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又封官賞爵了
作者:咕行      更新:2021-03-04 12:15      字數:4603
  “四哥,四哥,我聽說你做了個鐵犁,可以犁好深,是不是真的哦?”傍晚吃飯前,婉兒這丫頭回來了。

  不知道她從哪裏聽到的消息,逮住自己的四哥就追問個不停。

  李衝元端著最後一道菜,往著廳堂裏走去時,向著小院一邊的角落呶了呶嘴,“在那兒呢,你自己去看。”

  婉兒回頭瞧向院角落,丟下自己的四哥,跑了過去。

  一張鐵犁,使得這丫頭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也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

  也著實。

  鐵犁在她的認知中,估計都是一回事。

  什麽直轅也好,還是曲轅也罷,也隻不過是一張鐵犁。

  這不。

  瞧過之後的婉兒,洗了洗手後,回到廳堂,準備吃晚飯,“四哥,你製作的那張鐵犁好像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啊。”

  “哈哈,你個小丫頭,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可知道,你四哥製作的這張鐵犁,可以使得我唐國多少人不挨餓嗎?好好學吧,以後要是你能弄出個跟曲轅犁一樣事物出來,叔公給你辦個大宴。”坐在首位的李淵,見這丫頭回來說了一句風涼話,哈哈大笑的。

  婉兒到是沒所謂的狀態,可一聽到李淵說辦大宴,眼神都不對了,“叔公你說的可當真,你可不能騙我哦。要是我做出一個比四哥還好的東西出來,叔公你剛才說的話得當真。”

  “去去去,趕緊去給叔公把酒弄過來,叔公說的話何須騙你個小丫頭。”分配好碗筷的李衝元,趕忙止住這丫頭的追話來。

  大宴。

  那可不是誰都有資格的。

  即便是朝中的文臣武將們,到如今沒有幾個人得到了這大宴的賞賜。

  大宴。

  顧名思義。

  自然是大宴席。

  但這個大宴,卻與著皇家賞賜的宴席有著完全不一樣規製。

  大宴。

  賞的乃是與國有大功之人。

  上到宗親皇族,下到黎民百姓。

  隻要與國有大功,當今的皇帝,就會賞賜大宴一場。

  而這一場大宴,可以說是專門為此人而設的。

  說是大宴,不如說是整個國家為此人慶功。

  就好比當今的聖上李世民,就曾被眼前的這個太上皇李淵賞了一場大宴。

  而其下。

  朝中所文武百官們,也隻有寥寥數人獲得過大宴的賞賜。

  婉兒被自己四哥轟去弄酒去了。

  但這小丫頭的心裏頭,卻像是藏下了什麽心事一般。

  每日每餐。

  李淵都要喝上半碗藥酒,這也算是李淵在李莊獨有的享受了。

  第二日清晨。

  遠在長安的朝堂之上,此時卻是正在朝議。

  當太陽高升之際,朝議也快要結束了。

  就在朝議臨近結束之時,一位內侍卻是突然悄悄走近了太極殿大門外側。

  “殿中正在朝議,如有急事,可呈於我,我定當匯稟於聖上。”守衛著太極殿的禁衛,見一內侍臉帶急色的走過來,趕緊伸手阻止。

  那內侍知道規矩,但事出有因,不得不過來稟報,“將軍,請你稟名聖上,奴婢這裏收到一張布告,布告之上,印的乃是太上皇的印璽,還請將軍稟呈。”

  那禁衛聞言後,臉色也是一頓。

  隨即二話不說,接過那內侍手中的布告看了看,立馬就往著太極殿內快步走了進去。

  禁衛一般是不會在朝議之時進入太極殿的。

  除非有要緊之事,他們才會入內的。

  而此時那名禁衛突然闖入,這也使得本該差不多結束的朝議,也成了鴉雀無聲。

  王禮見禁衛突然闖了進來,趕緊迎了過去,“何事!”

