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何為米麵麥麩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9-25 09:52      字數:3801
  明心念了句佛號,“貧僧也不知你為何要護著公孫劍,給陛下平添一份隱患。”

  “這個隱患壓根無足輕重!”

  “萬一呢?”

  明心僧人針鋒相對!

  “行了!”

  李如是嗬斥一聲,“二位不要吵了,明心聖僧,我問你,如果你們三教,再加上一些江湖有名高手,再加上我皇城大內高手,能不能將齊得黃鎮殺!”

  “貧僧有信心,想必王掌教也是這般想的吧。”

  王知客歎了口氣,狠狠地點了點頭。

  李如是眯起眼睛,“既然如此,能殺齊得黃就不用留著公孫劍這個隱患去抗衡了,待到兩個江湖門派歸我大周,誅殺公孫劍!”

  王知客長歎一口氣,聖上的一句話,就決定了那個他從未謀麵,卻對其很有信心的公孫劍的性命,他張了張嘴巴欲言又止,那明心老和尚嘴角翹起,略有得意之色的看著他。

  王知客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明心,你越發不自在了,這輩子都不要妄想見到西天如來了。”

  “貧僧能否見到西方如來,由不得道統說的算。”

  明心雙手合十繼續道:“反倒是小僧有些好奇,還請王掌教略微指點一二,為何王掌教言語之中一定要保公孫劍?”

  王知客即為修道之人,養氣修心功夫十分了得,縱然如此,他依舊被明心激起了怒火,他冷笑一聲,“貧道為了大周之後百年無虞,你呢,今日你來此就是帶著必殺公孫劍的決心吧,貧道現在懷疑,你是不是和齊得黃有所勾結。”

  “我師父怎會和那種人有勾結!老道統,小僧敬你是長輩,你莫要再血口噴人。”

  王知客不理會密堂小和尚的斥責,開口道:“公孫劍如今會不會成為大周之敵還兩說,可萬一在對付齊得黃的時候,某位出家人不盡全力或是倒打一耙,國之危矣。”

  明心輕輕搖了搖頭,再也不說話,其實這兩個人心中都打著各自的如意算盤,都有自己的門道,就看李如是信了哪一方,現在這個情況明顯是明心僧人略勝一籌,他已經沒有和王知客爭執的必要了。

  李如是很疑惑,他表情有些古怪的看著王知客,“道統,當初你算出公孫劍是朕的命宮之時,不也有想要誅殺他的想法,為何還要反對今日觀禪院聖僧說辭?”

  王知客低聲道:“貧道有個師侄親眼見過公孫劍,他給公孫劍算了明暗兩卦,明卦已經告知了公孫劍,暗卦卻是公孫劍在西征之時必有劫數,如果逃得了公孫劍以後必能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如果逃不了,隻有死路一條,還請陛下再多給公孫劍一些時間,不要早下結論。”

  明心這時突然抬起頭,麵色十分不善的看向王知客。

  李如是低頭沉思起來,琢磨其中的意味,“掌教的意思是,公孫劍自有定數,朕殺不殺他,他都有可能死,而且如果沒死的話,他必能為朕鞠躬盡瘁?”

  “正是,所以陛下不用親手殺人,到時候看公孫劍命數當如何,反正現在已經有個好結果了,公孫劍要麽是死,要麽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

  “那朕就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父皇。”

  李乾民輕輕喚了一聲,“兒臣雖然沒見過諸位口中的公孫劍,但是依然覺得,父皇大可不必多此一舉去殺公孫劍,讓他自己解決,解決不掉的情況下死了也無礙,反之便是大周之福氣,所以父皇不如靜觀其變。”

  李如是點了點頭,“那就照你說的辦,朕再等上一等,你的無劍山莊也要盡快落實。”

  “兒臣遵旨。”

  “道統,黔玄山那邊就交給你了?”

  王知客點了點頭,以勝利者的姿態看了一眼明心,後者本來慈悲模樣也變得越發陰沉起來。

  李如是站起身朗聲說道:“事已至此,三教盡歸我手,再收下江湖兩大門派,我看齊得黃那老妖魔,到底拿什麽和朕鬥!”

  “你們,都退下吧。”

  李乾民微微頷首,拜退一聲離去。

  “阿彌陀佛。”

  明心念了一聲,一揮灰袍,帶著密堂小和尚踏出門楣,王知客哈哈大笑,裝模作樣說了一句無量天尊,跟著走了出去。

  此時王知客心情大好,公孫劍性命無虞不說,還能下那老禿驢一馬,快哉!快哉!

  王知客人老身子依然穩健,步伐飛快似有微風浮動,他追上明心和尚笑了一聲說道:“老禿驢,貧道不管你有何目的是何居心,以後,我盯著你了,我到要看看你修自在法門是不是修到了狗身上去。”

  密堂小和尚的臉色瞬間漲紅了起來,麵紅耳赤的剛要頂上幾句,還未開口就被明心拽住手掌,老和尚說道:“自不自在,他人說的不算,隻有貧僧自己說的算,如果王掌教不信貧僧的自在佛,大可試上一試。”

  王知客嘴角勾起,“求之不得,貧道早就想領教佛門大金剛了!”

  明心一手托起,一手拽著密堂,念了幾聲梵文後,身上竟犯出絲絲金光,如同佛陀金身法相一般,不怒自威!

  “花裏胡哨!”

  王知客單腳踩地,手中拂塵一甩,身上竟飄起霧蒙蒙的煙氣,如同東方仙人降世一般出塵,隱約有幾分仙氣嫋嫋的感覺。

  和尚單掌放在胸前,長眉飛舞到腦後,僧袍鼓脹起來似有狂風席卷,道士則一手屈食指,無量觀之後似有仙人下凡。

  大戰一觸即發!

