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府州折家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5      字數:3350
  且說楊誌所領的兩萬五千大軍到了大同府處,見了在這裏主持事物的大同府知府宗澤,商議從北進攻河東的事宜。

  府衙中,眾人坐定後,宗澤問道:“這次幾位將軍過來打算從哪裏進攻河東。”

  “府州!”楊誌肯定的說道。

  “府州?”宗澤皺著眉頭道:“這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府州一直是由折家駐守的,折家可不好對付,就看他們百多年間能讓遼國和西夏不能越雷池一步,就知道他們得厲害了!不如換個地方攻打的好!”

  宗澤以前作為趙宋的官員,自然聽說過折家將的事跡,還專門了解過。要說西夏人最恨的宋國家族就是折家了,要是沒有折家的阻擋,他們沒準就能進入河東,擴大自身勢力了。所以後來中原大亂時,西夏趁機攻進府州後,折家也被西夏人掘了墳,鞭了屍。

  要說折家人也不是漢人,而是漢化了幾百年的黨項人,和西夏皇族李家同出一族,不過矛盾卻同樣很深,幾乎是不共戴天。

  眾所周知,在趙宋武將的政治地位是極為低下的,文官總是騎在武將頭上,而這等憋屈事在府州折家這裏是不可能發生的。

  因為折家是私軍,折家有自己的地盤——府州,有自己的私軍,折家家主就是府州的實際領導人,領導人由家族內部確定,算是個獨立的諸侯。聽調不聽宣,這在強幹弱枝的北宋算是奇葩了。畢竟折家算是純臣,一心一意的為趙宋戍守邊疆,趙宋朝廷也需要折家的武力來防禦西夏和遼國,西夏和遼國一日不滅,折家便一日不會被鳥盡弓藏。隻是派了通判等官過來幫著管理,知州一直都是折家人世襲的,大權也是一直在折家手中。

  折家基本上大節不虧,當然折家自己也知道,自己家總共才一府之地,掀不起什麽風浪,也就一門心思的跟著趙宋朝廷。百年來一直為大宋衛戍邊疆,漢化已久,可以說已經是漢人了,趙宋朝廷也基本不拿他們當外人,不過肯定會忌憚的。

  “就選府州最好,宗相公不知某是天波府楊家的後人麽?”楊誌道。

  “楊家又怎麽了?和選取府州攻打有什麽關係?”宗澤疑惑的問道。

  “我們楊家和府州折家素有來往,前次就有過通婚,這一代我楊家的楊溫也是娶的折家女,某以前也是去過府州不少次,熟悉的很。選擇府州,我想也是元帥的意思,不然也不會特意的調了某這一軍士卒過來了。”楊誌淡定的道。

  “元帥是想讓楊將軍打感情牌,策反折家?”宗澤聽了後了然的問道。

  “應該是吧。”楊誌點頭道。

  “這恐怕很難,折家一直都是堅定不移的跟隨著大宋的腳步的,怎麽會無緣無故的就叛變了?元帥這次這個主意怕是要失敗了!”宗澤很難相信以折家現在的狀態,會轉頭投靠梁山,要是不了解梁山情況的話,怎麽看都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麽樣總是要試一試的。”楊誌道:“要是能得了府州折家,不說讓他們出兵幫忙作戰,單隻是能短時間內防衛住西夏就已經夠幫了咱們的大忙了。”

  宗澤皺眉道:“要是說服不了呢,難道和他們大戰麽?那樣會不會給了西夏進兵的機會?”

  “哼!那些西夏人要是敢來,就讓他們嚐嚐咱們的厲害!”魏定國這時出聲道。

  “就是,這些外族,就要將他們打服了才行。不然總是以為咱們無人呢。以為咱們也和趙宋那些軟骨頭一樣,不敢反攻麽。像是那些金人一樣,以為能滅了遼國,就敢過來進犯咱們梁山,結果怎麽樣?還不是在古北口被趕回去了!現在不也是老實了許多麽。”劉唐也是開口說道。

  “不錯,就是和折家開打也沒什麽,西夏人敢進來,咱們就敢讓他們有來無回。”張應雷現在可是梁山的忠實支持者。要是還做著趙宋的都監,哪能有現在這麽痛快,沒那麽多破事不說,還總是有著打擊外族,開疆拓土的事情做。這都是他們這些武將拒絕不了的誘惑。這次雖然沒撈著打遼國,可是倭國那裏他可是參與了攻進皇城的一戰的。

  “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咱們梁山一直沒有敗績,可別在咱們幾個的身上破例了,那咱們可沒臉回去見各位兄弟了。”郝思文提醒道。

  “不管咱們怎麽打,也不能給了外族機會。要是要打府州還需小心在意西夏。”宗澤對於漢人百姓那是好的很,可是對於外族就是另一種態度了,他可是一直主張武力對外的。

  “明天咱們先行出發到偏關駐紮,等某過去試著說他們一說,回來再做定論吧!”楊誌道。

  眾人都是點頭,事情還不知道能不能成,他們在這裏瞎打算也沒用。

  宗澤想了想後問道:“隻是折家要是不同意歸服咱們,楊將軍會不會被他們扣留?”

