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向誰求和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5      字數:3357
  且說遼國郎主,在後方看到大陣被破,將軍戰死,不敢再在陣前多待,帶領剩餘人馬,慌速退入燕京,急傳旨意,堅閉四門,緊守城池,不準出對敵。

  花榮知得遼主退回燕京,便教軍馬拔寨都起,直追至城下,團團圍住。隨後傳令,讓軍馬就在燕京城外,分紮四營,緊盯四門,團團豎起雲梯火炮闌車,紮下寨柵,就要準備打城。

  燕京城中,遼國郎主耶律延禧,坐於宮中,心裏慌亂,會集群臣都來商議之後之事。

  “如今那梁山賊兵四麵圍城,前次大戰,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現在怎麽處置?”遼主耶律延禧問道。

  下麵大臣都道:“事在危急,莫若前去求和,此才為上計。”

  “咱們堂堂大遼國,怎麽能向一夥賊寇求和?還要不要臉麵了!”左丞相幽西孛瑾道。

  “不去求和,難道坐看敵人攻破燕京,將咱們都抓走麽?”右丞相太師褚堅道。

  “梁山賊人一戰下來肯定也是損失不小的,咱們回到城中的兵馬也有萬人,在動員一下城中百姓,湊夠兩萬人不成問題,梁山能有多少人來作戰?得那個天了,也就三四萬人,隻要咱們不出城野戰,他們想要攻下城池也是不容易的。實在不行,咱們就跑到中京或者西京算了。”皇侄耶律得忠出列說道。

  “你二十萬軍隊都一戰而敗,還想著用臨時拚湊起來的城中百姓和敗退回來的士兵守住城池?這不是在做夢麽?你去看看,如今逃回來的那些士卒,有幾個還有士氣的,哪個不是慌慌不可終日的,這種狀態怕是被梁山兵馬一衝就要潰敗了。到時梁山賊兵入城,咱們往哪裏去?而且梁山不是名義上也是所屬宋國麽?咱們可以去和宋國求和,咱們雙方久為兄弟之國,總是好看一些。”右丞相太師褚堅道。

  遼主耶律延禧聽了頓覺有理,什麽事情也沒有自己的性命重要,丟點麵子算什麽,反正在和北麵金國的對戰中,麵子已經被丟的差不多了,也不差這一點了。遂從了右丞相太師褚堅之議。

  於是次日城上早早的就豎起了降旗,差了使者前來梁山陣營中求告。

  這就讓花榮很是意外了,這求和是什麽意思?不過也是召集眾將並宿元景宿太尉過來,看看來使是個什麽意思!

  使者進來,看到大帳中,濟濟一堂三十多個將軍在列,使者進來後道:“本小弟之國遼國。願年年進牛馬,歲歲獻珠珍給兄國,再不敢侵犯中國。”

  花榮眾人聽了使者所說之詞,都是哈哈大笑,如此打的遼國俯首稱臣,才是平生快事!

  坐中許貫中卻是失笑一聲道:“你們是向我們梁山投降還是向趙宋求和?”

  那使者聽了,呐呐不能言語。

  聽了許貫中的問話,眾將才聽出原來不是向他們梁山低頭求和啊。

  這些將軍都是性烈之人,當即霹靂火秦明起身喝道:“如今圍城的可是我們梁山,你們這是要遵我們為兄麽?城將破還不老實,存那一點小心思隻能欺騙按這些直人,哼!”

  魯智深也是道:“如今圍城,當一股作氣,一戰而下,元帥何必聽他們廢話!”

  就在那使者戰戰兢兢,不知如何作答之時。宿元景看著花榮開口道:“花元帥也是我大宋的兵馬大元帥,向誰求和不是一樣?”

  “嗬嗬!”花榮聽到這話,笑了一聲道:“宿太尉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我們的關係,太尉不會不知吧!說出這話不是讓人恥笑麽?”

  宿元景正要說話,外麵張三進來稟報道:“元帥,外麵有自稱大宋樞密使趙安撫前來問軍。”

  花榮聽著又來一個趙宋的人,和許貫中,朱武對視一眼,先是讓遼國使者下去休息,後又讓人引著那趙安撫樞密使進來。

  趙安撫進帳之後先是和花榮見了禮,隨後就從宿元景那裏了解了一些在這燕雲之地發生的事情。

  隨後也不提本來在朝堂之上商議的要回燕雲之事,看這梁山的強勢,怕是不可能的,他這行了一路也是早就想清楚了,人家拚死拚活的打下的地盤,怎麽可能拱手讓人。

  隻是對著花榮道:“花元帥,既然遼國要向我們大宋低頭,進貢朝拜,咱們不如就準了吧。再讓其讓出燕雲之地,放歸他們也沒什麽,然後你們得地,我們大宋得名怎麽樣?”

  花榮聽了哂笑一聲道:“笑話!趙樞密使這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啊,當時遼國沉兵十萬進犯河北,你們做過什麽努力?隻是擺出了一個不管不問的態度罷了,可有想過調配一兵一卒過來防守擊退進犯的遼人,以保境安民?”

