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取三府整編越軍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30 10:06      字數:3599
  和李文昊商談了幾日,最終公孫劍做出決定。鑒於西南四府的特殊性,因此隻要求歸順自己即可,至於新政的推行可以稍緩一步慢慢推進。但是該收的稅可一分不能少,否則光有名義上的四府卻沒有實質性的好處,這種事公孫劍絕對不會幹。

  另外,四府官員的任命暫時保留原樣,回頭公孫劍會派人前去考察之後再做定奪。至於濟州府知府公孫劍則大方的送給了李家,並且要求李家派族中優秀的弟子前去臨水縣學習,考核合格之後會在公孫劍的地盤上安排官職。

  這樣的協議等於是雙贏,公孫劍的地盤擴大了,收入也隨之增加。而且在公孫劍沒有足夠人手的時候,暫時的維持住了對於西南四府的統治。而那些大家族也有了一個轉型的準備時間,既然決定投靠公孫劍了,那就都很清楚新政遲早是要推行的,不妨在此之前提前做好準備,慢慢將家中的田畝售賣出去,轉型商業或者其他產業。

  送走了李文昊等人,公孫劍還特意將石方恒也給派了過去,並且委以重任,今後暫時代替自己處理西南四府的所有事宜。而曹亮也被留在了河州府,成為了西州四府的總管兼河州府知府。

  處理完這些事,公孫劍的大軍依舊按照原計劃朝著西南四府進發,做出準備攻打占領的姿態,可實際上隊伍中的人早就被悄悄替換了,由曹剛帶領的後勤隊補充進去再加上一些召集來的壯丁冒充。而公孫劍則帶著田擴和丁逢二人的第三、四師分批走小路潛回了西北三府,並且被安排在了定西縣與鎮遠關之間的山野裏。

  等到公孫劍悄悄溜回臨水縣的時候,上京城的消息也已經傳來。依靠著公家還有那些勳貴的關係,以及公孫劍早就在上京城中布置與收買的人手,再加上錢泓在皇宮內的一些舊有的勢力,一場宮廷政變成功的實施了。登基才剛剛一年多的錢灼被無情的趕了下台。

  老話說得好,最是無情帝王家。顯然錢灼的心腸和能耐還是和他的父親錢泓差了很遠。他上台沒有弄死錢泓,可錢泓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了他的意外病故。可憐皇孫年紀還小,因此自己這位已經退休了的太上皇不得不為了周國天下重新回來執掌朝政。

  當然,太上皇就不好再當皇帝了,不過臨朝攝政卻是沒問題的。而皇孫也是不爭氣,才登基沒幾日也追隨他的父親而去了。可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左挑右選之後,七皇子也就是皇後嫡出的幼子魯王被送上了那個寶座,隻不過錢泓依舊以太上皇的身份攝政監國。

  接下裏的事情就簡單了很多,錢灼當初的那些人很快全被清理幹淨,陳澄也再次掌權,不過卻從之前好不容易得來的左丞相位置換到了右丞相,而被軟禁在家的公墨涵則回來擔任了左丞相。勳貴一係也有不少人重新回到朝堂。顯然這是他們當初和錢泓談好的條件。

  大皇子錢焰被從北軍調回上京城,擔任禁軍大都督並且負責整個上京城的安全。連同上京城守備軍和禁軍在內的五萬人馬全部歸他管轄。

  最最讓人意外的是,錢泓給公孫劍的封賞,雖然大家都早已猜到公孫劍從中出力可能會得到一些好處,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會如此的重。

  公孫劍被加封為周王並駙馬都尉兼領西路七府大總管。也就是說周國朝廷不但承認了西北三府和西州四府全部歸屬於公孫劍的統治,更是加封了他為親王。這樣的待遇是周國開國以來除了皇族以外從來沒有過的。當初錢灼為了拉攏徐虎也不過是加封了一個郡王而已。

  一個卓越的政治家必須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且還需要有順水推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錢泓就做的很好。不但給了公孫劍超乎想象的封賞,但也給了公孫劍一個任務。

  那就是抵禦吳國的入侵。

  其實就算他不提出這個要求,公孫劍也會去做,畢竟吳國一旦入侵,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西北三府他自己的根據地。可錢泓這樣的做法,很明顯就是給大家一個信號,我周國還沒有散,別看公孫劍占據了西邊十一府的地方,但是他還是我錢泓的女婿,也是我周國的周王。有外敵入侵,他也必須站在周國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去抵抗。

  接到命令的公孫劍也不由得歎服,錢泓這招玩的非常溜,絕非錢灼那個廢物可以比的。不過好在如今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正式和高貴的身份,另外一直以來支持自己的勳貴一係又在朝堂獲得了席位。

  吳國的錯誤在於優柔寡斷,大好的局麵下到現在還沒有發起對周國的正式攻擊。另外就是實力不濟。在所有七國當中吳國的地域麵積最小,實力也最弱。而且除了和周國接壤外還和北齊以及西魏接壤。之所以這麽多年來沒有被吞並,其實也是其獨特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吳國和周邊所有的國家都有聯姻。

