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調派官員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4      字數:3356
  拿下了登州後,蕭嘉穗緊接著就帶人去往了萊州,萊州兵馬可沒有登州多,也就兩千人。在外有強人窺視,內有百姓不配合,還加上蓋有朝廷印章的詔書!這還打什麽,直接投降了沒說的。

  萊州這裏也是個有資源的好地方,雖然沒有鐵礦,但是招遠鎮就在萊州,現在所屬掖縣。

  後世的招遠縣,最著名的就是金銀礦了,金礦就不用說了,有著“金都”別稱的招遠,金礦儲量特豐富,而且銀礦也不少,除了金礦半生的銀礦,還有著一個中型礦。別看是中型礦,可對於銀礦儲量不算豐富的國家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礦了。另外還有石英石、氟石、螢石、建築石料等資源。

  所以這裏是必須要拿下來開采的,隻是這裏地形不容易行走,大都是山地丘陵地形,行動頗為不便。這裏要想開采運送礦石,首先就要先把路修起來。

  蕭嘉穗也是提前了解了這裏的情況的,在進了掖縣後,就派了樊瑞帶人進入招遠地界,尋找金礦,銀礦,將之占領下來。等待山寨後續派礦工過來開采。

  又讓馬強馬勁兄弟分別帶兵去萊陽,膠水,即墨三縣宣示主權,但有不服立刻剿滅。

  馬家兄弟也是興致勃勃的領命去了,先前攻打登州的主要是李逵的陷陣營,現在到了萊州總算輪到他們發威了。就算是這三縣望風而降,能出去逛上一圈也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蕭嘉穗這裏情況穩定,這幾天隻要處理好兩州的事物,放榜安民,介紹梁山的處事規則,讓兩州百姓適應了梁山的統治。

  再說領兵前往徐州單州的林衝,史進和卞祥三營。

  徐州的情況和襲慶府差不多,本身的兵馬也就那樣,四千步軍一千馬軍駐守,境內也有一個大型鐵礦,趙宋朝廷同樣設了一個監—利國監。

  要說利國監這幾年的鋼鐵產量比之萊蕪監還要多上不少,每年產鐵量能達到二百萬斤。林衝等人攻下了此處後頗為興奮,立刻飛鴿報於花榮,請示怎麽安排這些鐵礦,是和原先趙宋朝廷一樣承包給冶戶還是收歸山寨所有。花榮的指示是一切照舊,繼續承包給當地冶戶,隻是出產的鐵,除了該交的課稅以外,隻能賣給梁山,不可流落出去。要是不同意的直接處理了。

  林衝收到指示後,讓人找來了在利國監營生的九大家姓的冶戶,直接開口道:“林某收到大元帥的將令,以後利國監一切照舊,還是你們九家承包冶煉,隻是出產的鐵錠銅錠隻能賣給元帥府,不可私自買賣,同意的話就舉手。不同意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利國監的銅鐵事宜就沒你什麽份了!”

  “這有什麽不同意的,本來就是這樣的分配,現在還是如此,挺好。”

  “對,挺好!”

  “梁山的信譽還是很好的!想來也不會欺騙我們。”

  “當然,梁山就是給我們老百姓當家做主的,可不會像朝廷那些蛀蟲般的上下其手。”

  “就是,以前朝廷派來的官員,哪個不是這家要點那家貪點的,沒一個好東西。”

  九家大戶都是同意原先的分配方案。

  卞祥聽了他們的話後,問道:“那這次的監正和都監有沒有吃拿卡要?”

  “怎麽沒有,這兩人比之前麵更是貪婪,前幾天還讓俺們湊出了五萬斤鐵交給他們,也不知道用在何處,也不給個憑證。肯定是被他們兩個吞了。”徐家作坊的家主起身開口道。其它幾家也是紛紛開口附和。

  “這些人果然是一丘之貉,我現在就去問出他們將鐵藏到哪裏了,不說就砍了他們。當時看他們不抵抗就巴巴的趕來投降時,就知道不是好漢,就應該直接砍了的。”跳澗虎陳達出聲道。

  “老陳別衝動,咱們這一路都要聽林教頭的,先聽林教頭怎麽說。”史進按下了心急站起來的陳達道。

  林衝知道這一路以他為主,也不推脫,開口道:“出來時,哥哥就說了,就算是主動投降的,但是貪汙過重的也要辦了他們,情節輕的,倒是可以給他們個機會,批評教育以後,再觀後效!”

  頓了一下又道:“按幾位家主所說,這裏的都監和監正貪汙不少啊,公審過後,要是民憤大的話,通報他們的罪名,就地處決了。”

  “嘿嘿!跟著哥哥做事就是爽快!不用管他是不是投降的。投降的怎麽了,幹的不是人事,一樣幹了你!”陳達笑著道。

  “我這就去安排公審大會,看看這兩個軟骨頭該不該死,哈哈!”楊春也是暢快道。

  這種事情,梁山熟門熟路的,很快就完成了,結果麽,這兩人果然不得人心,沒一個給他們說好話的。讓陳達兩刀親自解決了。

  別人可能會考慮殺投降之人,不利於以後的招降。可是花榮認為,就這樣的貪官汙吏,就是他們硬氣想要組織百姓防禦,也不會有多少百姓願意相隨的。再說這樣的人,又有幾個會是硬骨頭,怕是看到不好,自己就先跑了吧。所以無所謂!

