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見閩王郎舅謀位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30 10:06      字數:3558
  聞聽這個消息的越皇差一點沒有給氣個半死。很顯然這一切都是公孫劍的陰謀詭計。可如今周國西北三州全都在公孫劍和錢焰的掌控之中,身後很可能還有吳國在撐腰。如果自己不答應,那瘋狗公孫劍極有可能以此為借口撕破臉皮聯合吳國對周國發動進攻。到時候西北無險可守直奔周國西部和中部地區,再加上北方和齊國的戰爭還在繼續,那周國真的是有亡國的危險。

  要說政治家都是不要臉皮的。麵對如此困境,越皇錢泓放下了身段和麵子,加封公孫劍為駙馬都尉兼臨水候,準許公孫劍前來上京城迎娶寧國公主。並且同時宣召天下,立大皇子錢焰為太子,命其不日交接兵權返回上京城入駐東宮。

  得到聖旨的公孫劍和錢焰全都笑了,他們再也沒有想到越皇能夠如此的隱忍。兩張聖旨直接要將二人全都弄回上京城去。

  好在耍無賴公孫劍也有的是手段。當天晚上在招待宣旨官員的晚宴上,公孫劍將錢焰一頓好揍。並且當眾宣稱錢焰無德,居然調戲自己內院侍妾,這樣的人有何資格做太子。隨即讓手下將錢焰囚禁起來,並且放出狠話,等自己娶親回來再砍了錢焰。

  當天夜間,錢焰從臨水縣逃了出去,並且糾集自己原先的兵馬,勾結吳國大軍一舉攻破臨水縣,倉皇之中公孫劍單身一人逃了出來。翌日,大周國西北三州宣布自治,依舊為周國領土但是成為大皇子閩王的自有領地。並且上書越皇,聲稱自己既非嫡出又沒有才德,因此沒有資格當太子,隻願意做個王子替周國世代守衛西北邊疆。

  這下越皇算是徹底的傻了眼,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如此不要臉的。自己的大兒子和準女婿就這樣的拿自己當傻子耍的玩啊?

  公孫劍一路單身一人哭泣著跑回了上京城,要求越皇替他做主。並且聲稱大皇子錢焰如此這樣做完全就是謀反。越皇那個氣啊!心說你真以為自己是傻子啊?看不出來是你們兩個混蛋在演戲嗎?可是卻拿公孫劍也沒有辦法。好言安慰幾句之後,讓他暫時回家等待賜婚。其實就是將公孫劍變相的給軟禁在了上京城。

  公孫劍也倒是挺安穩。回來之後在公家住下,每日除了讀書就是鍛煉身體,而後空閑了出門遛彎或者去看望寧國公主。有時候喝醉了就‘抄’一些詩詞傳出來。雖然看起來安生,其實卻始終沒讓人忘記他的存在。

  而越皇雖然口頭上答應賜婚,卻遲遲沒有動靜。對此公孫劍本人和公家也沒有人催促。仿佛忘掉了這件事一樣。就這樣時間平靜的過去了一個多月後,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周國潮海府劉家,也就是魏王母親的娘家人,在潮海府率眾起義。僅僅十多天的時間便攻占了潮海府州城和附近的十多座縣城。

  朝廷上下頓時又鬧翻了天。有提議派兵鎮壓的,有提議派人議和招撫的。居然還有人提議殺了魏王的。當然提議的這個人在大家的眼裏就是個沒頭腦的蠢蛋。沒誰,趙王而已。

  對於此事魏王在朝堂上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表示,自己願意親自出麵和外公舅舅家的人談一談,希望可以和平的解決此事。而新任右丞相陳澄則堅決反對,表示朝廷必須出兵鎮壓,否則今後朝廷的威嚴何在?尤其是西北三州被大皇子割據之後,朝廷的威信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經過仔細的分析和判斷,越皇下定決心派兵征剿。可恰巧在這個時候大理寺傳來消息,一直被關押在大理寺的前鎮南大將軍雲柯越獄了。而幾天之後,雲柯就出現在了潮海府,並且被公推為反越大元帥。

  越皇聞聽此事之後,將自己的書房砸了個稀巴爛,並且下旨直接斬殺了大理寺的數十名官員和獄吏。

  到了如此的境地,越皇不得不冷靜下來仔細的總結自己的得失。首先是小瞧了公孫劍這個混蛋小子。當然也可能是公家一直在背後指使他如此做。由此也可以看出來自己一直以來對付勳貴們的思路是對的,可是手段還是溫和了一些,沒有能夠快刀斬亂麻。致使勳貴們感覺到危險後開始展開了對自己的反擊報複。另外皇宮內部皇後那邊以及自己一直扶持的陳東一係寒門官員還是太弱了。既沒有起到完全對抗勳貴一係的作用,而且還使得皇儲之爭變得越發難以收拾。不但三皇子魏王投靠勳貴,連一向比較聽話的大皇子如今都敢執火明杖的割地自立,這簡直不可想象。再如此下去恐怕周國江山是真的要完啊!

