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設圈套反中埋伏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04 09:32      字數:3687
  說實在話,要讓公孫劍領軍打仗或許還好一些,可讓他處理這些國事尤其是政務,他的水平明顯就有些不夠了。好在身邊又石方恒與曹亮和黃文元等人協助,再加上一些投降過來的前南漢官員也都積極表現。因此總體來說一切都還算是順利。

  考慮到之前的南漢國地理位置處於整個大陸最南端,因此如果將大周的國都還設立在應天府這裏,那勢必對將來公孫劍的戰略會有所影響。因此接下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商議定都的事情。不少原先周王府出身的大臣提議直接將都城設立在臨水縣。可公孫劍反複思考過後,覺得如今的臨水縣雖然繁華,可作為一個國都來說還是有些小。如果繼續擴建的話,很多設施又要重新來過,重複的投資建設得不償失。

  在商議了很久之後,公孫劍決定在距離臨水縣東南方向八十裏外新建一座新城,以作為大周朝的都城。不過這個提議卻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理由很簡單,一來投資巨大,二來此處靠近接壤吳越齊三國的邊境線都不遠,安全是個問題。

  公孫劍卻不管這些,得意的將手一揮,笑著對那些朝臣們說,一個國家如果君王和文武大臣們都怕死,那麽這個國家也就沒有什麽希望了。再說誰規定的現在的邊境如此,以後還是這樣。總有一天大周的國境線會不斷的往北往西延伸直到世界的盡頭。

  國都的提案就這麽被公孫劍乾綱獨斷的確定下來,而後續的開發也就提上了議程。因為有之前臨水縣新城建設和開發與招商經驗,劉大遠被任命為都城營建總指揮。在都城還沒有建好之前,臨水縣則作為臨時都城,一切軍政大事全部交由原先的周王府處理。

  至於說南漢這邊,則由曹亮擔任臨時大都督,負責南漢歸附地區的新政推行與改革,另外中樞將對現有南漢領土進行重新規劃,依照之前的經驗劃分行省。

  布置完這些事宜,下麵的人自然便各自展開工作,並不太需要公孫劍親自去操心。眼下公孫劍關注的還是前方的戰事以及對於剩下不少南漢軍的整編。根據公孫劍的指示,投降的大約二十萬南漢軍經過挑選後留下的也足有十一二萬人。最先完成整編的五萬人被錢湍帶去平定東部地區去了。而留下的六七萬人則需要好好的規劃一番。

  找來齊石等軍中將領開會,研究接下來的軍隊整編計劃。按照公孫劍的想法,如今也算是正式立國了,而且軍隊的人數越來越多,而且隨著今後的發展,以後的兵馬也會更加多。現在這種以師為單位的組織結構已經不大適應發展的需要了。因此將要向更大規模和集團化發展。

  公孫劍提議組建軍和集團軍這兩級單位。依照現在的兵馬一級戰鬥序列開始擴充。原先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合並成立第一軍,軍長為田擴。第三師和第五師成立第二軍,軍長常用福。第四和第六師組建第三軍,軍長朱澤全。剩下的第七師與南漢軍投降部隊新編的第八師合並成立第四軍,軍長為丁逢。其他新編部隊依照師一級的戰鬥序列兩兩合並成立第五第六第七軍。剩餘下來的則全部轉為地方守備部隊。

  除此之外第一軍和第二軍外加兩棲作戰師編成第一集團軍,第三第四軍加上快速支援師成立第二集團軍,剩下的第五第六和第七軍組建成為第三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總指揮由公孫劍親自擔任,而第二集團軍則由許懷誌負責指揮,第三集團軍歸屬於錢湍的麾下。

  另外特戰旅依舊由謝伍指揮領導,不過謝伍的職務等同於軍長級別。和警備師一起由周皇公孫劍直屬。兩棲作戰師和快速支援師也和特戰旅的待遇一樣,負責這兩支部隊的馬騰以及頂替調走的丁逢擔任師長的趙四海都和其他部隊的軍長品級。

  除此之外,大周軍中開始推行軍階製度,這種製度將代表每一位士兵和將領軍官在隊伍中的地位,同時也象征著可以相對應的享受何種級別的待遇。另外軍功封爵製度也將在之後開始推行。也就是說在周軍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軍階、職務和爵位。有些人可能軍階和職務很低,但並不妨礙他的爵位很高。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推行,可是卻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主要還是來自於部隊的中高層。有人就問公孫劍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自己手下的士兵,無論是還是職務都比自己低很多,可是爵位卻高於自己。遇到這種問題怎麽處理,自己見了他要不要行禮問安?

