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訪民情矯枉過正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8-04 09:32      字數:3618
  路就隻剩下最後一條,就是主動出擊和公孫劍決一死戰。戰勝了那就轉過頭再去對付越軍。南漢國的危局也就迎刃而解。戰敗了,或許就隻剩下滅國亡種這一條路了。不過好在之前劉莽對都城住了布置。隻要沒有全軍覆滅,大不了還可以退回都城附近再繼續抗爭。同時派出使臣聯絡吳國和北齊,隻要給出利益相信他們一定會動心,這樣的話,未來誰勝誰負也未可知。

  最終劉莽在反複權衡利弊之後決定率領大軍主動出擊,追上公孫劍和對方決一死戰。而這一切也正是公孫劍所算計好的。他之所以撤退就是為了給劉莽主動攻擊自己的機會。這樣才符合他的戰略企圖。

  周軍在公孫劍的率領下足足後撤了有七十多裏地後才停下了腳步。原因無他,這裏是最好的決戰場地。

  周軍的身前是一處關隘,兩邊是不太高的山地,不利於南漢軍大舉的展開進攻。尤其是在周軍擁有了火炮之後,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態勢。而身後則是一馬平川的大片平原地帶。方便周軍展開陣型和對方廝殺。當然了,所有的這些前提都建立在劉莽會不會追殺過來和自己決戰。

  在得知周軍停下腳步後,劉莽反複的研究了地圖,並且派人前去查看了當地的地形。根據這些情報他果斷的判斷出,周軍應該是準備好了和自己正麵決戰。可是所有一切都並不利於自己。

  仔細權衡了利弊之後,劉莽留下一部分部隊監視周軍的舉動,當即下令全軍拔營出發,前去東線殲滅來犯的越軍。這個決定出乎公孫劍的意料。使得他進行準備的作戰計劃全部落空。可隨即他也明白了對方的意圖。

  那就是如果自己不放棄想要和對方決戰,那就必須前去對方挑選好的戰場。而如果自己不去追擊南漢軍主力,那麽東線的越軍勢必會被消滅。而那時候劉莽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自己。再退一步說,自己依舊不理會,而是一路往南攻打南漢國的地盤,那等最後劉莽消滅了越軍之後,雙方在周國都城必然還會有一場生死大戰。等於說如今劉莽將皮球踢還給了自己,反而使得自己難以決斷。

  想明白了這些,公孫劍在心底越發的佩服劉莽的軍事才華。可佩服歸佩服,接下來的戰鬥還要繼續。而此時又到了公孫劍做選擇的時候了。究竟是追擊劉莽的大軍,還是一路掃蕩南漢國,最後再和對方生死大戰一場。

  在和所有將領商議了一番之後,公孫劍決定將最後的命運全部賭在最後一戰上。於是開始下令給各軍分配任務。大軍化整為零各自散開攻打南漢國的各個州縣,以最快的速度占領更多的地盤,並且全部朝南漢國都城的方向推進。

  發現公孫劍並沒有追擊自己尋找決戰的機會,劉莽也就明白了公孫劍的選擇。因此他隨即又做出了改變,自己親自率領五萬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消滅入侵的越軍,而其他大軍則調轉方向朝都城進發,並且盡可能的在沿途對周軍發動襲擊,以達到有效消耗對方兵力的效果。使得最後周軍沒有太多的兵力和自己決戰。另外派人通知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大臣,加強都城的守備工作。無論如何必須在自己回師之前守住都城。隻有這樣他才可能在都城之下和公孫劍決一死戰分出勝負。

  雙方各有各的打算,已經將可以利用的所有優勢全部利用到了極致,也都算計到了全部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最後等待他們的就隻剩下最後一戰了。

  不出意外,劉莽率領五萬大軍輕鬆的擊敗了兩萬餘人的越軍,並且接連收複失地。之後劉莽留下部分軍隊守住和周國之間的邊境,帶領著大部分的手下人馬匆忙的往都城趕去。而此時的公孫劍也在率領著手下各路部隊朝著南漢國都城進軍。

  雙方的兵馬幾乎是前後腳到達了南漢國的都城,所不同的是公孫劍的周軍相對來說快了一步。不過雖然快了一天的時間,可惜公孫劍的兵馬卻太少了,分出去攻城略地的第四師和第六師還沒有趕到。另外被派回去殲滅南漢軍襲擾部隊的特戰旅以及兩棲作戰師也都還在匆忙趕來的路上。

  反觀南漢這邊,雖然丟失了近一半的國土,可是在都城內外卻有超過二十萬的大軍正嚴陣以待。就算是不主動進攻,光是守城,公孫劍也沒有能力攻破本就堅固無比的南漢都城。

  看了看手底下五萬多人的兵馬,公孫劍在猶豫究竟還要不要等待援軍。可戰場的局勢卻容不得他一個人說了算。雙方對陣的第二天一早,南漢軍就發動了潮水一般的攻勢。好在之前公孫劍做出了妥善的安排,營盤周邊的防禦工事修建的十分牢固,外加有火炮和拋石機炸藥包等新式武器協助,這才勉強的抵禦住了對方第一波的進攻。

  可南漢軍卻如同發了瘋一般,僅僅休息了小半個時辰之後就再度開始了衝鋒。而且人數和烈度比第一次更多更大。好幾次差一點就衝破了周軍的營寨攻打進來。眼看著光防禦是不行的,公孫劍果斷下令魏猛和馬騰二人分別率領隨軍護衛自己的警備師部分兵力以及快速支援師,從後營出去繞道攻擊對方的兩翼,以減輕大營正麵的壓力。

