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人言可畏,不落青雲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18 09:52      字數:3734
  獨孤太乙看向陳小刀,“陳兄接下來要去往何處?不如 再在中原行走一遭。”

  不料這位西北刀客搖了搖頭,“在中原待一些時日再回西北,本來以為有氣運散入江湖,卻不想依舊是與武夫無關的事情。”

  獨孤太乙哈哈大笑:“陳兄你遠離是非,可不知道這兩年所發生的大事,散仙齊得黃豪取兩國氣運散入天下,一為黎明百姓少些疾苦,二為自己積福,以至於以後能淩駕天人之上,豈會在乎我們這些江湖人。至於秋風說的朝廷釣魚手法,實則與這件事無關,陳兄以後可以好好看看,如若有新人進入天人三境的人物,朝廷必定會爭相拉攏,秋風,你這個老一輩的天人三境的武夫就是其中之一。”

  林秋風不置可否,獨孤太乙說的很對,自己這隻魚兒,已經遊蕩在大周王朝的漁網邊緣,下一刻就會自投羅網。

  林秋風沒有正麵回應這個劍客的挖苦,他看向這兩位刀劍之秀問了個題外話,“你們說,這天人三境之上,真是散仙?”

  陳小刀搖頭,坦言道:“散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天人三境之上還有境界是肯定的,而且一定是超脫常人,甚至比三教都要高。”

  獨孤太乙側目,“齊得黃算不算一個?”

  林秋風點頭,“僅他一人。”

  陳小刀摸著黑刀,今日已經聽到“齊得黃”三個字很多遍了,他現在倒有些想看看這個散仙人物到底是什麽樣的。

  三人一時間無言,這刀劍槍三人作為各領域奪魁之人,從步入江湖之際就已經熟識,十數年交情話說了不少,也打了不少架,如今倒是有些冷清了。

  林秋風性子直來直往,向來是有什麽說什麽,有什麽做什麽,他那大條的神經自然不會感覺尷尬,隻是呆呆的望著湖麵,思量著那個義弟現在已經渡江而戰,自己是應該直接投奔還是從小卒做起。

  獨孤太乙從船艙之內又抱出一壇酒,指間還夾著三個瓷杯,他問道:“陳兄,真不和我一起縱情江湖?”

  陳小刀點了點頭,“我不太喜歡熱鬧,這個江湖也應該讓年輕人來接管了,是時候退隱了,我現今已入如真境,與獨孤兄十年之戰也已結束,既然中原氣運不是贈與武夫,我就再回西北吧,看能否在生養之地的苦修之中,能否摸到一絲散仙氣機。”

  獨孤太乙不再堅持,他抱著酒壇倒出三杯酒,遞給另外二人後非常正式的說道,“秋風,人各有誌,我便不再攔你,陳兄,你我二人還未分出勝負,不如下個約定?”

  陳小刀抬頭示意他繼續說。

  “你我二人若直入散仙,再戰一次,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好。”

  林秋風扯了扯嘴角,神色有些無奈,刀劍之爭真的那麽重要嗎,為了一個名頭就要生死相向,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最終還是選擇了緘口不言。

  林秋風突然想明白了,自己以鐵索攔江告別江湖,這分出刀劍之秀應該就是他們兩人對江湖的最後告別了。

  他仰頭將烈酒喝下,若是自己還在江湖,尚可攔上一攔,不讓他二人波及到性命,但是自己要去參軍,之後境界還能保留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想入傳說中的散仙,無疑是癡人說夢。

  放一放江湖之事,且說這公孫劍跟隨淮安軍右軍已行軍至丘連軍鎮之外,作為三大先鋒營統領之一,他有權與眾位將軍共同議事,於有俊也有心讓他學一學行軍經驗。

  當公孫劍跟著於有俊來到丘連軍鎮之前,眼前的景象讓他眼皮直跳頭皮發麻,這丘連軍鎮說是城鎮,但是一點都沒有鎮子的模樣,先前那個駐紮的鎮子與其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與其說是城鎮,不如說它是一個天然的州城。

  公孫劍看著這個“高高在上”的城鎮,他驚聲問道:“這……是個鎮子?”

  於有俊點頭,此時的他也是眉頭緊皺十分為難,像梯田這樣的地形,更多的是在西南之地,那裏地勢凸起,多為丘陵,百姓隻能開墾山地作為種植的田地,隻是沒想到這江南之地還能找到一處高聳丘陵,然後人工挖成了梯田模樣,雖然上麵並無農產,但是縱橫交錯的道路依舊讓大軍舉步維艱。

  這一次攻伐,顯然有著不小的麻煩。

  柳慶勻策馬而歸,身後還跟著十數騎斥候,他翻身下馬抱拳沉聲道:“於將軍,末將親自率領馬探子往前方探查,這地形太古怪了,最高點與最低點垂直起落距離近二十丈,雲梯攻城車在這裏一點用都沒有,大軍更是沒法衝殺上去,否則必定死傷慘重。”

  於有俊點了點頭,他剛剛還在納悶為何見不到柳慶勻的身影,沒想到他竟然主動與斥候一起探查軍情,如今這種主將涉險的人越來越少了,退居幕後的將領越來越多,柳慶勻能親自赴往雷池,可見其對此次戰役的重視,他安慰說道:“辛苦了,先讓大軍紮營,我再想想辦法。”

  柳慶勻領命退去。

  於有俊看著身旁的年輕人問道:“公孫,你有什麽見解?”

