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從商人那換筆錢吧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5      字數:3345
  梁山在做戰前準備的時候,倭國的各個官員和將軍也都是回來了。花榮讓他們休息了幾天之後,就安排出去了。

  首先就是張叔夜被安排回了海州繼續做知州,搭檔的還是在倭國時合作的不錯的張開駐守梁山南方邊界。配合再徐州的史進牢牢的看著南方。原本在海州做了一年的知州柳天成被調回了山寨待命,等著出兵河北河東之後,隨時接手打下的城池。

  最近大名府內的聞煥章也是忙,不僅要處理著河北東路往他這匯總的事情,還要接收梁山運來的軍用物資,準備將要出征的糧食等等。而且城內的一個商人最近也過來找他。

  這個商人名叫程海雲,家裏本來是做瓷器生意的。說起來他也是梁山的家屬,他家四個兒子,老大跟著他做生意,老三老四還小,老二程澤濤卻是從小就喜歡水,如今在梁山從軍,而且現在已經是水軍第三營的一個指揮使了。從梁山第一次打破大名府後,就投靠了過來,也是立過不少的功勞,一步步從底層升上來的。

  他家這兩年也是因為有著梁山的便利,涉足了食鹽的買賣。雖然梁山的終旨是薄利多銷,可是數量是龐大的,這兩年也是賺了不少。而且借著梁山往海外多國販賣貨物的緣故,也是弄了一條船,跟著往高麗走了幾趟,傾銷了不少的瓷器出去。

  這次程海雲過來是看到了水泥的好處,想要參上一腳,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過來說這個事情了。

  “聞大人,你說這個事情讓程某也跟著做一下,也能快點發展不是麽,再說我們都是自己人,這個秘方程某也不會泄露出去的,而且我也不是平白的要秘方,需要多少錢,你老請示一下元帥唄。行就行,不行的話,老程我也就死心了。”程海雲說道。

  聞煥章聽了道:“這個事情,元帥原則上是同意的,秘方什麽可以交給你,不過卻不是白拿,從大名府到下麵各縣的道路可是要你雇人修出來的,可以的話,你現在就可以回去準備開廠了。”

  程海雲聽了後,道:“這位太貴了吧?大名府到各縣的道路,這有多大啊,雇傭百姓修路花費太大了,而且也要耗費不少時間。而且既然元帥要招商人發展地方,肯定不會隻是選程某一家吧?”

  聞煥章道:“是還有幾家,不過你們所要修的路徑都是差不多的,別看現在花費的不少,你要看到以後的利益,你們隻是負責修州縣之間的大路,以後村鎮之間看著方便,是不是也會到你這進貨?還有這水泥可不隻是修路,修房也是可以用的,磚牆外麵塗上一層,美觀吧?程員外可以先拿自家的院牆做個示範,別人看到了好處,自然也是會就近找你的,生意上有了來往,關係人脈肯定也會有所精進的,不說金錢利益,就是人脈等隱形的利益就足夠賺回這幾個月的損失了吧。以後可是沒有別的出項了,除了交稅,隻是純利益了。用一點顧工的金錢,換來一個可以傳家一直做下去的生意,知足吧!”

  “好吧,聞知府你能說,大名府這裏修路的錢我們程家出了,不過找人手的事情還是聞知府你們來做吧,這個收買人心的事情,程某膽子小,實在是不敢做!”程海雲知趣的道。

  聞煥章聽了這話後,笑了,看著他道:“程家有員外掌家,就敗落不了,興旺起來是早晚得事!”

  從程海雲的回答上,就看出他是個知情識趣的人。你要是平時在家門口出個錢修個橋修個路,那也就罷了。誰看到都是要說一句大善人,官府也隻會嘉獎,不會責難。可你要是心血來潮,想要幫著給城牆加高,修一府之地的路,那就是找死了。

  當權者肯定會想:你這是要做什麽?收買人心?要造反?到時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把你拿下。

  所以這種犯忌諱的事,程海雲這種有閱曆的聰明人是不會幹的。其實這也是一個考驗,你要是分不清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梁山也是不會選擇和你合作的。

  雖說水泥並不是什麽機密的東西,可是花榮也沒打算這麽快就公布出去。要是和那種拎不清的人合作,保不準什麽時候他就會為了利益,蠢到以為梁山不會發現而將秘方傳出去了。這種看著聰明,實著愚蠢的人並不少見。

  而程海雲聽了聞煥章的話,也是安心了,他可是聽兒子說過,聞煥章可不是一般人,在梁山勢力中,怎麽說也能算上是前三位的人,有可能是除了花榮外,說話最有份量的人了。

  這可不是隻靠資曆,而是用功績堆出來的,從梁山的發展擴張的路線,一路看下來。剛打下來的地方,那裏必然就會有聞煥章的身影。

  要說花榮是梁山的掌舵手,武將們是梁山擴張的矛,那麽聞煥章就是梁山能安穩的治理好這些地方的最大功臣。有了他幫忙安穩了地方,梁山才能這麽快速的擴張。

  現在這樣的人說他們家破敗不了,那隻要梁山勢力不出問題,就是穩當的。

  最後聞煥章還不忘給了程海雲一張寫著些注意事項的紙張,其中就包括防塵口罩的製作,讓他先去準備好了。

  程海雲看了一下,別的都好理解,隻是為什麽還要帶口罩?不懂就問,這也是他能把生意做起來的好習慣:“聞大人,這個防塵口罩是做什麽的?”

