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母後一起去爬山吧
作者:六卦有坎      更新:2020-09-01 15:35      字數:2987
  在聖旨到來的第二日,也就是夜宴的前一日,沈行知終於第一次以當朝重臣的身份來到了紫宸殿。

  大理寺卿隻是一個正三品官職,在紫宸殿中的位置並不是特別靠前,但是今日沈行知第一次上朝,卻直接被安排在了三省主官,三位宰相前麵。

  大虞朝立國數百年,除了開國時勳貴在朝中擔任過要職,後來漸漸的形成了一個潛規則,那就是勳貴不得擔任朝中要職。

  如今沈行知等於打破了這個規則,而以他世襲侯爵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站在人群中。

  他穿的也不是大理寺卿的紅色官服,而是那身顯眼的紫色蟒袍,當他站在紫宸殿中時,很自然的成了焦點。

  被許多人注視著,還能聽到竊竊私語和對自己指指點點的聲音,沈行知心中很不舒服,不過好在這種狀態並沒有持續太久。

  很快在一聲“陛下駕到,太後駕到”的吆喝中,紫宸殿瞬間安靜下來,殿中群臣一個個靜立不動,對著禦階齊齊躬身。

  沈行知低著頭,目光下意識的看向禦階,首先就看到元祐帝身著朝服頭戴冕冠走了出來。

  等元祐帝坐在了龍椅上,蕭太後才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出現,坐在了元祐帝身後的簾幕中。

  沈行知注意到,這位臨朝十餘年的蕭太後,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老,看起來也就四十左右,隻是隔著老遠沈行知也能感覺到,這位太後好像心情很差。

  “眾卿平身。”很快元祐帝的聲音在紫宸殿中響起。

  接著群臣山呼萬歲,又口誦太後萬壽無疆。

  而後就是朝會例行的流程,三相六尚書二十四司曹從職位高低開始當朝啟奏,這個過程很漫長也很枯燥,等於是現場辦公,大部分事情能夠當場定下,因為這些事大多已經提前商議好了的。

  沈行知第一次上朝,這讓他感覺很無聊甚至有些煎熬,不過整個朝會的過程,讓他對這個朝堂有了新的認識。

  不僅是讓他將大虞朝上層官員都認識的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沈行知感覺今日朝會上太後的存在感變得很低。

  整個過程太後幾乎一言不發,就算有些議題元祐小皇帝會主動征詢蕭太後的意見,她也隻是以一句‘一切由皇帝做主’便不在說什麽了。

  其實不光是沈行知,其他朝臣也都感覺到,太後似乎主動放棄了權勢。

  等沈行知從朝會回來,遠遠的就看到武寧侯府外門庭若市,那些馬車將門前的大街都給擁堵起來,許多人在侯府門外,似乎在與侯府下人說著什麽。

  “從側門進去。”沈行知差不多猜到了是什麽情況,他沒有出現在正門,而是吩咐轎夫去了側門。

  從側門回府,沈行知很快就看到了周茹,在周茹身後還跟著一群婆子丫鬟,看起來真正有了一個侯府女主的樣子。

  “行知可算回來了,如今朝中大臣帝都權貴都跑到咱們侯府來送禮,我也不知你是什麽態度,既不敢貿然收下,可將他們打發了,也覺得不妥。”周茹有些為難的說道,雖然沈行知確立了她侯府女主的身份,但是這種大事她還真不敢擅做決定。

  “有什麽不敢收的?凡是送來的都照單收下,以後逢年過節再將這些原數送回去。大虞朝的天很快就要變了,這些人隻是想圖個安心罷了,那便讓他們安心好了。”沈行知卻是無所謂的說道。

  周茹聞言便不再說什麽,帶著一群仆人去忙碌了起來,沈行知還是那副病懨懨的樣子,索性又躺了下來。

  他現在的身體狀態很不尋常,就是那種人很虛弱,可是也不至於進一步加重,還沒到臥床不起的程度,卻也不見好轉。

  沈行知沒有理會外麵的俗事,現在他也慶幸武寧侯府還有周茹可以信任,倒是讓他不至於事事親力親為。

  第二日沈行知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去了一趟大理寺,如今朝堂局勢巨變,他這個武寧侯又是皇帝跟前的紅人,也沒有出現什麽被架空的情況,大理寺上下官吏都對他唯命是從,而如今的大理寺也沒有太多事要做,轉了一圈沈行知便打道回府。

