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鬥心眼各懷鬼胎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30 10:06      字數:3632
  想要改變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隻能是花費長久的時間去潛移默化,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思想工作方麵看來還需要再加把力。而馮懷道所說的事卻給了公孫劍一個提醒,就是新政其實是從根基上動搖那些世家豪族統治。即便是那些一直站在自己身後的周國勳貴們也不希望公孫劍最終獲得勝利,而僅僅是利用他來牽製和對抗周國皇族。

  想明白了這點,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讓人找來胡添翼而後親自吩咐了一番,要求胡添翼負責的安全司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控,不但要防範敵人對於自身情報的偵查,尤其要主意內部人員的思想動態和純潔度。但凡發現心思不對的要及時出手,無論任何人都不能夠破壞新政在公孫劍統治地區的施行,對於無論明麵還是暗中抵觸與破壞的人一概處死。並且要求各府知府予以配合,另外馮懷道與黃文元等人也要加強對各地官員的教育和篩查工作。公孫劍就打發馮懷道跟著一起先回去。畢竟這裏是前線,眼看著就要開始大戰。而馮懷道的職能是在後方替他處理好其他的事務。

  這邊打發走馮懷道,那邊孫勝的大軍也到了。兩軍開始了正式的對壘。而讓孫勝有些看不明白的是,公孫劍沒有將戰場放在城池更加堅固的臨水縣,而是直接要在定西縣和自己決戰。顯然其目的是不想丟失一寸土地,同時也不願意破壞如今西北三府的好局麵。隻不過公孫劍的這一萬多人真的能夠抵禦自己麾下將近八萬的大軍嗎?

  根據掌握的情報,公孫劍如今手下最少有三萬人,出去散布在他如今勢力範圍內的七府之外,這裏也至少應該有兩萬人才對,那麽消失了很久沒有消息的丁逢第四師去了哪裏呢?

  孫勝獨自一人坐在自己的帥帳中分析著手中的情報,越想越覺得公孫劍有詐。不過就算有隱藏,丁逢第四師的五千餘人又能怎麽樣?偷襲自己的鎮遠關?不可能。襲擊自己的後軍輜重糧草?太浪費,況且此地距離鎮遠關那麽近,根本沒有機會給他偷襲。

  好一番分析之後,孫勝始終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又命人將眾將領召集起來開會研究。最後還是沒有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於是索性保持住該有的警惕,留出必要的人手防禦大營和後路,同時派人回鎮遠關要求加強戒備。其餘人手全部投入到對於定西縣的攻打之中,而且必須一戰而下,絕不給公孫劍耍手段的機會。

  轉過天來,吳軍整隊出營,前軍三萬人擔任主攻,後軍兩萬人作為預備隨時支援參戰。另外答應留守了三萬人防止被公孫劍偷營破壞糧草輜重。

  戰鬥說開始就開始了,幾乎沒有試探進攻,三萬五軍就如同潮水般衝向了定西縣並不高大的城牆。眼見著敵人上來就發起了全麵衝鋒。定西縣城頭上的軍兵也早有準備,幾乎每隔五丈遠的地方就加設起一架小型的投石機。

  投石機的規模都不大,但是在於輕便小巧容易操作。三個人一組就可以操控,而他們投擲的並非重量很大的石塊,而是一個個早就準備好的炸藥包。每隔炸藥包重約十五斤,可以被很輕易的投送道三百米外的距離,而炸藥包都是計算好引線長度的,基本百分之七十以上可以在即將落地的時候在空中爆炸。裏麵裝填的大量鋼珠和鐵片有著極強的殺傷性。這也是公孫劍有膽氣和人數遠超自己的吳軍正麵硬剛的原因所在。而公孫劍的手中卻並非隻有這麽一種‘先進’武器。城外早已埋設好的地雷以及牆頭上數量與功能驚人的連弩都是守城的利器。

  看著城下衝過來的吳軍,公孫劍雖然有把握,可還是不免稍微有些緊張。一場大規模的血戰即將開始,而這一戰可能會影響深遠,牽涉到他今後的計劃以及未來的發展。這一仗他必須勝而且還要勝的幹淨利落,有效的殺傷更多的敵軍。

  戰鬥進行的很慘烈,從一開始就非常的慘烈。

  當然這種慘烈是屬於另一方,吳軍。

  公孫劍的策略是要一仗徹底的打痛吳國,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吳國再沒有勇氣插手周國的事情,尤其是不敢再威脅西北三府公孫劍的地盤。

  好在孫勝很配合,一上來就使出了全力,三萬大軍集體衝鋒,試圖一鼓作氣的就拿下防禦並不強大的定西縣。可是他卻真的小看了公孫劍。

  距離城牆八百至五百多米外的地雷陣,上來就給了吳軍當頭一棒。好在公孫劍這邊火藥的產量一直以來確實是個問題,因此地雷布置的並不多。還有就是害怕一開始就嚴重打擊了吳軍的士氣,這樣接下來就不好一舉給予對方重創。

  在折損了近千人後,吳軍終於順利的突破了地雷陣,近逼到了接近三百米的範圍。而此刻定西縣城頭上的那些投石器開始發揮作用力。一陣狂轟亂炸之後,吳軍真的有些傻眼了。好在衝鋒的速度夠快,再加上人數眾多,大部分的吳軍都通過了這段危險的距離。可也留下了兩千多具屍體。

