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最好不相見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5-24 09:01      字數:3815
  漁民說道:“草民聽說軍戶已被取消。”

  “第一句。”

  “既然軍戶可以沒有,我等漁民是否應該考慮?”

  “第二句。”

  “請陛下聖裁!”

  嗯,第三句。漁民的表現很不錯,三句話有理有據,表達的非常清晰,說完了。

  公孫劍問道:“告訴朕誰教你的,朕便替你做主。”

  這……這……

  漁民想說,卻又搖了搖頭,他不認識啊!

  “那你告訴朕,此人在哪裏?”

  漁民想了一會,不知在哪裏。不過此人長相不俗,可以說異於常人。

  “怎麽個奇怪法?”

  “此人麵白膚嫩,明明是個男子,卻比女子還要水靈通透。”

  公孫劍轉頭問跟隨的劉文炳,“馮餘不是被朕發配到遼東了嗎?他怎麽會出現在大周湖畔。”

  劉文炳還奇怪,陛下那麽確認是馮銓?

  男生女相,讓漁民看後都念念不忘的男子,又有搞出這樣的主意,不是馮銓,又能是誰?

  上次在順義皇莊,他主動找上門求取官職,還和皇帝約定了一場比賽。不過昵,馮銓養的阿拉伯天文學家輸了,輸給了湯若望為首的西洋人。

  公孫劍本就不喜歡他,為了表示懲戒,將其趕去遼東效力。

  一個小白臉,一個比女人還妖嬈的男子,去戰火紛紛的遼東看似不配。公孫劍想讓他體驗磨難,最好能浴火重生。

  如果馮給堅持下來,那他就實現自己的脫變,柔弱外表下有了堅強的內心,可喜可賀的美事。如果他堅持不下來,公孫劍認為,死了活該。

  馮銓卻出現在濟南府,著實讓公孫劍奇怪。

  不一會功夫,劉文炳派人找到了馮銓,他就在皇帝的周圍,既沒有被隨行的護衛發現,又不是離得太

  馮銓到了近前,恭恭敬敬行禮。

  公孫劍對他第一印象不錯,這次見到馮銓,發現他硬朗了許多,甚至臉上有了些許風霜。

  “你為何在此?”

  馮銓如實作答:“回陛下,微臣在遼東任職,不得陛下詔令不敢返京。前不久跟隨隊伍與女真作戰,有幾千戶百姓從女真領地逃出,微臣自告奮勇,帶這些百姓來山東安家。不巧,在大周湖畔巧遇陛下。”

  公孫劍明顯不相信,有那麽巧嗎?

  馮銓是故意靠近,當然不是巧遇。

  “陛下,微臣聽聞陛下解決‘奴變’的宏願,卻有心無力。今日跑來大周湖畔相見,意圖借漁民之口,提醒陛下一件事情。”

  “你既然來了,不用漁民提醒,還是你親口對朕說吧!”

  馮銓答道:“陛下此行江南,為奴變而去,也為天下蒼生。但陛下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嚴重的問題。”

  什麽問題還嚴重了?

  “江南富豪之家蓄奴成風,方才導致最近一係列事情的發生。但陛下可知,大周朝最多的奴仆不在富豪

  家。”

  “那在哪裏?”

  “陛下家啊!”

  馮給說的是官奴,從太祖皇帝開始,大周朝的一些罪犯家屬被罰做官奴,還有一些是對外戰爭的俘虜,久而久之形成一個龐大的隊伍,比較有名的有浙江惰民、陝西樂籍、北京樂戶、廣東蛋戶。

