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訛錢財損兵折將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16 09:54      字數:3626
  “大人。”一直在旁邊站著的副手孫驊低聲開口道:“大威回來了,小九戰死。我看另一個失蹤的老董怕也是凶多吉少了。”

  “麻得,公孫劍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連我們金龍衛的人都敢殺?難道他想要造反嗎?”胡添翼氣呼呼的罵道。

  “我看他未必不敢。”孫驊陰沉著臉色說:“大人,從目前來看,如今的臨水縣可以說是公孫劍一人說了算。那劉大遠就是個泥菩薩而已,是被公孫劍推出來的擋箭牌。城南的民團比一般的軍營都要嚴密,幾乎沒人能夠靠近那裏。老董昨日回來匯報,城東五十裏外的黃土崗同樣如此。而謝伍此時卻在西北邊關不知道幹嘛。整個臨水縣的氣氛都非常的詭異。另外前幾日從上京城回來的那個趙長樂,以前不過是個小衙役,結果一回來就負責起整個臨水縣的所有衙役和差人。可見此人也是公孫劍的心腹。”

  “那你說咱們接下來怎麽辦。兄弟們的身份全都暴露了,往後可就不那麽好行動了。而且今天的事擺明了是公孫劍那廝在警告咱們。”胡添翼看著孫驊問。而孫驊卻低頭沉思不語,好半天突然猛的抬起頭來,看著胡添翼說:“大人,卑職思前想後,咱們來了之後從沒有和對方發生過衝突。可為何偏偏公孫劍今日突然對咱們動手?那肯定是咱們動了他的什麽東西。或者說是咱們的某個行動或弟兄碰觸到了他的隱秘。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莫非是……”

  “黃土崗!”胡添翼和孫驊二人幾乎同時驚呼起來。

  “對!肯定是黃土崗。大威他倆和謝伍是偶遇,況且是被對方襲殺。因此沒有報複咱們的理由。民團那邊雖然有兄弟盯著,可也從沒敢靠近偵查。隻有沒回來的老董這幾日一直在黃土崗附近轉悠。而且那邊據說比民團守衛的還要嚴。”孫驊分析道:“大人,看樣子黃土崗一定藏著公孫劍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嗯。”胡添翼緊皺著眉頭在屋子裏來回的轉著。

  “大人,咱們是否要聯絡人馬給他剿了。”孫驊低低的聲音詢問。

  “不。隻怕老董已經打草驚蛇。而且公孫劍那人不是一般的膽大和瘋狂。而如今估計咱們的人全都被盯上了。隻能暫時先靜下來,看對方的動作再計劃下一步的行動。另外派人去把黃文元請來,今天他也在縣衙,想必會有些咱們不知道的消息。還有就是通知張翰,讓他盡快了了手中的差事趕回縣城。”

  “是。”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臨水縣風平浪靜。

  出去征收糧稅的張翰也回到了縣城,而金龍衛則徹底的偃旗息鼓。公孫劍這邊也沒有太大的動作。每日不是在民團待著指導訓練,就是去碼頭轉轉看建設進度。

  隨著三大家族覆滅的事情過去時間了不短的時間,另外吳國和邊關那邊的路子也已經由曹家順利重新打通。臨水縣西門碼頭附近也逐漸的恢複了往日喧囂。往來的客商也逐漸多了起來。

  最近縣城裏最轟動的兩件大事,一件是縣令和縣尉大人的千金聯手開了一家名為‘古聖路蘭’的胭脂水粉店。開業的那天可熱鬧了,竟然還請了戲班子連著唱了三天的大戲。而且還搞了一個什麽優惠促銷的活動,生意火爆極了。

  再有一件

  就是碼頭附近那座十多丈高的三層樓上梁封頂了。可以說這棟三層樓不但占地麵積巨大而且還非常的高。是整個臨水縣的最高也是最大的建築,都超過了縣城裏的城隍廟。上梁那天知縣大人親自描的梁掛的紅,而且還擺了一百多桌流水宴讓來往的客商和臨水縣的百姓去免費的吃喝。好家夥!那場麵讓許多在臨水縣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都連說從未見過。

  在熱鬧的喧囂下,其實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魏王承諾的第一批十萬石的食鹽到達了,直接都沒有在臨水縣停留就被送去了吳國,而換回來的則是十萬兩白花花銀子。另外濟州府李家的商隊也到了,帶來的是糧食絲綢瓷器和鐵料等緊俏商品。

  糧食和鐵料自然被公孫劍給留了下來,而其他的則直接貿易去了吳國。為了加工那些鐵料,公孫劍又讓馮懷道組織人手在西門碼頭的下遊修建了一座專用碼頭。而在碼頭不遠處開始建設煉鋼廠。

  雖然公孫劍不太懂得現代煉鋼技術,但是不妨礙他知道一些高爐土法煉鋼的知識。可放在這個世界也已經是最先進的生產方式了。至於其他的就交給那些公家和魏王以及李家等幫他物色來的工匠們。總之這個煉鋼廠將來會是公孫劍最主要的一個產業和力量。未來的兵器都可以通過這裏打造,而生產出來的鋼坯又可以出售,成為可靠的經濟來源。

  隨著臨水縣越發的繁榮,需要用工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如今城裏數萬居民除了老弱病幼之外幾乎都有了一份工作,可即便是這樣人手還是不夠。吸納人員成為了現在擺在公孫劍麵前最緊迫的問題。

