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青樓九天仙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10-01 09:28      字數:3756
  孫思漁一笑,“老掌教看開了便好。”

  二人來的快去的也快,誰也沒有留在黔玄山的心思,他們也知曉,縱使留下也改變不了趙光元的心意,隻是徒勞罷了,倒不如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

  二人走後,趙光元又悠悠從竹林走出,他撇了撇嘴,輕笑一聲,“天大地大不如陰陽魚之大,你心我心不如玄帝公之心,操之過急的後果,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趙光元走入竹屋,這竹屋之內陳設簡單,僅有一張木椅,他徑直盤坐在木椅之上,閉眼冥想起來。

  此時整個竹屋仿佛都在旋轉一般,唯有趙光元穩坐釣魚台,身形如老鬆一般不動如山,豎起的蓮花指也在目光所及之處微微扭曲,片刻之後,趙光元睜開眼,喃喃道:“尚有一劫?罷了罷了,念在王知客你與師父有緣,既然不能親身而臨,便在這裏助你們一臂之力,幫那小子度過此劫,餘後貧道可就再也不問世間事了。”

  趙光元起身,突然罵了一句穢語,“貧道這一身境界,估計又要降下不少!”

  可就在趙光元懊惱之時,竹屋突然露出一個衝天鬏來,一顆圓滾滾的大眼睛正好與趙光元對視,眼神中盡是好奇。

  趙光元破天荒失態起來,他瞪大了雙眼,手指顫抖如風中勁竹,摸著額頭笑道:“天意,天意啊!”

  盛怒之下的李如是,各路請援之人都不敢耽誤,在孫思漁與王知客回到平江城沒多久,李乾民辦完給無劍山莊開放官道的手續之後也回到了京城。

  宮中禦書房內,王知客孫思漁麵無表情,李乾民倒是一件輕鬆,祿東山微微恭著身子,眼觀鼻口觀心,隻有主動請纓的明心僧人與密堂小和尚還未歸來。

  李如是負手而立,背對著眾人,“都說說吧,這次交給你們的任務都完成了嗎?”

  李乾民笑道:“啟稟父皇,兒臣又走一次廣陵道蘇州,這次與以往不同,見到了無劍山莊莊主,花了一些小小的代價,便將其招攬到了麾下。”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左右逢源之高手,非李乾民莫屬!

  李如是點了點頭,“做的不錯,隻是朕不知道你那小小的代價是什麽?說來聽聽。”

  “在兒臣說出來之前,兒臣想提無劍山莊說句話,無劍山莊莊主知道此次凶多吉少,為了無劍山莊以後發展,提出這種要求也是情理之中。”

  “朕問你是什麽要求。”

  李乾民抿了抿嘴,“向無劍山莊開放官道走鏢以及運送貨物。”

  李如是冷哼一聲,“這個無劍山莊有些不知好歹,為朕做事還敢提這種要求!不過罷了,就當法外開恩吧,王掌教,你那邊呢?”

  王知客與孫思漁相視一眼,各自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無奈,青陽山道統出身歉意道:“黔玄山掌教占卜卦象說不宜出山,還是時候未到……”

  “時候未到?他齊得黃快要跑到朕的頭上拉屎撒尿了還時候未到,等到朕的大周真被他荼毒了,那黔玄山掌教才肯出麵麽!”

  王知客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畢竟他沒有請到趙光元出山,這是他的過錯,但趙光元說的也不是不無道理,可趙光元的話他哪敢與皇帝明說。

  孫思漁在旁輕聲道:“依孫某來看,黔玄山掌教趙光元不出山有亮點,一是他與王掌教雖然皆是修道之人,但二人信念不同,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趙光元也就拒絕出山了。第二,那黔玄山掌教雖然武力十分高強,不過也隻是在黔玄山而已,出了黔玄山,武力堪堪隻是相境,在齊得黃手下也是送死的份。還請陛下莫要責怪王掌教,他已經盡心盡力,甚至拉下了一百二十年的老臉去請求,都是無用功罷了。”

  李乾民也幫襯道:“上次兒臣去黔玄山,那些老道士的大概意思也是如此。”

  王知客對孫思漁以及李乾民投去一個感謝地目光,隨後說道:“陛下,此事錯全在貧道,貧道即日起便搬離追星樓。”

  李如是背對著眾人,久久沒有言語,就這麽靜悄悄的站立約摸一盞茶的功夫後,他突然長歎一聲,悠悠轉過身來,驚到了在場諸人。

  隻見這位天子滿臉胡子拉碴,眼眶通紅,整個臉龐給消瘦蒼白,如同病中垂危之人。

  李乾民擔憂問道:“父皇,您這是怎麽了?”

  “沒日沒夜的睡不著罷了。”

  李如是緩緩坐下,“不管你們成功與否朕都不怪你們,那日是朕衝動了,一切都是朕沒有考慮好,誅剿齊得黃豈是一日兩日就能完成的。”

  王知客鬆了口氣,“陛下能這麽想,那便是極好的了,貧道突然想起來黔玄山掌教另外奉送了一句話給陛下。”

  “什麽話?”

  “這個……”

  王知客賣了個關子,“貧道也覺得黔玄山掌教說的在理,如果他的話多有得罪,還請陛下恕罪。”

  “恕不恕罪先聽聽再說,否則朕現在就治你的罪。”

  王知客長出口氣,“帝王之家應當更應該遵循天道,莫要逆天行事,否則……”

  王知客抬頭看了一眼李如是,表情略顯的有些掙紮,隨後咬牙說道:“否則國不長久,家不將存!”

