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宋帝入齊營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6 13:02      字數:3435
  外城牆被攻破,梁山的齊國兵馬並沒有貿然下城去攻打內城,而隻是派兵占據了外城牆的四壁,等待著宋國的來使。

  汴梁的內城牆並不比外城好打,而且因為小了一大圈,每個地方上能分配的士兵將更多,要是對方還是強烈抵抗的話,很難攻破。還有就是,在城中全麵開戰的話,在外城居住的百姓將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傷害。

  梁山大軍上城,宋軍敗退,雖然使得城中的百姓心中忐忑不已,可也沒有太過的慌張。這也是得益於梁山一直以來善待百姓的好名聲,隻是為了避免被誤傷,百姓們也都是各自藏在家中,不敢露麵,隻期待著不管誰勝,趕快結束這一切吧。

  甚至經過前幾日宋國君臣的大肆搜刮錢財,現在在城中百姓的心中更傾向於梁山齊國。

  梁山兵馬上了汴京外城牆的一刻鍾後,趙桓也是收到了消息,頓時就嚇得癱坐在禦床之上。

  驚恐的問道:“那郭京人呢?他不是說可以施六丁六甲之法,能招來天兵天將麽?怎麽這麽快就讓敵人上城了?他人呢?”

  前來稟報的士兵道:“哪裏有什六甲法,出城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還沒接觸到齊軍就被打的潰散了,那郭京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孫傅聽了當即跪倒在地,哭訴道:“臣誤聽閑言,以至於城牆失守,罪該萬死!”

  趙桓現在哪裏還有心情怪罪他,隻是問道:“現在齊國兵馬到哪了?”

  士兵道:“齊國兵馬隻是占據了四麵的外城牆,並沒有下城向內城過來。”

  “他們這是什麽意思?”趙恒問道。

  白時中道:“陛下,看來他們還是想和咱們談判的,陛下不妨再派人去議談!”

  “對,對!快去議和!”趙桓慌張道:“令肅王趙樞和李邦彥前去,不管什麽條件,隻要他們退兵就好!”

  他現在是真的慌了,他都不敢想像要是京師徹底被破,他這個皇帝會迎來什麽樣的結果。

  李邦彥聽了趙桓的命令,也不敢遲疑,立刻出殿尋了肅王趙樞,去到外城找梁山議和。

  這次他們的態度比之先前兩次更加的謙卑。

  到了城下,通報後,上了城牆,李邦彥當即就跪倒在地道:“下臣李邦彥見過齊王!”

  肅王趙樞表現比之康王趙構來說就多有不如了。見到李邦彥跪倒,也是隨之叩拜了一下,將王族的禮儀貴氣完全丟在了一旁。

  在旁的小旋風柴進見了,不禁感歎出聲:“趙家皇親現在都是這麽膽小和沒有骨氣了麽?竟然就這麽的下拜對手了?”

  他這是從自身角度來看,要是自己處於趙氏現在的位置,是絕對不會卑躬屈膝的,大不了一死罷了。

  早前也曾是皇族人員的蕭嘉穗也是看著趙樞搖了搖頭,道:“大丈夫兵敗身死就是,被折彎了脊梁可就再也直不起來了,看來這趙氏到了現在真的是要亡了!”

  “是啊!隻是看看這些前來議和官員的態度就知道了,也就那個康王還值得一看,其他的,嗬嗬!”聞煥章也是不屑的說了一句。

  “宋國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嗎?不管打不打得過,最後總是要低頭的,也不知道這些皇帝都是怎麽想的,諾大的皇室就不能找一個硬氣的做皇位?”許貫中歎氣道。

  梁山眾人毫無顧忌的在這談論趙氏的骨氣,跪拜在那的趙樞和李邦彥也不敢說什麽,隻要能達成目的,被人說幾句又能怎麽樣!梁山退兵以後,他們還是王爺和宰相,誰又會知道他們這時的醜態?

  最後還是花榮開口道:“你二人此來為何?”

  聽到花榮開口,李邦彥立刻道:“下臣此來是和大王商議退兵事宜的。”

  “議和?在我們攻破了城池以後?”花榮玩味的道:“你們兩個還不夠資格吧!讓道君皇帝趙佶來談吧!”

  “這,這不合規矩啊!”李邦彥結巴的道:“哪有皇帝親自前去議和的,這古之未問啊!還請齊王另提條件。”

  “趙佶不是退位了麽,怎麽又成皇帝了?要想議和,就讓他來吧。難道大宋的江山還不值得他走幾步麽?”花榮早就想好了怎麽拿下汴京內城了。隻要繼續消磨他們的抵抗之心就好,消磨到一定的程度後,最後這班窩囊的君臣就會不戰而降了。

  “就是太上皇也沒有親自前往對營的啊?”趙樞此時回了一句。

  “哼!我們這可不是在和你們商量!就這樣,給你們一天的時間,沒見著趙佶,我們齊國將會立刻攻打內城,你們自己掂量吧!”花榮哼了一聲道。現在已經梁山大軍已經上了外城牆了,給宋國不管是君臣還是士兵的信心打擊都是巨大的,在攻打內城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了。花榮不強攻隻是不想做無謂的犧牲罷了。畢竟就是打下了汴京城,大宋還有地方需要攻打收複的,隻是相對的容易一些罷了,可是也需要很多士兵的。