  “稟王總管,劉內侍收到一張布告,請王總管呈稟聖上。”那禁衛把布告一遞,趕緊躬身退出太極殿。

  王禮有些不解。

  但順著攤開來的布告看了一眼之後,就已是瞧見了布告之上的印的乃是太上皇的印璽。

  印璽出現的地方,還是在布告上。

  這事,可不是小事。

  王禮知道事情不小,趕緊拿著布告來到了李世民跟前,“稟聖上,劉內侍收到一張布告,上頭蓋有太上皇的印璽,還請聖上過目。”

  王禮的聲音不大。

  但太極殿中的眾文武百官們,卻是聽得真真切切。

  眾文武百官們一聽王禮之言。

  有人心中有所擔憂,也有人心中幸災樂禍。

  更是有人騎牆觀望。

  而此時的李世民一聽王禮之言,也是一愣。

  不過。

  李世民也是大風大浪中走過來的人物,什麽樣的事情又哪能難住他,隨即接過王禮遞來的布告,一攤之後看了起來。

  “哈哈哈哈,好事,好事啊,真沒想到,父皇這是為天下百姓分憂呢,好事,好事。”李世民與著他那父親李淵,說話的方式如出一轍。

  連連說了好幾個好字,使得殿中文武百官們聽得莫名其妙,也聽得如雲裏霧裏一般。

  不過李世民也不多言,隻是說了幾個好字之後,就把布告收了起來交於王禮,並交待了幾句話。

  從寶座上站起身來的李世民,看向眾文武百官,笑了笑道:“明日,大家即可知道是何好事了,今日所議之事已畢,散朝。”

  眾文武百官們更是雲裏霧裏的,心中不解,更是紛紛打探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而當天。

  王禮卻是突然來到了李莊。

  以往王禮來到李莊之時,李衝元都得跳三跳。

  而今日王禮的到來,卻是如孫子似的,乖巧的很,連經常嚇唬李衝元的姿態,都放得很低。

  “你要的那鐵犁就在角落,你抗著回去吧,讓那逆子和那些白眼狼們好好看看我元兒的能耐。”李淵很是不爽的看著王禮。

  王禮瞧了瞧院中角落,豁然發現自己今次來李莊索要之物正靜靜的躺在那兒,隨即向著李淵行了一禮,“奴婢先行回宮,祝太上皇福如東海。”

  李淵眼皮都不抬一下。

  王禮隻得走至鐵犁邊上,順手一提,小心的退出小院。

  李淵本來差了人,把自己昨日寫好的布告,差人貼於長安西城門口處。

  可這城門口處,可不是誰都能貼布告的地方。

  這不。

  守著城門的將士們,見那人乃是李淵的護衛,而且貼的乃是李淵所寫的布告,自然是不能阻止了。

  隻得待那人走後,他們這才敢撕下,往著宮中送去。

  這才有了今日朝議之事。

  自打王禮得了鐵犁之後,如李淵所示這般一樣,抗著鐵犁上了馬車,回了長安去了。

  至於他在馬車內有沒有放下那鐵犁,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此時,婉兒卻是很不高興,“叔公,四哥做出來的東西,為什麽那位王總管拿走了啊,我都還沒有看過鐵犁有多好呢。”

  “小丫頭,走,去讀你的書去,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少說話。”李衝元見狀後,趕忙拉著這丫頭回了屋去。

  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摻和。

  哪怕婉兒也不行。

  婉兒沒有眼力見嗎?

  當然不是。

  她隻不過是為自己的四哥鳴不平罷了。

  好好端端的鐵犁,乃是自己四哥製作出來的。

  而且。

  她昨日可是聽說了。

  自己四哥做出來的這張鐵犁,那可是可以改變當今天下所有百姓農人的耕作方式的。

  用值錢二字來形容,在她的腦中,那是最為正確的了。

  這也使得這丫頭見錢眼開了。

  可李衝元卻是知道。

  李淵不高興了,而且還是對自己那位兒子非常的不高興了。

  布告如何,從王禮的到來,估計是個誰都能猜得到了。

  一連兩日。

  李淵都不怎麽說話。

  哪怕就是婉兒時不時的逗一逗李淵,李淵也都隻是淡淡一笑了之。

  而第三日。

  李衝元為了緩解一下李淵的鬱悶心情,特意帶著這小老頭來到了牛首山,準備給自己種下的果樹剪枝嫁接。

  “叔公,果樹剪枝,得剪頂不剪邊。”李衝元一邊剪著長出來不少的果樹枝葉,一邊說著話。

  而李淵一到這牛首山後,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或者是因為想開了,也或者是因為李衝元所言的剪枝之事,引起了他的興趣了。

  李淵此時手裏拿著一把剪刀,對著一棵小果樹苗,卻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元兒,你剛才說剪頂不剪邊是何意?這果樹苗長得越是茂盛不是更好嗎?”

