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西鄉之事
作者:咕行      更新:2021-05-18 12:49      字數:4719
  每一頭的野豬豬鬃,其實並不多。

  而且能被李衝元利用到的,也隻有頸部和脊背這一部分罷了。

  其他的,李衝元買來也沒啥用。

  而且。

  這玩意量還少,想要大量製作出牙刷出來,估計也是有些難度。

  但有了王廷的運作。

  李衝元自然是不用擔心沒有豬鬃可用。

  這個時代什麽最多?

  除了人之外,山林居多。

  山林之中,野獸可謂是到處都是。

  野豬更是其中一霸。

  俗話說的好。

  一豬二熊三老虎嘛。

  野豬要是發起瘋來,就連熊和老虎都得讓一邊去,可見這玩意的戰鬥力不俗的。

  而且。

  其繁殖能力,放在山林之中,估計也是排在前頭的。

  食物雜。

  上到其他的小動物,它們能吃,下到一些樹根草根,它們也能吃。

  而且還是成群結隊的。

  據李衝元所知。

  就終南山中,這野豬群可謂是數不勝數。

  依著李衝元估算。

  終南山中的野豬數量,估計已經超越了他的認知了。

  猶如非洲大草原上的那些野生動物了。

  “豬,大,多。”此時,李衝元正與著小瘋子站在一塊,看著豬圈裏的野豬仔。

  最近一段時間。

  小瘋子的活計之中,多了一項新的事情,那就是去牛首山外圍摘嫩竹筍。

  白羆依然養在喬蘇家。

  而小瘋子除了要看著他的大鵝之外,還要拔豬草,更是要給白羆準備嫩竹筍,你不讓他幹,他還不樂意。

  李衝元前段時間,就曾讓小瘋子別管白羆了。

  可這小家夥到好,直接丟給了他李衝元一個白眼,甚至還學會了李衝元的一招,甩了一個後腦勺給他。

  為此。

  李衝元也不再去管這小家夥了。

  李衝元摸了摸小瘋子的小腦袋,點了點頭道:“等它們長大了,小郎君我給你整一頭豬,讓你從年頭吃到年尾,省得你這小家夥瘦得跟根柴似的。”

  小瘋子比較瘦,像是沒有營養的樣子。

  李莊窮嗎?

  當然不窮。

  即然不窮,為什麽不多吃一點,吃好一點呢?

  對於普通的窮人來說。

  有點糧食,或者有點錢了,都是緊著來的。

  即便是家中有不少的糧食了,有了存錢了,可他們依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也不舍得花。