  “大嫂將昨日來侯府送禮的名冊給我,今夜入宮需要把這份名單帶上。”回府見到周茹,沈行知要來了昨日送禮的名冊,周茹也沒問為什麽。

  這一日沈行知可謂一刻不停,不過好在他因為功法所至的身體狀態並不影響精神,雖然身體不無比疲憊,倒還勉強堅持了下來。

  傍晚時分,沈行知來的皇宮,早有宮人內侍恭候著他,將他引到了禦花園。

  沈行知發現今日雖然沒有女眷,不過禦花園中的人明顯比上一次多了許多,主要的還是上次那幾位帝黨的核心重臣,不過也多了許多新麵孔,其中就有中書相呂夷生。

  很快元祐小皇帝就出現了,這一次皇後李嫻也沒有來,同樣也沒有國舅李炎的身影,沈行知估計這一次小皇帝要說的完全就是單純與朝政有關的事了。

  這一次夜宴人多了不少,氣氛與上一次也有所不同,沒了家眷也顯得更正式了許多。

  宴會進行不久,沈行知就找了個機會,將那份禮單呈給了元祐帝,而讓沈行知沒有想到的是,隨著他呈上禮單,今夜來禦花園的朝臣竟然都帶了一份禮單。

  元祐帝對著眾人笑了笑,看起來很是滿意,又打發內侍將禮單退回,卻是一個也沒有看。

  到了此時宴會的氣氛已經完全變樣,索性元祐小皇帝就直接開口說道:“朕意已決,一個月後拜謁太華山,除必要的京都留守之外,朝中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同行。另外朕打算請太後一同前往太華山,明日你們與我一起去慈寧宮恭請太後。”

  沈行知聞言心中一動,這太華山雖然不是大周最神聖的山,但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座,因為距離帝都不算太遠,所以每一位皇帝在位幾乎都會去拜謁幾次。

  不過以前的元祐小皇帝形同傀儡,自然沒有去過太華山,這是他第一次去太華山,象征意義自然已經不言而喻。

  而且他還說明日帶著群臣去請太後,在沈行知看來,這個請字改成逼宮其實更為貼切。

  這一場夜宴之後,第二日的帝都氣氛明顯更為不同,不僅南北二軍調動頻繁,街市上巡邏的士兵多了不少,往日繁華的帝都街市也變得冷清起來。

  今日不是朝會的日子,不過也有一頂頂官轎向皇宮而去,而且這些轎子裏坐的都是身份顯赫之人,最差的也是二十四司的曹官,其中更有好幾位尚書,另外還有三司使韓馥和中書相呂夷生。

  自然還有周昂這位武寧侯兼任大理寺卿。

  元祐帝早已在文德殿等著這些人,當這些都到齊之後,元祐帝整了整衣袍,而後帶著近三十人的朝中重臣向著慈寧宮而去。

  沈行知走在人群的前列,他能感覺到此刻的小皇帝身上已經顯露出勝利者的姿態。

  慈寧宮的殿門在元祐帝到來後緩緩打開,而元祐帝並沒有立刻進去,他站在殿外,隔著十餘丈的距離對著殿中躬身一拜。

  沈行知等人也不知小皇帝是何用意,隻能跟著躬身。

  不過下一刻小皇帝洪亮的聲音就在殿外響起:“太母後明鑒,兒臣定於下月初十拜謁太華山,這些年來太後殫精竭慮輔佐兒臣治國,乃天下母親之典範。自古雖無太後拜謁太華山之先例,但兒臣欲請太後與朕同往,朕與諸位臣公恭請太後移駕太華山。”

  小皇帝的聲音很大,而他連見都沒見蕭太後就直接在殿外道明來意,這讓跟在身後的眾人都是意外不已。

  不過皇帝都如此說了,這些人也立刻齊聲喊道:“臣等恭請太後移駕太華山。”

  慈寧宮中沒有什麽回應,蕭太後也不傻,她能以一女流叱吒後宮朝堂數十載,自然也是心如明鏡的。

  當元祐帝這些話說出來後,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蕭太後移駕太華山,便再也不可能回慈寧宮了。

  見殿中久久沒有回應,元祐帝緩緩站直了身子,他對著大殿一笑,而後很是隨意的又說了一句:“母後就當陪兒臣一起去爬山吧!”

  “皇帝可真是孝順啊......爬山都還能想到哀家,皇帝都如此說了,哀家又豈能不同意?”終於殿中傳出了蕭太後的聲音,那聲音明顯有些不忿和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