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六軍鏡
作者:一隻辣椒精      更新:2021-03-04 08:12      字數:2581
  李鴻儒對兵法一竅不通。

  這並非針對個人的術法,而是運用於群體的大手段。

  若用於個人,兵法並無太多用處,但若用於群體,兵法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李鴻儒數年前就糾纏著李靖,但耐不住沒緣分,屢屢糾纏沒有收獲。

  他最終也隻能‘苟富貴勿相忘’推了蘇烈,又推薦了徐茂功。

  徐茂功的好處還得很及時,對方在國子學聽完講,就上門罵了李鴻儒一通,又教了李鴻儒《縱橫之劍》。

  李鴻儒不清楚徐茂功學會了多少兵法,反正他的縱橫之劍是練成了,還發揮了不菲的作用。

  至於蘇烈,李鴻儒和對方的關係極佳,但至今沒有到回報之時。

  看蘇烈學到頭疼的小模樣,李鴻儒覺得蘇烈一時半會沒法出師。

  想從蘇烈身上撈些兵法書的日子有些遠,李鴻儒也隻能趁機自己上了。

  他學這類術法用處不大,但若真要去吐渾國參戰,李鴻儒希望自己底氣能足一些。

  李鴻儒也隻是提及借書觀摩觀摩,這讓李靖很痛快的允諾了下來。

  隨著練功房的提升,往昔觀測屢屢不達標的《六軍鏡》果然顯出了可研讀的提示。

  李鴻儒看看左手的《玉帳經》,又看看右手的《六軍鏡》,他最終選擇厚的。

  隻是《六軍鏡》厚度不菲,又夾雜數道兵法,研讀的時間可能有些長。

  李鴻儒也隻能希望李靖到時別把他提起來丟出去。

  “我讀書有些廢寢忘食,看書速度又慢,您可千萬別讓人打擾我啊!”

  關鍵時刻,李鴻儒也就指望蘇烈能幫襯一下了。

  李鴻儒還提及自己修煉了辟穀術,十天半月一月不吃飯不飲水也是小事。

  這讓蘇烈滿臉茫然,感覺李鴻儒廢寢忘食的水準有些太高了。

  若是以李鴻儒為參照,他以後的日子可能會過得很慘。

  但蘇烈最終拍胸脯保證了下來,還提及自己會去李府通報一聲。

  “那就拜托兄弟照顧了!”

  李靖的兵書也沒法攜帶跑回家,李鴻儒找了一處書房之地,將點魂燈燃起掛上。

  這盞燈其他作用不提,用來照明也不錯。

  至少李鴻儒研讀時不會沒有光亮輔助。

  他手持兵書,眼光凝神時已經恍然進入到了研讀狀態。

  《六軍鏡》。

  這冊兵法書蓋晗起霧、驅風、驟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行軍大挪移,是一套如《雷函天書》那樣循序漸進修煉的典籍。

  第二道和第三道兵法就是呼風喚雨之術。

  隻是有李靖的改良,這道兵法術被分割開來,也有了不同的妙用。

  李靖的兵法推崇虛實之分,也對應著真假效果的區別。

  在條件難於滿足正常的情況下,李靖這門兵法亦能發揮到一定作用,使喚出虛假性的兵法進行迷惑。

  譬如針對汗國陰山陣地的那場大霧便是如此,隻是那場大霧是屬於滿足正常條件下的虛假性大霧,更多作用是遮掩大唐軍隊的行進。

  風聲鶴唳能增強敵軍人心惶惶的恐懼效果,配合強大聲勢時使喚的效果最佳。

  這能讓主帥進行分兵操作,讓小股兵團發揮到主力兵團恐嚇的效果,導致敵方慌亂撤退。

  草木皆兵可用於製造假人假馬。

  簡單而言,這是結合了幻影幻術等能力,利用草木化成兵甲的大型術法。

  水準不高時,這道兵法破綻較大,若是修行的水準較高,便能發揮出不菲的威能,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利用這些草木之兵作戰。

