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李世民的糾結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4-15 10:26      字數:3723
  他們隻知道大唐有個大皇子和二皇子,他這個四皇子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自己在山西就算混得再好,那權利也是自己的父皇給的,一旦改變了那麽自己的權利,自己的大哥會不會給自己李元吉的心裏也沒有底。

  不過他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大哥上位以後,那麽他現在的權利肯定會變小,根本不可能讓他在山西山西再當一個什麽土皇帝了。

  更何況他這些年在山西的名聲並不是很好,至於還能在這個位置上,那完全是因為李淵給他壓著,一旦李淵退位了或者駕鶴西去了,那麽自己一定就會被收拾。

  新軍上尉肯定是要收攏民心的,而自己的名聲又那麽臭,肯定就會被槍打出頭鳥,第個收拾掉。

  雖說還會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沒有權利,那還不如不當這個皇子,當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還沒有什麽憂慮。

  身處在皇家之中,有的時候會非常的無奈,兄弟之情會變得非常的淡薄。

  很多時候一切都是圍繞著利益展開的,一切都是跟利益有關的,一旦跟利益沒有什麽牽扯的話,沒有人會幫你,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即使你是他的兄弟。

  今天的長安真的是熱鬧非凡。不管是市民還是官員,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來迎接今天的到來。因為今天是大唐太子李建成凱旋歸來的封賞之日。

  從上到下都是歡天喜地的,沒有一絲絲悲傷的氣氛。

  不過李淵這次做的非常好的一點,就是為這次陣亡的將士們發了很高的撫恤金。這些撫恤金能夠讓他們的家人平平安安,衣食無憂的過完這輩子了。

  當知道這個決定以後,很多人都會決定來到軍隊參軍。他們覺得這個政策還是非常好的,有些男兒甚至會想自己一條命換來家人的衣食無憂,那是非常值得的,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你要是不參軍你就隻有種田種地,一般情況下隻能維持溫飽,因為自己種的糧食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還要上交給地主還要上交給國家,所以當他們被壓榨以後,自己手中的餘糧真的沒有多少。

  但是參軍就不一樣了,參軍如果大難不死還能混個一官半職,讓自己的家人能夠衣食無憂,就算自己死了也能夠讓自己的家人得到保障,最起碼不用再為吃的和穿的而去發愁了。

  所以在這次戰爭之下,很多大唐男兒都踴躍報名積極去參軍,李淵知道這個消息以後還是非常高興的,雖然他不想著天天去打仗,但是隻要有足夠的軍隊,就有強大的力量,有強大的力量才能護衛他們大堂的安全。

  畢竟強行征兵和主動報名,那完全是兩兩種概念強行征來的兵,沒有什麽戰鬥意誌,在戰場上的戰鬥力是極其低下的,但是主動報名的兵那就不一樣了,他們有強大的戰鬥意誌,他們想要獲得什麽,或者想要去爭取什麽,有了這番動力,那麽在戰場上殺起敵人來,自然而然的就如星雲流水一般了。

  今天的李建成換上了他的太子福,李世民換上他的親王府。這在大堂隻有他們兩個人能有這樣的地位。

  清親王服再怎麽高級也比不上李建成身上的那一套,太子婦那一套太子福,象征著皇位的繼承權,象征著李淵以後的接班人,那肯定是不一樣的。

  當太子和李世民同時走到宮殿之前的時候。

  那差距立馬就顯現出來了,一大群人立馬回到太子的身邊,對著太子噓寒問暖。

  生怕太子記不住自己的臉。反而一旁的李世民身邊隻有寥寥幾人,這些官員都是真心和李李世民去結交的,所以他們對太子也沒有什麽興趣,李世民看著太祖那邊人頭攢動,心裏也不是滋味。自己也不比李嘉誠差到哪裏去,這些人啊真的都是牆頭草,誰更有權利誰更有地位,那麽就要跟誰絕交,相反自己來看看自己結交的這些官員,那都是真心擁護自己的也是真心支持自己的,他們不會因為誰有事誰有權就去結交誰,他們隻會根據自己的心來定。

  所以李李世民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後就做了下來,與這些大臣開始喝起了酒。

  因為李淵還沒有到來,所以現在的場麵,嗯,稍微有些混亂,不過更多的洋溢的是那種開心的氣氛。

  ……

  正當李世民與他們閑聊的時候。一旁的太子看見門客冷清的李世民心裏有些想笑。

  於是他擺擺手走到李世民的旁邊問道“二弟,我這次特別好奇,你是怎麽知道李李易之會發生叛亂的?難不成是你們事先就串通好的,然後他再進行判斷,然後你再完美的將它拿下嘛,我想你應該不會做這種事情吧?”