  “等一下!”

  正當佛門大金剛與道庭無量觀碰撞之時,一聲輕喝打斷了他們,二人又各自散去神通法相,恢複慈悲和藹老人的模樣。

  李乾民踱步走來,臉上帶著笑意稱讚道:“二位老師傅都是神仙人物,手中神通可真讓晚輩開了眼。”

  “不敢。”

  明心僧人雙手合十,“見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有神龍護體,我們兩個老家夥在你麵前不過爾爾。”

  王知客嗤笑一聲,“老禿驢,太過於謙虛,有些做作了吧。”

  李乾民伸掌攔了一下王知客,示意這位老掌教莫要再多說,王知客倒也給他麵子,退到一邊閉口不言,若非李乾民方才也為公孫劍美言了幾句,他才懶得搭理這個小龍子。

  李乾民微笑道:“二位如此神通,在這裏打鬥不合禮數,再說了佛道兩家爭執,不是讓儒家看笑話嗎?”

  王知客和明心這才注意到,宣元殿遠處正快步走來一儒雅文士,經過眾人身邊之時連眼皮子都未抬一下,徑直走了過去。

  王知客不解,“他不是地方官員嗎,來京城做什麽?”

  李乾民解釋道:“孫先生上任滿兩年了,今日起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入京匯報。”

  “原來如此,還是那副臭皮匠的樣子,看著就惹人心煩。”

  李乾民笑而不語。

  宣元殿內,李如是依舊坐在大殿之上,等待著一人。

  孫思漁穿著一襲青衫,腰間別著一束玉佩緩緩踏入,他並未像普通臣子一般下跪拜見,隻是作揖微微點頭,表示致意。

  李如是無奈苦笑,“當初朕特赦僅王掌教一人可麵聖不跪,但見到你們這群三教人士後,一人變成了三人,全天下也僅有三人見朕敢不跪。”

  “陛下說錯了,是四人,還有一個齊得黃。”

  “這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孫思漁點了點頭,“孫某也覺得不好笑。”

  李如是擺了擺手,“坐吧坐吧,跟你們這群三教人談禮數,最後氣的還是朕自己。”

  “這已經是我儒生的最高禮數了。”

  李如是聽後一笑,豎了根大拇指說道:“不愧是大儒,不能與你講半分道理,朕嘴皮子功夫可不如你。”

  “陛下說笑了。”

  李如是沒管這一茬,開口問道:“你為何不與他們一起上殿?也省的朕再說第二遍。”

  孫思漁自然知道李如是口中的“他們”是誰,心中一陣好笑,若是再往前推個二十年,他還真想沾沾道統和佛頭的仙氣與佛山,但自從明白了這二人越發違背本心之後,孫思漁也越發不願與那二人為伍,一個不安心專研黃老通玄來摻和朝廷之事的道士,一個看似無欲無求實則野心滿滿的和尚,他現在任何一人都看不上,搖了搖頭說道,“和兩個老匹夫,沒什麽好說的。”

  “方才就你口中的兩個老匹夫,一個想殺公孫劍,一個想保公孫劍,你們說,他們二人有何目的?”

  “陛下難道不想聽聽孫某是什麽建議嗎?”

  李如是“哦”了一聲,“那你說說?”

  孫思漁嘴角微微翹起,“那還是繼續說那兩個老匹夫吧。”

  李如是哈哈大笑,指著這位堂堂大儒,天下間算是學識最豐之人,頗有些無奈的說道:“也隻有你敢這麽和朕說話了。”

  “陛下恩惠聖明,自然不會與一介讀書人較勁,言歸正傳,如果孫某沒猜錯的話,想讓公孫劍死的是明心僧人,想讓他活的是王知客。”

  “正是,你給朕說說,他們二人什麽目的?”

  孫思漁端坐於此,心中已有定數,並未直接開口,眉頭微微皺起,思索起來,倒不是他不敢說,隻是說出別人的目的,是否有幾分拆台的意思,頗有些學生之間像先生打小報告的感覺,以後若是被這二人群起而攻之,三人成虎的故事孫思漁可是讀過不少遍。

  李如是扶著額頭看著孫思漁,靜等他的回話,李如是心中也敲定了,如果孫思漁一直不說話,那麽他就一直陪這位大儒幹耗著,道理說不過你,那朕就跟你比耐力。

  孫思漁抬起頭,“王知客最近有意將位置讓給青陽山年青一代,那年輕人頗為看好公孫劍,覺得公孫劍必定能成為大周之棟梁,若是現在支持公孫劍,以後未嚐不能把公孫劍當做靠山,來保他青陽山百年基業。”

  “原來是保他青陽山,而不是保大周……這王知客好大的膽子。”

  孫思漁補充道:“既保大周,也保青陽山。”

  李如是聽後頓時來了興趣,能成為一國天子必然不是傻子,他探起身笑了笑,“聽你這話的意思,你也看好公孫劍?”

  孫思漁不置可否,畢竟與於有俊的約定在前,陳平煜趕往中州軍在後,他是三教人唯一一個想公孫劍能好好活下去的人,寒門入仕趙苟同是一顆大棋,但也不能少了推波助瀾的勝負手。

  “兩家都看好那個能決定大周後路的人,朕到現在都沒見上一麵,等回頭西蜀那邊安定下來,朕就邀他入京。”

  李如是說完又自言自語道:“一個都快被說成天將下凡的人物,小小西蜀應該不在話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