  “哦,生產水泥時,會有細小的粉末飄飛在空中,這些粉末要是長期被吸入人體中,就能破壞人體的肺部,使人不能呼吸,也就活不了了,所以必須要戴著這東西。”聞煥章解釋了一句後,又對著他說道:“你可不要抱著僥幸心理,這種工廠,我們是會時不時的抽查的,要是不安規定做事,勒令停產整改是必然的。其實戴個口罩也不麻煩,習慣了是一樣的。”

  程海雲聽了小心的收好了紙張,打算回去全部按照上麵寫的照做。畢竟他要做這個事情,主要還是想和梁山處好關係,賺不賺錢不太重要,隻要不陪就行了。可別到時候不按照梁山囑咐的規定做,反倒將關係弄僵了,那就是哭都沒地方哭了。

  而且他也知道,梁山能出賣這個水泥配方,也是放出一個拉攏信號來。不然梁山自己不能開個廠子麽,招些工人很難麽。現在這種合作模式,除了生產,其它的雇人什麽的,也都是梁山一手包辦的,並沒有省多少力。

  像程海雲這樣的商人,在梁山控製的地盤內,還有好幾處發生這樣的談話,有的成功拿到了當地水泥的經營權,有的卻是沒有得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程海雲那麽看的那麽清的。不過大體上是都賣了出去,剩下的就等他們將水泥廠開起來,蕭嘉穗再統一的招募人手鋪路。

  將配方賣給這些和山寨關係緊密的商人,花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能什麽東西都靠國有生產,這樣雖然有利於壟斷,能掙很多的錢,可是沒有競爭者,卻會不利於創新,更可能會滋生內部的**。

  其實從花榮到這裏後,並沒有多少生活用品上的創新,也就幾種,水泥紅磚這兩種還是最近才弄的,再就是玻璃打製作,可是這在大宋並不是稀奇,也有不少會做的,隻是他們的工藝差了點,做出的成品耐不住燙,所以也就沒有作為日常用品。不過現在梁山做出來,並且已經販賣出去不少,隨著時間,其中的秘密肯定會被人知道的,古人中可從來不缺少聰明人。這都不是什麽大事,花榮改良玻璃,主要的就是製作出望遠鏡這件軍用神器來,其它的都是附帶品罷了。

  再有就是蒸餾高度酒和曬鹽之法了,至於嬰兒車這種東西,不提也罷!

  其中讓花榮覺得最有用的兩樣東西就是柔軟的廁紙的發明,還有軟枕頭的應用。廁紙就別說了,這時每個到古代的人,必須要經曆的檻。還有大宋用的瓷枕頭,這玩意真的能用來枕著睡覺?反正花榮是受不了,瓷枕這玩意不高,睡在這上麵,硌不硌頭另說,就是你想要翻個身,保證立馬就醒,這玩意要是給用功讀書的人用還差不多,隻要一翻身就醒,起來接著讀書。花榮睡了一天,就讓人給他換了個裝著麥粒的枕頭,並且將崔娟的也換了,不然到時候自己睡過界了,不一樣會碰醒了麽。

  生活用品創新少,主要就是梁山一直以來都不算怎麽穩定,一直再打仗,前幾年都是在被動的承受著趙宋朝廷的討伐,或者自己也是抽空出去借糧,沒什麽時間考慮這些問題。

  可是從高俅率大軍過來討伐失敗以後,加上其它三處大賊陸續起事,梁山總算是迎來了發展時間。一年之間連續攻下了京東,倭國,河北和遼國占據的燕雲,總算是有了一大塊的地方。

  不過花榮知道現在想要安心發展內政民生是不可能的,不久要出兵河東,這一戰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呢,就是順利,也不會太快的,畢竟那裏是兩方勢力。而且要是梁山表現出要占領河東的意思後,必然會受到田虎和趙宋朝廷的打擊,到時沒準會同時麵對兩方。

  這一戰不管成不成,他們梁山和趙宋朝廷的蜜月期都將徹底告終,之後大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過現在有了研究所,一些事情就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了,自己隻要給出製作的方法和需要的材料就行,讓他們自己去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