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抓捕毛羽健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01 15:04      字數:3828
  還有狀元郎劉若宰,以及二甲的第二名管紹寧,雖然在外麵,讓他們每人來一首。公孫劍把這些詩作匯集起來,挑一首最好的送給柳隱姑娘。

  他不是非要得到對方,隻是覺得好玩,重在參與。

  如果不巧被柳隱姑娘看中,公孫劍一想到錢謙益失望的神色,那該多好玩啊!

  公孫劍與錢謙益之間關係複雜,作為帝王,他曾有好多個理由殺掉對方。但是公孫劍沒有,他需要一個在士紳中極有威望的人存在,需要他幫著自己做一些恰如其分的事。

  也就是說,公孫劍不舍得他死,又總想擠兌他。

  如果從他手裏搶走心上人,公孫劍覺得很暢快。至於是否會愛上對方,或者看後不中意,讓她返回錢謙益身邊,也是說不定的。

  幾個人的詩作很快呈上,公孫劍問身邊的劉文炳,你的昵?

  劉文炳翻白眼,作為隻精讀過《金瓶梅詞話》的人,寫詩勉為其難。

  而且,劉文炳已經有了柳蓮,還需要柳隱嗎?他可是純情專一的人。

  柳蓮聽後很高興,臉上遮蓋不住的笑意。

  公孫劍懶得理劉文炳,你是不失時機、不遺餘力、不知疲倦的討好心上人,愛情中的男人筒直不可理喻、不可救藥、不值一提。

  公孫劍看過詩作後都喊好,每一篇都美輪美奐。可惜,美是極美的,總覺得缺點什麽。

  錢謙益沒說對詩作的要求,押什麽樣的韻,用哪個字開頭,描述什麽場景,全沒有。他是開放式的出題,你可以隨意寫,隻要能打動柳隱姑娘的心即可。

  公孫劍放下手裏的幾古紙,平時的詩會他是不敢參加的,隨便人家提點限製,他那點古文底子隻能抓瞎。但今天全無要求,那可以借用後來人的一首,說不定就可以拔得頭籌。

  現在是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再朝後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袁枚、高鼎、鄭板橋、龔自珍,曹雪芹大概能算一個,近代的偉人毛則冬肯定算,現代詩人隻記得顧城、北島、海子、徐誌摩、林薇因、席慕蓉……

  誰的大作能應今天的景昵?

  公孫劍先排除現代詩,明代人應該沒那麽喜歡。的作品恢弘大氣,但好似沒有寫愛情的。曹雪芹在《紅樓夢》裏佳作頻出,隻可惜一旦從書裏拿出來,脫離場景後黯然失色。

  那麽,公孫劍突然想起兩位詩人,名字都是四個字。

  情僧倉央嘉措,他上大學找不到女朋友的時候,每次讀到最能感同身受的。

  另一個是清代的納蘭性德,公孫劍記不住太多的作品,但是有一首牢記於心。

  公孫劍興奮的差點站起來,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太符合今日的場景了。

  養育柳隱長大的徐佛找到人生新的航向,她要和柳隱告別,隱隱的有些傷感,又包含對未來美好的憧

  憬。

  作為柳隱,從小顛沛流離,在徐佛家中安穩下來,有感激,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她感受到那麽多好意,又不知哪一個值得珍惜,生命中的男子來了又走,走了不知道是否還來。

  柳隱雖然保持著神秘,至今沒有與客人見麵,但她知道那是自己的命運,人生後麵會重新的動蕩,她會在淩亂中成長,成為徐佛那樣的人,或者什麽模樣。

  這算相聚,也是別離。

  這是憂傷,也是快樂。

  所以,公孫劍在紙上寫了這首詩: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公孫劍一邊寫一邊想,當寫完最後一句“比翼連枝當日願”的時候,他被自己感動了,寫得真好。

  劉文炳搶過來看,好是好,但是他的好評並不能讓公孫劍高興,因為他不怎麽懂詩。

  黃宗羲看過了,馮給看過了,他們露出驚若天人的表情,皇帝文韜武略,但從未聽說寫詩也能感人至深,這篇文章未必能與李、杜相比,卻肯定會傳頌於世。

  公孫劍拿了回來,在下麵又加了一行字,開頭寫道:“送柳隱姑娘。”

  大家伸頭來看,隻見皇帝後麵寫道:

  最好不相見,

  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是情僧倉央嘉措詩中的名句,公孫劍前世失戀時最喜歡的吟誦。

  大家看後摸不清頭腦,你寫這封信,難道不是為了見到柳隱姑娘?為何又要說什麽最好不想見、最好不相知?

  公孫劍笑道:“有個成語叫欲擒故縱,曉得嗎?”

  事實證明,公孫劍自作多情。

  畫舫中的柳隱姑娘看過每一個人的詩作,最後也沒有說出子醜寅卯。她讓徐佛傳出話來,請給她幾天時間,她或者找一位公子嫁了,或者投入這秦淮河中。

  人家都要投河了,沒有人多說話,大家熱鬧了半個晚上,在三更時分紛紛乘船離去。

  公孫劍略顯失落,心想我都搬出納蘭性德最美的詩供用去,又用倉央嘉措的名句點綴其後,居然還是無法打動芳心,你到底懂不懂詩詞?

