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赫圖阿拉大戰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12 13:57      字數:3763
  吳襄是一名有經驗的將領,他立即組織軍卒布陣,在荒野中很快完成轉變,準備認真的迎戰女真騎兵。

  可女真人丟下了他,在完成一輪衝擊之後,他們直奔祖大壽正在攻城的地方。

  吳襄知道女真人要幹什麽,他們的真實目標是關寧鐵騎。

  看人數,吳襄感覺對方至少在兩萬人左右,這支隊伍應該是女真的多半主力,現在階段皇太極能派出的最大力量。

  吳襄送信已經來不及,隻能眼睜睜看著,女真主力撲向了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

  祖大壽這邊幸虧反應快,在女真騎兵出現之時,他們已經從攻城中抽身而出。

  雙方並不廢話,完全沒有寒暄之類的多餘環節,見麵便戰作一團。

  祖大壽體會到人生的艱難,他足夠努力,也足夠勇猛,可哪怕他衝殺在最前麵,還是沒能帶動隊伍獲得勝勢。

  女真鐵騎名不虛傳,指揮它的是皇太極本人,對麵的祖大壽盤算能不能奪取功勞,皇太極這邊想的是“保家衛國”。

  與以往任何時候都不一樣,皇太極帶軍不是在搶劫,他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國都。

  之所以放任祖大壽在沈陽城外這麽多天,在於皇太極清楚的知道他的心思,既然你圍而不打,我便不理

  會你。

  可形勢在變,當皇太極判斷對方已經沒有退路,隻能強行攻城。那麽皇太極隻能動手,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幹掉這支名聲不小的關寧鐵騎。

  從騎兵質量來說,關寧鐵騎曾是明朝最精銳的隊伍,在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中均立下赫赫戰功。

  但是,那時候的關寧鐵騎背靠城牆,他們有城頭上的火炮支持,這才與女真相持不下,甚至殺傷了很多敵人。

  可今日不同,皇太極率軍猛衝過來,關寧鐵騎並沒有大炮支持。

  最要命的,皇太極率領的是主力,人數在兩萬人以上。而祖大壽手下撐死了六七千騎兵,與他配合的吳襄已經敗了一陣,估計也指望不上。

  結果和預料的差不多,祖大壽非常的英勇,可幾個回合過後,他們頹勢盡顯,落敗隻是時間問題。

  對麵的皇太極比祖大壽更著急,他傾其所有而來,首先是不能久戰,其次是擔心營中被偷襲。

  祖大壽要抗爭,抓住對方速戰速決的急切心理,他試圖壓住陣腳,盡量不要那麽快落敗。隻需要時間久一些,或許皇太極會首先退兵。

  皇太極不會放過他,既然帶主力來了,目的就是消滅你。

  大周軍隊比女真強大,但騎兵並非他們所擅長,關寧鐵騎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皇太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戰鬥持續了一個時辰,祖大壽的關寧鐵騎傷亡慘重,如果再有最多半個時辰,他將麵臨全軍覆沒的結局。

  吳襄還是很仗義的,統領步兵加入戰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軍卒的死傷數量驚人。

  皇太極距離掃除這支隊伍所差不大,有斥候前來報信,大營正在被攻擊。

  皇太極問:“什麽時間,何人統兵,有多少?”

  得到答案以後,皇太極險些暈倒,在他出了營寨不久,明軍便打上門去,說明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明軍監控之下,皇太極身邊一定有明軍派來的奸細。

  明軍統兵的不是別人,而是他們的皇帝公孫劍,麾下至少有四萬之眾,這絕對算明軍的主力。

  皇太極趕回去少不了一兩天,大營肯定是丟了。

  既如此,大營是回不去了,不如在消滅關寧鐵騎後,皇太極返回盛京城吧!

  他望著已經破綻百出的關寧鐵騎,盤算著再用幾個回合可以徹底將其剿滅。祖大壽,既然你不願意投降,那麽就毀滅吧!

  遠處喊殺聲震天,皇太極不可置信的看著,一支浩浩蕩蕩的騎兵部隊殺了過來。

  “察哈爾軍到了?”

  皇太極早聽聞這支隊伍的動向,一路上送去不少密信,勸粆圖和岱青自立,好過被大周朝吞並。

  粆圖等人沒有答應,卻也沒有拒絕,讓皇太極以為事情還有轉機,至少察哈爾軍會像祖大壽和科爾沁人一樣,猶疑不決也是好的。

  察哈爾軍的表現讓他失望了,他們對大周皇帝忠心耿耿,從來沒有想過要背叛,哪怕是怠慢。

  兩萬察哈爾軍殺到,他們是養精蓄銳,女真鐵騎卻已經奮戰良久。

  皇太極隻能指揮軍隊迎戰,但他心裏是苦澀的,哪怕打敗了察哈爾軍,己方付出的代價也將非常慘痛。這點家底子要是敗了,以後拿什麽與大周朝叫板?

  公孫劍同樣是集中了優勢兵力,就連鄭芝龍剛帶來的人也出現了,他們強行攻破女真的大營,抓獲大批養傷中的敵人。

  女真大營徒有其表,但凡還能上馬作戰的都被帶走,看似嚴密的守衛其實是花架子,在明軍的猛烈攻擊下半個時辰都沒堅持住。

  因為太過於輕鬆,公孫劍並沒有太大的成就感。

  但是客觀說來,此戰意義重大,它讓女真喪失了大量軍卒,雖然是負傷未愈的。從此以後,如果沒有新的兵源補充,皇太極的女真鐵騎隻有兩萬人。

  前提是,他手中這兩萬人如果能夠保住的話。

  公孫劍命令鄭芝龍守在這個營寨,自己則帶領京營立即返回。因為他知道,皇太極《三國演義》看多了,用兵從來不按常理出牌,很可能在得知消息後不去回救。

  他問軍師陳奇瑜的意見,陳奇瑜覺得,皇太極隻有三個可能,唯獨沒有返回的打算。

  原因很筒單,他明知道守在營中的都是老弱病殘,純粹靠著虛古聲勢想蒙混過關,哪裏知道明軍在女真大營有高等級的間諜,對他們的想法了如指掌。

  那麽,皇太極會作何選擇昵?