  “要不是我們出兵過來,河北之地現在已經混亂不堪,百姓四散了,到時肯定又是一股亂兵而起,你們還有兵力鎮壓麽?現在我們梁山不僅擊退了遼國的進犯之敵,還突入燕雲之地,拿下了半數之地,打廢了遼國幾十萬大軍,如今更是兵圍遼主於燕京,現在遼人前來認慫求和,你們想要空口白牙的就來摘取恢複燕雲的巨大名聲,怕是不妥吧!”

  花榮雖然說的不好聽,可都是讓趙安撫無力反駁的事實。事實就是如此,他就是想要找說辭也找不到。其實他心裏想的卻是:要不是你們這些反抗的賊人的牽製,我大宋怎麽會沒有兵力駐守河北,要不是被你們梁山打沒了十幾萬的兵馬,怎麽會如此的低聲下氣。

  不過這些話肯定不能說,當下直接道:“花元帥還請言明,我大宋需要付出什麽才能得到這個名聲?”

  “聽說大宋從太祖時期就準備了一個存錢的機構,名為封裝庫,專門用來贖回燕雲十六州的,現在經過曆代皇帝的存入,怕是不少了吧?這樣,你們不是想要收複燕雲之地的名聲嗎。就拿一半的封裝庫財務來買吧!”花榮笑著道。他這也是獅子大開口了。

  趙安撫聽了這話,立刻道:“這不可能?”花榮都知道這個機構,他作為趙家人,更是清楚,這封裝庫裏的錢財,本來就不少,再加上後來幾代君主的存入,那數目要是說出來,簡直就是駭人。就連趙佶這麽安於享樂的人,就是錢財不夠用了,也從來沒有打過那裏的主意。現在花榮想要分一杯羹,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梁山拿下燕雲之地,再讓出來還差不多,隻是一個名聲是不夠的。

  花榮也知道不太可能,趙宋的君臣就是再怎麽昏庸,也不會拿巨資來送給敵人的。而且梁山在倭國收獲了不少的財富,還有一座巨大的金銀礦在那放著,會有源源不斷的錢財被挖出來,現在並不缺少。

  轉而開口道:“你們這什麽也不付出,是不可能拿到這個名聲的,我們現在就是不給他們機會,強行攻城也就旦夕可破此城。那樣名聲地盤就都是我們梁山的了。”

  趙安撫聽了,趕緊道:“封裝庫是不可能的,花元帥可以提別的要求來!”他是知道他們大宋現在實在是太需要一個武力強盛的名聲,來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還在觀望的勢力了。現在這國內四處大賊已經讓他們趙家疲於應付了。再來幾個,天下就要回來春秋戰國時的亂局了。

  而且花榮也不想大宋太過的亂,畢竟同胞,能少死幾個就少死幾個吧。而且梁山現在並不需要這些虛名。就是給了趙宋朝廷,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到時占了燕雲,明眼人誰會看不出是怎麽回事?要是是大宋攻下的燕雲,怎麽可能讓梁山治理!至於那些看不明白的,都是庸才,取之也是無益。

  當下花榮故作考慮了一下道:“那就拿汴梁城中的兩千匠戶來換吧。”現在梁山錢財不缺,糧食不缺,資源也不算很缺,隻是熟手工匠缺少。不管什麽工匠都缺,就是有了資源也不能盡快的變成成品來,就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實力。

  “兩千匠戶?這也太多了吧!”趙安撫道。

  這時李逵起身喝道:“你這官兒也太不爽利了,想要好處還不舍得下本錢,天下哪有這種好事,就連俺這粗漢都知道買東西要付錢,你做這麽大的官兒不知道?”

  武鬆實時的接了一句道:“還是說趙樞密使是覺得俺們的刀不利了!能讓給你們一個體麵的名聲就不錯了,不要太過得寸進尺了!”

  當下各個將軍都是起身鼓噪起來。

  史文恭也是道:“元帥,咱們要那些工匠做什麽,咱們自己也有,要我看還是自己拿下這攻取燕雲十六州的名聲的好。也好吸引各路的豪傑好漢過來相投。來壯大咱們己身。”

  “別,兩千匠戶就兩千,隻是要讓我先見見遼國來使!”看到梁山眾將鼓噪起來,趙安撫妥協了道。

  “可以!”花榮道。隨即吩咐親兵將趙安撫和宿元景兩人帶了過去。

  等兩人去了之後,朱武笑道:“元帥是早就盯上汴梁城中的那些工匠了吧!”

  “嗬嗬!咱們現在還是太過缺少匠人了,全靠湯隆他們自己教授徒弟,太過緩慢了。反正京城裏匠戶過萬,多得很,趙宋用不了,也不重視,正好支援咱們一些。”花榮笑道。

  楊誌道:“隻是覺得這麽大的一個名聲,白白讓給了趙宋朝廷,有些不甘心啊。”

  “這沒什麽,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趙宋就是能瞞過一時,也瞞不過一世,到時的史書記載還是咱們的功勞!”花榮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