  似乎柳隱姑娘在堅持,找一個會彈“廣陵散”的人。

  次日上午,公孫劍用過早膳,喊著劉文炳出去轉轉。既然來了南京,不可避免的要去祭拜太祖皇帝,順便去附近的紫金山等處遊玩。

  公孫劍帶著周婉言,以及有孕在身的海蘭珠。劉文炳帶著柳蓮,還有黃宗羲和秋妮子,算是三戶人家。祭祖是必須的,但遊玩是他們的真實目的,公孫劍會加派人手保障安全。

  這一玩就是一天,回來的時候華燈初上。公孫劍琢磨,明天該去玄武湖劃船。

  馮銓提醒他,大周是火德,五行之中水克火,做皇帝的最好遠離水。

  公孫劍曾在太液池被淹過,但那是有人謀害,根本不是天命如此。因而,他願意把家安在映月湖的中心,也絲毫不懼去玄武湖泛舟。

  更何況,劉文炳待在旁邊,此人外號浪裏白條,意思是水中脫光衣服遊泳的人,波浪一起,那可不是白花花的。

  公孫劍說笑一番,並不介意與水親近。

  馮餘盡到勸說的義務,也便不再多說。

  在大周帝國的東北邊,女真人別出心裁,他們在反思自己為何失敗。那個叫範文程的漢人,還有好多從大周投靠過去的人,包括葛九思與孫之懈,一致認為女真人要想成功,必須改名字,從而達到壓製大周朝的目的。

  以前他們叫“金”,曆史上稱為“後金”。火克金,不吉利。

  現在昵,改名為清。

  清字屬水,清國水德,水克火,他們便能轉運,打敗大周朝後一統天下。

  公孫劍隻當它是個笑話,女真人這兩年倒黴是大周朝的努力,絕非什麽天命。

  大家見到皇帝的務實,他根本不相信那些玄虛,這是件好事情。

  在出外遊玩的前一刻,有人送來書信,說是烏衣巷的徐佛派人送來的,交給前晚作詩的劉公子。

  眾人此時已經聚齊,男男女女都在,等著出發去劃船。

  哪個劉公子?

  還能是哪個,這裏隻有一個劉文炳。

  劉文炳露出無辜的神情,對身邊的柳蓮說:“那夜我沒有寫詩,你都看見的。”

  柳蓮說:“我相信你,你也不會寫詩啊!”

  劉文炳笑了,看到沒,沒文化有時候也是件好事。

  先打開看看再說,公孫劍接過來,隻見上麵是娟秀的字體,寫道:“清涼門外兩裏許,綠竹叢中寒舍相見。”

  呃,是約會的地點,時間自然是今天,是現在。

  人家邀請的是劉公子,柄柄,去吧!

  劉文炳倒著跳了半步,天地良心,我可沒招惹她。

  柳蓮相信他,示意不要緊古。

  公孫劍笑著說道:“趁你不在的時候,冒用你兩次名字,你們先去玄武湖,我去會一會這個柳隱姑娘,稍後就來。”

  他有些高興,看來納蘭性德那首詩還是能夠打動人的。

  劉文炳幹生氣,皇帝做的事情,他能有什麽辦法。拜托你,以後能不能別亂用我名字?

  好了,好了!

  公孫劍答應著,外出微服私訪之時,優先選擇公孫公子的稱呼,偶爾考慮姥姥家的劉姓,這是人之常情。再說了,公孫劍隻說自己是劉公子,是人家猜測他是劉文炳的。

  劉文炳覺得此行有一定危險,如果陛下非得去,我得跟隨保護。

  亂黨還沒抓獲,陳仁伯在逃,萬一有人圖謀害你,怎麽辦?

  公孫劍開玩笑說:“你不會也想見一見柳隱姑娘吧?”

  劉文炳被擊中軟肋,立即回到柳蓮身邊。什麽柳隱姑娘,我隻認識柳蓮。

  公孫劍不再逗他,有高起潛帶人跟隨,不會出什麽問題的,放心去玩吧!高興點!

  公孫劍帶著王承恩和高起潛,還有李自成等一幫陝西人跟隨保護,騎馬往清涼門外趕去。

  地方不難找,公孫劍和兩名隨從進入,有個侍女等在外麵,迎接公孫劍到房內,王承恩和高起潛留在了外麵。

  公孫劍進門後並沒有看到姑娘,邁步走到裏麵一間,隔著簾子有個竊窕身影。

  公孫劍猜測,此人應該就是柳姑娘了。

  裏麵有聲音傳出,“劉公子,小女子這廂有禮,敢問那首木蘭花令,可是公子所作?”

  公孫劍看到有古椅子,不用對方邀請,他先坐在那裏,反問道:“柳姑娘可否喜歡?”

  “人生若隻如初見,那該多好啊!可是總有分分合合,關心的人來了又走,一次又一次的別離。”

  公孫劍回答:“相思苦,離別痛,若每次見麵都如同偶遇,人生該如何灑脫。看柳姑娘年紀不大,為何心事重重?”

  柳隱回答:“公子教訓的是,隻是人生際遇不同,小女子是個苦命人,自小孤苦伶仃,還望公子諒解。”

  公孫劍又怎會在乎,你問我是否親手所作,那當然不是。劉文炳隻是個不學無術的混小子,從小吊兒郎當不幹正事,除了會下河遊泳還會什麽,哪裏能做什麽詩啊!”

  “公子過謙了,哪怕木蘭花令並非公子所為,剛才一番談吐,還是盡顯通透,定不是俗世凡人,小女子佩服不已。”

  公孫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是俗世凡人,我還是真龍天子不成?他兩世為人,對人生,對生命,思考的多了些而已。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公子寫在後麵的話同樣精彩,卻有因噎廢食之嫌。”

  公孫劍回想起前世,他的離去一定給父母帶來傷悲。如果不相見,他們應該不會那般傷心。人間有太多的得到又失去,這種感覺遠比從未獲得更為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