  大戰一直持續到了天黑才漸漸停止。而期間周軍的前營一度被南漢軍攻破,最後如果不是公孫劍親自帶人上陣奮勇拚殺擋住了對方,恐怕周軍的大營就難保了。即便是這樣,周軍第一天的損失就不小,包括出去牽製對方兩翼的部隊在內攻擊戰死了四千多士兵。受傷的也近七八千人。

  也就是說雙方第一天的戰鬥,周軍方麵就折損了差不多快四分之一的戰鬥力。而南漢軍方麵,因為是主動攻打的緣故,損失的人馬比周軍要多出不少,估計也至少有兩萬五千人左右。可雙方的人數對比,南漢軍將近是周軍的四倍,照這樣損失下去,最後首先吃不消的肯定是周軍。

  當天夜裏,公孫劍猜測到劉莽不會如此算了,畢竟多方還有不少人馬白天沒有上陣作戰,夜間肯定會來劫營或是騷擾。於是布置了陷阱等著對方的到來。果不出公孫劍所料,子夜時分,南漢軍突襲周軍大營,結果遭遇到了周軍早有準備的埋伏,在損失了三千多人後匆忙撤退。而公孫劍則果斷下令,全軍放棄不必要的輜重全體連夜撤退,等待和支援部隊匯合後再和對方決戰。

  公孫劍的放棄是正確的,到了下半夜南漢軍再度來襲。可卻發現周軍的大營已經人去營空。當留在最後見識南漢軍的斥候將對方再度偷襲的情報通知公孫劍後,公孫劍有些無奈的笑了笑。而身邊的周軍將領則一個個氣憤難平。不就是仗著人多欺負人少嗎?老子們要是和你人數一樣多,還不把你給打成狗。

  連夜撤退的周軍不敢又絲毫的怠慢,即便是第二天天亮後,也是派出大量的斥候偵查身後是否有追兵,在簡單的休整之後依舊繼續後撤。很顯然劉莽是不可能放過他們的,比如會率領大軍在身後窮追不舍。

  好在周軍隊伍裏有馬騰率領的快速支援師,拖在大軍的最後不斷阻擊和騷擾對方的追兵,使得主力部隊能夠以最快速度擺脫對方的追擊。等到了第四天,周軍終於迎來了好消息。之前分散開來去攻打其他地方的第四師和第六師雙雙歸建。這也使得周軍一下子多了一萬多的兵力。

  又過了三天後,謝伍的特戰旅和丁逢的兩棲作戰師也都陸續趕到。而此時周軍才終於停下了撤退的步伐,尋找到一片有利地勢後安營紮寨準備著和南漢軍好好的較量一番。

  劉莽也不傻,此前一直追擊公孫劍的周軍,那是知道對方兵力不足的緣故。可發現周軍停下來並且得到補充支援之後,劉莽果斷的返回都城。野外作戰雖然劉莽並不畏懼周軍,何況自己本身人數就比多方多出很多,就算是多方新來了支援,可是自己依舊是對方兵力的兩三倍。

  之所以要再度返回都城,因為首先可以依托都城有效的進行防禦,避免在野外被公孫劍偷襲劫營這些事情發生。另外背靠都城可以避免後勤保障出現問題。劉莽絕對不會給公孫劍斷自己糧道的機會,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公孫劍就幹過這種事。最後的原因是一旦戰敗失利,可以迅速的撤回城內防禦。憑借著都城堅固高大的城牆也能夠固守許久。

  對於劉莽的選擇和戰術,公孫劍不住的搖頭,自己這個對手實在是狡猾的緊。自從一開始吃過點虧之後越發的謹慎起來,絲毫不給自己占便宜的機會。說實在話,自己如果不是因為本身士兵的戰鬥力和武器裝備方麵占有一定優勢的話,換成對等的條件下,很可能不是劉莽的對手。這也使得公孫劍越發的看重和欽佩劉莽。可惜這樣的人才終究要成為自己的對手甚至是自己前進路上的踏腳石。

  感歎了許久之後,公孫劍帶著部下有一次兵臨南漢國的都城之下。這一次雙方正式的擺開了架勢準備麵對麵的決一雌雄。這場大戰也將決定著雙方今後不同的命運。誰一旦輸掉,可能連翻盤的機會都將失去。甚至連帶著自己和整個家族親人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公孫劍輸不起,劉莽也同樣輸不起。

  而在此時一個小人物的登場卻徹底改變了雙方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戰局的走勢。同時也終結了南漢國劉氏對於南漢近百年的統治。

  傍晚時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被周軍外圍巡邏的士兵抓住帶進了大營。而這個人是主動出現的,開口就要求麵見公孫劍,說自己有辦法幫助周軍不費吹灰之力擊敗南漢軍。等到公孫劍接見了對方之後,不由得感歎自己真的是命好。也同時感歎世間的一切都有著奇妙的因果循環。

  求見公孫劍的人名叫雷斌,是南漢國工部營建司的一名官員。據他自己說他們雷家從祖上開始就世代專門負責為皇室建造宮殿。而南漢國的皇宮內院都是他雷家祖上一手設計和監督建造的。而他們一大家子也因此為南漢皇族世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