  離著城牆還有一百米不到的時候,守軍開始使用強弩和弓箭展開攻擊,但是效果並不突出,而等到吳軍進攻的距離城牆三十米以內的時候,箭雨突然一下子密集了起來,而且一個勁的就沒有停歇的時間。

  連弩,一個公孫劍前世因為興趣愛好而參與過複製的東西。傳說這是三國時候諸葛亮發明的利器,可是後來失傳了。即便是在前世優越的科技條件下複製出來的產品也沒有能夠達到史書上記載的效果,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的實用性。無非就是射程太近而已。

  連弩的有效射程不超過二十米,甚至於超過了十五米以後對於有甲胄防護的士兵就不能起到有效的殺傷作用。不過公孫劍他們據城而守從上往下射擊,有效距離在二十多米,況且首批攻城的吳軍都是輕兵,為了方便攜帶攻城器具而沒有穿太厚的盔甲。

  如今臨水縣的鋼鐵廠,其實這個名字早已不太適用。整個廠區早已被劃分成了幾個大塊。第一部分是鐵礦石的冶煉,第二部分是鋼鐵的粗加工,到了這個地步後就開始被細分了,部分出產的鋼錠會被銷售出去,而且非常的搶手。原因很簡單就是量大質優。

  再接下來,有一部分粗加工的鋼錠會被精煉,而後按照不同的需求被加工成各類的武器裝備。好比現在使用的精鋼所打造的弩箭,每一根和普通的箭矢都不一樣,通體都是純鋼打造,分量更重穿透力也更強。唯一的缺點就是射程近。一支長約六寸的純鋼箭,最遠可以射出十七八米,這是平射的距離,俯射的話因為自身重量的原因可以達到二十五米左右,但是殺傷力驚人,隻要被射中基本上都能夠貫穿。加上弩箭本身帶有的三棱血槽,可以說隻要是軀幹部位被射中基本就是一個死字。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利器,所以公孫劍才會有這樣的膽氣和信心。積蓄了很久數量高達二十萬支的弩箭這次全部被送到了定西縣。另外公孫劍為了解決加裝箭矢所帶來的射擊空隙,將前世早期火槍兵的三段擊給運用了起來。所有弩手全部分為三班,第一排的連弩十支在連續射完之後,第二排的立刻補上繼續射擊,而射完的則退後加緊補充安裝箭矢。

  這下子吳軍可就吃了大虧了。僅僅一盞茶的時間內從定西縣城頭射下的弩箭就高達八萬多支,即便是十分之一的命中率,那吳軍的損傷也高達八千人。烏泱泱攻來的吳軍就好似被割到的麥子一樣,瞬間一片片的倒下。

  不過還是有人衝到了城牆下方,可還沒等他們支起攻城的雲梯,城頭上各種滾木礌石就如同冰雹一樣的落下,其中還夾雜著‘手榴彈’的爆炸。一時間,城下的屍體就鋪滿了一地。

  不遠處的孫勝騎在馬上靜靜的關注著戰鬥,可他沒有想到的是,公孫劍守城的軍兵會有如此的威力。三萬人衝鋒過去,此刻雖然部分抵達了城牆下,可總數估計還不到出發時的一半。這也是他孫勝治軍有方,否則不用打士氣和軍心也早就渙散了。

  “衝。預備隊全體壓上支援前軍。”孫勝將手中的令旗一揮。後備的兩萬軍士再次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

  此刻孫勝很清楚,後備部隊再不上,那前麵戰死的那些士兵就等於是白費了,而此刻,激戰幾乎全都集中在了城牆前方不足二百米的範圍內,至少遠處的那些障礙都不會再有威脅。另外孫勝要求弓箭手,在抵達合適位置的時候就朝城頭集體射箭,以此來壓製城頭的抵抗。

  不得不說孫勝的人海戰術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城下越來越多的攻城部隊使得公孫劍這邊調度上出現了問題,射遠的就容易放過近的,而射近的遠處的很快就補充了上來。

  不過公孫劍卻依舊十分的沉著,觀察了一下戰場的態勢之後,命人發出信號。三股狼煙被瞬間燃起,而後距離城外戰場不遠的一處田地裏,突然冒出來數千軍兵,衝著吳軍的後陣就衝了過去,目的很明顯就是準備攻擊孫勝。

  有道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一套從古至今都一直管用。手下的五萬軍兵全部被派了出去攻城,而剩下的三萬人則在死守大營防範被人偷襲,此刻孫勝的身邊隻剩下三千人的親軍衛隊。

  好在攻擊他們的人數也不算多,大約五千人左右。按照孫勝身邊親兵的戰力來說,這些人基本上不是他們的對手。可是不要忘了,公孫劍的部隊可不是普通軍兵。何況他們的裝備和武器都是優於這個時代的。

  “嗬嗬,公孫劍小兒也不過如此。真以為我會把三萬軍兵全都留在大營嗎?”孫勝騎在馬上看著朝他衝過來的軍兵,絲毫沒有一絲的懼意。反而臉上露出了些許的不屑。

  “我就說丁逢的那路人馬去了哪裏。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我啊?哈哈哈,公孫劍這次恐怕你是要失算了。”說罷,孫勝命人揮動令旗,後方大營突然營門打開,一支足有萬人的隊伍衝了出來,直奔攻擊孫勝的那支軍隊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