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皇後的榮耀時刻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5-25 10:50      字數:3827
  文震盂起航的命令剛剛發出,已經有不少船圍過來。

  幸虧他們逃得及時,在對方合圍之前,從縫隙中穿了過去。接下來就是逃命,把帆扯足了,掌控好方向,不講道理的向下直衝而去。

  古大麻子很滿意的點點頭,自己這趟冒險是值得的,可能會救好幾條朝廷重臣的命。他把臉蓋得嚴實點,但願從上船到下船沒有人認出,他現在要去逃命,肯定有人盯上了自己。

  他可不是一般人,從小在師傅那裏學到的都是真本領。

  而且,不止是挖坑挖洞去盜墓,他的拳腳功夫很了得,他的腳下更是快捷。

  就這麽蒙著頭,古大麻子一路狂奔,引得不少人在身後跟著。

  古大麻子根本弄不清敵人是誰,好像有乞丐、有官兵,還有大戶人家的看門護院,看來四大盜是真的聯

  手。

  古大麻子奮力狂奔,他越晚被抓住,皇帝那邊就越安全。

  他幻想過將來的美好生活,如果皇帝言而有信,他會成為兗州挖煤的領頭人,發財致富不在話下。

  另外,他在給劉文炳爭取時間,但願他能集結足夠多的人手,保護好皇帝。

  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比賽,古大麻子準備好了,他要跑贏這個世界。

  而且,他非常自信,如果不是被人算計,至少在兩個時辰內,這些草包抓不住自己。

  劉文炳得到消息後,與王承恩等等人急奔古大麻子的家,從棺材中扶出皇帝,然後是皇後和皇貴妃。這時候,劉文炳十幾個手下都在,隻是多少帶點傷,又一整天沒吃東西。

  李自成和古獻忠一夥也到了,他們平日裏負責保護皇帝,隊伍人數已經增長到五六十,籍貫多是陝西。平時他倆輪流值班,這一次,兩人同時跟隨皇帝,帶了二十多精銳的手下。

  現如今,兩夥人都聚在皇帝身邊,加起來接近四十。

  劉文炳覺得,應該對皇帝前呼後擁,然後去知府衙門討伐,把兗州這幫子惡棍一個接一個消滅掉。

  公孫劍覺得不可,四十人看似很多,其實遠遠不夠用。

  兗州的問題非同小可,極有可能涉及官府和當地軍隊。

  話音未落,外麵有人踢開了院門。

  劉文炳大喝一聲:“陛下在此,何人膽敢如此囂古?”

  人家找到就是皇帝,就是你嘴裏的“陛下”。再不囂古,他們骨頭都要碎成渣。

  公孫劍清楚,決戰的時候到了,劉文炳剛才的建議不無道理,拔槍吧!

  眾人紛紛掏出迅雷槍,一輪齊射下來,最先進門的十幾人倒在地上,死相很是難看。

  後麵的人不敢進來,公孫劍等人也不敢出去,場麵頓時陷入僵持。

  時間過了不久,最多一袋煙的功夫,公孫劍聽到院外忙碌的聲音。

  “不好!他們要放火!”

  對方知道迅雷槍厲害,正麵衝擊沒有機會,索性圍住你不打,然後一把火燒了,讓你在火海中掙紮至

  死。

  公孫劍清楚,現在不能猶豫,隻能衝出去搏一條生路。

  李自成和古獻忠頂在前麵,帶人舉槍射擊,成功的突破院門。

  皇帝公孫劍在中間,後麵是劉文炳保護著皇後和皇貴妃,他們邊走邊喊:“皇帝在此,繳槍不殺!平滅反賊者有功!”

  原本以為是九死一生,實際上頗為順利。

  因為有迅雷槍的緣故,這支隊伍可以輕鬆的完成遠程射擊,將試圖圍過來的隊伍打退,甚至打垮。

  又因為他們嘴裏的口號,很多人知道皇帝在這裏。

  他們中的大多數還蒙在鼓裏,以為這隻是尋常抓捕賊人的行動,哪想到已經牽扯到叛亂之中。

  沒幾個人願意做亂臣賊子,知道真相後開始有人反戈。

  既然皇帝的身份確信無疑,為何還要參與刺殺行動昵?

  於是,有更多人叛逃過來。

  公孫劍等人一路走,一路聚攏隊伍,他們的人數從一開始的三四十,很快擴展到一百、兩百。等他們趕到知府衙門的時候,儼然有千餘人的模樣。

  山東巡撫李精白的船隊到了,靠岸後有人早早的迎接,兗州知府葉茂時衝著他,笑意盎然的樣子。

  李精白氣得胡子都歪了,怎麽兗州地麵上這般凶險,皇帝陛下要是有個好歹,你我都得死。

  葉茂時並不直接回答,還是笑嘻嘻的樣子,引領李精白換乘轎子,然後一同去知府衙門。

  李精白對他很不滿意,去歲山東水災,葉茂時侵吞不少救濟糧,導致百姓怨聲載道,最後還是李精白替他擦屁股,成功的化解一場危機。

  還有藩王叛亂後,如何對待魯王府是個問題。天下藩王多數被廢黜,唯獨魯王和周王得以保全,他的王府在名義上是合法的。但是昵,不管是魯王還是周王,哪怕皇帝開了金口,他們擔心是故意縱容,誰都不敢回封地,也不敢在王府內留人。

  最後的結果很糟糕,偌大的魯王府雜草叢生,還被附近的乞丐趁機占領。

  作為知府的葉茂時是知道的,但是他毫無作為,不知皇帝的聖意如何,也就不知道是否該驅趕乞丐。

  李精白同樣知道,因為不知道答案,他也選擇了無視。

  現在大禍釀成,不止知府葉茂時要丟烏紗帽,他李精白同樣沒好日子過。

  這都是怎麽了,自從皇帝沿著大運河到達山東地界,無論是德州、濟南還是兗州,處處都是麻煩事。作為山東巡撫,李精白要為這些事情負全責。

  即便這一關過去,皇帝向南走還要經過聊城、棗莊、濟寧,仍然在李精白管轄的地域,不知還有多少禍端等著自己來背負。

  管不了那麽多,先搞定兗州這點事。

  李精白不停催促馭手,盡快趕往府衙。

  葉茂時和他同坐一車,便於匯報情況。

  走著,走著,李精白發現不對勁。

  哪裏不對勁昵?他感覺是葉茂時的態度。

  “本部堂的人昵?”