  再說徐寧出兵的東平府,沒了知州和兵馬都監的地方,連個主事之人都沒有,很輕鬆的就望風而降了。這裏和濟州一樣,就在梁山邊上,境內的百姓也是最支持梁山的,沒什麽好說的。

  東平府和濟州也是梁山最早派出官員和駐軍的地方。徐寧現在已經在梁山休息了。

  梁山聚義廳,花榮和吳用王進魯智深武鬆晁蓋等在山上的頭領,商議著京東常駐人員的人選。

  吳用首先開口道:“現在蕭軍師已經穩住了登、萊兩州的局勢,林教頭他們也已經占據了單州和徐州,秦明將軍和魏定國將軍也已經將淄州和青州拿了下來,史文恭將軍也已經帶著朝廷詔書前去齊州宣讀了,想來現在就剩下朱軍師和許軍師這兩路了。”

  “嗯,不用急,他們這兩路想必也快要有消息穿回來了。我對兩位軍師還是放心的。”花榮道。

  隨後又道:“現在咱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往京東各州分派人手,包括治理官員和常駐軍隊。”

  “官員的話,在小生看來,原先朝廷的官員還是可以一用的,隻要定期的組織他們過來靴子深造思想就好,小生有信心將他們的思維觀念徹底的扭轉過來,變成咱們的人。”吳用自信的道。有自信是好的,至於是不是由於看書看多了,才導致自信心爆棚的,那就不知道,這事總是要看成效的。就想看小說看多了,就覺得別人寫的不怎麽樣,總感覺自己隨便寫寫也會比那些人寫的好,可是一動筆就懵逼了,完全沒有下手的地方。當然了,沒準吳用就是那種天賦異稟,一看就會,一會就變成自己的東西的那種人呢。畢竟人家綽號就是智多星。

  “嗯,現在咱們沒有那麽多的官員,隻能如此了,不過思想教育還是要抓緊的,而且還有幾個州空缺知州的,隻是現在就有青州,濟州,東平府沒有人管理,而陳文昭他們,我是想先讓他們去海外之地任職個一年半載的,收收心後再調回來的。所以咱們還缺三個合適的知州人選。你們有沒有什麽提議?”花榮道。

  聽著是問治理官員的事情,在座的武將都沒什麽想法,他們也不知道誰合適。索性就不發言了。

  隻有吳用考慮了下後,猶豫著道:“我覺得崔興政不錯,聽聞先生來信說,他現在自己處理事物完全沒問題,在築紫島那裏幫了他不少忙。回來就任東平府的知府應該是可以的。而且離著山寨也近,能經常的過來走走親戚!”

  花榮想了一下,也是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人選。自己這個大舅子也是考上了進士,學曆是有了,又在聞煥章那裏實習了大半年,實踐經驗也有了。不用可惜了!

  當即點頭道:“可以,就發信讓他回來做東平府知府吧,再在學堂之中找幾個學生給他打下手,也順便幫山寨多培養些好苗子出來。現在人才緊缺,隻能讓他們摸著石頭過河了。”

  “濟州知州誰去做合適?”花榮又問道。

  還是吳用開口道:“既然陳文昭程萬裏潘康成三人哥哥打算安排到海外去,那麽就隻有幾個合適的人了,一個就是原大名府知府王萬蒼,現在其在山上也做得兢兢業業,可以讓其勝任濟州知州。第二個就是在倭國的仇悆了,讓這三人去一個替換她,再就是山寨的兩位兄弟了,王倫兄弟和蕭讓兄弟。小生中意得是聖手書生蕭讓。”

  “隻是他也才去往倭國聞軍師手下不到一年,能行麽?”這時晁蓋出聲問道。他和吳用蕭讓都是老兄弟了,又是身為老大哥,自然要為他們多著想一些的。

  “無妨!咱們現在正是上升期,也是困難時期,每個兄弟都要承受壓力的,有壓力才能進步的快。再說濟州就在山寨旁邊,有問題咱們也能幫幫忙!”花榮決定讓蕭讓回來就任濟州知州了。

  最後的說到青州時,花榮抬頭看著晁蓋道:“保正,這青州就你去做知州吧。可以吧!”

  “可以!”晁蓋當人不讓的道。雖然轉入了文職中,不過晁蓋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梁山這麽多的戰將不差他這一個。到是文官卻是真的很缺。所以他這半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梁山看那些怎麽做官的適用書籍。現在理論知識已經很充足了。就差實踐了!

  說完文官的事情,之後就是駐守武將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