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打薊州城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5      字數:3397
  安排了石秀之後,花榮道:“薊州城內可有能取事的地方?”

  時遷獻計道:“薊州城有一座大寺,喚叫寶嚴寺,廊下有**寶藏,中間是大雄寶殿,前有一座寶塔,直聳雲霄。那裏著起火來,定能讓人驚慌,無心守城。”

  石秀也是說道:“時頭領可去寶塔頂上躲著,每日飯食,我自對付來與他吃。隻等城外哥哥軍馬攻打得緊急時,然後就在寶嚴寺塔上,放起火來為號,製造混亂。”

  花榮知道時遷自是個慣飛簷走壁的人,哪裏不能躲了身子?石秀臨期自去州衙內放火,他兩個商量已定,自去了。

  次日,花榮引兵,撇了玉田縣,與平峪縣的兵馬合兵一處,催起軍馬,逕奔薊州來。

  且說禦弟大王自折了兩個孩兒,不勝懊恨,便同大將寶密聖,天山勇,洞仙侍郎等商議道:“前次涿州、霸州兩路救兵,各自分散前去。如今梁山占據玉田縣,平峪縣,早晚進兵,來打薊州,似此怎生奈何?”

  大將寶密聖道:“梁山兵若不來,萬事皆休。若是那夥蠻子來時,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若不活拿他幾個,這廝們那裏肯退?”

  洞仙侍郎道:“那蠻子隊有那個穿綠袍的,慣使石子,好生利害,務必要提防著他。”

  天山勇也道:“上次我想趁其不備,射死這個蠻子,不想被他們後方人看破,射了我一箭,破壞了計劃,這個蠻子也打了我一石子,力道很大,是要提防!”

  洞仙侍郎道:“除了這個蠻子,別的都不打緊!”正商議間,小校來報,梁山軍馬,殺奔薊州來。禦弟大王耶律得重連忙整點三軍人馬,教寶密聖,天山勇火速出城迎敵。離城三十裏外,與梁山對敵。

  兩方撞見,各自擺開陣勢,遼國番將寶密聖橫槊出馬陣前挑戰。

  花榮在陣前見了,便問道:“斬將奪旗,誰去見頭功!”

  說猶未了,隻見豹子頭林衝,便出陣前來,與番將寶密聖大戰。兩個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林衝要見頭功,持丈八蛇矛,鬥到間深裏,暴雷也似大叫一聲,撥過長槍,用蛇矛去寶密聖脖項上刺中一矛,搠下馬去。

  後方林衝副將潘忠見了大喜,帶著豹勇營士兵大聲呼喊著“豹勇,豹勇,豹勇!”

  番將天山勇見刺了寶密聖,橫槍便出,再來挑戰。梁山陣裏,徐寧驅馬挺鉤鐮槍直迎將來。二馬相交,不到二十來合,被徐寧手起一槍,把天山勇搠於馬下。

  後麵徐寧副將潘浚也不甘示弱的,帶著勝捷營士兵吆喝著:“勝捷,勝捷,勝捷!”

  花榮見連贏了二將,心中大喜,催軍混戰。遼兵大敗,望薊州奔走。梁山軍馬趕了十數裏,收兵回來。

  當日花榮吩咐紮下營寨,賞勞三軍,次日傳令,拔寨都起,直抵薊州。第三日,禦弟大王,見折了二員大將,十分驚慌,又見報道:“梁山兵馬到了!”

  忙與洞仙侍郎道:“你可引這支軍馬,出城迎敵,替俺分憂也好。”洞仙侍郎不敢不依,隻得引了咬兒惟康,楚明玉,曹明濟,領起兩千軍馬,就城下擺開。

  梁山軍馬漸近城邊,雁翅般排將來。門旗開處,索超橫擔大斧,出馬陣前。遼國番兵隊裏,咬兒惟康便搶出陣來。兩個並不打話,二將相交,鬥到二十餘合。番將終是連敗膽怯,無心戀戰,隻得要走。索超縱馬趕上,雙手輪起大斧,覷著番將腦門上劈將下來,把這咬兒惟康腦袋,劈做兩半個。後方洞仙侍郎見了,慌忙叫楚明玉、曹明濟,快去策應。這兩個連敗幾場,也不像原本那樣看不起梁山草賊了,現在又見咬兒惟康死裝慘烈,心中已自八分膽怯,因吃逼不過,隻得挺起手中槍,向前出陣。

  梁山軍中醉伏虎武鬆,見番軍中二將雙出,便舞刀拍馬,直取二將。武鬆是何人,逞起英雄來,大蟲都不是對手。當下手起刀落,先將楚明玉砍於馬下。這曹明濟急待要走,武鬆趕上一刀,也砍於馬下。武鬆縱馬殺入遼軍陣內,花榮見了,鞭梢一指,驅兵大進,直殺到吊橋邊。耶律得重見了,越添愁悶,便教緊閉城門,各將上城緊守。一麵申奏郎主,一麵差人往霸州,幽州求救。

  且說花榮與朱武計議道:“似此堅城中緊守,如何擺布攻城?”