  哪怕李衝元這個小郎君從鄠縣每天從鄠縣買來不少的肉,分發到各幫工手中之後。

  這些農人百姓們,也都是醃起來,然後製作成臘肉。

  想要吃點油葷,那就在鍋裏過一下就算是解了嘴了。

  哪裏真舍得吃肉。

  對於這事。

  李衝元說過,也勸過。

  可依然無效。

  為此,李衝元甚至還想著把肉做熟了再分發下去。

  可這一個想法一出現在他的腦袋中後,就直接丟棄了。

  小瘋子聽著李衝元的話,開心的有些找不著北,拍著小手,賣力的吸著鼻子,像是在回味豬肉的味道一般。

  野豬越來越多。

  也越長越大。

  這個小豬圈已經不適合它們的成長了。

  李衝元早在野豬仔出生之後,就已經在李莊的西邊,靠近牛首山一側,建起了新豬圈來了。

  隻要這些野豬仔再長大一些,就可以遷移到那邊去。

  到時候,再買上一些家豬,與著這些野豬仔一起圈養。

  如此這般。

  這養豬產業,也就可以起來了。

  至於肥,那更是李衝元所看中的東西。

  為此。

  李衝元還特意讓幫工們在那邊挖了一個若大的積肥池出來,便於以後豬肥堆積發酵之後使用。

  不過。

  這個想法,估計得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去了。

  諸事順利。

  山上的果樹苗茁壯成長。

  地裏的懷山,早已是花開片片。

  而甘蔗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由著婦人們剝葉貯青,然後增肥填泥澆水的。

  至於芋頭地裏的芋頭。

  李衝元可謂是無所不用其及。

  芋頭的支莖葉長長了,自然而然的需要剝掉一些,然後再把芋莖杆存起來做成酸菜。

  至於葉子。

  李衝元也是沒有浪費,直接剁碎,喂豬了。

  沒有什麽東西,是李衝元不利用的。

  而且這些可都是他的成果,李衝元可真不舍得隨意丟棄。

  澇水的修築,一直不停。

  石料從終南山中一車車的運送出來,木料也從牛首山中一根根的被扛到了澇水兩岸。

  至於李衝元最看中的山凹。

  大肚他們每隔幾日,就會來報喜。

  說什麽又有一窩苗出來了,其中好多顏色的金魚都有。

  還說什麽前段時間孵化出來的金魚,出現了兩叉尾的。

  總之。

  大肚每逢見到金魚有喜事,就必會跑回村子,向李衝元報喜。

  前段時間。

  得了一百貫錢賞錢的他,以及他的那幾個下屬。

  可謂是賣力的很。

  就差雙腳釘在山凹裏,看著那些金魚苗了。

  這不。

  就在此時。

  李衝元與著小瘋子正趴在豬圈外圍,看著豬圈裏的那一群小野豬之時,大肚就跑得滿頭大汗的奔了過來,“小,小郎君,小郎君,大,大好事,大,大好事啊。”

  “你先喘口氣再說,什麽大好事?”李衝元一見大肚如此模樣,就知道山凹那邊肯定又有好消息了。

  李衝元也不著急。

  反正喜事是一件接一件。

  李衝元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最近自己跟小瘋子說的話多了,沾了點特意功能了。

  待大肚緩了氣之後,又是擦了擦滿頭的汗水喜道:“小郎君,水泡眼又有一條了,而且比上次的那條還要好看。還有,我發現了一條兩個腦袋的金魚,腦門上頂著另外一個紅色的腦袋,太漂亮了。”

  李衝元一聽。

  二話不說,直接撒腿就跑,往著山凹奔去。

  就大肚所言。

  李衝元一聽就知道,這是獅子頭金魚啊。

  高興啊。

  太高興了。

  這還隻是試驗,就出現了獅子頭最難培育出來的金魚,李衝元高興的都有些不知道怎麽著了。

  這不。

  一路急奔之下,連連在路上摔了好幾跤。

  好不容易,這才趕到了山凹裏。

  當李衝元往著魚池中搜索過去後,確實發現了大肚所說的那條金魚,“哈哈哈哈,好,好,太好了,獅子頭啊,真是獅子頭。出了獅子頭,這是你們的功勞,今天,小郎君我為你們親自掌勺,犒勞你們。”

  大肚和幾個下人一聽李衝元的話,紛紛高興不已。

  李衝元的做的飯菜。

  大肚算是吃得最多的了。

  至於那幾個下人,雖也吃過,但其量卻是少的可憐。

  為此。

  他們平日裏一聞到小院飄出來的香味後,都期望著,以後能天天吃到李衝元做的菜肴來,最好還是米酒悶大鵝。

  而此時李衝元放下話來,說要為他們親自掌勺,這可就是莫大的榮幸了。

  哪有主家或東家為了給他們慶功,親自掌勺的。

  可李衝元就是這麽不講路數。

  一遇上好事,或者大喜過望之時,那必然是誇下海口來。

  這不。

  此時的李衝元就是如此。

  一條獅子頭,一條兩叉尾,還有一條水泡眼。

  僅這三條金魚,李衝元就覺得值當為他們掌勺了。

  可是。

  李衝元一路圍著池子搜尋之下,卻是發現了一條很是特別的金魚。

  “咦,這是什麽品種?不會是?”當李衝元一見這條很是特別的小金魚後,直接愣在了當場。

  小金魚很小。

  小指甲蓋大小。

  但全身金黃色,而且肚子特別大。

  小腦袋上,還頂著一個小圓球。

  皇冠珍珠金魚。

  是的。

  就是皇冠珍珠金魚。

  不過。

  李衝元卻是從未見過全身金色的皇冠珍珠金魚,隻是見過普通的皇冠珍珠金魚,或者皮球珍珠,以及五花珍珠。

  可當下他所發現的這一條。

  即不是五花,也不是皮球,更不是普通的皇冠珍珠。

  而是全身金黃,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在水裏遊動的金黃色珍珠一樣。

  帶著一身的貴氣,一看就不是凡種。

  頓時。

  回神的李衝元一拍大肚,指著那條金魚大喜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們看,這才叫金魚,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金魚。”

