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輩子的紋銀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13 09:40      字數:3740
  公孫劍掰著手指頭想算算自己要贏幾場才能站在那個高台上,他算了半天也沒算出來個結果,幹脆也不算了,先活著打入南越郡再說!

  屯長是這次戰前誓師中,在場軍官等級最低的一列,於有俊還要往前走到校尉隊列中,一路上不管是屯長還是校尉對他打招呼,他不過是輕輕點頭回應,這讓其餘人看向公孫劍的眼光更怪了。

  公孫劍站定,想了想之後小聲問道“副將是多大的官?”

  於有俊剛剛就注意到這小子掰著手指頭在算什麽東西,果然沒安好心思,他一腳踹在公孫劍的大腿上,“給我老老實實掙軍功上來,你要是還能帶個南朝軍先鋒頭顱來,我的位置給你都行,現在想要?沒啦!”

  年輕屯長悻悻然一笑,揉著大腿站好,嘴裏嘀咕道“能弄來一個,就能弄來第二個。”

  於有俊繼續向前走去,莫名其妙的會心一笑,他現在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少年了,知上進,懂隱忍,而且最關鍵的是不在乎流言蜚語和其他人的看法,這才是能幹大事兒的人,他心中暗暗想到公孫將軍?也是個霸氣的稱呼。

  他回頭看了一眼,公孫劍正百無聊賴的撥弄地上的石子兒,小公孫子,做個校尉副將,可沒什麽出息。

  按大周兵部律法,屯長為七品武官,而正三品上都護將軍的副將為下都督,官職從三品!

  於有俊原先職位就是正三品上都護,統領前軍步卒!

  待到所有屯長及屯長以上武將站定,東西兩旁各有五尺龍鼓兩架,兩名光著膀子頭紮紅布的壯漢,用大槌猛然敲擊!

  “咚!”

  一聲鎮心神!

  兩聲通天地!

  三聲穩人心!

  李自真高聲道“大周的好兒郎們!”

  “淮安王!淮安王!”

  這數千軍官齊聲高喝,響徹雲霄!

  “自淮水之戰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光景,期間我們無數次登上淮水南岸,卻又一次一次的被打了回來了,你們,氣餒嗎!”

  軍官們一時無聲,很多老卒黯然神傷,十多年過去了,不知死了多少袍澤,死了多少兄弟,依舊沒有收複失地,反而讓南朝氣焰更加囂張,說不氣餒失望那全是屁話。

  李自真看著太渣鴉雀無聲,他沉吟道“本王知道,你們很失望,很氣餒,那勞什子南朝雜兵,怎麽敢就在咱們頭上拉屎,他們不就仗著水師強大,不就仗著城牆高大,做那縮頭烏龜,讓咱們又力沒地方使,將士們,你們說,咱們比那群兔崽子差嗎!”

  “不差!不差!”

  李自真長呼一口氣,“如今,咱們的水師也贏了他們的水師,他們仰仗的兩個東西,已經失去了一樣,最後隻剩下城牆了,我都忘了這是第幾次渡江了,但是,將士們!把這一次當做最後一次!收複失地!還我大周!”

  “收複失地!還我大周!”

  李密恭笑看這些群情激昂的將士們,他一個文人都感覺到熱血澎湃,誰說文人不能拋頭顱灑熱血?那世間八萬文字,在他心中化成一句我既踏歌而來,亦猖狂而行,白骨崢嶸不可屈!

  淮安軍,不愧是虎狼之師!

  李自真繼續道“當年,南朝初起叛亂,我爹,也就是上一任淮安王,當時的誓師之言你們有誰還記得?”

  公孫劍耳尖一動,他竟然聽到了哭聲,左右看了看,屯長中許多鬢角微霜的老卒,泣不成聲。

  “那也是咱們淮安軍成立之時,也是我們淮安軍初露鋒芒之日。”

  李自真的話鏗鏘有力,傳入公孫劍耳中

  “南方劉肅者,囂張跋扈,暗行謀反之事,罪應當斬不赦,我李如意率十萬精兵征討,伐謀逆,誅奸臣,蕩賊寇,掃周南,平叛亂,定江山,在此,我成立專為覆滅叛賊為生的淮安軍,亂我大周者雖遠必誅!淮安軍所過,四海臣服!”

  李自真端起一碗酒,也專門有士卒給這校場的所有人分發瓷碗倒上烈酒。

  李自真高高舉起瓷碗,仰天喝道“我爹立下的淮安軍誓師之言,如今亦刻在諸位腦中,將士們,喊出來,讓南朝叛軍知道我們必將其滅亡的決心!”

  “亂我大周者!雖遠必誅!

  ”淮安軍所過!四海臣服!”

  “本王先幹為敬!”

  李自真仰頭喝下一整碗烈酒,猛然將瓷碗摔在地上,校場中也傳來摔碗的劈裏啪啦聲。

  李自真朗聲笑道“好酒!就是不知道比起南朝那邊的酒,味道如何,既然不知道,那就打過去!”

  “打過去!”

  李自真等到眾人聲音停下,從旁邊接過幾枚授印,他轉過身,望向麵前這幾位將軍,“張文遠,本王這第一枚授印就交於你,封你為中路大元帥,命你率十萬大軍,攻打南越郡圭州!”

  張文遠出身下跪,“末將領旨!”

  “趙顧,你來拿第二枚授印,本王封你為左先鋒,率五萬大軍攻打濟州!”

