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陰符經》
作者:一隻辣椒精      更新:2021-03-04 08:12      字數:2689
  年輕、鋒芒、有銳氣。

  這是李鴻儒給予參與翰林宴諸多才能才藝者的第一印象。

  這也是年輕人們的通病,時不時需要打壓一下才可能變得謙遜。

  《馬上作》並非屬於才華橫溢的詩詞,但極為應景應場合。

  相較於長孫無忌和歐陽詢的外貌吐槽打油詩,《馬上作》夾槍帶棒的對比更有文人的本色。

  “算你輸得起!”長孫無忌喜道。

  許敬宗轉手的《陰符經》並不屬於他,但見得許敬宗吃虧,他的內心終於平衡了。

  “這帖子上的字寫的真好!”

  李鴻儒亦是喜滋滋。

  長孫無忌的賞賜屬於借花獻佛,還得有能耐才能去拿。

  大抵是長孫無忌見他在步軒殿做詩詞太輕鬆,才有了這趟翰林宴之行。

  諸多的好處都與馬相關,李鴻儒隻覺與‘馬’有緣。

  “歐陽詢的人醜了一些,但字寫得連我都要誇頂呱呱,沒法去挑毛病!”

  長孫無忌笑人不笑字,指著《陰符經》時亦連連點頭,止不住的誇讚。

  “歐陽大人的字帖值錢嗎?”

  李鴻儒翻看了一遍,隻覺歐陽詢的楷書極為平正。

  他見過的上佳字帖不算多,自動拿王羲之寫的《黃庭經》做了對比。

  高下立判之時,李鴻儒也在低聲詢問長孫無忌相關事宜。

  他拿字帖沒什麽用,若是有人喜歡,拿去私下交換些錢財倒是不錯。

  “值!”

  長孫無忌點頭。

  “不說價值千金,這老兒精心之作的潤筆費值百金是沒問題的。”

  “這麽多。”

  李鴻儒回頭掃了掃歐陽詢,隻覺這些人寫出的字真值錢。

  整篇《陰符經》隻有三百餘字,這是一個字至少就值三兩銀子。

  若他有歐陽詢這種能力,他每天都要蹲在家裏寫字賣字,直到自己財富自由才止筆。

  “你不會想著賣掉吧?”長孫無忌臉色奇異道。

  “賣啊,值錢肯定要賣啊,不賣收藏幹嘛,我又沒什麽收藏的愛好”李鴻儒低聲回道。

  “你這沒見識的小東西,心思怎麽長錢眼裏去了”長孫無忌罵了一句才道:“這《陰符經》字帖看著不顯異樣,但這是一等一的字帖,可鎮壓到鬼神,而且這是皇室提供的寶墨與宣紙,尋常都難得一見。”

  “這字帖是個寶?”

  “當然是寶,若是你們打楊素的時候,得這字帖之助,至少能鎮壓他三百息,若是念動經文,還能發揮不菲的摧毀威能。”

  長孫無忌這麽說,李鴻儒就得將《陰符經》收起來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他不會主動去害楊素,但確實需要一些防備的力量,免得合作時翻船。

  “早點給我們一些寶貝就好了”李鴻儒嘟囔道。

  “我想給你顯妖鏡,但我怕你不敢要!”

  長孫無忌悻悻的說了一句,見得李鴻儒正欲要張開嘴巴,又在那嘟囔自己是說著玩兒,不能當真向他詢要。

  這讓李鴻儒嘴巴裏的‘我敢要’憋了下去。

  他這上司很不靠譜,太喜歡開玩笑話。

  李鴻儒覺得長孫無忌的話隻能隨便聽聽,他要當真很可能會被坑成大傻子。

  但今天的收獲不錯。

  《陰符經》屬於被動觸發型的書帖墨寶,這份字帖並不需要像畫寶一樣進行啟咒。

  隻要遭遇陰物鬼邪神異之類的生靈,展開字帖便能生效,具備一定的鎮壓之力。

  李鴻儒想到了道家鎮壓陰物的畫符,隻覺字帖和那些符文的作用有些類似。

  在遠遠之處,閻立本的畫作終於出爐。

  這是畫馬之作。

  作品類似於閻讓的《六駿圖》,但閻立本沒短斤少兩,畫作上真具備了六匹駿馬。

  若是凝視去觀望,還能見得六駿迎麵奔襲而來的感覺。

  待得閻立本戳下印章,才讓這六駿化成了平常畫作的模樣。

  一時間又有連番的讚美聲出爐。

  “臣聽了長孫司空的《義馬》詩文,鬥膽取了陛下當年南征北伐時的坐騎神韻,還望陛下勿要怪罪”閻立本道。

  “何罪之有”唐皇笑道:“見得這些老夥計的模樣,我欣喜還來不及,眾卿莫要與我搶閻卿的大作啊。”

