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我方高手+1
作者:六卦有坎      更新:2020-07-30 11:30      字數:3696
  “你們大多數人沈侯可能都不認識,諸位就自己介紹一下吧。”元祐帝大多數時間都看著沈行知,很快又一臉笑意的說道。

  元祐帝話音剛落,對麵的李炎就率先起身,他對著沈行知拱手說道:“李炎,皇後娘娘的胞弟,沈侯日後還請多多指教。”

  李炎言語簡單,這種感覺讓沈行知覺得有些古怪,而且還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與其說今夜是皇宮夜宴,沈行知倒是感覺更像前世那些公司開會時的氣氛。

  這種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沈行知也是一臉笑意的拱手回禮,對李國舅說道:“幸會幸會,國舅爺青年俊傑,往後恐怕免不了有些叨擾國舅的地方。”

  李炎笑了笑,便又坐了下去,接著他下手另一桌的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起身,此人身穿紫色官服,顯然是朝中重臣。

  隻見這人對著沈行知一拱手,也直接開口說道:“下官工部尚書陳懷遠,見過沈侯。”

  “陳尚書有禮了!”沈行知立刻回禮。

  元祐帝讓他們自我介紹,就是讓沈行知認識這些人,至於其它的事情,都要等沈行知都認識了之後才開始。

  “老夫三司使韓馥,沈侯有禮了。”緊接著沈行知下手的一個胡須花白的老者起身說道,連沈行知都沒有想到,這位竟然三相之一的三司使。

  大虞朝的中央官製,到了元祐帝這時就有些特別了,原本大虞朝也是類似趙國的官職,中央有樞密使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兩府大臣,皆為宰相。

  但是元祐帝為了與太後博弈,費盡手段增添了一個三司使,這三司使主管財政,名義上分管戶部,鹽鐵,商貿等一切財政收支事物。

  所以如今的大虞朝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權利結構,其中二十四司是六部之中,每部分設的四個司,負責具體的行政事務,隻不過這各司曹官隻是正五品的官員,還沒資格來這皇宮夜宴。

  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年幼的元祐帝已經掌控了三省中的三司使,六部中的禮部和工部,另外其它四部還有幾位司曹也是皇帝的人,雖然這些部門都不是最顯赫最重要的,但至少也讓元祐帝在朝堂上有了一些話語權。

  “見過韓相,日後還請多多指教。”沈行知對韓馥了解不多,不過想來此人能做到三司使,成為元祐帝的左膀右臂,自然不是等閑之輩。

  “哈哈,沈侯咱們也算熟人了,就不跟你客氣了,往後常來常往。”韓馥之後禮部尚書張詠起身說道。

  “那改日就到張尚書府上叨擾了。”沈行知也表現得遊刃有餘,他好歹有過趙國的經曆,完全不像一個官場新秀。

  張詠坐下之後,又一人起身對沈行知說道,此人年紀四十餘歲,氣質上與韓馥張詠等人大為不同。

  “南軍指揮使鄧通。”此人說話尤為簡潔,一看就是武將出身,而他的官職也確實是武將。

  大虞朝帝都有南北二軍,南軍就是禦林軍,是天子親衛,北軍為禁軍,職責是宿衛皇宮和京師。

  如今南北二軍分別被元祐帝和太後掌控,這一點上倒是有著微妙的平衡。

  “他就是忠毅伯。”鄧通介紹完之後,周茹又在沈行知耳邊小聲的說了一句。

  “原來是忠毅伯,幸會幸會。”沈行知對著鄧通拱手,似乎看到一個同樣有爵位之人很是高興。

  大虞朝對爵位把控極嚴,除了開國時封了幾個公侯和伯爵外,整個大虞朝距今已經快三百年了,也才增加了三位伯爵,也就是百年才能出一個勳貴,可見這爵位是多麽的珍貴。到現在除開那幾個絕後而斷了傳承的公侯,整個大虞朝已經不足二十家有爵位的勳貴了。

  其中國公原本三家,如今隻剩兩家,侯爵原有六家,現在還有四家,伯爵還在傳承的也隻有九家了。

  自此沈行知算是與帝黨核心都見過了,接下來皇帝舉杯,邀眾人共飲,說是為沈行知接風。

  “對了,本宮聽說沈侯尚未婚配,不知這二位是?”一杯酒之後宴會的氣氛也變得熱鬧起來,而此時皇後忽然看著周茹和婷兒問了一句。

  沈行知連忙起身回答道:“是臣的嫂嫂和侄女,她們也是臣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了。”

  說完這句話後,沈行知又看著婷兒說道:“婷兒,你叫我什麽?”

  “叔父。”婷兒不明所以,很自然的喊了沈行知一聲叔父。

  “哦,原來如此。”皇後微笑著點了點頭,一切看起來都那麽自然。

  “好了,舞樂都撤了吧。”皇後與沈行知說了幾句話後,元祐帝突然對著廳堂中的舞樂宮人揮手。

  很快西花廳中所有宮人內侍都撤了出去,留下的隻有幾位重臣和家眷。

  “時候也不早了,那麽大家就開始商議正事吧。”元祐帝再次開口,不過他說完這句話後,卻自顧自的端起酒杯,接著身子微微向後一靠,悠閑的品起就來了。

  沈行知對此顯得有些意外,不過其它幾個重臣到不覺有什麽奇怪,隨即皇後的聲音在西花廳中響起:“三日後,大理寺卿將告老還鄉,雖然這個位置比不上六部尚書,但這次我們也誌在必得,一定要拿下這個位置。”

