利者,哪怕明軍贏了,必然要付出很多人的性命。

  在陳奇瑜這等崇尚謀略的人看來,不戰而屈人之兵,善莫大焉。

  既然能不費吹灰之力,何必動刀動槍的廝殺,還要麵對一個未知的結果。

  在他們周邊,漫天的大雪,是不是想起了多年前的薩爾滸之戰?明軍又要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崩盤?

  陳奇瑜冒險攔阻禦駕,他想阻止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大周朝是穩贏不輸的,何必改變這種舒適的狀態?

  公孫劍示意各位將領靠近點,他想說幾句話。

  “眾位愛卿,可知我大周朝為何在遼東節節勝利嗎?”

  大家認可這種說法,雖然在很多戰役裏死的人比對方多,但是靠著雄厚的國力,明軍一步步推過大淩河,占領了遼陽、沈陽、撫順,將女真人的生存環境擠壓到赫圖阿拉附近。

  孫應元認為,“陛下操練京營,打造一支百戰雄獅,配備優良的武器裝備,這是打敗女真的關鍵。”

  孫傳庭剛來遼東,他覺得,“陛下一年來注重財政稅賦,國家各項收入劇增,糧草供應及時,是大周朝的整體國力支撐這場戰爭,我軍雖敗依然可以進軍,韃子即便勝了還是要敗退,原因在此。”

  公孫劍聽他們一個一個說,最後將目光投向袁可立,“先生,你說說吧!”

  袁可立答道:“民心!”

  隻有兩個字,擲地有聲,卻秒殺其它所有答案。

  百姓們心向大周,才會有那麽多人冒死投奔。

  將士們心向大周,才會在戰場上寧死不退。

  臣子們心向大周,才會萬眾一心將後方打理的妥妥當當。

  “陛下為什麽非要救東江軍和登萊軍,還是民心。”

  在公孫劍看來,見死不救罪過大了,現在已經想了很多辦法,還是不能讓毛文龍脫困。對於毛文龍和孤山堡裏的將士來說,他們等待的是救援,是大周軍隊從天而降,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公孫劍不想讓他們失望,也不想讓大周子民失望,他想給所有的軍卒和百姓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隻要你們為國為民,那麽祖國永遠不會拋棄你。

  這好比是後世裏不幸被困在井底的礦工,營救他們花費的錢財,遠遠大於他們一輩子所能創造的,但國家依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營救,目的便是以人為本,讓更多人看到,所有人都可以放心的為國效力,祖國不會主動放棄任何一個。

  公孫劍救援孤山堡便是為此,同時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自信可以在荒野中戰勝女真,以及外喀爾喀。

  孤山堡內,部將來報,僅剩下最後五十匹戰馬,接下來怎麽辦?

  毛文龍手握寶劍,雙眼凝望西方,不知朝廷的援軍會不會抵達。

  前兩天,他曾有機會逃離此處,後來聽說女真的三貝勒莽古爾泰反了,皇太極派出主力部隊追殺,留在孤山堡附近的少之又少。

  如果那時候毛文龍得到確切消息,率軍殺出去必勝無疑,說不定還能活抓皇太極。

  可皇太極瞞過了他,將留下的人全部灑在外麵,裝出一副兵強馬壯的樣子。毛文龍雖然懷疑,卻遲遲未能下定決心,直到女真主力返回,毛文龍方才懊悔不已,又一次被皇太極給騙了。

  毛文龍一直認為,自己能堅持的比女真人更久,哪怕沒有朝廷派來的援軍,一樣可以從容的離開。

  可是他錯了,女真人竟然堅持到現在。

  “殺了五十匹戰馬,將士們飽餐一頓,然後隨本帥出城殺敵。”

  沒有戰馬了,他們全是步兵,真刀真槍的幹一架,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記住了,必須保持陣型,必須團體作戰。另外,絕不能慌亂逃竄,那樣隻會送命,根本不可能逃掉。

  公孫劍說服了眾位將領,包括那個領頭攔阻的陳奇瑜。

  陳奇瑜又一次被皇帝拒絕,從他第一次跟隨皇帝作戰,便提出火炮的無差別攻擊。皇帝拒絕了,理由很奇怪,皇帝說要給軍卒一個殺敵和自救的機會。後來他又提了很多建議,多數都被采納,有一些還是被拒絕。