  “這趙光元膽子也太大了,真以為他有通玄之手段就可以肆無忌憚,真惹惱了朕,朕派十萬大軍就可以輕鬆碾壓他的黔玄山!看他趙光元是一人獨善其身,還是與黔玄山同生共死!”

  李如是深感有這個自信,齊得黃孤家寡人無親無故居無定所,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麽短處或者在乎之物,但趙光元不同,整座黔玄山就在那裏,如果李如是真的要強逼他的話,以黔玄山滿山道士就可以掣肘趙光元。

  同理,王知客的青陽山,明心僧人的觀禪院以及孫思漁的稷上學府,還有新加入的無劍山莊都是如此,縱使你一人可擋千軍萬馬,但是你名下勢力可就要灰飛煙滅了。

  王知客聽到李如是的狠狠言語,急忙說道:“陛下,萬萬不可,一個齊得黃就已經很難辦了,切莫惹惱了其他武林高手。”

  李如是輕笑一聲,笑聲中意味太多太多,有自嘲有無奈,更多的還是一種無力感,“朕明白,朕就是過過嘴癮。”

  皇帝也不好做,這天下雖然盡在手中,但總有那麽幾個淩駕在眾生之上的人,哪怕你是皇帝,若一個不小心惹惱了他們,他們拚著身死也要換掉皇帝頭顱的時候,任誰也擋不住。

  一介匹夫與天子換命,怎麽換都有賺頭。

  孫思漁也覺得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幽幽說道:“陛下,那幾天後的行動,是否要取消?”

  “必然是要取消的,時間太過倉促了。”

  李乾民眉頭一皺,“那兒臣喊來的無劍山莊……”

  “你將官道文書給他們,然後讓他們等著聽旨即可,朕隻不過想要再緩一緩,最起碼也早點等到局勢穩定一些再說。”

  王知客與孫思漁不知道這所謂局勢是哪一方麵,但是李乾民極為門清兒,他沉聲問道:“難不成是……西蜀?”

  李如是點了點頭,“沒錯,南朝與李自真那邊是沒希望了,宋老將軍現在日子十分不好過,朕這幾天發愁,愁的就是這個事情,最起碼等到平定西蜀,再好好找他算了算賬,正好看看那個公孫劍能不能成為一大助力。”

  王知客和孫思漁見這帝王家父子談起國事,正想要告退一聲,李如是卻把青陽山道統喊住了,“王掌教,無需搬出追星樓,那天的話是朕的氣話而已,莫要放在心上,這追星樓僅有你才能主持,不論成功與否老掌教都是最佳人選,正如民兒是朕唯一子嗣一般,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廢除一樣。”

  王知客做了蓮花手禮,“謝過陛下。”

  “孫思漁,按例來說,你從這個月開始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朝,這次朕給你個特赦,等到十五你再上殿一次,以後可以自行安排,想來就來,不想來便不來,朕不強求,畢竟東州也不會發生什麽大事,不過朕若是詔你覲見,你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

  “孫某知道了。”

  二人一同走出大堂,恰巧迎麵遇上了明心僧人與密堂小和尚。

  明心僧人好像心情不是很好,直接略過二人,王知客與明心向來不合,也並未搭理,隻有孫思漁向密堂微微點頭,小和尚笑了笑,礙於師父的顏麵也並未多說什麽。

  孫思漁笑道:“明心好像受了不小的內傷。”

  王知客冷哼一聲,“天下第一劍是江湖之秀,他江湖上的地位高的下人,雖然不知道明心和他有什麽交集,但是明心想請動獨孤太乙無疑是癡人說夢。”

  “可打起來也太可能。”

  “青州錢塘江水上一戰之後,獨孤太乙與陳小刀便一直形影不離,互相磨礪武功。”

  經王知客這麽一說,孫思漁瞬間就明白了,那陳小刀不知怎麽回事,十分痛恨佛家,有傳聞是在他小時候家中有難,路過一高僧沒有出手反而在一旁看戲,看著陳小刀一家老小死在家中,導致陳小刀對佛家恨之入骨。

  這樣一來也就說得通了,獨孤太乙為人和煦,十分好說話,再加上明心那偽君子性格,定會厚著臉皮在其身旁喋喋不休,最終惹惱了陳小刀,二人才會打起來。

  “那陳小刀天下第一刀的名號看起來並非浪得虛名,竟然可以讓明心受這麽重的內傷,恐怕沒有三五個月是調養不回來的了。”

  王知客笑了笑,“也是他自討苦吃,孫先生別急著離去,再觀望一會。”

  王知客拉住剛要離開的孫思漁靜等片刻,孫思漁苦笑一聲,知道這老頑童心中所想。果真,沒過多長時間,灰頭土臉的明心僧人又從禦書房內走了出來,臉上陰沉的嚇人。

  王知客哈哈大笑兩聲,拂袖而去。

  禦書房內,送走了道統大儒又送走了佛頭的李如是臉上有些慍怒,“這明心是佛教人士竟然如此厚臉皮,沒辦成事還敢要追星樓的位置,可笑至極!”

  李乾民一臉的喜聞樂見,“佛門修自在,如今卻也不自在了,不過小和尚倒是不錯。”

  “日後再看吧,祿公公,替朕擬一份聖旨,加急送往中州軍。”

  李乾民眉頭一皺,擬旨中州軍,這又是何意?

  正所謂不明白就要問,李乾民說出心中疑問,得來的卻是李如是神秘一笑,聲稱這次擬旨是可以改變天下局勢的一次起草文書,日後自然便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