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得賢能懷道助力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13 09:50      字數:3666
  “是,相國。回頭我就去安排。”羅大用拱手答應。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公孫劍暫時還不知道而且也沒時間去打聽。好在派趙長樂去送證據的時候,他特意囑咐了對方暫時先留在上京,有消息及時的傳遞回來。另外還讓趙長樂去找苟小五,對方是上京城的地頭蛇對於方方麵麵都比較了解,一來可以給趙長樂當個幫手,二來公孫劍覺得苟小五頭腦還算靈活做事也不錯,準備著將來留在上京負責收集朝廷的情報比較合適。

  這些日子,公孫劍可以說是忙的天昏地暗。好在劉大遠這個知縣還算是稱職,很多民生上麵的事情不需要他去煩神。為了穩固臨水縣如今的局麵,公孫劍先是讓馬騰和田擴在縣城內征召了三百多名青壯和原先那些北軍老卒以及收編的土匪一起接受整編和訓練。所有人不管以前是什麽身份,從現在開始就是新的臨水縣的團練兵丁。當然待遇也都很不錯,每個月一兩五的餉銀,每日夥食不但管飽而且還有油水,比起以前那種苦哈哈的日子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此優厚的待遇使得縣城裏不少同齡人都羨慕不已,紛紛打聽團練還收不收人。

  至於這支總數五百人的團練如何訓練,自然不用公孫劍太操心。他早就將前世的那套軍事作訓規定編撰好了,直接拿出來用就可以。最多是偶爾去檢閱一番,另外就是遇到不明白或者做錯的需要他指導和糾正。好在馬騰和田擴都是老行伍出身,雖然對於公孫劍編撰的那本訓練手冊不是太明白,但是請教過後也基本能夠執行的大差不差。很快五百人的團練就有了些樣子,這也讓公孫劍暫時的放心不少。前世太祖爺說的真理,唯有槍杆子裏才能出政權啊!對此公孫劍深信不疑。

  別看五百人不多,但這隻是個開始,公孫劍很清楚有些事情不能太過著急,否則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況且自己現在也沒有舉旗造反,組建團練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防備兩司和西北邊關那些將領。再說他身為臨水縣縣尉,編練民團本來就是他的職責。

  安排好民團的事,公孫劍又開始忙著和劉大遠商議今後縣城的發展。三大家倒了,可臨水縣百姓的生活還要照常繼續。原先因為臨水縣緊靠汾水岸邊,南來北往的貿易很多都會從這裏經過,尤其是通往西北吳國的幾乎都要從此經過。以往幾家和縣丞主簿聯手霸占著整個船運相關的業務,使得原本屬於縣裏的很大一塊收入都成為了私人的,可現在幾家沒了,但是生意還在繼續,隻是這裏麵卻有些亂,因為一係列和船運相關配套的業務如今都停滯了。無論是碼頭,倉儲還是旅店飯館等等這些原先被掌控在那幾家手裏的產業現在都被查抄了,因此也無人經營,使得縣城西門外的碼頭十分的混亂。

  在和劉大遠商議了許久之後,公孫劍大膽的做出決定,這些產業全部收歸縣衙所有,然後組織人手全麵的恢複經營。其實按照劉大遠的意思,這些產業直接發賣了也就算了。至少可以收回不少的銀錢。可自己經營,一是相關人手的問題,二是他這個做縣令的也不懂如何經商啊!

  對此公孫劍卻心中有數,他早已想好了對策。如今的他手裏有從吳國搶來的五萬兩白銀,還有從幾家查抄來的二十多萬兩,總數超過三十萬兩,加上那幾個倉庫裏堆著的金銀首飾古玩字畫起

  碼也值個二三十萬。等於說如今公孫劍手中有差不多五六十萬兩白銀的啟動資金。可問題在於這些錢財看起來多,可真正花起來也快啊!別的不說,光是那五百人的民團,每個月除了餉銀之外其他的夥食等花費就將近一千兩,而隨後的武器裝備等等那都是一筆大的開支,且不說公孫劍的目的可不是就這麽五百人。要爭霸手裏沒個幾十萬人馬怎麽可能?那手裏的這點錢可就不夠看了。所以他需要一個可以源源不斷可以為自己提供資金來源的買賣。

  對於劉大遠的顧慮,公孫劍一個辦法就解決了。所有產業全部歸縣衙所有,但是可以對外承包,隻需要每年給縣衙上繳承包費用就可以,另外規定的稅費也都要繳納。親自寫了招標啟事後,公孫劍讓人在縣城內外四處張貼,甚至於過往的商戶也都會被送上一張。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人主動找上門來。公孫劍拉著劉大遠開始了和上門來的人進行起洽談。為何要拉上劉大遠呢?一是因為劉大遠本就是縣令,再者也希望以後這些事情都交給劉大遠去處理。他可沒時間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消耗在這上麵。

  而此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的將公孫劍從這些瑣事中解放了出來。後來公孫劍回憶起這段往事,一直覺得自己失憶以來雖然沒有係統金手指什麽的,可是王霸之氣和主角光環卻一點不差。

  這天天黑後,公孫劍好不容易忙完了縣衙裏的事情,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自己依舊在石凹巷的住處。卻發現麵條店的門還沒關,裏麵依舊亮著燈。這幾日,家中隻有魏猛和小丫頭公羽舞,小店雖然沒有開門,但是每日那些孩子們還和往常一樣來小院讀書。可天色已經很晚了,那些孩子們早就應該回家了,而公羽舞按照往常的習慣也應該休息了。至於魏猛的話,就算在給自己守門,可也不會把麵條店的門開著而且還亮著燈。

