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史上年紀最小刺史
作者:咕行      更新:2021-09-02 12:55      字數:4204
  李孝恭的話一出。

  頓所有人的腦中,開始無限製的思索了起來。

  要比都水令一職還要高。

  都水令一職就已經乃是正五品上的官職了,比這都水令還要高,那可就真沒有什麽州官可想了。

  除了這刺史之位,就再無其他的了。

  李孝恭看著房玄齡,兩眼投射出一道殺氣過去,這讓房玄齡突然想起李衝元的頭上還掛著一個都水令之職。

  而此時的他,已然知道,李孝恭所指,乃是這洋州刺史一職了。

  房玄齡快速思索著辦法。

  阻止。

  一定要阻止。

  這是房玄齡此時的辦法,因為除了阻止李衝元外放為官之外,他別無他法。

  這不,心中一有計定之後,房玄齡立馬又站了出來向著李世民恭敬一禮道:“聖上,依我朝而論,目前還沒有未及冠禮之人就外放為官的,除非皇室子嗣。況且,李衝元乃是西鄉縣侯,如外放他到洋州為官的話,於禮雖合,但於宗室卻是不合。如天下各州官吏聞此事後,必不會答應的。”

  好嘛。

  房玄齡不想讓李衝元做這洋州的刺史,直接把網撒到了全國了。

  房玄齡知道。

  李世民今日讓王禮站出來提議李衝元之事,可見李世民心裏已經想要外放李衝元到洋州為官了。

  對於李世民的辦事風格,朝中眾人基本都知道。

  如李世民這般行事了,朝臣們絕大部分人都會同意,絕不會與著李世民這個皇帝叫板的。

  所以,他也隻能把這事往著天下的官吏說去了。

  有道是。

  隻有用天下官吏的口,來堵住這次李衝元外放為官之事。

  “聖上,此事臣也認為不可。想當年,他李衝元在我國子監,毆打他人,就憑此事,他李衝元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州之主官。更何況,李衝元頑固不化,迷惘不靈,學業更是一塌糊塗,此品性又何以為官?”當房玄齡的話還沒熱乎呢,這國子監的祭酒孔喻立馬站了出來。

  從他的嘴中,每字每句都帶著對李衝元的惡貶,更是把李衝元說得成什麽都不是的玩意。

  如果李衝元在場的話。

  李衝元非得把這死老頭打死不可,省得他出來惡心人,更是省得他出來咬壞人旁人。

  惡狗一條啊。

  房玄齡的反對,那到是有他的理由。

  畢竟,身為宰相的他,很多事情需要考慮考慮。

  同時,李家與房家的恩怨放在這兒呢,他房玄齡要是不站出來,那可就不是他房玄齡了。

  況且。

  因為他那兒子弄死李衝元的金魚,更是讓房家差點沒揭開鍋,要不是李世民這個皇帝賞賜了些財物的話,房家估計真的要窮好幾年了。

  而孔喻站出來阻止,更是把李衝元說得狗屁不是。

  這就讓人很不爽了。

  第一個不爽的,就是程咬金了,“孔老二,你這話說的真臭。李衝元雖年小,可一帛萬民書,就抵得過你孔老二好幾代人。老程我到想問問你孔老二,你得過萬民書嗎?你一句話能使百姓自發幫你的忙嗎?你能在汾州出現災荒之時,以一己之力讓百姓度過災年嗎?你會舍萬貫家財修水利嗎?你又是否願意舍棄你家的錢財修建水庫嗎?就你孔老二的德性,咱們朝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你還是回家抱孩子去吧,省得出來丟人現眼。”

  謔。

  程咬金這一番話一出,頓時把孔喻氣得快要吐血了,伸手指著程咬金,這話到了喉間,卻是不知道怎麽說出來了。

  李世民見狀,冷哼了一聲。

  頓時,程咬金嬉皮笑臉的看向李世民,趕緊回身退位。

  程咬金這一席話,頓時把本欲想要發話阻止李衝元外放為官的朝官們閉嘴了。

  就程咬金所說的這些,至少在朝堂之上,還沒有人做到過。

  不要說朝堂之上了,估計全天下都沒有人做到過。

  先不說什麽汾州災荒之事。

  就先說這李莊水庫之事,這天下估計也沒幾個人做到過。

  其次就是這澇水以及洋水的修繕之事,這天底之下,估計就沒有哪個傻子會願意花自己的錢來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就一句話。