  李邦彥和趙樞聽了就要下城牆回去稟報,不想這時衛兵卻攔下了他們。

  李邦彥見了當即停下了腳步,回身躬身道:“還請齊王讓士兵退開。”

  花榮笑著道:“回去匯報消息,你自己就可以了,這位肅王就留下和康王做個伴吧!”說著揮了揮手,讓攔路的士兵放行了、

  李邦彥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敢說什麽,留下肅王趙樞,就獨自下城一溜煙的走了。而趙樞就是老老實實的一動也不敢動,更別說據理力爭了。就從趙樞的表現就可見趙宋皇室的軟弱了。

  卻說李邦彥回了皇宮,拜倒哭訴道:“陛下,那齊國的人欺人太甚啊,他們竟然要讓太上皇親自去和他們談判,不然就要派兵攻打內城了。”

  這話說的到底有多少是發自內心的悲痛就不知道了,反正現在哭的不錯。

  “什麽!這怎麽可以!”趙桓聽了當即站起,來回的度起步來。優柔寡斷的性格發作,心中就有些拿不定主意!

  此時朝堂之上全是主張議和的一派,耿南中出列道:“陛下不妨去龍德宮詢問太上皇!”

  趙桓心想也是,雖說現在自己是皇帝,可是自己老爹在位多年,怎麽也比自己有經驗吧!也不耽擱,帶著眾位大臣就到了龍德宮外,想要麵見趙佶。可是龍德宮裏可不隻是趙佶在這,蔡京蔡攸父子,高俅等心腹也在這裏。

  他們也都不傻,聽了趙桓的話後,趙佶當即就表示自己不會去敵營的。這總歸是自己的老子,趙桓也不能強迫,說到傍晚十分沒有說通,隻得怏怏而回,再思對策。

  次日,一大早,一晚沒怎麽睡安穩的趙桓就被震天的叫喊聲驚醒了。匆忙穿上衣服出殿詢問情況。

  有侍衛急切過來道:“陛下,齊國人馬開到了朱雀門外,已經擺開了陣勢,攻城武器都已到齊,看樣子是要準備進攻了。”

  趙桓聽了不敢怠慢,當即叫來了各位大臣商議。

  尚書右丞唐恪問道:“外城百姓可有異動?可曾抵製齊國兵馬?”

  通報侍衛回道:“沒有抵抗,外城百姓全都在家,緊守門戶,不抵抗也不幫助。”

  唐恪聽了就沒在言語了。其實他本來也是傾向於主戰的。不過並不是很堅定,而看到梁山兵馬的勇猛和精神,加上主戰派的核心人物李綱的下放,現在也是自動轉換到了投降派中了。隻是話語權下降了不少。

  此時觀殿學士耿南中道:“如今齊國提出了條件,可是太上皇不願前往,那麽隻能咱們自己前去商談了。”

  “耿卿家的意思是要朕親自前去?”趙桓震驚的道。

  耿南中點點頭道:“現在咱們也別無他法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咱們的士兵因外城的失守,現在士氣太低,根本抵擋不住齊國的猛攻的,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門下侍郎白時中也是勸道:“要是被他們主動攻進內城,那咱們就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不如提起膽子出去和他們好好的談談。”

  趙桓聽了還是拿不定主意,畢竟這不是小事,誰知道這一去還能不能回得來啊。

  看到趙桓猶豫,去過兩次齊營的李梲出列道:“陛下,其實齊國的人也並不是很野蠻的,他們也是咱們漢人,營中也多有飽學之士在座。臣去過兩次,並沒有收到什麽侮辱。而且對方領頭的花榮都在那裏,咱們並不比他們身份差,也不用怕了他們,還有身後幾萬大軍作為後盾,隻要他們不想和城中效忠我大宋的兵馬死磕,就不會將咱們怎麽樣的。”

  他這話說的就是沒有數了,就說這城中的士兵又有幾個真的是要跟著趙氏死幹到底的?

  不過此時也不是他們說了算的,就在他們還在猶豫之時,就聽到遠處朱雀門那裏已經是炮響連天了。那震天的炮響最終促使著趙桓做出了決定。

  這都要被人打到門口了,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反正看這種情況也是守不了多久的,還不如去看看對方到底要提什麽要求。

  趙桓下定了決心,當即就領著白時中、唐恪、孫觀、李若水等人前往朱雀門,準備出內城與已經安住外城的齊國談判。留下孫傅、耿南中等輔佐太子。其實這都是無用的,城內還有太上皇趙佶在,有沒有太子又有什麽區別?

  趙桓等人到了朱雀門後,先是讓人豎起了皇旗,隨後命人數十名士兵大聲喊話,請求談判。

  花榮等人見到,對方豎起五爪皇旗,就知道對方來的不是趙佶就是趙桓了。

  梁山齊國這裏放炮的士兵也是收到了花榮的命令,停止了轟擊,原地待命。隻等著宋國君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