  李建成的話,猶如針一般紮進了李世民的耳朵。他就算不想搭理李建成,這次也無法回避了,因為旁邊不止有他們幾家的人,還有一眾的官員。

  自己一旦落下風的話,那麽他們就更加的堅定認為自己比不過自己的大哥李建成。

  雖然暫時沒有辦法得到皇位得到太子之位,但是這不代表著李世民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比大哥李建成差。

  “大哥,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大唐是我們李家的,我怎麽會串通一個外人來謀奪我們李家的天下呢?”李世民不打反問。

  李建成笑了笑說道“那誰知道呢?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選擇不擇手段,我知道二弟你是一個非常有心機有手段的人,所以我就特別好奇你是怎麽知道離職判斷的,畢竟我在前線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消息,是不是你對消息進行了封鎖。你要知道我走之前在長安留下了眾多的耳目,難道這些耳目眼睛都瞎了,耳朵都聾了,他們得不到一點風聲嗎?反倒是你能夠這麽精確的掌握長安的動態,這個就讓人有些疑問了。”

  “大哥你太小看離異之了,在你走之後你一直就把你那些所有的耳目都控製起來的,該殺的都殺掉了,該關起來都關起來了,所以你覺得他在長安怎麽樣,你會收到什麽消息嗎?難道離職是個傻子會主動給你送去一些什麽消息嗎?畢竟像你這麽聰明的人,就算他去給你送去一些假消息,你也能夠根據假消息判斷出一些什麽異常來,所以他選擇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將你所有的耳目全部清除。”李世民的回答倒是讓李建成覺得有些吃驚。

  自己在長安的這些耳目,可是這些年李建成好不容易都安插下來的。很多耳目隻有李先成自己知道,你一直會怎麽知道的,難道是李世民告訴他的,不過想過來也也不對,自己在李世民身邊插了耳目,李世民也在,李世民也在自己身邊插了耳目,不過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插的耳目是誰。

  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你在我身邊安排人,我在你身邊安排人,不過我不知道你安排的,誰在我身邊我也不知道我安排的誰在你身邊。

  這樣的話,大家都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消息。雖然都知道身邊有對方的人,不過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了,因為這種事情在長安都非常的常見。在整個官場上麵也非常的常見,因為這都是大家不成文的規矩。

  趁著這次李建成大獲成功的時候,李元吉也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回到長安,看一看自己的父皇。

  隨即他修書一封,直接送到長安,那意思就是想趁著這個機會來長安看看自己的大哥和二哥,最重要的是看望一下自己的父親。

  李淵看到李元傑這麽懂事,心裏也甚是欣慰,以為他改姓了。

  不過具體怎麽樣還要等他到了長安之後他才能看得清楚,於是他把這封信給李建成和李世民看了一下。

  李世民沒有先開口說話,倒是李建成開口說道“四弟要回長安看看那麽鳳凰您就原諒他吧,他在這幾年在太原那邊過得也不容易,這次就讓他回長安來和我們兄弟見個麵吧。”

  李淵聽到李建成的這麽說,心裏也是一陣唏噓,自從自己到了皇帝之後,自己的幾個兒子要麽就是在外打仗,要麽就是留守在一個地方,已經很多年沒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也是趁著這次機會讓李元吉回到長安,讓他們父子幾人好好的吃一頓團圓飯,在裏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吃飯並不是件什麽奢侈的事情,可是自己位高權重以後吃飯似乎變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李淵心中已有猶豫,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一生,就是為了這個位置,就是為了這件事情,如果他當不上皇帝,那麽自己肯定會遺憾一生。

  雖然心裏是這麽想的,但他不會隨便的表達出來,畢竟他是當場的天子,他說的話就代表著他的想法,一旦讓下麵人能夠隨意揣摩到他的想法,那麽他這個天子當然還有什麽意義呢。

  “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就同意他回到長安吧。”李世民見李淵已經同意了,他也沒有反駁什麽,隻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大哥和自己的父親愉快的交流,自己就好像空氣一般站在旁邊。

  這也是李世民自己選擇的路,他現在不想發表過多的意見,也不想表達自己過多的看法,更多的時候聽他們說自己做就行了。

  “市民你有什麽意見沒有?”李淵還是能看得出來,自己的二兒子好像並不是很開心,他雖然什麽話也沒有說,但以他對自己這個兒子的了解,他心裏肯定是不太舒服的。

  “富華,我沒有什麽意見,四弟也是好久沒有回到長安了,趁著大哥這次建功立業,這是讓司機回到長安與我們一家人團聚一下,怎麽說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李世民隻能附和他們說道,他並不可能說不讓李元吉回到長沙,這樣的話不但會招來裏邊的部門,招來李建成的不滿,還會讓他的私利痛恨自己。

  李世民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審時度勢。

  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李元吉回到長安的事情。

  隨即李世民和李建成見沒有什麽事情,也就告別了李淵。

  因為這個時候李淵他還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

  走在路上,李建成看著自己的弟弟好像不是很開心,他心裏也知道為什麽,不過他就是喜歡看李世民不開心的樣子,從小到大李世民什麽東西都要和他爭。

  “怎麽了?二弟,你看著似乎不是很開心?”李先生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他就喜歡看到李世民識別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