  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傻子,但李衝元偏偏做了,而且還持續的在做。

  沒人說話了。

  也沒有人再站出來阻止了。

  就連房玄齡都知道,當程咬金把這些事一擺出來之後,他已經有些無力再阻止了。

  不過,就算是無力,他房玄齡也得繼續阻止,“聖上,宿國公所說的到也是事實,但事實並不代表著李衝元他可以在未及冠之前就可以外放為官的,而且還是五品以上官職,臣希望聖上考慮天下眾官吏們的想法。”

  又來了。

  一個未及冠之名也確實能夠打一眾年歲小,有能力的人給壓倒了。

  “聖上,房公說的並沒有錯。未及冠者外放為官,此事在我朝本就不曾發生過,如此例一開,未來不可控啊。”長孫無忌也隨之附和道。

  隨後。

  又站出來好幾位朝官,依房玄齡所言的這個理由希望李世民暫停李衝元外放為官。

  不遠處。

  一直站在角落裏的李衝寂,此時心中卻是翻天覆地了。

  他實在沒有想到,今天的議程之中,卻是自己的四弟要外放為官,而且還是洋州西鄉之地。

  此時的李衝寂,心中早已明白,朝堂上所爭議的官職,乃是這洋州的主官一職。

  李衝寂在今日朝堂之上沒有說話的資格,要不然,他非得站出來不可。

  不過。

  好在自己伯父在,要不然,自己四弟這外放為官之事,說不定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心中思量不停的李衝寂,站在那兒靜靜的聽著,又靜靜的看著這些朝官們的爭議不停。

  李孝恭再次出例,向著李世民拱手一禮,又看向房玄齡等人,蔑笑道:“別人都說房公文采菲然,熟文史懂各家典籍,正直無私。而我李孝恭今日算是明白了,原來房公也隻是一個小人罷了。”

  “你!!!河間郡王,此乃朝議,並非你我鬥嘴之時。我房某何時小人了,今日當著聖上的麵,你如不道出個所以然來,我房某絕不會善罷甘休。”房玄齡一聽李孝恭的話,頓時冒三丈了。

  小人一詞,揭了他房玄齡心中最不想讓外人道的東西。

  他阻止李衝元外放為官,本就是私心作祟。

  而如今被李孝恭直接擺在台麵上來了,他房玄齡要是不冒火,那他就不叫房玄齡了。

  李孝恭繼續投去一道鄙視的眼神,泰然自若道:“想先秦之時,甘羅以十二幼小之齡被秦皇授於上卿之位。此年歲,依房公你所見,那甘羅是不是連替你提履的資格都沒有?而李衝元已十七之齡,又被聖上授鄠縣縣令之職,更是授都水令之職。難道外放為官還不夠年歲?”

  “我說你房公是個小人,難道有錯?據我所知,去年房公賠償李衝元的錢財,其中就有著奉節的田地。而你房家賠償就賠償,卻是連奉節的佃農全部帶走,敢問,房公你是不是小人?還有,你賠償李衝元的另外一塊豐利的田地,佃農雖說並未帶走,但田地卻是被你家的管事吩咐把田全部弄毀。敢問房公,此否為小人行徑?嗬!小人就是小人。”

  謔。

  李孝恭不說,一說就爆驚雷。

  而這個雷更是把眾朝官們給雷得外焦裏嫩。

  誰也沒有想到。

  房玄齡還能辦出這等事情,這讓朝堂中的眾朝官們這才知道了這件事情,紛紛望著房玄齡,靜等著他如何辯解。

  就連李世民也是望著房玄齡,貌似在等著房玄齡作出解釋。

  而此時的房玄齡,他哪裏知道這事啊。

  原本。

  他房家賠給李衝元的錢財之事,都已經賠完結束半年多了,這事在他的認為當中,早就應該結束了。

  可此時李孝恭爆出這麽一個驚雷來,這也使得他百口莫辯,更是不知道怎麽回事。

  至於什麽甘羅為官之事,此時他已經不想再言了。

  他隻想趕緊處理好他房家賠償給李衝元的田地,更是想知道這事怎麽回事。

  “河間郡王,你這是汙蔑。我房某絕不會辦下此等事情,而且,此事早已過去良久,河間郡王你現在提,難道不覺得是一種對我房某的汙蔑嗎!”房玄齡怒視著李孝恭,他根本不相信他房家的人會幹出這等事來。

