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用心良苦,皆為門生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12 09:38      字數:3772
  祿東山見狀眉頭一皺,顧不得太監與嬪妃不得接觸的規矩,他大踏兩步,抓住寧妃的手臂,低喝一聲,“ 大膽!”

  祿東山一把將寧妃甩在地上,臉色沉得快要滴出水來,他往門外喊了一聲“來人”,頓時間十多個禦林軍與兩三個太監走了進來。

  容妃看此場景,她心思一轉,快步走到玲兒與怡月二女麵前,玉手輕輕的揉著她們的臉頰,柔聲道:“沒事吧,是本宮的錯,本宮沒注意就讓寧妃行了凶。”

  二女搖了搖頭。

  寧妃癱坐在地,至今她都沒搞清楚狀況,這兩個女子到底什麽來頭,和自己聯合起來扳倒珍妃的容妃這般護著就不提了,為何祿公公也如此護著?

  祿東山眼神陰沉的嚇人,他一揮手,禦林軍將寧妃架了起來,他從袖口中抖出一封聖旨,“後宮聽旨。”

  除卻站在祿東山身後的禦林軍,他身前的玲兒、怡月和容妃聽到後立馬下跪聽旨。

  容妃這般混跡後宮,心思早已玲瓏,這個聖旨肯定不是給自己的,她跪地心驚膽戰的瞥向身側的二女,不知是福是禍。

  祿東山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地暢和,陰陽調順,是萬物不可違逆的道理,朕自先帝之皇後與世長辭之後,後宮鳳位已空懸數年,朕亦伴著這風雨如晦的天下,孤寂孑然一身過了三十多年;現特觀察粹玉閣程氏,肅雍德茂、公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

  “皇後之尊,應與朕同體,承宗廟之用,母天下,豈易哉!唯有程氏綜上,可當之無愧。且依程氏生皇子據,照我大周之禮,冊立程氏怡月為皇後,母儀天下,與民更始,今朕親授金冊鳳印,冊後,為六宮之主,欽此!”

  寧妃聽的清楚,她的腦袋轟然一下,仿佛被九天雲雷轟頂而入,完了……一切都完了。

  容妃比寧妃好不到哪裏去,隻是比寧妃少了幾分慘淡,她多的隻是無奈,自己這些年,到底在爭什麽?

  唯有玲兒小心翼翼的扯了扯怡月姐姐的衣袖,她不敢說話,怕又挨了掌摑,但是眼神裏充滿了擔憂,聖旨中有怡月姐姐的名字,該不會是姐姐犯了什麽事吧。

  程怡月跪在地上,愣愣出神,她前麵那些誇讚之詞一句都沒聽進去,但是後麵那句“冊立程氏怡月為皇後,母儀天下”她聽的真切,此時的她完全慌了,今日之前她還在為每天的生活擔憂,為兒子在國子監受欺負而內疚,但是今日之後,可能一起都要變了。

  就在此時,一個約摸十歲左右的小少年走了進來,他臉上破了皮,警惕的看著粹玉閣中這麽多大人,當他看見自己的娘親跪地的時候,他急忙跑了過去,張開雙臂站在娘親的身前,對著這些原本他很害怕的大人喊道:“你們要做什麽!不準欺負我娘親!”

  祿東山情不自禁的摸了摸少年的腦袋,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少年甩開他的手掌,他笑了笑,彎下腰扶起程怡月,“皇後娘娘,起來接旨了。”

  程怡月依舊是戰戰兢兢,她站了起來,手中的聖旨非常柔軟,比自己身上衣物的布料都要好上幾分。

  玲兒也站了起來,她驚聲問道:“怡月姐姐,你要做皇後了?”

  “大膽!”

  祿東山又輕喝一聲:“安敢直呼皇後娘娘尊命!”