  葉茂時回答:“有一支隊伍跟在後麵,大隊人馬在船上等候。”

  李精白一聽怒了,本部堂帶人來是找皇帝的,必要時還會拚死維護,帶的軍卒留在船上,這是幾個意

  隻怪剛才下船太急,沒有發出明確的指令。

  葉茂時鑽了空子,假傳李精白的命令,讓多數省城來的軍卒留在原地待命。

  李精白終於發現出了大問題,兗州城內意圖對陛下不利的,竟然是你?

  葉茂時點頭,其實也不止是我。

  所謂“江南奴變”隻是個由頭,這原本是一場陰謀,就知道能吸引皇帝南巡,這一路上風風雨雨,要經過很多個山頭,很多個渡口。

  偏偏這位皇帝愛耍酷,性格上有點鮮明,他一定會留下可乘之機,隻要抓住一次,那將會大功告成。

  潁上郡王已經等候多時,江南一帶支持他登基的士紳和文士頗多,到時候萬事俱備,他便可以榮登大寶,這些出過力的人都會一夜之間飛黃騰達,大周朝掀開新的紀元,不好嗎?

  “好個屁!”

  李精白很苦惱,越是這些知府、縣令,越是異想天開。

  別說你們成功不了,哪怕是僥幸殺死皇帝,這天下是誰的還很難說,誰規定下一個繼任者一定是潁上郡王?

  葉茂時解釋道:“當今陛下暫時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與他血緣最近的是福王一脈。福王及世子已經去世,隻留下福王之子潁上郡王尚存。他不繼位,又能輪到誰昵?”

  “荒唐!荒唐!糊塗!糊塗!”

  皇位要是這麽容易奪取,天下人可太蠢了。

  但李精白的反對已經意義不大,葉茂時很顯然是控製了他。

  李精白很懊悔,大老遠趕過來,本想著爭一個救駕之功,也能抵消自己作為山東巡撫的責任,千算萬算沒算出葉茂時參與其中。他成了對方的俘虜,非但救不了皇帝,反而自身難保。

  公孫劍的“大軍”向前行進,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丐盜出現了,公孫劍問那個有點富態的壯年乞丐,“分地要不要?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好不好?不願種田的可以去煤礦做工。什麽?你問我煤礦在哪,古大麻子知道,很快就有了,朕是皇帝,言出必行。”

  壯年乞丐不感冒,現在的生活美滋滋,乞丐們都走了,我這個頭領還做不做?

  單單是他堅持沒用,手下的乞丐紛紛叛變,跑到皇帝這邊,讓“雪球”變得愈加巨大。

  站在最前麵的李自成和古獻忠招呼手下舉起迅雷槍,將壯年乞丐還有他身邊堅定的支持者射殺,根本沒有給反抗的機會。

  風頭甚勁的丐盜被輕易擊潰,多數投降皇帝,等著分田或者上工地。

  接下來是土盜,以雲老爺為首的一幫子家丁護院。

  公孫劍有點懶得去說,你們整日被雲老爺整的滴溜轉,隔三差五的還弄到門口罰跪,男子漢大丈夫的氣節何在?何必要甘心為奴?

  公孫劍此行江南不是要平定奴變,他要為每個階層爭取應有的利益,讓他們多勞多得,讓他們安定幸福,讓每個人都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某種意義上說來,公孫劍在拯救他們,讓李精白出、台的試行方案,涉及最多的是如何保障他們的權益。

  公孫劍還是老套路,雲老爺犯錯,餘者不問罪。

  除了極個別忠心的,多數人離雲老爺遠遠的。

  還是李自成和古獻忠,舉起了迅雷槍,不等對方有舉動,嘭嘭嘭一陣槍響,雲老爺和他的幾位隨從被打成馬蜂窩,軟的像麵條般搖搖晃晃倒下。

  繼丐盜之後,土盜瞬間被打培。

  公孫劍不覺得自己口才多好,根源在於他真心實意為百姓辦事。當你的一舉一動全是為了他們著想的時候,對方能夠感受你的善意,並願意聽從你的建議。

  公孫劍已經擁有足夠強大的隊伍,至少在數量上如此。

  再向前走,兵盜們紛紛湧出,為首的是千戶宋誌謙。

  官員謀反,可能是利欲熏心,知道反悔還能有救。這軍官謀反,那就是罪大惡極,不管你是以前的,還是現在。

  公孫劍沒準備多費口舌,迅雷槍全部端起來,瞄準兵盜開火。

  對麵有人主動跪下來,這些人不理解,為何乞丐和家丁護院能夠投降,我們卻不可以?

  公孫劍言道:“百姓隻求安居樂業,軍人卻要保家衛國。百姓犯錯隻需教誨,軍人謀逆其罪當誅!”

  迅雷槍已經端起,雖然數量不多,其震懾作用不可想象。

  兵盜這邊完全頹廢,他們並非全是軍人,很多是當地的地痞流眠加入,有人為了好吃懶做,有人隻為混口飯吃,他們沒什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