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苟天下大同,趙可扶龍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11 09:35      字數:3752
  陸子語站起身來,如今自己兩員大將皆是陣亡,一個死在名不轉經傳的無名小卒手中,一個死在淮安大將手中,除非從綿、荊兩州再度調兵遣將方可再度攻城,可是這樣一來,時日根本不夠。

  他苦澀一笑,現在還不是和大周主力對碰的時候,隻能先和南朝達成合作,讓南朝牽製住大周,自己再占據西蜀郡養精蓄銳才有一戰之力,可現在一個小小的渝州城,卻擋住了自己的腳步,城都拿不下,何談天下。

  陸子語仰頭看向天空,任由大雨打在自己的臉龐之上,如今的他感覺就像是被一堵牆堵住了去路,看似一座薄弱的土牆,卻讓自己有力使不出。

  現在的場麵十分詭異,一個身穿紅色蟒衣的人在閉眼享受著天降潤雨,身後有茫茫數萬大軍一起陪著他淋雨,兩萬多人在大雨之下一言不發。

  陸子語提了一口氣,雙拳緊握的他低聲道“齊先生啊齊先生,你在哪呢,這渝州攻打不下,你再不出現,子語可就真的沒法子了,更別談逐鹿天下了……”

  常年在陸子語身邊的侍衛突兀出現在這位蜀王身邊,“齊先生不是給了蜀王三個錦囊嗎?”

  陸子語側目,看向這個齊得黃留在他身邊的侍衛,他搖了搖頭說道,“齊先生說這三個錦囊會助我在天下贏得一壁江山,現在用在渝州,會不會太早了些?”

  侍衛麵無表情,語氣平淡道“蜀王還有其他辦法?”

  陸子語眯起瞳孔直視此人,這侍衛說的難聽,像是在嘲諷自己,可是何嚐不是實話?攻城的雲梯沒了,攻城的將領死了,就連攻城車都被巨石擋住了去路,時日不多,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再不用這錦囊,恐怕以後也沒機會再用了,他眉宇一凝,高舉右手狠狠揮下,大軍得到命令,有條不紊的撤回大營。他則是和侍衛一起,奔赴自己的營帳,在床榻邊拿出了那三隻錦囊。

  看著手中的三隻錦囊,陸子語的表情還是略有糾結,他深深歎了口氣,“殺雞用牛刀,暴殄天物。”

  侍衛沒有言語,但心中則是冷笑不已,若是你西蜀王有本事,也用不著齊先生給的錦囊,怪得了誰?

  齊得黃說過,遇難事開錦囊,一開紅二開黃三開藍,陸子語小心翼翼的打開一個紅色錦囊,拿出裏麵一張卷起來的紙條,他鋪張開來,看了錦囊之後表情變化的十分具有戲劇性。

  陸子語手一抖,紙條落在床上,他看向侍衛的眼神也充滿了敬意,“齊先生真乃神人也!陸某佩服!”

  侍衛問道“先生說了什麽?”

  陸子語慌忙又拿起紙條畢恭畢敬的遞給侍衛,“請過目。”

  紙張鋪開,上麵寫著三行小字

  “前途坎坷不可過,先看身邊有無人,敵將擅長使火計,三萬士卒盡殘殺,閆羽智謀難用時,子語再退也不遲。”

  西蜀王神采奕奕地說道“齊先生竟然早早算到我有此劫,這個錦囊用的不虧,用的不虧!你看看,這上麵每一句都是說渝州戰事的。”

  “可是齊先生讓你退去,你願意白白犧牲數千士卒後退去?”

  “如若沒有‘閆羽計謀難用時’這句話,我是半信半疑的,但現在我很確定,撤軍方為上策,本王在觀看錦囊之前簡直就是鑽進了牛角尖,現在是豁然開朗,既然進不得,那就退去,渝州就在此處跑不掉,淮安軍不能一直都在,於有俊也不可能一直守在渝州,等本王回到荊州從長計議再攻打也不遲,屆時沒了淮安大將,渝州還有誰能擋住西蜀大軍?!真是豁然開朗,豁然開朗!”

  侍衛一笑置之。

  陸子語這時突然握住侍衛的手,他激動說道“到現在還不知閣下叫什麽名字,齊先生神人,他放在我身邊的人一定不是等閑之輩,還望閣下助我!”

  這侍衛看西蜀王如此恭敬,他突然單膝下跪抱拳,這一動作嚇壞了陸子語,急忙起身想要攙扶起此人,可沒想到後者不願起身,表情肅穆道“齊先生曾吩咐過,蜀王與我平等說話之時,就是可盡心輔佐之日,張房嬰拜見西蜀王。”

  陸子語連說了三個好字,他朗聲笑道“一時兵敗不是一世兵敗,有房嬰助我,如虎添翼!”

  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

  於有俊撐傘來到了渝州將軍府,他的身形不像先前那般緊繃著,鬆垮著肩膀讓他看起來有幾分輕鬆。還在養傷的公孫劍駐足在屋簷下,此時屋外的雨勢稍緩,隻有瓦鑠之上的積水像瀑布一般砸落在地,整個別院都是水聲。

  公孫劍遙遙向於有俊抱拳,高聲喊道“不知於將軍前來,所為何事?希望是有殺一殺西蜀叛軍的任務,公孫劍在府中都快閑出病來了。”

  於有俊收起傘,環著走廊過來,他對這個年輕人很是喜愛,如今這般敢打敢殺得士卒是越來越少了,他笑道“看來是你的傷好了,卻又得病了?”

  “傷勢其實並無大礙,都是皮肉傷,不過我這心病卻是病入膏肓了,不殺幾個叛軍,治不好。”

  於有俊站在公孫劍麵前,他輕輕開口道“叛軍不一定隻有西蜀,還有南朝,有沒有興趣回淮水邊上殺殺熟?”