  左思右想之後,越皇越發的覺得頭大,既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處理這些事情,又感到十分的無助。麵對此情此景,此刻他的腦海中能夠想到的居然是那位剛剛被自己趕走的老太師,自幼教導過自己的左丞相獨孤牟。貌似隻有這位老臣從來對待自己一如從前那般眼中始終滿懷著關愛。即便是自己前不久批準了他的辭呈,可老人卻沒有半點的不滿,相反臨走之前還和自己說了許多關切的話語。希望自己能夠走出一條前人未有的開創之路,並且能夠帶領周國上下強大起來。

  可現在朝局如此,皇室如此。每一件事情都讓自己頭疼不已,甚至不知該如何去處理。想想看自己年幼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懂或是不明白的事情有父皇還有這位老師傅可以請教,可如今的自己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不過隻是空有架子而已。

  想到這裏,越皇錢泓哀歎一聲。開口喚過身邊的太監吩咐替他換衣服,他要連夜魚龍白服出宮探望老恩師獨孤牟。或許自己眼下的困境也隻有老師能夠幫自己解決。

  要說到大周和南漢的關係還真是比較的複雜。整個大陸上七國爭雄,唯獨周國和南漢在大陸的最南端。而兩國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的親密。因為南漢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如果周國被滅了,那麽下一個可能就輪到自己了。所以在七國分天下之後,南漢幾乎從來沒有和大周發生過大規模戰爭。

  當然這也僅僅是明麵上的情況而已,實際上兩國之間還是有些齷齪的。比如彼此之間國界劃分一直以來就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再加上邊境附近的百姓經常為了避免賦稅往來流竄,使得兩國很多的稅賦流失。更有甚者不滿統治階級的壓迫而聚眾造反的,一直以來都是在兩國的邊境來回的逃竄。最最關鍵的是,兩國南邊和西邊的國界都是以兩條江水來劃分的,可是大家都因為互不承認,致使無人疏浚河道,反而是彼此不斷加高各自一方的江岸。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江水自然會向堤岸低的一邊決口。為此兩國的邊民和臨近縣府沒有少發生衝突。

  其實這些都是小問題。隻要雙方肯坐下來好好商議也都可以解決。關鍵是,周國和南漢真正的恩怨起始於二十多年前。兩國原本因為互為唇齒的原因友好了很久,而且彼此聯姻不斷。越皇同母的胞姐當初嫁給了此時已經過世的南漢王,結果這位南漢王登基之後又有新歡,於是為了立那位新收的美人做皇後,居然毒死了越皇的親姐。可不曾想消息走漏,最終傳到了周國。那個時候越皇錢泓還沒有登基,老越皇為了兩國之間的穩定而選擇性的失憶。可等到越皇錢泓繼位之後,直接派使臣前去問罪。南漢王死不承認,兩國為此矛盾爆發,如果不是當時北齊進攻周國,使得周國無法分心,恐怕周國和南漢之間必將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可即便是這樣,錢泓也沒能忘記親姐被害的仇恨。等緩過勁來之後,雖然不好再明麵上找南漢的麻煩,卻暗地裏不斷算計對方。特別是派遣了自己還在潛邸時候最心腹的將領夏茅,也就是前幾天剛剛被封為護國公兼鎮南大將軍的那位,帶著人喬裝改扮後混入南漢的都城潛伏下來,在一次老南漢王舉行慶典出宮與民同慶的時候伺機刺殺。偏偏巧的是,老南漢王躲過了一劫,但是在混亂的現場皇後卻被人給殺了。而死去的皇後也就是那位害死越皇姐姐的美人正是如今這位新南漢王的生母。所以雙方的恩仇也就這樣被延續了下來。

  麵對南漢國傾國來攻,越皇一時間也有些失了分寸。並非他害怕對方,而是自己剛準備對朝中那些勳貴和背叛自己的兩個兒子動手,卻突然遇到這樣的事情。解決的好,說不定能夠一次性的化解所有問題,解決不好的話,周國很可能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要知道北軍那邊還在對抗著齊國。而西北看似被大皇子錢焰占據,可誰知道他會不會投靠吳國呢?眼下朝中的局勢又不穩定。真有個三長兩短的,那他錢泓可就真是周國皇族的罪人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公孫劍突然求見。錢泓心中好生的不痛快。自己正一身麻煩的時候,這小子還來找自己的不痛快,難道真以為朕不敢殺他嘛?

  仔細想一想,貌似現在還真不敢。無奈之下隻能宣召公孫劍入宮覲見。

  公孫劍也很光棍,不過卻裝的非常豪邁。站在乾坤大殿中看著越皇和群臣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最後卻說出了他的目的,請越皇立三皇子魏王錢灼為太子。

  道理也很簡單,隻要越皇答應立魏王錢灼為太子,那麽大皇子錢焰必然重新歸附而且一定奪回被吳國占據的西北地盤,還可以帥軍南下對抗南漢。另外如果魏王被立為太子,那麽潮海府的叛亂自然可以立刻平息。這樣,北麵有大都督定國公加太子太保徐虎鎮守對抗北齊,西北和潮海府也都能安寧,此時再由楚王錢湍掛帥對抗南漢,朝政不就穩妥了。

  除此之外,公家和所有勳貴為了體現他們與國同休君臣不負,願意拿出三百萬兩白銀的私產貢獻給越皇和朝廷,用於犒賞三軍激勵將士們戰場殺敵。公孫劍本人作為還未成婚可是掛著駙馬都尉勳爵的準駙馬也願意甘當大軍先鋒,替老丈人分憂抵擋南漢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