  容妃這時見狀,心思活躍的她,心中雖然有眼前感慨,還是非常迅速的向程怡月施了個萬福,“臣妾拜見皇後娘娘。”

  玲兒被這位大太監嚇得向後縮了縮腦袋,躲在程怡月的身後,程怡月扶起這個對自己不錯的容妃,她攬著躲在身後的少女,輕聲說道:“玲兒還小,不懂這些規矩,還請祿公公莫要見怪。”

  祿東山轉而換上笑臉,這個叫玲兒的女子也是有著赤子之心,在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情況下,絲毫沒有對太監的那種輕視之心,反而很活躍的在自己來的時候問東問西,他這麽喊一聲,何嚐不是因為不知道新皇後的性子,在保護玲兒。

  祿東山又看向少年,這個少年的眼睛真的很像陛下,鼻子隨了皇後娘娘,唇紅齒白的一個清秀少年,就是臉上破了一些皮,還滲著血跡。

  他輕輕刮了刮少年臉頰問道:“臉上怎麽回事?”

  少年見這個太監對娘親還算恭敬,他怯生生說道:“王祥貴今天又打我了……”

  “兵部仆射王前聽的孩子?”

  程怡月見祿東山的臉色又沉了幾分,她對兒子說道:“民兒,此事以後莫要放在心上了。”

  祿東山暗暗記下,這個王前聽真是不長記性,朝堂之上惹了眾怒,自己兒子還敢欺負皇子!

  想到皇子,祿東山猛的一拍後腦勺,他又道:“看咱家這腦袋,差點忘了大事,陛下還有口諭,若是皇子李乾民能通過張丞相的考試,可立為太子。”

  程怡月聽到這個消息,她眼眶紅潤,欣喜的抱住了兒子的腦袋,那雙濕潤的秋水眸子看向祿東山,“祿公公,替我謝過皇上。”

  祿東山一笑,“娘娘為何不親自感謝一番呢,皇上還說了,中秋之際,要邀請娘娘共同賞月。”

  程怡月紅潤的臉龐更加透紅了,她親了親兒子的額頭說道:“民兒,以後可要好生學習,不要辜負了娘的厚望,也不要辜負了你父皇的厚望。”

  李乾民抬起頭,“娘,我以後可以和別人說我是天下最好的皇帝的兒子了嗎?”

  這位六宮之主,重重的點了點頭。

  祿東山見狀也是一陣感慨震驚,皇後娘娘竟然一直沒讓小皇子說出身份,讓小皇子忍辱負重在國子監這麽多年,此女可謂是聰明絕頂!一來不會傳出更加不利於皇上的謠言蜚語,二來可以讓小皇子學會如何隱忍做人。

  如果國子監那些學生知道了這個隱秘皇子,在國子監讀書不在上書房學習,肯定會有人大做文章。

  他越發相信,這個女子,日後必然可以統領好後宮,母儀天下。

  祿東山看了一眼三魂七魄丟了兩魂六魄的寧妃,他問道:“皇後娘娘,寧妃不尊鳳體出手傷你,應當如何處置?”

  程怡月還是頭一次遇見這樣的事,平時都是她對嬪妃們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現在反了過來,到有些不知道應該怎麽辦了,她問道:“祿公公,這種情況,按律應當如何?”

  祿東山也是有些好笑,越發的喜愛這個女主子,當然,不是男歡女愛的那種喜愛,他提醒道:“按律應當稟明聖上,侵犯六宮之主無異於朝臣頂撞聖上,由皇上定奪是打入冷宮還是賜下白綾。”

  容妃低著頭麵無表情,但是她的心裏都快樂出了花,這個寧妃平日裏驕橫跋扈,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才和她聯合起來,如今聽到這兩個萬劫不複的懲罰,她簡直想要跳一曲霓裳羽衣了。

  一直在粹玉閣不怎麽出屋的程怡月,何時聽過這兩個陌生詞匯,她還是不明白冷宮和白綾是什麽意思,祿東山看出她的為難,他笑道:“既然皇後娘娘不知道如何下書懲罰,那就免開玉口,就由咱家跟陛下說清。”