  “叔公,果樹苗越是茂盛當然好,但我們種的果樹,乃是為了矮化他,同樣,也是為了減少肥力的損耗,再者,更是為了讓果樹苗合理生長。”

  李衝元不算是苗木專業的專家。

  但對這些簡單的知識,還是知道的。

  要不是因為條件不允許,說不定李衝元都想著要試驗一下矮化果苗的。

  正當李衝元與著李淵他們在牛首山剪枝之時,長安城卻是湧出一大通的馬車出來,往著鄠縣方向而去。

  從那些馬車的製式也好,還是人員也罷,均可以看出,其乃是宮中的馬車和人員了。

  馬車的車架上,馱著一些箱子,以及一些布匹等物。

  總之。

  一看就知道都乃是好東西。

  一個時辰後。

  這一行人抵達李莊。

  “敢問內侍有何吩咐?”喬慧不明所以,以一個婦人的姿態迎接著這一群宮中的上官。

  不過。

  以一個內侍為首之人,卻是不敢小看眼前的這個婦人。

  畢竟。

  他可是知道,這李莊之內,還有著一位大神在呢。

  如自己真要是說錯話了,或者得罪了什麽不該得罪之人,他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聖上有旨,還請李縣子前來接旨。”

  當內侍話一說完,隨即又看向那小院,小聲的向著喬慧打探道:“不知道太上皇可還安好?要不我先去給太上皇請個安。”

  而此時的喬慧,這才知曉,這一大群人過來是宣旨的,“回內侍,小郎君帶著太上皇去牛首山了,我這就差人去把太上皇和小郎君請回來。”

  事不敢耽擱,喬慧一路小跑,往著牛首山奔去。

  什麽差人不差人,自家小郎君要接旨,如此大的事情,還不如她自己親自去通知來得穩當。

  當喬慧一路疾跑到牛首山,這氣還沒喘勻,“小,小郎君,聖旨到了,還,還請小郎君,去,去接旨。”

  正在教著李淵剪枝的李衝元,見喬慧氣喘如牛似的說事,心中到也了然。

  自己叔公的布告之事都過去兩天了。

  依著道理,今天也確實該有消息了。

  “叔公,你看你也累了,要不先回去喝杯茶歇歇?”李衝元向著李淵請示道。

  李淵看了看李莊方向,隨即點了點頭,“也好,正好叔公也想看看,那逆子有什麽賞賜。”

  一路慢行。

  兩刻鍾後,正待那些宮人們等得有些著急了,這才見到李衝元扶著李淵回來了。

  “見過太上皇,見過李縣伯。”

  李淵根本看都不看他們一眼,隨即入了院內。

  而得了消息的喬蘇,更是大張旗鼓似的開始準備香案。

  要不是李淵阻止,說不定還都要請李衝元趕緊去沐浴更衣了。

  好半天後。

  待一切準備就緒,李衝元與婉兒躬身站定。

  那內侍拿著一帛聖旨,臉露喜色,大聲念道:“今聞李氏子李衝元,獻神物曲轅犁,其犁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特製授李衝元西鄉縣伯爵,賞金餅子五百,絹五百,金十萬......,製授李衝元朝議郎......”

  時過一刻來鍾後。

  這旨也宣了。

  禮也過了。

  宣旨的人也都走了。

  婉兒瞧著擺滿整個小院的東西,這裏翻翻,那裏動動的,“四哥,有金餅子,有金餅子。”

  聽其聲,就知道婉兒又見錢眼開了。

  而此時的李衝元,卻是無心關注婉兒。

  對於今日這份賞賜,李衝元開始有些看不懂了。

  如實。

  製授他一個西鄉縣伯,他能理解。

  可這朝議郎卻是讓李衝元著實有些不懂。

  就好比他李家。

  除了他李衝元的大哥李衝寂乃是文官之外,其二哥李衝玄,三哥李衝元虛,皆是武官。

  畢竟。

  自己那位大哥,襲的乃是自己父親的爵。

  自己父親是文官,那李衝寂必然也屬於文官。

  可往下的李衝玄李衝虛二人,可就都是武官了。

  而今日這份賞賜,給了李衝元一個文散官的朝議郎來。

  不遠處的李淵,見李衝元眉頭緊皺,卻是走了過來,輕輕一拍肩膀,“這你還看不懂嗎?你那位堂叔啊,這是要你走文官一途,至於武將,你還是算了吧。”

  “四哥,文官挺好的,反正你很能說。”此時的婉兒,懷裏抱著一堆金餅子,也是附和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