  陳奇瑜認為,第一,也是最可能的,皇太極會進駐沈陽城,倚靠堅城做最後的頑抗。但這個是下下策,一旦被明軍圍住,用不著進攻,隻需要圍著城池挖溝,重點布防,便能在幾個月內困死城中所有人。

  第二,皇太極有可能退回老巢赫圖阿拉,那裏是他們發家的地方,群眾基礎最好。如果明軍繼續進逼,他們會繼續向北撤,一直撤到足夠荒涼偏僻的地方,明軍未必能追得上。如果皇太極真的這樣做,意味著女真在這場戰役中徹底的失敗,僅僅保全了性命而已。

  第三,皇太極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你偷襲我不設防的大營,那我如法炮製,也去攻擊你的大營。

  公孫劍聽了陳奇瑜的分析,很讚賞的點點頭,以皇太極的性格,極有可能這麽選。

  若果真如此,則明軍大營危險,那些留下來的老弱病殘怎麽辦?極有可能像女真大營留下的這些,或者在戰鬥中被殺掉,或者乖乖做了俘虜。

  於是,公孫劍才會讓鄭芝龍穩守此處,自己則帶領軍隊返回大營。

  至於皇太極做此選擇的幾率,陳奇瑜認為非常大。

  皇太極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如果放在其它時代,極有可能成為睥晩天下的英雄人物。哪怕遇到公孫劍和強大的明軍,他仍然不會甘心失敗,為了尋求打敗明軍哪怕百分之一的機會,極有可能鋌而走險,選擇以牙還牙,攻擊明軍大營。

  陳奇瑜論述了三種可能,然後說出皇太極大概率的選擇。

  公孫劍同意,因此才會火速的返回。果然不出陳奇瑜所料,剛回營不到一個時辰,皇太極的大軍殺到了。

  距此遙遠的格勒珠爾根城,海蘭珠在劉文炳陪同下進了皇宮。

  其實,在現在的海蘭珠眼裏,這裏根本不算什麽。

  她已經見識到北京城的繁華,還有紫禁城的壯觀,也去過富庶美麗的江南,回頭再看格勒珠爾根城,甚至不如運河沿岸的德州、棗莊,更不要提蘇州、臨清。這裏的皇宮不及紫禁城的百分之一,甚至比不上自己居住的庭院。

  科爾沁大汗對她的到來很是意外,卻又不得不接見她。

  海蘭珠還像見到布代齊時那般直率,明確無誤的告訴大汗,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站在大周朝一邊。否則的話,殺身之禍不久矣。

  大汗覺得好笑,怎麽就來殺身之禍了?

  海蘭珠告訴他理由,有很多,隻說最關鍵的幾點。

  第一是女真必敗,大周朝必將贏得這場戰爭。

  大周朝地大物博,別看眼前與女真相持,大概是棋逢對手的感覺。可明朝京營隻來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就位以後,女真拿什麽和大周朝比?

  第二關乎人心,現在的局勢給人誤會,好似女真獲得與明軍對抗的權力。但海蘭珠告訴科爾沁大汗,明軍故意製造了很多假象,包括粆圖和岱青統領的察哈爾軍,外人誤解他們有不臣之心,其實是明朝皇帝公孫劍的陰謀,察哈爾軍作為京營八部中的第八部,他們是絕對忠心的,並無態度上的遲疑。

  因此,明軍的實力比想象中的強,女真人的自信很多是盲目的。

  第三個原因關乎未來。即便科爾沁幫助女真打贏了,我們就是草原霸主嗎?

  今年依舊是幹旱的年份,草原上的情況比往年更差,大周朝打敗了隻是後退,至少也能守住山海關。到時候直接斷絕貿易,邊境地區又沒有人耕種,科爾沁會和女真人一樣,陷入搶也搶不到、買又沒處買的悲慘境地。

  這是科爾沁想要的生活嗎?如此淺顯的道理,大汗又怎麽不懂?

  大汗似乎被海蘭珠說動了,但是那個人跟他說的也挺有道理,如果任由明軍消滅了女真,那麽唇亡齒寒,下一個遭殃的豈不是科爾沁?

  海蘭珠告訴他,“科爾沁選擇合作,雙方貿易自由,科爾沁的民眾可以過上好的日子,大汗仍然是草原上的大汗,甚至有機會向北征服外喀爾瞎,向西穿過西域去更遠的地方。大周朝的目標不是草原和沙漠,皇帝更熱衷的是海洋,以及海洋外麵的大片土地。”

  海蘭珠沒法和他說清楚,科爾沁人甚至不知道海洋長什麽樣,也不知世界到底有多大。

  但海蘭珠的目的基本達到,她作為大周朝的皇貴妃,作為公孫劍派出的使者,基本完成自己的使命。

  科爾沁大汗不再自稱土謝圖汗,因為他不是女真人冊封的大汗,他要爭取在草原上做出一番事業。

  這份事業隻有大周能成全他,女真隻可能是敵人。

  在大周和女真之間,應該知道怎麽選了吧?

  海蘭珠催促道:“前方戰事瞬息萬變,還請大汗火速下詔,避免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