  “主公,現在西門碼頭上的勞工都去了下遊的鐵料碼頭,可再有一個多月就到了汾水的枯水期,您安排的供一千五百料大船停靠的兩座碼頭也要開工。如今人手不足啊!”馮懷道跟公孫劍抱怨。如今的他管理的事情太多,西門碼頭要負責管理建設,還要接待招租招商事宜,另外公孫劍又將鐵料碼頭和鋼廠的建設扔給了他。辦事認真的馮懷道整天忙的昏天黑地,有時候甚至都吃住在工地不回小院了。

  公孫劍看了看最近消瘦了許多的馮懷道,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不單單是普通勞力的問題,還包括手下人才的問題。軍事人才、管理人才、謀劃人才等等。眼下自己手中除了馬騰齊石那幾個武夫就隻有馮懷道和劉大遠兩個文人。黃文元雖然是自己這邊的,可畢竟不是心腹之人。

  沉吟半晌後,公孫劍看著馮懷道和一旁沒有說話的劉大遠說:“普通人手的問題好辦,前幾天曹德來找我,說是他家好多的佃戶都跑來咱們這裏做工了,結果他家的地沒人種了。我覺得這是個機會,咱們可以用縣裏的名義去和曹家談,把曹家手裏的土地贖買回來一部分。然後利用這些土地吸引外來人口定居。再就是縣城要擴大,如今的縣城肯定滿足不了將來的需要。另外最主要的是咱們手中缺乏優秀的人才。”說到這裏,公孫劍停頓了一下,看看兩人後繼續說:“你們二位都是讀書人,有同窗或是好友,有才幹且不得誌的聯絡一下都給我喊來。這樣不但你們自己身上的擔子輕了。而且也為咱們將來做打算。雖然咱們目前不可能封官許願的。可是咱們不差錢啊!來了以後隻要有本領,咱們就給高俸祿。隻要他行有本事,一個月一千兩銀

  子我公某人都出得起。”

  “對啊!”馮懷道一拍自己的大腿,頓時喜笑顏開的看著公孫劍道:“我也是這段時間忙糊塗了。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正好我有幾個曾經的同窗好友無所事事,且都是些有真本事的人,何不寫封信邀請他們來呢!”

  “嗯,還是大人的思路開闊啊。我也認識不少有用人才。回頭我就去給他們寫信邀請他們來臨水。”劉大遠也在一旁奉承道。

  “除此之外,縣衙再張貼出榜文求賢。隻要有能耐的,不管是什麽人都可以來試一試。按照本領拿錢。”公孫劍又補充了一句。而後繼續說道:“另外派出人手去附近的各個鄰縣,就說咱們這裏大量的招工,待遇優厚而且可以安排定居。”

  “大人,這可不行。否則那幾個鄰縣還不得找咱們麻煩啊?”劉大遠勸阻道。

  公孫劍沒好氣的瞪了劉大遠一眼。這家夥就是腦袋不開竅。

  “有什麽好麻煩的?咱們又不是去搶人,再說誰讓他們留不住自己治下的百姓啊?假如那些百姓能夠過得好怎麽可能來咱們這裏?”

  “主公,其實劉知縣也並沒有說錯。”馮懷道開口替劉大遠解困。

  “朝廷對於每個縣的考核,主要是看人口和稅賦。可是人沒了哪裏還有稅賦?因此一旦鄰縣的人全跑咱們這裏來了,那些縣令估計殺你的心都有。所以咱們還真的不能這樣做。”

  “哦?那按照馮先生的意思,咱們該如何呢?”

  “主公,其實咱們招人可以,隻是不需要遷戶籍。然後給那些知縣一些好處,包括每年應該上繳的賦稅。這樣完全沒問題。他的任務完成了還能夠得到好處,而咱們也有人可用。”

  “那行,就按先生說的辦。咱們拿出些錢去打典附近鄰縣的官員。這個事情就交給劉知縣去辦吧。”公孫劍看著劉大遠吩咐道,而劉大遠則點頭答應下來,這種事也隻有他出麵比較的合適。

  議定了人員的事情,馮懷道和劉大遠就各自前去執行,該寫信呼朋喚友的就寫信,該張貼告示的就貼告示,劉大遠則帶著一些財物去到鄰近的幾個縣拜訪,嚐試著從附近挖人。

  公孫劍這邊在不斷發展,而張翰和胡添翼那邊消停了一段時間之後又開始了新的動作。將臨水縣這邊的情況不斷向朝廷匯報的同時,他們也發現了臨水縣的一些不同。

  貌似在公孫劍的治理下,臨水縣像是換了樣子,漸漸的萌生出一股從未見過的生機和活力。這樣的情況放在大周的任何一個地方也都不曾有。

  整日街上的人們都是忙碌的,已經很少像之前那樣看見閑散的人。甚至那些無所事事的混混們都沒有了,全部強製去到碼頭參與建設。而縣城的人們臉色也和過去不一樣了。家家戶戶都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每天都是喜氣洋洋的。

  這樣的變化讓曾經也想過為天下百姓謀福利的張翰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是什麽原因造成了現在臨水縣的這一現象,那個看似無法無天的公孫劍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一切都有序的進行著,公孫劍的事情卻沒有絲毫減少,每天還是一樣的忙碌。不過有了馮懷道的輔佐,他確實省了不少的心。而劉大遠也逐漸的成長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