  如果公孫劍想治理富貴人家大量招攬奴仆的做法,首要工作是從自身做起。唯有官奴的問題得到解決,才能給天下樹立最好的榜樣,讓大家有樣學樣的跟著照做。

  公孫劍第一次覺得,馮銓雖然長得娘娘腔,其實還是有幾分見解的。

  煙籠寒水月籠沙,一艘畫舫靠近水岸,絲竹之聲在周圍飄蕩。

  在侍從攙扶下,錢謙益從畫舫走下,他新近看中一位佳人,無奈郎有情妾無意,他堂堂南京吏部尚書,居然一再碰壁。

  有侍從建議,應該為她贖身,買回家做一房妻妾。

  錢謙益除了當官,才華同樣聞名於江浙一帶,更兼有一手好書法。據說,他的字千金難求,隻要揮毫潑墨那麽幾筆,立馬有人大筆的銀子奉上。

  一直以來,錢謙益內心非常驕傲,不管是現在身居南京吏部尚書,還是以前在野閑居的時候,他以高人雅士自居。對於秦淮湖畔的這些姑娘,他向來是不拿正眼觀瞧,但是畫舫上這一位卻讓他動了心。

  為此,他不惜主動的攤開宣紙,寫出價值不菲的一幅字。

  沒想到,佳人根本沒有認真看,她似乎心有所屬,選擇直接漠視錢謙益。

  你知道那種求而不得的惆悵嗎?

  錢謙益一輩子風光,做什麽都是予取予求,到頭來反倒是中了招,像古老《詩經》裏描述的那樣,君子好逑,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他下船後沒多久,有個身影跟上來,前後腳進了一處房舍。

  錢謙益眉頭緊鎖,很不滿的問:“你怎麽來了?”

  來人名叫霍三,言道:“請大人屏退左右!”

  錢謙益沒辦法,隻留下霍三。

  霍三雙手抱拳,言道:“大人,常州民變,蘇州亦有行動,整個江南都已被鼓動起來,現在隻需你振臂一呼,頓時能結成一根繩……”

  錢謙益雙目一瞪,質問道:“誰教你的?”

  霍三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他能說出這種話?

  在錢謙益逼問下,霍三直言道:“此乃陳家老爺所說。”

  錢謙益嗬嗬笑了兩聲,警告道:“告訴你家老爺,老夫勸他及早收手,否則必會引火燒身。”

  這位陳老爺大有老頭,他名叫陳仁伯,有個兄弟叫陳仁錫。

  前不久的科考舞弊案中,陳仁錫飲毒酒自盡身亡。皇帝仁慈,對他的家人從輕發落,並沒有涉及陳氏家

  族。

  陳仁伯聽聞弟弟的死訊,認定陳仁錫是被朝局陷害,發誓要報仇雪恨。

  他首先找到錢謙益,探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錢謙益隻能含糊其辭,東林書院的大多數勾當,不管好的壞的,韓煻是老大,錢謙益是那個牽線搭橋的,陳仁錫往往負責具體執行。

  按理說,錢謙益的罪過不比陳仁錫小,但是他安然無事,反而是陳仁錫必須死。

  在錢謙益模棱兩可的態度下,陳仁伯抓住對方的弱點,一步接一步實施自己的計劃。

  陳仁錫死之前豢養大批江湖俠客,被皇帝分化瓦解多部分,還有一些被陳仁伯全盤接收,成為他此後行動的爪牙。

  陳仁伯想,對手是一國的皇帝,雙方力量天差地別,怎麽才能如願報仇昵?

  他準確找到大周社會上的問題點,那就是江南地區占據社會極高比例的奴仆,想辦法挑撥他們與主人鬥,很容易形成整個階層的對立情緒,進而幫助自己達成所願。

  霍三是他的爪牙,而且是非常得力的一個。

  此人最早是順義皇莊的旗校,他的叔父是順義皇莊的管事太監。公孫劍還是信王的時候,曾經與他們鬥爭激烈,最後還幹掉了他的叔父。

  霍三僥幸保住一條性命,落魄後輾轉各處,因為曾經的經曆被陳仁伯看中,收為帳下一名幹將。

  他今天找到錢謙益,不是筒單說句話,按他們家老爺的說法,必須想辦法扯上錢謙益,最好把他綁在一條船上。

  這條船,是賊船。

  錢謙益怎會不知道,皇帝有多大威力,他已經親身體會過,絕不是尋常人所能抵抗。

  可錢謙益有把柄在陳仁伯手裏攥著,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不置可否的態度,既不能同流合汙,也沒有嚴詞拒絕。

