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力發展和河東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5      字數:3363
  花榮回山的這兩個月,梁山周圍可謂是發展迅速,趁著還不到春耕的時間,在周圍的州府大肆的雇傭百姓做著水泥道路的鋪設,人多力量大,這話可是一點也不假。

  兩個月的時間東平府、濟州、襲慶府、徐州四州和梁山相連的道路已經打通了,鋪設了一條可以並行兩輛馬車的水泥路。這已經是最快的建設速度了,百姓們是雇傭的,每日都是發工錢的,幾個州府內的百姓也是趁機賺了一筆。不過轉頭就到梁山所開設的磚廠內,買了幾車的紅磚回去。

  不買也行,可是看著村裏那些有閑錢的,紛紛告別了草房泥房,住上了紅磚大瓦房,外麵看著就高端大氣,打開院門,就是比自家的院子看著舒服敞亮,進入屋內,燒的熱熱的火炕,大冬天的,讓人上去了就不想下來了。本來都是一樣的人家,看看人家現在的房子,再回頭看看自家的草房,能不努力麽,能不也想辦法蓋一間麽。蓋上這麽一間到時候自家小子說媳婦也有底氣。

  正好趁著休冬,梁山又在招工修路,哪還能不抓緊時間去幹上一兩個月,不僅能省下口糧,回來時還能賺上一筆,正好換個房子。不過今年怕是趕不上冷天了,這都要春耕了,等建好房子,天氣也熱了,火炕就有點用不上了。不過不要緊,等年底天氣再冷時,再試試也不晚。

  說到春耕,這北方似乎不知道種什麽啊,北方這裏的小麥,都是前一年秋季就種上了的。不過今年京東這裏所屬梁山了,就有東西種了,各個州縣衙門內,都是在分發玉米種子和花生種子,不多,每家農戶憑戶籍可以免費領取兩斤玉米種子和兩斤花生種子,領取時旁邊有專門的人講解怎麽種植,產量如何,怎麽吃等等一係列的問題。

  這些種子都是梁山收購的上一年濟州島百姓出售過來的,都留著作為種子分發呢。想吃的話,等明年再說吧。要是種的多了,就怕到時候吃膩了你。

  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物也是要在春耕時做的,那就是棉花,現在的棉花這東西,都還隻是在西域邊疆那裏種植了少許,宋國內還沒有流傳進來過,也沒人會重視這東西。而且棉花這東西就算到了趙佶這個皇帝手上,恐怕也就是被當做奇花觀賞上。

  梁山早就吩咐了山上士兵的家屬,讓其們留出向陽地段,等著種植棉花。本來百姓們都不知道這種新興的東西是做什麽的,不知道能不能值錢,還在猶豫。不過花榮直接傳令道:隻要種植出來,梁山都會收購,就按照畝產糧食的價格給錢,也就是說,你原本一畝地種糧食能賺多少錢,梁山就給你多少錢。這下就打消了百姓的顧慮。梁山的信譽還是很好的,肯定不會說話不算話,這還有什麽好猶豫的,等著春耕溫度到了,就種唄,種什麽不是種,反正也不需要擔心銷路,梁山全包了。安安穩穩的種地賺錢,有什麽不好。

  棉花這個東西,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都是挺重要的,這東西禦寒效果明顯。現在的有錢人家冬日穿的衣服,蓋得被子都是填充的絲絮做成的。普通百姓沒有那個財力,就隻能用蘆花、破布,草絮等填充,禦寒效果極差,當然有的也會用動物皮毛做成衣服毯子用於禦寒,但是並不多。

  要是有了棉花,寒冷的冬天就不再是那麽難過了,百姓就不用在寒冷天氣整日窩在家中躲避寒冷了,軍中士卒有了棉衣,更是能發揮出最大的戰力來。

  現在整個梁山勢力都在全力的忙活著,雖說如今改變的不是太大,可是在如今這種到處都在打仗的時候,梁山控製區域裏能有安穩的生活就是不錯了。百姓們已經不要求什麽了,隻求梁山勢力能長久存在下去,生活能一直的安穩下去。

  最近一年的時間,京東這裏也確實安穩,就是當初梁山出兵占領之時,也是速戰速決,基本對於百姓沒有造成什麽傷害,這也是趙宋朝廷軍隊敗的太過快速的原因,不然大戰之下難免妻離子散,愛好遍地的情形發生,到時耽誤了農耕,下一年也好過不了。哪能像現在這樣不僅平時的收入沒有減少,還享受了梁山的寬鬆政策,生活開支減少了,還能幫著梁山做工,賺取一些外快。而且就算做的工也不隻是方便梁山,他們也是照常使用的,就像道路好了,百姓也是可以使用的,梁山出錢,他們出力,方便的卻是大家。

  就算是河北東路的幾個州府,也沒有什麽很大的戰役,因為遼國的突然入侵,梁山隻是就近的攻占了一半的州縣,就帶著大軍開赴邊界,抵禦遼國了,在大宋沒有派援軍的情況下,將遼國入侵兵馬打退了,這就收了河北常年處於邊界之處的百姓民心。隨後又摧枯拉朽的收回了燕雲十六州,又是讓原趙宋的官員看到了梁山的強勢,心中不覺的就偏移向了梁山。所以後麵的河北之地,基本上沒有抵抗,都是大開城門,投降了梁山,也免了兵禍。