  “西蜀發生什麽情況了?咱們不幫渝州城了?”

  於有俊說出一個讓公孫劍震驚的消息。

  “剛剛線報傳來消息,陸子語撤軍了。”

  公孫劍聽後,扶著欄杆的手掌刹那間變得毫無血色,可見他握著欄杆的手掌用力之猛,“帶著三萬大軍來攻城,然後沒個什麽鳥信就拍拍屁股撤了?此報可信?”

  於有俊點了點頭,“營帳盡數收起,後方糧草部隊已經撤出,西蜀三軍也在逐個撤退。”

  說罷,於有俊看了眼麵前這年輕人那有些失落的眼神,他繼續道“你小子還想著給周英報仇?差不多得了,人家先鋒將軍都被你咬死了,周英泉下有知估計也是開心的直罵娘,廢話少說,我就問你想不想殺南朝叛軍?”

  少年低頭,其實也由不得他願不願意,他本就是隸屬淮安軍,於將軍先和自己說明是對自己有足夠的尊重,他知道自己有仇可能放不下,特地前來通知自己。

  況且英哥的仇也已經親自報了,那天的西蜀叛軍也殺了不少,夠本了,以前做馬探子還沒能和南朝交手,這次跟著於將軍,好好殺一殺這些企圖顛覆大周之人。

  於有俊見他不說話,沉聲道“真以為老子是好脾氣啦,老子跟你好聲好氣的說話,隻是跟你說明一下情況,願不願意都得跟我回淮安,不然就以逃兵處置,他姥姥的,磨磨唧唧的,是不是個男人?”

  公孫劍撇了撇嘴,“於將軍,你也等我好好‘矜持’一番不是?”

  於有俊“喲嘿”一聲,他捋起袖子,“討打?”

  少年連忙求饒,他轉移話題道“咱們撤退了,萬一西蜀大軍又打回來了,渝州不就又危在旦夕了?”

  於有俊正色,他又想起淮安王告訴他的秘密,思量著說給自家人聽也無妨,坦言道“咱們能護住他們一時,護不住一世,而且……朝廷想要的開門紅已經有了,渝州士卒百姓可以撤入潁川郡了。”

  公孫劍不傻,他聽出其中含義,深深歎了口氣,不禁感歎道“有時候你想拚命守護的東西,卻還是會失去——”

  少年頓了頓,眼神望向天空呢喃道“以各種方式……”

  於有俊一巴掌拍在少年頭上笑罵道“別跟我在這兒傷春悲秋,這裏麵的道道兒你還要鑽研個幾年才能明白,先管好自己,回到淮水少不了幾場大仗要打,而且你還得給我好好學文識字,我於有俊的將士不認字成何體統。”

  公孫劍咧嘴一笑,指了指天空,“雨停了。”

  屋外雨勢漸停,縷縷陽光從一片片烏雲照射出來,房簷滴水映襯出一道道彩虹。

  大太監祿東山提著燈籠,走在一條通幽曲徑之上,趁著微光,可以看出小徑兩旁的水木清華,他輕輕推開一扇門,走進房內後將燈籠掛在窗閣之上,點起了一盞油燈。

  監欄院,是這位王朝最年輕的大太監,所居住的地方,今天他又陪了陛下一個晚上,在自己千叮嚀萬囑咐之下,陛下才同意去休息一番,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是卯時,應當按律上朝了,那些王公大臣欽差相卿在寅時的時候,就已經在午門前等候了。

  祿東山看著偏僻的屋子,他拿出那件聖上賜下的燙金紅蟒衣,嘴角不由得向上翹起,前幾日昌輝老太監駕鶴西去,自己榮登五萬太監之首,總領司禮監與司宦監,這是他最後一次來監欄院了,今日之後就要搬到十二監衙門去。

  自己不過才三十出頭,說是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也不過如此。

  卯時,宮門左右鍾聲響起,宮門大開,百官依次進入。

  換好紅蟒衣的祿東山用涼水敷了敷臉頰,也是兩日沒有休息的他,這能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一些。

  祿東山站在監欄院內院時,已經有十多位太監在此等候,他一言不發,其餘太監低眉順眼不敢有任何動作。

  祿東山走出監欄院,身後太監整齊的跟在身後,此時的天色已經亮了,禦花園春色滿園百花擁簇,可這些他都沒有心思去看,路途中時不時遇見幾個貴人妃嬪他一一問好。

  來到禦書房前,這位王朝太監之首的宦官清了清嗓子,纖著聲音說道“陛下,上朝了。”

  屋內傳來一個些許勞累的聲音,“朕知道了,你先去英武殿候著,卯時三刻我便到。”

  “咱家領諭。”

  祿東山輕輕搖了搖頭歎息一聲,聖上又是一夜未睡,如此勵精圖治是好,可是身體能承受得住嗎,他不禁有些恨恨然,那些王公大臣怎麽天天都有折子上報,好像不上奏折就不是忠臣一般,可咱家也沒見著宋老將軍和張丞相有多少折子要上,真是應了那句話,越沒真才實學的人,屁事兒就越多。

  這時的禦道之上,洋洋灑灑走來百位官員,宋嶸與張玄林並肩走著,他們身後的文武官員卻是涇渭分明,更有甚至還有小聲對罵起來的。

  宋、張兩位朝臣皆是苦笑不已,各自搖了搖頭,不理會後麵那群兔崽子的是非。

  到了武英殿門前,張玄林雙手插袖,靠在一旁石柱之上,曬著清晨公孫熱的太陽他懶洋洋的問道“那兵部尚書劉飛義是你以前的部下?聽說這幾天他彈劾你的奏章像紙片雪花一般多不勝數,陛下都看不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