  大概是在洛陽城缺乏過妖馬的畫寶,唐皇此時也收了閻立本這副《六駿圖》,這讓李鴻儒有些無語。

  皇上開口,眾人便不能哄搶了,便是出價和兌換的資格都沒。

  諸多人隻能將目光聚焦在最後寫字帖之人的身上。

  對方人至中年,身穿水墨色儒服衣,頭戴一片氈巾,長須紅麵,精力齊齊貫注在手中那支毛筆上。

  對方寫字的速度並不顯快,一筆一劃似乎仿若在推移重物。

  “上佳的字帖難成,一兩月能畫出一幅已經是了不得,褚遂良……”

  長孫無忌低聲開口介紹,話還未說完,隨即便聽得了一些人的驚呼。

  隻見書寫字帖的褚遂良將筆停了下來,額頭冷汗外溢,一臉的疲憊之色,在唐皇那兒告罪。

  “《陽符機》字帖難成,不必勉強,還望褚卿以後能勇攀高峰,來人,賜好茶。”

  褚遂良做字帖失敗,唐皇一陣好聲寬慰,也讓褚遂良放心了下來。

  翰林宴中,擅長詩文者提供素材,擅長旋律者提供環境,有道者誦讀。

  又有人作畫,有人題字。

  看似一場翰林之人的盛會,但新形成了數件文人法寶。

  李鴻儒沒見到前奏,湊了個尾聲,隻能聽長孫無忌隨口提數句當時的光景。

  但他湊熱鬧也湊得舒坦,諸多人還沒他的收獲。

  李鴻儒一顆心喜滋滋。

  待得翰林宴落下,諸多翰林之人告退,他才被長孫無忌帶到了唐皇身邊。

  “居然是楊素!”

  待得李鴻儒呈上寶珠,唐皇從寶珠中瞅過,亦是低聲詫異了一句。

  “你們怎麽能將這種場景刻下來?”唐皇笑問道。

  “我師兄公孫舉來江湖司稟告過情形,但苦於拿不出真憑實據,無人相信,隻得尋了一枚寶珠謀求做見證,沒想到有機會錄了一番!”

  這是要過唐皇這一關了。

  李鴻儒低聲回了一句,隨即瞅瞅長孫無忌,長孫無忌頓時在那一陣臉紅耳赤的開口解釋。

  長孫無忌確實有顧忌。

  第四道榜文幹係重大,若無真憑實據就去調用諸多大人物,他會被坑死。

  公孫舉此前的報訊沒什麽用,他確實要確保有九成以上的幾率,才有可能請動諸多大人物齊齊出手誅殺楊素。

  他哪曾知曉公孫舉沒碰上大隋文帝,碰上了楊素。

  “繼續查”唐皇道:“近一年過去,江湖中很多人已經在觀望這道榜文了,拿去刺激刺激他們也好!”

  榜文初見成效,效果讓唐皇很滿意。

  尤其是楊素倉惶而逃的模樣宛如喪家之犬。

  公孫舉等人算是第一組有成效者,若是再產生第二組,第三組……

  隻需這種情況多出現幾次,但凡一次又一次的接力,楊素便會疲於奔波,最終喪命。

  唐皇此時很滿意公孫舉已經辭官,化成普通人,這種正常人現身說法的效果會很強。

  渤海郡青陽鎮百裏外的板山大概會熱鬧好一陣了。

  李鴻儒等人也不擔心秦皇分墓被人發現。

  在那處分墓中,要麽毫無收獲,要麽被困真實的大墓中,難有多少生機可言。

  若真是有人降下了萬龍閘,齊齊破碎下的掩埋,那問題也不算太大,以後慢慢挖山倒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