  霍三今天來是請他出山,老爺教的幾句話說完,似乎沒有效果,於是他將陳仁伯的親筆信拿出來,遞到錢謙益的手裏。

  錢謙益看完,臉色有些發白。

  不得不承認,陳仁伯手段夠狠辣的。短短一兩個月時間,他已經搞得江南地區雞犬不寧。最狠的是江陰徐霞客一家,陳仁伯聽聞此人最近與皇帝走得近,奴仆鬧事時加了一把勁,幾乎將其全家斬殺殆盡。

  這就是你們靠近皇帝為虎作倀的代價。

  錢謙益聽聞後毛骨悚然,沒想到不止陳仁錫豢養俠客,他兄長陳仁伯的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

  錢謙益並不準備卷進去,陳仁伯的舉動即便造成江南大亂,還是無法殺掉皇帝,他最終的結局還是失敗。

  剛才看過信件,錢謙益有些傻眼。

  在信裏,陳仁伯推斷說,皇帝麵對江南奴變一定會親自到場,他又是個喜歡裝腔作勢的皇帝,這一路上會有很多殺掉他的機會。

  錢謙益看後毛骨悚然,深感陳仁伯之陰險恐怖。

  他了解皇帝的脾性,知道這檔子事一定能引他前來。又知道皇帝喜好輕車筒從,周圍的護衛通常是有一定漏洞的。

  如果陳仁伯準備充分,他是有很大希望刺殺得手的。

  但是,錢謙益仍舊不為所動。殺了皇帝,又能怎麽樣,然後昵?

  霍三告訴錢謙益兩個消息。

  其一,老爺準備讓大人出任百官之首,也就是內閣首輔。

  錢謙益哼了聲,你得先有個國家,然後再分配官職。

  霍三接著說道:“其二,老爺告訴你,已經找到潁上郡王。”

  潁上郡王公孫由矩?福王的兒子,福王世子公孫由崧的弟弟。

  錢謙益更想離他們遠點,陳仁伯之舉是要謀國,另立新君。

  霍三卻步步緊逼,我家老爺說了,恐怕由不得大人你。

  錢謙益問,老夫若是不從昵?

  霍三回答:“那大人做的那些醜事,都會大白於天下。還有大人的家人,恐怕會與大人陰陽兩隔。”見錢謙益神色頹廢,霍三進一步說道:“老爺還說了,畫舫上那名女子,如果大人喜歡,隨時可以帶

  公孫劍的船隻尚未抵達聊城,廢除官奴的聖旨已經發出,從此以後官方沒有奴仆,不管是男的女的。坊間紛紛傳言,連朝廷和各級官府都不要奴仆,民間為何還允許昵?

  有人說,用不了多久,大周朝從上至下“廢奴”的旨意會下來,到時候不管你家財萬貫,還是良田百頃,都不能蓄養奴仆。

  更有消息靈通人士表示,廢奴會從山東開始。巡撫李精白強買小妾,已經被皇帝當場責罰,據說要出、台非常細致的管理辦法。

  公孫劍聽劉文炳匯報這些消息,衝身邊的兩名女子會心一笑,別人怎麽說就由他吧,具體怎麽做到時候就知道了。

  前麵臨近渡口,公孫劍提議先不去聊城,轉道去兗州魯王城看一看。

  周婉言和海蘭珠不太理解,怎麽皇帝突然間變得閑情逸致,到了哪個地方都要遊覽一番。

  公孫劍一臉輕鬆,誌得意滿的樣子。

  海蘭珠問:“陛下,你為什麽每日都春風拂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