  金魚還太小。

  李衝元高興之時,也期望著這條小金魚長大後最好不要變樣。

  否則。

  他這句話,估計也是白說了。

  大肚他們幾人,見李衝元如此高興,紛紛注目望向池中。

  “原來還有一條金色的金魚啊,我都沒有發現,還是小郎君厲害,一來就發現了這一條。”大肚捧人的技術真不咋滴。

  而其他幾人也是紛紛附和,捧起了李衝元來。

  李衝元尷尬的笑了笑,繼續搜尋。

  池子之中小魚兒不少。

  但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鯽魚苗,但也有一些各種顏色的小鯽魚。

  要是稍不留心,那就容易遺漏掉。

  再加上這些小魚兒在水裏遊來遊去的。

  隻要一有動靜,那必然都會往著遠處遊去,想要確認,真是有些難度。

  好在池子也不大,雙目之下,雖也能看全,如果眼力要是差上一些,那可就得費上好半天的工夫了。

  ......

  長安城本家府外。

  一位行色匆匆之人急奔本家。

  “什麽人,不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嘛!給我離開,要不然,我可就要打人了。”門房見一人穿著普通的布衣,帶著一鬥笠欲要闖進府上,趕緊伸手攔住。

  那人伸手摘下鬥笠,看了看那門方,“你是新來的?”

  門房聽著那人說的話,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我剛做門房三個月,怎麽?難道你帶敢欺生不成?你也不看看,這裏可是李縣公府,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就能進來之地,趕緊離開。”

  那人到也不計較,手搖鬥笠給自己降溫。

  “我叫向四,剛從西鄉回來,你不認識我也正常。你攔下我,那是你的責職,我不會怪你,不過你還是趕緊去向管家回報一聲,就是我向四回來了。”那人自報了家門,臉上掛著笑容。

  門房一聽眼前之人叫向四,心中一驚,說起話來都顯得不利索了,“你是向四?那,那,那我這就去回報。”

  門房踉蹌的奔進府中去了。

  向四之名。

  門房聽過,但卻是從未見過。

  向家這些人的名號,個個他都聽過。

  而且也見過了幾人。

  就好比向五,向七,以及經常跟隨在李衝元身邊的,向八、向九,還有向十。

  至於其他人,卻是從未見過。

  能自報自己叫向四的,門房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這個名號代表著什麽。

  他雖乃是新門房,可也聽聞過這些人的名號的。

  沒過片刻。

  管家從府上來到大門外。

  一見到向四後,高興的走了過去,重重的拍了拍向四的肩膀,“辛苦了!一路風塵仆仆的,走,先回府上好好洗一洗再去拜見老夫人。”

  “你還是這麽年輕,我卻是顯老了。”向四抱以一笑道。

  管家也是回之一笑,又是拍了拍向四。

  管家走在前,向四伴肩而行,步入到府中去。

  這讓門房看著這二人像是老朋友一樣,眼中多了一些不明所以。

  能與管家比肩而行的人,而且還是這位叫向四的。

  可見管家這是沒把向四當作下屬來對待了。

  ......

  時過半個時辰後。

  向四站在廳堂之中,回應著老夫人的問話,“向四,你此次回來的如此急切,難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

  “回老夫人的話,我本該寫信回來向老夫人回稟西鄉之事,但怕有人有心查看信件,所以特意趕回來一趟,好當麵向老夫人回稟。”向四依言回道。

  老夫人好奇,“何事?你坐下細細道來。”

  向四看了看管家,管家輕輕的點了點頭。

  得了管家的回應後,向四這才依著老夫人的話坐下。

  “老夫人,西鄉那邊發生了一些事情,而且還與王家有關,所以我這才特意從西鄉趕回來向老夫人回報一下。最近,西鄉出現了王家的人,在西鄉縣城北三十裏外,洋水邊修建起了碼頭,而這個碼頭,正好處於小郎君的封地之內。為此,我與王家交涉,他們卻是把我趕了出來。”向四有所擔心的回道。

  老夫人一聽,也是奇怪。

  王家跑去西鄉修碼頭,這本就有些不符合常理。

  老夫人看向管家,管家也是不明所以的搖了搖頭。

  管家都不知道。

  這到是讓老夫人實在想不通了,“可有發生械鬥?”

  “回老夫人,並未發生,而且在我離開之時,已是交待了下去,任何人不得與王家人發生衝突。”向四回道。

  (西鄉,今陝西漢中管轄的縣屬,洋水,現在的涇洋河,水入漢江,離漢江口二十多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