  說起來梁山還要感謝遼國的這次突然來攻,雖然費了些功夫,但是卻讓梁山無戰拿下了河北東路,還得到了防禦重地燕雲。

  說到這次遼國入侵的始末,就不得不說說河東田虎現在的情況了。本來田虎是想靠著遼國入侵,調動走大宋朝廷的兵馬,減輕他們這裏的壓力的。可是沒想到大宋竟然狠下心來,不聞不問,不僅沒有調動兵馬過去反而,又加派了一萬人馬過來,加緊了攻勢。田虎一方可謂是已經焦頭爛額了。

  此時的威勝軍田虎的王府內,田虎正在大發脾氣。

  “遼人怎麽不直接通過雁門關進攻河東地區,偏偏跑去河北那裏去了?他們是傻子麽?河東這裏有我們幫他們牽製著不少的趙宋軍隊,進入關內不是輕而易舉的麽?就算雁門關不好打,從西京那裏直接從寧化軍經憲州進攻太原府,也容易許多啊。畢竟太原府的重兵都被咱們牽製住了。奶奶的,他們這些蠻人腦子裏都是屎麽!”田虎在大殿內來回的度步走著。

  隨後對著鄔梨道:“國舅啊,你到底是怎麽和他們說的?河東這裏這麽好的形勢他們不抓緊取了,怎麽就反倒去河北了呢?”

  鄔梨聽了後道:“就是按照大王吩咐的,相約他們來共取河東之地,當是他們也是滿口答應的,雖知道調頭就變卦了,反而去河北那裏去了。”鄔梨表示他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啊。

  “大王,遼國怎麽說也是一個大國,肯定不會按照咱們的說法來的,那樣不就顯得聽咱們的吩咐一樣了嗎。到時就是拿下了河東主動權也不在他們那裏,咱們反悔了他們也無可奈何。反而趁著趙宋北方兵力被咱們牽製在這裏時,獨自去取了河北更好。隻是他們沒想到梁山正在攻略河北,正好撞到了梁山的槍口上。不僅沒有收獲,反倒是把自己賠了進去。”回來的殿帥張雄道。

  “遼人什麽情況老子不管,老子現在隻想知道咱們現在怎麽辦?遼人靠不住,咱們現在兩麵戰線都是敗退,在這麽下去,宋國就要打到咱們的老巢來了。”田虎道。

  “大王,咱們南麵敗退,主要是趙宋那裏有了宋江那廝一夥人的支援,不然咱們早就打到東京城裏去了。”麾下將領李天錫道。

  “行了吧,就你能,還打到東京,就是能保住威勝軍周圍這幾州就不錯了。不過宋江那廝確實可惡。”田虎道。

  “大哥,這宋江一夥人也是咱們綠林勢力,怎們不想著和咱們一起造反,偏要去舔趙宋的那些昏君奸臣臭腳做什麽?他們一夥也有二十多個頭領,近三萬嘍囉。要是在河北起事,也能鬧出大動靜來,為何偏要向梁山一樣接了偽宋朝廷的招安,有大好的前途不要,偏偏來和咱們做對,這不是有病麽!”三大王田彪道。

  “宋江他們和水泊梁山可不一樣。梁山隻是要一個名義罷了,你看他們哪裏正眼看過偽宋?接了詔書,不是一樣的占了京東兩路大部分的地方,沉靜了幾個月以後,更是又將河北東路收入囊中了,現在的實力可是比咱們厲害多了,而且還免受了趙宋朝廷的分兵攻打。真是個好籌謀啊。可是宋江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這是認定了趙宋朝廷,攻打咱們他娘的比偽宋的禁軍都賣力。”田虎道。

  “誒!大哥,梁山也是綠林出來的,現在宋江一夥人明顯就是咱們綠林中的敗類,梁山他們這個綠林翹楚是不是應該責無旁貸的站出來,出麵清理了他們?咱們可以用這個事情讓梁山出兵幫忙啊!”田彪道。

  田虎聽了這個話,覺得有理,梁山不是一直自稱綠林扛把子麽,現在除了敗類,出麵解決了,還綠林一片清靜不是應該做的麽?當下對著田彪道:“這次說的話還是經過腦子的,繼續保持!”

  隨後對著下麵的群臣道:“誰願意去梁山一趟?請他們出兵?”

  過了一會,見沒人站出來,田虎點名道:“就請國丈去跑一趟吧!”

  “這個,老朽年紀大了,怕是不能進行長途跋涉了。大王還是另請他人吧。”國丈範權推辭道。他可不想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出去瞎跑,要是遇到官軍,那可就完了。

  田虎可不管他願不願意,這老家夥,前幾天才納了一房小妾,現在竟然就說自己老了,騙鬼呢吧,當下道:“就這麽定了!帶些人保護,扮作商戶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