  最了不起的是吳國曆代帝王的眼光都無比準確,但凡是嫁過去的女兒大多數最後都能夠如願以償的成為他國的皇後。因此可以說吳國是周邊所有國家的老丈人或者大舅哥。

  好比周國,雖然前任越皇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錢泓,並沒有娶吳國的女子,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自己的母親就是吳國公主。至於說錢灼,吳國一開始就沒有看好他。而和他平輩的這一代人裏麵隻有大皇子錢焰的正室是吳國的公主,而且還是夔王孫勝的閨女。

  世界上很多的巧合與玩笑都是這樣的。當初錢焰帶人趕赴西北抵抗吳國,其實就是抵禦的自己老丈人。不過雙方雖然在鎮遠關打的熱鬧,可最後各自並沒有太大損傷。而如今的錢焰是周國上京城的禁軍兼守備大都督,又有雙王的爵位。可以說單從爵位和官職上來說,除了宮裏那位太上皇和自己那位被扶立登基的七弟以及眼下在南邊帶兵抵禦南漢國的楚王之外,他是周國的第四號人物。再加上周國北軍的大都督徐虎是他的授業恩師。可以說整個周國單從武力上來說他可以稱得上是第一人。

  這樣的投資技巧可不是人人都會的,可偏偏吳國就這麽看的準。不過在聽馮懷道分析完這些背景之後,公孫劍卻莫名其妙的問了一句,那吳皇為啥不嫁個女兒給我?

  “……”馮懷道也是徹底無語了。想想你自己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情,周國的公主你都不要,最後還被發配去了邊關當大頭兵。吳國皇帝傻了才會嫁女兒給你。不過話說回來,如今貌似自己也想把閨女嫁給你。

  就在吳國大軍準裝待發的時候,公孫劍的一份書信被人投到了孫勝的大營內。內容很簡單,隻有幾句話,開頭第一句就是問孫勝還有沒有未出嫁的妹妹。第二句是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吳國的士兵敢踏過之前雙方劃定的界限,那就一個也別想活著回去。第三句是從此以後臨水縣這邊通過汾水的食鹽貿易就此中斷,而且他公孫劍保證掐斷所有從周國運往吳國的食鹽貿易。

  吳國不是沒有食鹽,而是產量不夠國內消耗的,因此大部分需要進口。這也是吳國天生的短板。不過沒有了周國的,可以有北齊的,也可以有從東北邊魯國的進口。隻是距離有些遠因此運費相對來說會比較高。

  孫勝也不是吃幹飯的,如今手下集結了八萬多人,真要被你公孫劍的一封信給嚇回去那還有什麽麵子可言。但是從心底裏說,孫勝確實不願意和公孫劍直接交鋒。尤其是錢泓又出來執掌周國的朝政,無論是寒門還是勳貴一係眼下全都摒棄了前嫌團結起來,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周國真的沒了,那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所以大家在這樣的局麵上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了一起,目的就是擊退北齊和南漢的進攻。

  鎮遠關,公孫劍和孫勝兩人又一次坐在了一起,而這次和前兩次不同的是,兩個人如今的身份平起平坐。之前公孫劍不過是個小小的臨水縣縣尉,可如今公孫劍是周國的周王並駙馬都尉兼任西路七府大總管。這樣的身份可以說甚至於比孫勝還稍稍的高出一些,畢竟孫勝雖然是吳皇的親弟弟,也不過是夔王兼前軍大將軍而已。

  此次談判公孫劍的目的就是能不打就不打,畢竟這段時期他需要不斷的發展和鞏固自己的地盤。因此他和馮懷道商量好的策略就是說胡話讓對方無從判斷公孫劍的真實目的。

  孫勝的條件很簡單,食鹽外加鋼鐵,其他貿易依舊不變。不過食鹽和鋼鐵的價格必須降價三成。對此公孫劍笑了笑,什麽話也不說就準備離席。

  “周王殿下,莫非真的準備和我吳國開戰不成?”孫勝咄咄逼人的開口質問公孫劍。而公孫劍一個勁的搖晃著自己的腦袋。好半晌才冒出一句話。

  “孫兄,莫非你家真的連個未出嫁的妹妹都沒有了?不是親妹妹也行啊。”

  “你……”孫勝愣住了。你這是心理惦記我家妹妹到了什麽程度?周國的寧國公主和你早有婚約,難不成讓我吳國的公主給你做小?

  不等孫勝回話,公孫劍嬉皮笑臉的說道:“孫兄咱倆說起來也算是朋友,可真的沒有好到那個地步。但是咱們如果成為一家人情況就不一樣了。”說著話,公孫劍停頓了一下,然後用手指蘸著麵前茶盞裏的茶水在桌麵上畫了一幅圖畫。才緩緩的說道:“孫兄請看。如今從我西北三府直達吳國的線路最便利的就是汾水,可我西延縣眼下是三府諸縣中最窮的。可也是汾水西岸距離吳國最近的。如果咱們將之間的這座山脈打通,那麽對於我西北三府也好還是對於吳國也罷都是最近最直接的道路。”

  孫勝仔細的看了看公孫劍畫的地圖,不由得微微皺眉,這些他早就知道,可是打通一條山脈何其的困難,光是民夫方麵最少要二十萬人,而且工期也最少三年以上。

  思考了片刻後,孫勝有些不屑的淡淡說道:“周王殿下,莫不是準備和孤開玩笑?再說了,修好這條道路對於我吳國又有啥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