  大理寺是個掌刑獄案件審理的最高機構,其地位略低於六部,主官大理寺卿為正三品。

  李皇後的一番話,讓整個西花廳頓時安靜了下來,幾位重臣的家眷都低著頭,仿佛魂飛天外,連婷兒都能感覺到不一樣的氣氛,安靜的坐在沈行知的身旁。

  “原來帝黨的真正智囊不是這些朝中重臣,而是一直隱居幕後的皇後李嫻。姐姐是當朝皇後帝黨的智囊,弟弟是修為驚人蓋世強者,這李家恐怕也絕不是尋常商賈之家,皇帝的底牌隻怕也不止表麵顯露的這些吧?”沈行知在心中想到,對主位上那一帝一後也是有些看不透。

  一時間西花廳中陷入沉默,幾位重臣似乎都在思量如何為帝黨爭取大理寺卿,又該派誰去爭奪這個職位,而沈行知也在思考,不過他思考的卻是皇帝和皇後要這個職位的深層原因。

  “沈侯不妨說說看。”忽然李皇後對著沈行知說了一句,直接點名讓沈行知發表意見。

  沈行知心中有些錯愕:“這不是說好的夜宴嗎?怎麽搞得這麽像公司開會啊?該不會還有績效考核吧?早知道就不當這勞什子侯爺了......”

  不過沈行知吐槽歸吐槽,想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大理寺卿這個位置不算顯赫,於朝中局勢也不是至關重要,臣鬥膽問一句,皇後娘娘真正想要謀取的不是大理寺卿這個位置,而是奔著刑部尚書之位去的吧?”

  “哈哈哈哈,怎麽樣皇後?朕就說沈侯不是一般人吧?”這一下皇後還沒開口,元祐帝卻是哈哈大笑的說道。

  此時李皇後看向沈行知的目光也大為不同,目光之中難掩欣賞,而其他幾位重臣則是對沈行知佩服不已。

  如果將朝中博弈比作下棋,尋常人下棋會看上兩三步,高手會看到三五步,而頂尖高手則會推算出接下來十步左右,李皇後就是那種布局高手,往往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布局,最後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兩年多來,元祐帝從一介傀儡到慢慢擁有朝堂話語權和勢力,靠的就是李皇後高深的布局。

  “沈侯請繼續。”李皇後笑了笑,又對沈行知點了點頭,這一次語氣明顯還有鼓勵的味道。

  “大理寺的曆史比刑部久遠太多,原本隻有大理寺執掌律法,不過自從有了刑部之後,流刑以上的案件就需刑部複核,因此二者之間時常有重大分歧,大理寺判的案子被刑部駁回,大理寺認為有罪的被刑部銷案。我們一旦掌握了大理寺,便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向刑部發難,到時候就算不能將刑部納入掌控,也可借機壯大大理寺架空刑部,如此一來六部之中便得三部。”沈行知娓娓道來,幾句話就直指李皇後布局的重點。

  聽到沈行知的分析,幾位重臣都是頻頻點頭,元祐帝和李皇後看向沈行知的目光更加滿意。

  沈行知說道這裏似乎已經說完了,但隻有他自己知道,李皇後的布局恐怕並沒有完。

  因為六部之中兵部向來自成一係,一直被幾大公侯勳貴家族掌控,這也是大虞朝數百萬廂軍一直掌控在幾大勳貴家族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一旦帝黨掌控六部中的三部,朝堂上的實力就會壓過太後一黨,那個時候在李皇後的布局中,恐怕就是正式向太後發難的時刻。

  不過這些話沈行知不會說,他也不能現在說,原因聰明的人都能明白。

  “說的好,所以本宮和陛下一致認為,沈侯就是大理寺卿的最佳人選。”李皇後也不是那種喜歡彎彎繞繞的人,直接一句話就說了出來,

  沈行知聞言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他起身對著元祐帝和李皇後一拜,卻沒有立刻應下這件事.

  隻見沈行知有些為難的說道:“臣謝陛下和娘娘厚愛,不過臣恐怕暫時無力參與大理寺卿的爭奪,此事至少要一個月後才行。”

  元祐帝和李皇後對視了一眼,兩人微微的點了點頭,似乎是達成了什麽一致的意見,而後看向沈行知,等著沈行知繼續說下去。

  沈行知停頓了片刻,看到元祐帝和李皇後的反應後,這才將早已準備好的話說了出來:“關於臣遇刺的事情,已經有了些眉目,依臣看來那些人最遲一個月內就會再次動手。待臣處理完這些事情後,再為陛下和娘娘分憂。”

  沈行知語氣很是平靜,不過這話任誰也聽得出來言外之意:不是我不出力,實在是無法分身,自己小命都難保,還怎麽為陛下娘娘分憂?

  “那些人是誰?”元祐帝放下酒杯,神色平靜的問了一句。

  “陛下可聽說過禾山道?”沈行知看著元祐帝,語氣略帶試探的說道。

  “那就先拖上月餘,待沈侯處理了此事,我們再定大理寺卿之位。”元祐帝沒有回答沈行知,而是一言九鼎的說了一個結果。

  “也好,既然是沈侯之事,本宮會派國舅相助於你。”元祐帝說完之後,李皇後接著又說了一句。

  聽到李皇後這句話,沈行知終於長舒一口氣,心中暗喜道:“成了,我方高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