  皇帝好幾次說過,主意是好的,但不適合。

  另外,皇帝還說過,做謀士的,做軍師的,想法多是好事,哪怕是陰招、損招,盡管提。但是做統帥的,做主公的,必須甄別挑選。

  也就是說,提建議是軍師的本職,如何選擇是統帥的能力。

  公孫劍放棄穩固的關卡,帶領大軍向敵方步步緊逼。

  出關三十多裏,他見到外喀爾喀的大軍。密密麻麻的,據說他們有三萬人,一眼望去還不止。

  公孫劍讓軍隊停住,擺出穩守反擊的陣型。

  軍師陳奇瑜湊過來,說道:“陛下,外喀爾喀經曆與科爾沁的大戰,還有這麽多日的攻城,人數不可能越來越多。”

  公孫劍放下手裏的望遠鏡,遞給了陳奇瑜,好好看看。

  馬背上的陳奇瑜仔細看過,似乎懂了。

  人群裏,有的人騎著馬,也有人跟著馬跑。還有一些人被繩子檢成一串,跟在馬屁股後麵。

  ‘如果朕猜的沒錯,他們是要撤退。

  陳奇瑜也是這樣認為,經曆最近連番苦戰,外喀爾喀損失慘重,加上缺少糧食供應,女真那邊什麽忙都幫不上,承諾的東西也給不了,這讓外喀爾喀諸部心生退意。

  之所以有的軍卒沒馬,原因很筒單,已經吃掉了。

  要知道,外喀爾嘻是最靠北的蒙古,行軍時他們平均有三到四匹馬,現在居然人均不到一匹,可見最近食物有多麽短缺,導致他們吃掉太多的戰馬。

  還有那些被繩子拉著的人,應該是就地搶的,並非為了帶回去做奴隸,很可能是為行軍路上準備的食

  物。

  沒錯,他們已經到了吃人的地步。

  外喀爾喀大軍出動不是來作戰,而是準備返回漠北。

  陳奇瑜建議,可以放他們離開,假裝沒有發現。如此便可相安無事,遼東戰場不會受到外嘻爾喀的影響。

  公孫劍又一次搖頭,一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曾經說過擲地有聲的一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些外喀爾喀人不遠千裏跑來搗亂,幾乎將科爾沁部殲滅,又圍攻此處關卡這麽久,他們手裏有我們將士的鮮血。

  更何況,公孫劍認為,女真百姓很快是大周的百姓,怎能任由敵人帶走,在路上將他們一個接一個的吃掉?

  在公孫劍命令下,明軍主動擋在了外喀爾喀大軍的必經之地,炮口指向了行進的敵軍。

  公孫劍沒急著發動進攻,而是派人去敵營送信,把擄掠的百姓交出來,可以放他們過去。

  身邊的劉文炳不懂了,陛下剛才不是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嗎?怎麽轉眼就要放他們?

  公孫劍吩咐陳奇瑜,快告訴劉大人答案。

  陳奇瑜道:“陛下之意有二,一為救百姓於水火,二為怠慢外喀爾喀軍心。”

  如果現在發動進攻,估計外瞎爾暗擋不住炮火襲擊,但敵營中被綁縛的百姓逃無可逃,他們多半在戰亂中丟掉性命。

  公孫劍拿出巨大的誘惑,讓外喀爾喀人就範,先救下百姓,再討論作戰的事情。

  至於第二點,公孫劍偷偷為雙方力量對比定下基調,大周朝是強勢的那一方,外喀爾喀類似於喪家之犬。他提出讓對方過去,那是一種憐憫,一種賞賜。

  如果外喀爾喀接受了,在他們過去之後,明軍便可以攻擊了,並沒有違背剛才的承諾。

  到那時,外喀爾喀士氣已經低落,被追著屁股打,死傷絕不會小。

  這有點類似於當年苻堅大帝的淝水之戰,原本隊伍隻是後撤一點點,結果演化成一場大逃亡。

  公孫劍要的是軍心的微妙變化,是己方士氣的暴漲,以及敵方的顫顫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