  公孫劍一愣,本來看著不遠處丘連軍鎮怔怔出神的他聽到於有俊的言語,回過頭說道:“如果能衝上去的話一切都好說。”

  於有俊笑罵一聲,“難道我不知道嗎,我是問你小子有沒有什麽其他看法。”

  公孫劍撇了撇嘴,無奈說道:“這丘連軍鎮的梯田就是天然城牆,比渝州城都要複雜,而且守城力量更是渝州的八倍有餘,當初那種情況下,五千渝州守軍都能擋住了三萬西蜀精銳,更別說眼下這種問題了,我並不看好。”

  於有俊輕聲笑道:“你小子還是隻會看有生力量,在我眼裏,丘連軍鎮依舊比不得渝州,渝州那種地形除了城牆這種防備力量較為矮小,簡直就是銅牆鐵壁。丘連軍鎮隻有這高地形可以防衛,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我們上不去,他們也下不來,下來的話正麵衝殺他們討不到好處的。”

  “可他們是守城一方,壓根不需要下來,而且他們還有兩萬騎卒,順勢衝殺之下威力無窮。”

  公孫劍這般說道,這個弱點根本不算弱點,人家不用下來,自己又上不去,就算要下來也可以派騎卒衝殺,雖然下策但也是正正經經的一大優點。

  於有俊摸著下巴,對待少年的分析之言他十分滿意,在宏觀局勢下,這小子已經有了一些眼界。

  他又複問道:“你還記得你說過的不用人衝殺就攻上軍鎮嗎?”

  公孫劍不是傻子,經於有俊這麽一說他沉思起來,思量著於將軍有什麽後手,不用人衝殺的攻擊手段在這幾日內他也想過,但始終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前幾天看於將軍在大軍後方鼓弄什麽玩意兒,事了還用油布包裹不讓人觀,那就是不用人衝殺的東西?”

  於有俊拍了拍這個少年的肩膀神秘笑道:“那是自然,現在你跟我在一塊行軍打仗,一定要好好學好好看,以後你自立門戶了,我可就不能一直在你身邊了,你到時候別什麽都不懂難以讓人信服,這場戰役絕對是教書級別的,要是贏了,你我絕對會一鳴驚人,日後我去稷上學府,說不定也能混個先生當當。”

  公孫劍點頭,對於於有俊後麵的玩笑話他一笑而過。

  至於學習經驗這是必然的事,自己對於戰事的經驗和於有俊比起來,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既然於將軍胸有成竹,那就好好觀摩。

  公孫劍現在沒了愁容,他笑著問道:“你沒和柳將軍說嗎,我看柳將軍也是愁眉不展,他作為你以前的副將,怎麽感覺他一點也沒有你這種胸有成竹的感覺,前幾次渡江而戰遇到這個軍鎮的時候沒有跟著你一起解決?”

  於有俊聳了聳肩,“每一次渡江而戰的戰術都不同,我一直沒有來過河東郡,就拿上次來說,那次是張文遠帶領大部隊打河東郡,那時候好像也沒占著什麽便宜,張文遠也遇到他此生最大的敵人——南朝獨眼將軍吳飛揚,而且二人打的是兩軍相遇之戰,沒有拚雙方援軍的情況下,兩敗俱傷,最終南朝援軍來的更快一些,張文遠才無奈撤退。”

  公孫劍也笑了笑打趣道:“咱們是和攻城守城之戰鉚上了。”

  “是啊,其實我不太擅長攻城,要說攻城之戰,張文遠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我則是步戰經驗豐富。也不知道王爺怎麽想的,我與張文遠兩人,一個擅長交鋒,一個擅長攻城,王爺卻派他去交鋒,讓本就不擅長攻城之戰的我來攻城,這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嗎。”

  公孫劍努了努嘴,於有俊不知道,他這種小人物更是不知道,他隨意說道:“或許是李軍師出的主意吧,打南朝個出其不意?”

  “誰知道呢,若是軍師的計謀,那就拭目以待,應當還會有後手。”

  於有俊說著,拉過一個傳令官吩咐道:“傳我命令,整合大軍,做好攻城準備。”

  丘連軍鎮內。

  王毅站在鎮外,從高往低俯視那黑壓壓一片的淮安大軍。

  王毅本是大周武將,戌守江南之地,是整個大周王朝,除去李自真和退居京城的宋老將軍之外最大的實權武將,光是親部就有十萬之眾,更有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一萬重騎,就這十一萬將士,將大周王朝的南方打造的固若金湯。

  當初劉肅起事之時,所有京官普遍認為,劉肅不過堪堪十萬雜兵而已,對上王毅素有鐵軍之稱的江南步卒還不是送死?就連宋老將軍都是如此認為,大周南疆有王毅,可保太平。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王毅做出的決定讓人大跌眼鏡憤恨不已,正當整個大周都認為劉肅起事翻不起什麽浪花的時候,劉肅竟未出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風州不說,竟還策反了那位鐵將軍,整整十一萬精銳大軍全部交由劉肅,這個南王勢力空前強大,他能有今天這一步,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策反王毅帶來的十一萬精兵打的大周王朝南方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為後來的淮水定官之戰的勝利埋下伏筆。

  王毅看著下麵曾經共同為李家守天下的大周士卒,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二十年前也是一家人,這二十年後就分道揚鑣兵刃相向了。

  他轉頭問向旁邊的斥候首領,“可查出來丘下大軍是何人領兵,是不是上次渡江與一隻眼打的難解難分的張文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