  李孝恭又笑了,而且還是哈哈大笑,“哈哈哈哈,房家,嗬嗬,還是算了吧,小人又何需他人汙蔑。”

  “衝寂,你來說,此事可真!”李世民見李衝元的事情引發出了一場失德之事,頓時望向李衝寂。

  李衝寂見李世民叫他,趕緊從後麵站了出來,向著李世民躬身一禮,“回聖上,伯父所言不虛。不過,我母親曾交待過,此事就當沒有發生過。去年,房家賠了錢,也賠了地,至於佃農帶走,以及地被毀之事,母親交待過,此事暫作結束。”

  好嘛。

  李衝寂算作一個佐證了,這讓房玄齡當場差點昏了。

  一人說或許有些參假的成份。

  二人說可就不得不懷疑了。

  而且。

  這事還是李世民發了話問的,他房玄齡就算是再懷疑,也不可能當作李世民的麵去懷疑此事的真假了。

  李世民冷眼望了望房玄齡,冷哼一聲後,回到寶座上坐下。

  而此時的王禮,卻是看了一眼他身側的金內侍。

  金內侍明白,該到他出場了。

  金內侍往前走了幾步,望了一眼眾朝官們後,大聲說道:“依太上皇旨意,李衝元雖未及冠,可外放為官。鑒於李衝元年歲小,太上皇認為李衝元可為洋州代刺史,行使刺史之職。”

  好嘛。

  金內侍一出,誰敢再多話。

  金內侍一直不說話,一直等著這朝堂之上的爭議結束他這才開言,到是看了一場好熱鬧。

  原本。

  他完全可以在王禮發完話後,他就可以站出來代表李淵發話了,更是完全可以阻止這場朝堂上的你爭我奪的場麵。

  可他偏不。

  不過,金內侍到是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爭鬥,這也讓他有了向李淵回報的話頭了。

  隨著金內侍話一結束。

  李世民輕吧的咳了一聲,“即然是太上皇的旨意,那就依太上皇的旨意辦吧。著三省擬詔發往西鄉,退朝。”

  李世民起身,直接出了大殿。

  說來。

  李世民心中本是不想讓李衝元做這個洋州的刺史之職的,不管如何,他都需要顧忌朝官們的意見。

  而李淵派了金內侍過來,身為兒子的他,一來是想緩和一下父子二人的關係,二來,又因為自己妻子的力諫,三來這場爭議到現在為止,以李家為勝。

  正好。

  他李世民也就順了他老子李淵的意,同時,也順了自己妻子的意。

  隨著朝一散。

  李衝寂二話不說,不顧有失大體,飛奔出了宮。

  李孝恭原本還想與李衝寂交待幾句話,可沒想到這一轉眼,李衝寂的人影就消失在視界當中了。

  “孝恭啊,這酒是你請還是李衝元那小子回來後請?你可別跟我說這酒沒得喝啊。”程咬金走近李孝恭,哈哈大笑道。

  而此時,魏征也走了過來,“河間郡王,今日你可真是說得太過了。”

  “哪裏過了,難道他人做了的事,我等還不能說了?”李孝恭知道魏征所指,但卻是雙眼望向一臉失落神情的房玄齡。

  魏征輕輕的搖了搖頭,“唉!金內侍出現,本就可以早些結束今日之事,可沒想到,這轉眼就鬧成這樣。這下好了,李房兩家的恩怨更深了。”

  “哼!深又如何,咱侄兒本事大,房家,嗬嗬。”程咬金看熱鬧不嫌事大,衝著不遠處的房玄齡又是哼又是冷笑的。

  回到府上的李衝寂,直奔內院,一見到老夫人後,急聲道:“母親,剛才朝堂上議事,四弟被任免洋州刺史之職。”

  “什麽!!!”當老夫人一聽到兒子的這番話,差點沒被嚇著。

  十七歲的刺史,這可真是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刺史了。

  老夫人此刻著實有些傻愣了。

  當她再三確認之後,連連拍手,連呼好幾聲,“哈哈哈,好啊,好啊,元兒要做刺史了,元兒要做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