  風聲鶴唳與草木皆兵算是李靖兵法中虛實結合極強的兵法之術。

  而行軍大挪移則是集團性的定位交換。

  但凡在軍士身上做了術法標記,一旦到了施術者所需要的時刻,便會產生方位互換。

  這能讓前排衝鋒者安然撤退回來,也能讓精力飽滿的第二縱隊替換後繼續衝鋒。

  李鴻儒看得嘖嘖稱奇。

  相較於一些術法的單人遁走,李靖這種兵法範圍之廣,作用人數之多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兵法絕對屬於李靖征戰的大型利器。

  戰爭需要靠智慧,也需要靠實力。

  李靖是兩者皆有。

  李鴻儒目光怔怔,手中的《六軍鏡》慢慢翻頁,也漸漸進入到尾聲。

  合上這冊厚書之時,李鴻儒隻覺腹中空空。

  身體沒死,但狀態稱不上有多好。

  服氣辟穀法隻是維持生命,並非保持生命的飽滿狀態,長久不進食,李鴻儒該餓還得餓。

  他動了動頗為無力的四肢,連連開始著大口的深呼吸。

  這讓李鴻儒終於恢複了一絲氣力。

  李鴻儒這種動靜也將蘇烈吸引了過來。

  “哎媽呀,你是玩真的啊!”

  “你知不知道,你真的有二十四天沒進食了哎!”

  “你這是什麽神仙辟穀術,趕緊教教我!”

  “李師很希望我也有這種辟穀術,可以如你一樣不吃不喝背誦兵書。”

  ……

  蘇烈好一陣劈裏啪啦吐槽。

  李鴻儒果然帶來了一個壞榜樣。

  人和人不能亂做比較,他哪知道李鴻儒廢寢忘食能費這麽長的時間。

  這比道家之人閉關都可怕。

  大夥兒提及自己閉關,那也沒到不吃不喝絕食的地步。

  隻要是人就免不了有生理行為,也會對應正常的需求。

  看著李鴻儒臉色蒼白,蘇烈頓時捧來了清水。

  “走走走,哥哥帶你去吃點東西!”

  書房中隻能放茶水,少有盛放酒食等物,見得李鴻儒走路都在飄,蘇烈還攬了一把。

  此時李靖沒有在書房中。

  見得李鴻儒有些詫異,蘇烈也開了口。

  “十一月十九日,吐渾國大軍壓到涼州區,如段大將軍率軍深入吐渾一樣,吐渾國也殺到了咱們大唐近千裏腹地中,連連擊潰數個阻擋的兵團,最終揚長而去。”

  “朝廷現在一團糟,皇上憤怒異常,連連下達著政令,兵部現在有調動兵員的大動作。”

  “李師腿腳有些問題,兵部那邊有些擔心,他現在去找魏國公商量去了。”

  李鴻儒研讀閉關的時間太長了,錯過了一些朝廷大事。

  自從汗國被滅後,大唐已經數年沒有被人打到深入腹地千裏的情況。

  當腦袋上的光環不再,便難於對周遭各國形成威懾性。

  朝廷此前派段誌玄出征吐渾時,朝廷的文官團不乏反對之聲。

  待到此時,諸多聲音已經齊齊壓了下去。

  不管之前是什麽情況,現在已經沒了選擇。

  大唐不打也得打,隻有打出足夠的戰果,才能免於無窮的後患。

  此時不僅僅是吐渾國王庭在注視大唐朝廷的反應,吐蕃、句驪等國都在等待大唐可能的行動,甚至於被打壓跑遠的汗國餘孽也蠢蠢欲動,想著跑回來重新立國。

  大唐和吐渾國牽牽扯扯幾十年,不乏各種交惡,也伴隨著小範圍的爭奪和交戰。

  但交惡到如今這種程度,饒是蘇烈也沒想到。

  吐渾國沒有任何退讓,對段誌玄率軍反擊進行了直接的報複,宣誓著自己的地位。

  大唐必然要做出正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