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帝王的事,風流算毛病嗎?
作者:妃來傾古      更新:2020-06-04 09:39      字數:2236
  一則,皇宮上下已默認軒轅智為主,沒人把蘇殷當回事;再者,白衣男人若有高能,可保一國昌盛,軒轅智也不希望他保現在的徐國。

  盡管新朝未立,徐國也是即將達成的過去式。快要成為前朝公主的蘇殷,沒有發言權。

  天降異象,風調雨順,倉廩殷實等好兆頭該出現在新帝登基的時候,為他軒轅智立威。

  而不是眼前馬上結束的國家,使它忽然起死回生,繼續國泰民安下去。

  因此沒有一個人通知蘇殷,告訴她宮內來了一位應聘國師的奇人。滿朝文武,默契地視蘇殷如無物,皆忙於討好軒轅新主,適應著新的工作環境。

  再說白衣男人生自這方世界,存在了不知多久,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裏,包括世界的局勢、人、事。

  他親眼目睹的曆史,比任何一本史書記載都要詳細。博古通今、知曉萬物,輔一國興盛,對他來說非難事。

  一番自如的對答後,軒轅智恭敬請白衣男人上座,言:“先生大才,當為一國之師。

  “先生,方才提及的降雨之事?軒轅智複又問道。

  幾日後,幹旱半年多的京都,小小降了一場雨。

  坊間開始流傳:軒轅府主帝星下凡,感念民生疾苦,特意向老天求來了這場甘霖。

  宣傳到位,軒轅智的民心指數極速飆升,一時街頭巷尾,無人不知。

  徐國有多幹旱不見得,至少蘇殷還記得離城外那場令她屍體涼透的大雨。徐國百姓貧困的症結主要是兵禍。

  兵戈過處,堅壁清野,越打越窮,才是百姓吃不上飯的根本。

  京都小範圍的缺水,算不上什麽天災,頂多天氣炎熱難熬,護城河的水位低一些。

  聽聞求雨的事,蘇殷認為軒轅智在為稱帝打輿論基礎,借天氣搞神學,為他的出身造勢。

  正如前麵所言,這裏穿越而來的大神多如過江之鯽,沒個神奇的來曆,都不好意思起勢。

  軒轅智的大軍一直駐在京都之中,聲威赫赫,登不登位,隻差一個儀式。

  如今借著小雨,漲一波民間聲望,恰逢其時。新老臣子頓時匍匐一地,跪求軒轅智接受天命。

  男主的千秋霸業劇情忽然按了加速鍵,時間提早了一個多月,蘇殷納悶這雨來得蹊蹺。

  但她沒多在意,這世界的意外多了,連她都去世過六次,一場小雨沒多麽稀罕。

  哪怕這天落的小雨泛著詭異的浮光?

  陰沉的天空,雨線斷斷續續織成簾,斜斜向下,雨滴邊緣清透,向外卻似裹了一層金光,好像哪位神仙的金身破了,流出滴滴答答的金色血液墜落人間,被凡塵的濁氣同化,由內而外化作雨水,最後僅留下那外層一點神奇的光輝,訴說著它非凡間之物。

  蘇殷怔怔,確定不是自己眼花,也不是折射現象,她問身旁的宮女,“你看這雨耀眼麽?

  宮女不明所以。

  “金色。蘇殷詳細道。

  宮女順著她的視線看去,“什麽金色?在哪裏?公主是說房簷的琉璃瓦嗎?

  蘇殷懂了,這漂亮的雨竟然隻有她一人看到,想來也合理,如果其他人皆能見,那軒轅智的宣傳稿肯定不止帝星下凡級別。

  ……

  新帝登基,胡子花白的老臣顫顫巍巍捧出新擬的國號,恰逢戰事又一大捷。

  宮廷內撤下前朝縞素,重新披紅掛彩,迎來久違的歡聲笑語,鶯鶯歌舞。

  新朝建立後的第一場大宴是論功行賞,分封有功之臣。

  蘇殷身份尷尬,本不該出席,但劇情有規定,驕傲的公主今日要穿著一身白衣,來砸場子,所以她來了。

  先前拒絕了軒轅智的邀請,她故意來遲,踩著宴會氣氛熱鬧到達頂點的一刻,緩緩入場。

  不施粉黛,不佩釵環,身著白素的她與喜慶場麵格格不入。

  蘇殷一出現,她這抹紮眼的白色就迎來了眾人矚目。

  宴會上群臣推杯換盞的動作瞬間寂靜,場內樂師手下的琴弦陡然錯了音符,訓練有素的舞娘差點閃了那彎下去的纖纖細腰——

  酣暢的眾人齊齊愣住,望了過去,隨即不約而同的反應到:謔!有大戲。

  “都停下做什麽?繼續喝你們的酒,吃你們的肉,大好的日子就該熱熱鬧鬧。念出準備好的台詞,蘇殷緊繃小臉,刺激著眾人,“國主的喪期未完,有我一個人守就夠了,你們投了新主,用不到再遵循舊時的製度,該做什麽便做什麽。

  一番話說出來,便是先前未認出公主的人,也明白她身份了。

  坐這兒的沒有傻子,一個個全聽出了蘇殷的嘲諷,但沒人說話。特別是被戳了脊梁骨的前朝老臣。

  他們自知羞愧無言反駁?並沒有。

  這些朝臣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有哪個不是經曆無數次唇槍舌戰吵架吵出來的高手,論辯論文臣沒輸過,論罵人,武將也不會認輸。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柔弱芊芊,無權無兵的前朝遺珠,又有幾個人把她的不滿當真!

  一朝天子一朝臣,全天下人都沒意見,她有什麽理由站在這裏指責他們不忠?

  徐國遺留的臣子大多黑了臉,可又隻能憋著。

  因為此時上位的軒轅新帝,正直勾勾盯著蘇殷,唇角微笑,神色間不掩飾地驚豔。

  殿內的酒香彌漫,新帝一手持杯,對蘇殷遙遙舉起,一飲而盡。他大刀闊斧的坐姿,為這豪飲的行為,更添了幾分霸氣。

  “哦,公主來了。軒轅智語氣輕輕,揭過方才尷尬。

  上行下效,群臣立即恢複常態。

  四周的輕歌曼舞也重新找準鼓點,演著一位年輕新帝的威嚴肅穆。

  軒轅新帝大才,隻好美人一個缺點。

  然他沒有搶民女、沒有占人妻,遇美女禮數周到講究你情我願,愛而不渣,人們對其評價到底不過風流二字。

  帝王的事,風流算毛病嗎?新老朝臣一致搖頭:不算。

  新帝年輕有為,有明君之相,未因美人做過任何色令智昏的事,所以這一無傷大雅的愛好,不算什麽。

  甚至如果不抬頭去看軒轅智那一臉興致盎然的表情,他們還可以安慰說:軒轅新帝不追究蘇殷的罪過,是帝王的仁慈。

  單看怎麽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