  這位皇後娘娘感激的點了點頭。

  祿東山告退一聲,又提醒程怡月莫要忘了仲秋節去禦書房麵見聖上後,讓禦林軍帶著失魂落魄的寧妃走出粹玉閣。

  容妃看著這個烏鴉變鳳凰的程怡月,心中起伏久久不能平息,玲兒雖然知道姐姐可能變了身份,但怡月姐姐依舊是她的好姐姐。

  程怡月招呼一聲,“民兒,你去房內讀書。”

  李乾民調皮的喊了一聲,“是,謹遵皇後娘娘懿旨。”

  然後撒腿跑回屋內。

  容妃對程怡月灑然一笑,“怡月,最後一次叫你一聲,以後可就要稱皇後娘娘了。”

  程怡月搖了搖頭,一隻手拉著玲兒,一隻胳膊挽著容妃,她笑道:“怡月始終是那個怡月,不記仇,但不會忘恩,容妃你怎麽對我,我都記在心裏,玲兒此後就托你照顧了,在後宮有什麽事,怡月不敢說全部,一定盡力幫你。”

  容妃將手放在程怡月的手背上,她笑了笑,笑中有蕭瑟,有無奈,有落寞,也有幾分解脫,爭強好鬥了這麽多年,終於可以結束了,這也讓她看清了一個事實,嘴上再好的姐妹也會落井下石,隻有真誠待人,才能讓人以真誠回你。

  豎日,一封詔書讓天下震驚。

  大周天子要在仲秋節冊封皇後!

  自從天子實行五策整治天下之後,戰亂重建,災民收容,以及一些城鎮州郡都有地方豪紳或是官府下發米麵,務農百姓也減少了諸多賦稅,全大周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在這種皇帝大喜之際,百姓也樂的送出自己的祝福,各地百姓的聯名上書紛紛往禦書房飛去。軍民之間奔走相告,舉國透露著歡快的氛圍。

  李如是神采奕奕的站在禦書房內,自從自己坦言追星樓一事以及五策的舉國推行,如今他的桌麵上已經看不到多少折子了,今天他本想給自己放一天假,好好休息一番,也順便去看看那個十五年未謀麵的“正房”,可這才下達詔書一天時間,各地的金紅帖子由一郡太守過手,紛紛送了過來,他平時處理的都是大臣的帖子,這些百姓聯名上書的讓他起了興趣,由祿東山抱著,他一邊走動一邊將大周四郡十州的看了一遍。

  天子哈哈大笑聲在禦書房內不絕於耳,祿東山也打心裏開心,這是陛下自上朝以來,笑的最開心的一次。

  李如是突然抓過祿東山捧腹大笑,眼淚都笑了出來,過了好久,他指著帖子喘著粗氣說道:“肯定是廣陵郡郡守沒有好好篩選。”

  祿東山微微探頭,隻見那張泛黃的紙張上,畫了一顆柳樹,柳樹旁邊還有一隻栩栩如生的烏龜和一個圓圈,這位大太監也輕笑一聲,柳是廣陵郡郡守柳崇琛,這意思就很好理解了,柳崇琛烏龜王八蛋。

  李如是拍著大腿,絲毫沒有天子形象,他邊看邊走,最後直接坐在了禦書房門檻之上,嚇得外麵的太監宮女齊齊跪下,祿東山怕這些人影響陛下的心情,揮手將他們散去,自己彎著腰在李如是身後站著。

  天子的笑聲依舊很大,也傳了老遠,今天整個禦書房乃至禦花園,都一掃往日陰霾,透露著幾分歡愉,宮女太監們做著手中的活計,更加賣力了。

  民間都如此興高采烈,更不要說距離天子更近的朝堂了,皇宮大內三宮六院,遍處滿掛燈籠,處處透露著節日的熱鬧與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