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又見招工
作者:咕行      更新:2021-01-01 01:21      字數:2310
  李衝元一聽這丫頭好半天一直尋著桌上的菜肴,還以為桌上的菜不符合她胃口的呢,原來是為了要吃鱉啊,“那不是做來吃的,那是用來養的。”

  “為什麽不做啊?我都還想吃大鱉呢。”婉兒聽自己四哥的話,頓時把筷子一放,一副不高興的模樣。

  老夫人聽著兄妹二人說的話,也是出聲問道:“元兒,我前些時日,聽喬蘇說你要挖池子養蜱魚和鱉魚,這事可當真?”

  “回阿娘的話,是的,我都已經尋到了地方,正準備跟阿娘報備一聲呢。”李衝元一聽自己要養水產之事,被喬蘇這貨捅到老夫人那兒去了,頓時看了看不遠處的喬蘇一眼。

  就這麽點小事情,喬蘇也都要打個小報告。

  這讓李衝元頓覺這李莊的管事,是不是該換一個了。

  “四弟,這蜱魚的味道到是可以,可鱉魚是不是太腥了些?”一旁的李衝玄一聽之後,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如他說言。

  鱉魚的腥味著實重。

  就他那張嘴,根本不可能吃得下這麽腥氣重的鱉魚。

  隻不過他並不知道。

  這蜱魚的腥味也重,現在的他,還不照樣吃的津津有味的。

  “二哥,這水裏的東西,哪一個不帶點腥味的,隻要方法對了,就沒有腥味了,而且,我正打算養上一些蜱魚、鱉魚。這可是大補之物,也好給阿娘熬些湯粥喝,補補身子。”李衝元回道。

  老夫人聽著李衝元的話,頓時這心裏如吃了蜜一般。

  李衝元的孝心。

  老夫人最近可沒少享受到。

  打自李衝元被太子打昏醒來之後,老夫人就發覺李衝元的性子轉了不少,也知道孝順她了。

  雖說總還是惹出一些事來,但眼下幾個月,卻是讓她越發的覺得李衝元穩當了不少。

  “阿娘知道元兒有孝心,好了,大家趕緊吃飯吧,你們看他們吃的多歡快。”老夫人喜道。

  吃飯最大。

  更何況此時還是豐收宴。

  ……

  豐收宴後。

  當天老夫人她們就已是回了長安城。

  不過,婉兒再一次的留了下來。

  婉兒能留下來,自然是求了老夫人的準許的。

  要不是老夫人發話,她可留不下來。

  “各家回去拿些盆過來,把剩下的飯菜領回去,要不然這些飯菜可就放不了兩天了。”齊活他們依然還在忙活著尾事。

  就這豐收宴。

  村民們吃的那叫一個肚滾瓜圓的。

  可這肚子再能裝,也不可能裝得下今天豐收宴所做的飯菜來。

  這不。

  豐收宴結束後,依然留有不少的飯菜。

  各村民得了齊活的話後,趕緊回到家中,拿著自家的木盆過來分別盛了剩下的飯菜端回去。

  這些飯菜,可不會浪費。

  浪費,在村民們眼中,那絕對是不被允許的。

  那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第二日。

  李衝元尋了喬蘇,“喬蘇,前段時間跟你說的事,你趕緊去通知去,要不然,天冷了,我這池子可就挖不了了,給我趕緊的。”

  挖池子。

  這乃是李衝元現在最想要幹的事情了。

  當下都開始冷了起來了,如果再過半個月一個月,那必然是要下雪了。

  如這雪一下,池子什麽的,也就不用再挖了。

  而且。

  自己讓大肚所挖的那口池子裏,可是裝滿了蜱魚和鱉魚了。

  再收購下去,哪裏還有可放之地。

  喬蘇得了李衝元的話,拄著拐杖開始往著村子裏走去,去通知各村民們去了。

  得了消息的村民,直接奔到李衝元這裏,“小郎君,我聽喬管事說你要挖什麽池子,要不少的人,我可不可以讓我家妹夫過來幫工啊?”

  猶如這樣的村民,有不少。

  “大家都來,隻要不嫌累,都可以過來,不過工錢可不一定多,時間緊迫,所以人越多越好。”李衝元看著不少的村民過來問話,心中也是高興。

  就當下的時節,大家要麽在收著菽,要麽就是收著麻。

  就這點農活,家中隻需要留守著一些婦人,基本也是能搞定的。

  至於交賦稅之事,縣衙早就出了通告,還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十天半個月。

  這就是李衝元所需要的時間。

  李衝元希望半個月之內,把池子,池塘全部挖好,所以人手之上,需要不少。

  工錢嘛。

  二十文一天,包餅子和綠豆湯。

  隨著眾村民們得了李衝元的話後,紛紛赤著腳,急速的飛奔而去。

  各家,都有著不少的親戚。

  當李莊附近的幾個莊子裏的人,聽聞了李衝元再一次的招工,頓時喜上眉梢。

  就好比那老宋一家。

  今年。

  老宋一家從李衝元這裏可是掙了近五貫錢。

  而且。

  最近老宋一家還捉了不少的鱉魚存著。

  李衝元收購蜱魚鱉魚什麽的,他們當然除了李莊村民最先知道的人了。

  “他爹,李縣男又招工,你明天和小誌把這些蜱魚和鱉魚一起帶過去給李縣男吧,地裏的活計,有我呢。”老宋的妻子向著老宋說道。

  老宋咧著嘴道:“不用明天,今天我就跟小誌把這些蜱魚和鱉魚送到李縣男那兒去,正好感謝一下李縣男。”

  沒過多久。

  老宋父子二人,各自挑著一個擔子,往著李莊行去。

  老宋的擔子,乃是兩個大木桶,壓得他的腰都有些彎了,一看就知道少說也有上百斤重了。

  百斤重的擔子,著實不輕。

  滿滿當當的蜱魚,在桶中翻滾。

  至於他那兒子小誌嘛,擔子也不小。

  不過不是木桶,乃是兩個蓋著草蓋的筐子,筐子中有著二十多隻鱉魚,壓得小誌也都直不起腰來。

  即便小誌直不起腰來,可從他那小臉之上,依然能看出他有多高興了。

  “爹,你說這麽多的蜱魚和鱉魚,李縣男會給我們多少錢?”小誌挑著擔子雖有些累,可依然抵不住想知道,這些東西能換多少錢來。

  老宋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有些心疼的說道:“小誌,你要是挑不動了,就跟爹說。李縣男給多少錢也不會虧待我們,待換了錢後,我再去縣城請個大夫過來給你祖母好好看看。”

  就這些蜱魚和鱉魚,老宋夫婦還真沒有多費心。

  全是小誌三兄妹一手挖來捉來的。

  說是他們三兄妹的功勞,那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