  朱武道:“攻城之戰沒什麽好說的,不過既然城中已有石秀,時遷在裏麵,遼人如何能攔的長遠?隻讓四麵豎起雲梯炮架,即便攻城。再讓炮手將火炮四下裏施放,打將過去。攻擊得緊,其城必破。”

  花榮點頭,也是知道這時攻城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即便傳令,四麵連夜攻城。

  再說禦弟大王,見梁山兵馬四下裏攻擊城池得緊,城中士兵已然不多,無奈之下盡驅薊州在城百姓,上城守護。不過這卻是一步臭棋,人數雖然多了,可是戰力卻是不增反減,隻見城牆之上,亂哄哄的一片。

  當下石秀在城中寶嚴寺內,守了多日,不見動靜。隻見時遷來報道:“城外哥哥軍馬,打得城子緊。我們不就這裏放火,更待何時?”

  石秀見說了,便和時遷商議,先從寶塔上放起一把火來,然後去佛殿上燒著。時遷道:“你快去州衙內放火。在南門要緊的去處,火著起來,外麵見了,定然加力攻城,城上都是城中百姓,見著城中著火,定怕自己家受到波及,到時城牆空虛,還愁他城池不破?”兩個商量了,都自有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邊。

  當日晚來,梁山軍馬打城甚緊。

  卻說時遷,他是個飛簷走壁的人,跳牆越城,如登平地。當時先去寶嚴寺塔上,點起一把火來。那寶塔是城中最高處,火起來時,城裏城外,哪裏不看見火。光照的三十餘裏遠近,似火鑽一般。

  然後又來佛殿上放火。這兩把火起,城中鼎沸起來。百姓人民,家家老幼慌忙,戶戶兒啼女哭,大小出屋逃生。

  又有石秀直爬去薊州衙門庭屋上的風板裏,點起火來。薊州城中,見三處火起,知有細作,百姓哪裏還有心思守護城池,城上將官已都阻擋不住,隻能看著城上百姓各自逃歸看家。

  沒多時,山門裏又一把火起,卻是時遷出了寶嚴寺來,又放了一把火。那禦弟大王,見了城中無半個時辰,四五路火起,知宋江有人在城裏製造混亂,知道不好,理應外合之下怕是守不住城池了。

  慌慌急急間,收拾了軍馬,帶了老小,並兩個孩兒,裝載上車,開了北門便走。花榮見城中軍馬慌亂,催促軍兵,卷殺入城。城裏城外,喊殺連天,早奪了南門。洞仙侍郎見寡不敵眾,隻得跟隨禦弟大王,投北門而走。

  花榮引大隊軍馬,入薊州城來,便傳下將令,先教救滅了四邊風火。天明出榜,安撫薊州城中百姓。將三軍人馬,盡數收入薊州屯駐,賞勞三軍諸將。

  時遷,石秀放火有功,花榮標記的功績,當夜就傳令安道全隨軍前來薊州,一是帶領神醫營救護傷兵,二是給石秀叔父看病。

  石老頭的病其實並不是什麽大病,隻是有些氣急,是慢性病,想要徹底根治不容易,隻能慢慢調養,能治到什麽程度不敢保證,隻是正常生活不成問題。當天一計藥下去,就讓石老頭睡了一個好覺,也不在咳得睡不著了。

  石秀連忙感謝。

  安道全看著石秀笑道:“自從建康府之後,就在沒見過石兄弟,現在還向從前那樣好勇鬥狠,抱打不平麽?”

  石秀聽了,嘿嘿一笑道:“出來之後隻是偶爾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會出手。沒了安神醫在邊。小弟也怕打不過,受傷太重,沒人救治啊。”

  安道全指了指他道:“你啊,說是這麽說,咱們建康府的人,誰不知道: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澆油。心雄膽大有機謀,到處逢人搭救。全仗一條杆棒,隻憑兩個拳頭。掀天聲價滿皇州,拚命三郎是石秀。”

  “你這一走,建康府可是清閑了不少,百姓差錢飯後也少了不少的事情談論了。就是元帥也三番四次的派人打聽過你的行蹤。這次可算是遇到了,以後就在梁山安家吧,你這種性子,也就這裏最適合你了。”

  石秀道:“前幾日小弟就已經投靠了,這次也是在城中放了幾把火來。元帥將小弟安排到了探視營裏先做著。”

  “嗯,元帥是知人善任的人,給你安排的肯定是合適你的,你好好做,現在咱們勢力強大,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的。”安道全囑咐道。

  石秀點頭,又問道:“神醫,聽說山上還有咱們建康府出身的頭領?”

  “嗯,原先在江邊和老父看酒店的活閃婆王定六就是和我一起上山的。”安道全道。

  石秀想了半天倒是想起了是誰,道:“王定六現在在山上做什麽?”

  “嘿!這小子現在不得了啊,雖然沒有作戰的差事,可是往來調度船隻,搬運物資什麽的,都是他管的船隊在忙,現在手下好幾千人,幾百大小船隻。你要是見了,也要叫聲六哥的。”安道全道。這也是有意思,原本在建康府時,石秀就是各個年輕人的榜樣,為人仗義,武藝也高,打仗就沒輸過,說是偶像也不為過。現在兩人見麵怕就是顛倒過來了,就是王定六成為榜樣了。

  所以說人的際遇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要是王定六當初沒跟著上山,現在大概還在江邊開店弄魚吧。哪能有現在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