  楊誌搖頭道:“不會的,不說有著親戚的關係,就說咱們大軍在外,他也不敢隨意扣押的。再者某現在也不會進入府州和他們相談的,陣前就可以了!”

  宗澤見楊誌知道厲害,也就不在多言,天色也將晚了,遂令人上了酒菜,招待他們。要說現在宗澤吃的可比以前好多了,不是說他比以前有錢了,而是菜和肉的種類和做法與以前比那是多了許多。知府裏的廚子是從山寨學徒出師後調過來的,各種菜式都會做。其實不止宗澤這裏有培訓好的廚子,別的知府那裏也是有的。

  一夜無話,次日眾將早早起身,吃了早飯,告別了宗澤,就往偏關過去。行了五七日,過了偏關休息一晚,楊誌等人帶著兵馬直入府州地界,在第一個寨堡董家寨外停了下來。

  府州這裏確實不是很好攻打,主要是太過麻煩了。這裏為了常年抵禦遼國和西夏不定時的進犯,境內建造了許多的寨堡,每個規模都是不小,就是比之當初獨龍崗上的祝家莊也小不到哪去。

  這要是一個個的打下去,不知要耗到什麽時候去了。西夏和遼國每次過來都是無功而返,這些堡寨起了很大的作用。你隻要攻過來肯定是要每一座堡寨都要打的,但凡有一個不打,就等著被襲擊了後路吧。而且府州總共才多大,隻要當先對敵的寨子能抵擋些時間,折家就會迅速的支援過來。布置防線,統合各寨一起分配任務防禦。

  這次梁山過來也不會例外,所以梁山兩萬多大軍到了這裏後,隻是在寨外列陣,並沒有攻打,專等折家人過來。

  此時的董家寨寨主董連玉也是有些不知怎麽應對了。本來收到燕雲之地被梁山占據的消息後,還以為他們這些靠近遼國的地方,總算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時刻防備著遼國入侵打劫了,總算可以過些安穩日子了。不想這才過了幾個月,梁山竟然也打過來了。雖說梁山兵馬肯定不會像遼人那麽凶殘,不過也不能放任他們不管。隻能一麵積極調動兵馬防守,一麵派人去通知在府州城中的折家家主。

  梁山大軍紮好營寨,安排好偵查防守的人員,幾個將領聚在一起。

  馬勁道:“咱們就一直在這安營等著麽?我看外麵那個寨子也不難打啊,不如咱們先打下一座寨子,震懾一下他們的好。”

  楊誌不同意道:“最好不要,沒有作戰就沒有傷害,也沒有仇恨,到時說服的時候也能輕鬆點,談不成再打也不遲。元帥的意思就是折家能爭取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那就等等吧!”郝思文這時出聲道。他們這一路兵馬是以楊誌為主的,作戰之時都是要尊重他的意見的,郝思文對於花榮選擇為帥的人選是支持的。知道每次選人都是有其意義的,就像這次以楊誌為帥就是要靠關係說服折家轉投自己陣營。

  折家的行動確實迅速,在梁山落寨一天之後,就探查到有一隊人數兩千的人馬,馳入了董家寨中。

  楊誌不再耽誤,讓人在兩方中間設下酒筵,匹馬上前看著寨上多出了折家的旗幟後,大聲喊道:“是折家哪位到了,可否出寨一敘?楊某已設下筵席款待。”

  府州離著燕雲這麽近,折家自然清楚的了解過梁山占領燕雲的經過,知道不是易於之輩,聽到梁山來襲的折家不敢怠慢,現任家主折可大親自領兵過來抵禦。

  這時聽到城外楊誌的叫喊聲,董連玉疑惑的問道:“相公可知外麵的喊話梁山將領是誰?”

  頓了一下董連玉繼續道:“看其軍所打的旗號,總共十五個大旗號,其中五麵梁山大旗,這沒什麽好說的,其他十麵應該是兩兩一組的,郝字旗和朱雀旗在一起是一隊,魏字旗和神火旗在一起是一隊,袁字旗和赤虎旗是一隊,馬字旗和雙虎旗是一隊,最後的楊字旗和威勝旗是一隊。就是不知道這楊字指的是誰!”

  “嗬嗬!據某所知,梁山上能獨自帶領一軍的楊姓將領,也隻有那青麵獸楊誌了,走吧!既然對方設筵邀請了,咱們就去看看吧!”折可大笑道。

  “不會有詐吧?”董連玉疑道。

  “楊家的人還不至於這麽下作,不必生疑。這楊誌以前某也見過幾次,說起來我們還是能攀上親戚的,待某出去看看他這次打的什麽主意再說。”折可大道。

  看這楊誌自己一人回到所擺的筵席一邊坐下,折可大也沒有帶人,單人獨馬行了出寨前來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