  帶著疑惑,公孫劍邁步走進小院西側的麵條店內。進去一看,發現不但魏猛和公羽舞都在,而且店裏還多了三個陌生人。一見公孫劍回來,小丫頭急忙上前問安,並且急不可耐的吧嗒吧嗒的把事情原委給公孫劍說了一遍。

  原來是晚上準備休息前,魏猛按照老習慣將小院內外都檢查一遍,看看門窗是否關嚴。卻在西側麵條店外聽見有人低低的哭泣聲,好奇之下開門查看,發現門外的地上暈倒著一個五十歲年紀上下的老者,而哭聲則是守在老者身旁的一位年輕女子發出的。好心腸的魏猛上前詢問,才知道原來二人是父女,去州城投奔親戚,不想半路錢財被偷,二人這才流落到了臨水縣街頭,可身上分文無有兩天沒吃東西,結果老者走到這裏昏迷了過去。

  魏猛將老者抱進小店,放在拚起來的桌子上,安排公羽舞看著,自己去找了大夫。現在大夫正在給老者檢查。

  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公孫劍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吩咐小丫頭早點去休息,這裏有他和魏猛照料不用她跟著湊熱鬧。小丫頭雖然有些不樂意,可還是很乖巧的回去自己屋子睡覺了。而此刻大夫也檢查完畢。

  “沒什麽大礙,隻是心中焦慮加上饑餓所致。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好。連藥都不需要開。”大夫開口診斷道。公孫劍自然謝過大夫,又讓魏猛付了診金並且送大夫回去。這才仔細的打量這對父女二人

  。

  老者看起來有五十歲左右,可公孫劍知道古人都是看起來老,實際年紀並不大,而這個躺著昏迷的男子最多也就四十多歲罷了。至於那個女子,因為臉上也不知道抹了什麽,加上剛才哭了半天,臉上白一道黑一道,看不大清楚具體的年紀,但是看模樣和身段估計不會超過二十歲。

  女子注意到公孫劍在不斷打量他們父女,低著頭有些膽怯又有些害羞的開口答謝了公孫劍。而公孫劍則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去到廚房開始生火煮粥。

  餓了太久的人不能直接吃東西,否則對腸胃不好。所以公孫劍準備先煮些粥給父女二人吃。見到公孫劍在生火做飯,那姑娘急忙過來想要幫忙。可公孫劍卻阻止了她。

  “去看著你爹吧。屋裏有熱水,先倒些喝著。另外你父親醒了之後也讓他先喝一些緩緩神。”

  “嗯。”女子輕聲答應。

  “你們父女是哪裏人?”公孫劍開口問道。

  “是西北洛川府的,去到澤湖府投親。”

  “看你父親的模樣像是個讀書人,以前在家中作何營生?為何背井離鄉的要去投親啊?”

  女子半天沒有回答,公孫劍扭頭看去,對方紅著眼圈正在暗自抹淚。

  “父親確實是讀書人,家中原先也有些薄產。可後來母親病重,為了替母親求醫問藥結果都給花光了。最後母親還是沒能夠救回來。眼看家中無法生活,於是我們父女二人準備去澤湖府投靠我堂叔,卻不想半道上遇了賊。”後麵的話姑娘沒有再說下去,而公孫劍自然也很清楚。

  此時魏猛回來了,而那昏迷的老者也醒了過來。公孫劍吩咐魏猛去把東廂空著堆雜物的那間房簡單收拾一下,另外給加上一張床。等到粥煮好之後讓父女倆吃了早些去休息。可老者卻硬撐著站起身來給公孫劍隆重的施了一禮。

  “老夫馮懷道感謝公子救命之恩。”

  “舉手之勞而已,你們先歇著吧。有事明日再說。”

  轉過天來一早,公孫劍剛剛起床。小羽舞就招呼他去前院吃早飯。公孫劍還在納悶,心說什麽時候魏猛會做早飯了?可等他洗漱完畢來到前院是才發現,原來今天的早飯全都昨晚那位姑娘給做的。雖然簡單,不過看上去卻很不錯。見到公孫劍進來,嘴裏塞著包子的魏猛含混不清的說道:“大人,您快嚐嚐。味道不比您親手做的差。”

  而此時一旁的馮懷道卻早已站起來給公孫劍見禮。並且再次感謝了公孫劍等人的救命之恩。公孫劍客氣一番,而後示意大家一起先吃早飯。可卻不見馮懷道的女兒上桌,正要開口詢問,卻聽馮懷道搶先說道:“公大人,小女待會兒在廚房用些便可。”顯然馮懷道此刻已經知道了公孫劍的身份。而公孫劍卻不是很喜歡馮懷道這種男女有別的觀點。可對於別人家的家教和世俗的破規矩他也隻能是無奈的接受,一切等到以後再去慢慢的改變吧。

  可這個時候公羽舞卻不樂意了,撅著小嘴衝馮懷道說:“幹嘛要等我們吃完了才讓馮姐姐吃啊?這早飯可是馮姐姐一早起來做的。而且我爹爹以前說過,什麽女子不能上桌那些都是在欺負看不起女人,是吃人的禮教,應該徹底廢除。女人應該和男人平等,沒有女人哪裏來的男人。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