  對此公孫劍的回答很簡單,人家爵位高說明可能立的功勞很大,可他未必就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所以在部隊中隻認職務和軍階,不認爵位。但是平日在軍營以外或者是朝堂上,人家爵位高,你該行禮還是要行禮。為何推行這樣的製度,就是讓底層的戰士們有更高的積極性。你不一定有帶兵打仗的才能,可是並不妨礙你為國家為百姓立功。隻要做出了突出貢獻,你就有可能享受別人享受不到的爵位和社會尊重。

  最後公孫劍重申了一點,就是大周今後的爵位將分為六等十五級,分別對應的是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國候、郡候、縣候、一等伯爵、二等伯爵、一等子爵、二等子爵、一等男爵、二等男爵以及三等男爵。

  除了未來的皇太子也就是大周皇帝接班人之外,其他的皇子最多也就是封為一等伯爵,想要更高的爵位,那就自己去努力爭取。而親王爵位除太子在未登基之前可以享有外,除非對大周有巨大特殊貢獻的人,其他人最高可以被冊封為郡王。

  一係列的獎勵方法出現後,頓時在大周的內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最容易立功的軍隊立刻成為了所有年輕人向往的職業。可公孫劍對於讀書人以及文官同樣推出來獎勵政策。除了可以被冊封相應的爵位之外,文官還可以有勳職,諸如上大夫、中大夫等等,最高則為太師、太傅和太保。對此那些讀書人也都是歡欣鼓舞,紛紛埋頭苦讀準備著在接下來的官職考試中能夠給自己謀得一個好出身。

  政策推出了,可接下來真正被執行還需要一段時間。軍隊的整編也在逐步的推行當中,一切都很順利。而南漢皇室和許多前南漢官員既家屬此時也被分批的遷往臨水縣安置。公孫劍絕對不會讓這些人還留在之前的故土上,否則對於公孫劍今後的統治和新政的推行都將產生阻礙作用。

  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公孫劍在考慮是返回臨水縣還是去前線視察。可恰巧在這個時候大周軍前線總指揮楚王錢湍傳來消息。一直以來進展順利的周軍此刻遇到了麻煩。周國朝廷派出五萬人的大軍公然支持東部叛軍,而領軍的周國將領則是以前一直鎮守北方邊境的大都督徐虎。這個情報顯然讓公孫劍吃驚不小,同時也明白周國終於和自己徹底的撕破了臉皮。

  錢湍之所以給公孫劍送來這個情報,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的含義。也就是求援。畢竟他如今所率領的部隊除了一部分周軍第二和第六師的精銳外,大部分都是之前他原本的屬下和南漢降軍。戰鬥力看似很強,可其實軍心並不統一士氣也不算高漲。麵對周國有名的統帥徐虎和其手下精銳的五萬大軍,錢湍取勝的把握並不大。

  在得知了情況之後,公孫劍果斷的做出決定,出去留守現有屬地的部隊之外,新改變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全部跟隨自己東征。這一次不但要徹底的將原先整個南漢納入到自己的地盤內,而且還要順帶著解決周國最後的精銳。如此一來對於自己接下來征服周國將起到決定性的幫助。

  徐虎在周國的地位有著非常的特殊性。文官出身的他卻意外的成為了越軍赫赫有名的統帥。二十多年來一直鎮守著周國的北方,使得即使麵對齊國連年的入侵卻絲毫占不到任何便宜。而徐虎本人也格外的低調,和朝中任何的派係都沒有太多的來往,也從不表現出任何的政治傾向。總之很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徐虎這個人眼中沒有私心,而隻有家國。

  也正是因為徐虎的這一特點,使得他在周國所有的大臣中顯得格外特殊。也使得越皇對他始終放心毫不懷疑。當公孫劍即將麵對對方作戰的時候,也不得不感到有些頭痛。畢竟這個人曾經是自己的老上級。外加剛剛對付過劉莽,緊接著有迎來了徐虎,連番的和高手過招讓公孫劍感到些許的疲憊。

  可即便是這樣,公孫劍也不得不提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認真對待。根據公孫劍的了解,和情報司收集來的信息分析。徐虎這個人的指揮特點是穩健,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在人力和財力等方麵都不足的情況下鎮守周國北疆二十多年。可要說徐虎在進攻上有什麽特色的話,所有人卻都不是很清楚。

  針對對方的特點,公孫劍估計越軍十有會在東部地區組成一道防線,幫助那些前南漢的叛軍進行防禦作戰,試圖將整個戰爭拖入到僵持的局麵。這樣不但可以有效的消耗大周的實力,還使得公孫劍騰不出手來對付周國。而擺在公孫劍眼前的局麵就是盡快的拿下東部地區,使得大周內部可以有效的進行整合和統一。否則一旦時間太久的話,新成立的大周內部必然會出現動蕩。

  帶著新組建的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公孫劍趕到了前線和楚王錢湍匯合。總兵力在十萬人以上,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大周調動部隊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

  聽取錢湍匯報了戰況之後,公孫劍又帶著手下將領去了前線親自查看了一下情況。果然如他所料的一樣,敵軍在周國大軍的幫助下修建了防線。不用猜就知道是準備和周軍消耗下去打持久戰。

  回到帥帳,公孫劍召開戰前軍事會議,幾乎所有團以上的軍官全部參加了此次會議。經過商議和研究,公孫劍發布作戰命令。這裏的戰鬥繼續由錢湍負責指揮,目的是有效的牽製住敵人的兵力。如有機會則可以發動攻勢,奪取東部地區的領土。而第一集團軍則由他親自率領直接繞過這片戰場朝周國發起攻擊,你不是準備和我耗下去嗎?那我就不在這裏和你打,直接打去你家,我看你怎麽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