  趙顧便是那騎卒統領,他上前領命道“末將定不負王爺所托。”

  “柳慶勻,你來拿第三枚授印,本王封你為右先鋒,率五萬大軍攻打源州,同時,由於有俊做你副手,你二人協商。”

  柳慶勻是於有俊之前的副將,他不敢抬頭看去,低頭沉聲道“末將領命。”

  於有俊此時也緩緩走向高台,他站在柳慶勻身後,輕鬆拍了拍他的肩膀默不作聲,倒是把後者嚇得一哆嗦。

  李密恭在旁邊說道道“你們可在三十萬大軍中隨意挑選士卒,騎卒也好步卒也罷,隨心挑選,隻要能完成各自的任務,把我選上也行。”

  李自真笑了笑,責怪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軍師,他回過頭,深呼一口氣,對著校場的軍官們說道“待會兒諸位將軍會挑選你們進入三路大軍中,沒被選上的不要氣餒,隨本王坐鎮於此,等待三軍的好消息,後麵還有更大的仗要打,挑上的,跟隨三路將軍好好表現,今夜還有給你們的踐行酒,明日開拔!”

  是日,淮安軍戰前誓師結束,大周士卒群情激奮,三路大軍開拔,分別挺進圭州、濟州、源州,三麵夾擊南朝城鎮,其中以圭州最難以攻破,張文遠任重道遠。

  其實這些早早在營帳中,幾人就已經謀劃好了,圭州主主要是圍城打持久戰,能打下是最好的,等到左右兩路大軍破了河東郡的濟州與源州之後,李自真入主河東郡,再全力攻打圭州,做到萬無一失,隨後舉三十萬大軍占南越郡,與宋嶸東西相交,合力打入淮南郡,這樣一來不出兩年就能將失地全部收複。

  青州王城,劉肅穿著紫金龍袍坐在新建皇宮中,這座南朝王庭遠沒有大周皇宮那麽宏偉,底下的官員更是少的可憐,而且大多都是披掛鎧甲的武將。

  劉肅慵懶的躺在龍椅之上,手指輕輕敲打著麵前的金案,他緩緩開口道“駐紮在淮水岸邊的那八千水師,當時的統領是誰?”

  龍椅之下,一個麵容清秀的年輕人,顫抖著身體跪在地上,“南王……是……是我……”

  劉肅點了點頭,他直起腰板探頭說道“是你啊,你怎麽那麽眼熟,你不是那個誰誰誰的兒子嗎?”

  這位南王摸著腦袋好像在極力回想,“是那個那個……”

  “罪將吳勇,水師大都督是我爹。”

  “對對對!”劉肅站起來拍著手,他腰間懸掛一把金燦燦的寶劍,一步一步走下台階,蹲在吳勇的身前問道“你爹現在可是在金州水師那裏,把你放在淮水,就是想要給你鍍金,本王看在眼裏清楚在心裏,你要是真有才華,本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你這水師將領,真是不爭氣,當的真不怎麽樣,把你爹的臉都丟光了。”

  吳勇聽後深深叩頭,“末將罪該萬死,可那南朝水師順流而下,足有兩萬水軍,末將實在是抵擋不住啊!”

  劉肅將手中金劍抽出,緩緩擱在這位小將的下巴上,將他的腦袋挑起,笑道“可我聽說,咱們八千水師,是在逃走七八艘戰船的情況下,還能折損敵軍一萬五千人馬,吳將軍,你說這七八艘戰船不跑的話,能不能守得住淮水?”

  吳勇被金劍挑起頭顱,眼睛不知道往哪裏放,頭頂豆大汗珠滲出,身子更是顫抖的搖搖晃晃。

  “不知道那逃跑的戰船裏麵,可有吳將軍?”

  劉肅說完,他麵無表情的站起身,金劍指在吳勇的脖子上,輕輕一劃,他有些惋惜的說道“吳都督從起事起就開始跟我南征北戰,身上的傷疤比你歲數都多,吳勇啊吳勇,吳都督怎麽生了你這麽個無用兒子啊!戰前逃跑,可真是敗壞了他老人家一輩子的聲譽。”

  吳勇捂著脖子躺在血泊之中,聽到南王這句話,他掙紮著想說些什麽,可是被劃斷的喉管隻能發出咕嚕嚕的聲音,一張嘴隻有血沫滲出。

  劉肅拿著金劍,看著地上猶如被切了脖子的雞鴨一般瘋狂翻騰,他突然間有些煩躁,金劍對準吳勇的心窩又狠狠地刺了下去後又用力一糊弄,一股鮮血直接迸射到他的臉頰上,吳勇在地上抽搐幾下,再也醒不過來,旁邊幾個太監飛快將屍體拖出,宮女們臉色蒼白的擦著血跡。

  整個王庭除卻淡淡血腥味,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劉肅用嶄新手帕擦幹淨金劍上的血跡回到龍椅上坐好,臉上還有血水,他看著眼下這一眾朝臣,麵色平靜說道“如今大周軍隊渡過了淮水,雖然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本王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對,昨日本王與國師商談過了,準備在河東郡、南越郡設五大軍鎮,分重兵把守!稍後會有帥印下發,你們接到帥印的將領,即刻帶兵前往軍鎮,不得有任何差錯,再出現這種情況,提頭來見。”

  且說河東郡境外,距離源州還有五百裏路程的一個小鎮上,有洋洋灑灑五萬大軍入城,這支軍隊,扯著周字大旗,王旗乃是李字。

  這支大軍非常奇怪,一個身穿校尉將服的男子騎著馬走在最前方,身旁卻有個身著將軍鎧甲的人落在他半個身位之後,其餘將士看見這種情況竟然也沒有多說什麽。

  為首那校尉四處看了看,好像在觀察這個鎮子的布局,他皺著眉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這是個被放棄的鎮子。”

  校尉身後的將軍聽到他的呢喃細語,拍馬向前問道“於將軍,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這校尉和將軍,就是淮安軍右先鋒於有俊與柳慶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