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戰書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4      字數:2608
  卻說十路節度使的軍馬陸續都到了濟州,有京兆節度使王文德領著一路軍馬,聽命星夜奔赴濟州而來,離州尚有四十餘裏。當日催動人馬,趕到一個去處,地名叫鳳尾坡,坡下有一座大林。前軍剛要繞過林子,隻聽得一棒鑼聲響起,林子背後山坡腳邊轉出一彪軍馬來,當先有一將攔路。

  那員將頂盔掛甲,手持一杆狼牙棒,背後兩千馬軍隨行。正是被譽為梁山打頭陣第一人,有著霹靂火性格的秦明。

  秦明勒定戰馬,截住大路出聲喝道:“來的是那裏兵馬?不早早下馬受縛,更待何時?”

  這王文德見有人攔路,隻是兩千馬軍,自己這裏都有三千呢,也不怕,兜住了馬,嗬嗬大笑道:“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你須曾聞我等十節度使累建大功,名揚天下,大將王文德麽?”

  秦明聽後大笑,喝道:“隻你便是殺晚爺的大頑。”

  說起這個也是有意思,王文德祖籍四川,父親早亡,隨母親改嫁。不意因誤會失手錯殺繼父,無顏麵對母親,逃亡天涯,並終生引以為憾。因身被命案,無處藏身,終於落草。後受招安,屢立戰功,官至京北弘農節度使。

  王文德聽了大怒,罵道:“反國草寇,怎敢辱吾!”拍馬挺槍,直取秦明,秦明也挺起狼牙棒來迎。兩將戰到三十合,不分勝敗。

  王文德料道贏不得秦明年輕力壯,喝一聲;“少歇再戰。”各歸本陣。王文德吩咐眾軍,休要戀戰,直衝過去。王文德在前,三軍在後,大發一聲喊,殺將過去。

  兩軍交戰,各損失少許。王文德兵馬衝過林子,並不戀戰,直往濟州而去,秦明自在後麵追趕。

  王文德正走之間,前邊又是撞出一彪人馬,正是金槍手徐寧和潘俊領軍圍來。

  徐寧大喝一聲:“敵將休走!”挺起鉤鐮槍便直奔王文德,兩人交手一擊,王文德心想:又是一個好對手,不想戀戰,大喝道:“衝過去,休要戀戰!”

  徐寧秦明正自追趕間,從側麵出現一彪萬餘人馬。王文德看去時,卻是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的兵馬。徐寧秦明不想此時大戰,也不再追。轉頭回去了。

  王文德和楊溫兩路軍馬同入濟州歇定,十數日間,知州陳文昭出麵接待了十路軍馬。

  又過數日之間,前哨報將來,高太尉大軍到了,十節度不敢怠慢,也是隨同陳文昭出城迎接,一起相見了高太尉,一齊護送入城,把州衙權為帥府,安歇下了。

  隨後高俅傳下號令,讓十路軍馬,都向城外屯駐,隻等來日,一同進發。

  十路軍馬,各自下寨,近山砍伐木植,搭建營寨。又讓麾下跟來的一萬五千兵馬,各去人家搬遷擄門,搭蓋窩鋪,十分的害民。幾日之間,濟州百姓不堪其擾,家中自養牲畜全然被搶,村中存糧都被征繳。有那在梁山當兵的家屬紛紛到山下據點求告。

  花榮吩咐暫且忍耐,過幾日就讓他們好看!

  高俅自在城中帥府內,定奪征進討賊人馬。由於金陵水師的覆滅,水路進軍直接攻打梁山的計劃自然不能實行。

  高俅一麵派人收集船隻,又讓人重去江南征調大船。一麵召來十大節度使商議破敵之策。

  十節度使聽令來到廳前站定。高俅問道:“今欲征討水泊梁山,幾位可有良策?”

  王煥道:“如今金陵水師先行覆滅,咱們想要征討賊寇,首先就要有船,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高俅點頭道:“本官已讓人去江南再征戰船。”他雖然不精戰陣,也知道攻打梁山是需要水軍的。

  王煥出列稟複道:“太尉可等船隻來時先讓馬步軍前去探路,引賊出巢作戰,然後卻調水路戰船,搭載士兵去劫賊巢,令其兩下不能相顧,必可獲群賊矣!”

  高俅雖然覺王煥所言中肯,但是卻沒有從其所言。按他所想,自己這裏還有十二萬大軍,怕什麽!而且什麽都聽你們的,不是顯得本官沒水平麽。

  當時便道:“戰船不來,咱們也可誘敵出來相戰,想他們剛勝一陣,必然狂妄自大。隻要派人前去挑戰,自信心爆棚之下,定然不會避戰,到時幾位將軍可陣前挑戰,斬殺敵將,以振軍威!幾位將軍意下如何?”

  十節度使相互看了看後,還是王煥出言道:“太尉,我們兵力占優,何苦鬥將?大軍壓境,就可降伏此賊!”

  高俅對於王煥當場反駁自己好不容易想出的計策很是不滿,不過高俅做了這麽多年的高官,別的不知道學的怎麽樣,喜行不露於色卻是真的學透了,應用的也熟練。

  當場隻是表示道:“老將軍也知道咱們有兵力優勢,那梁山賊寇又不是傻子,當然也知道。要是不給他們點希望,他們又怎麽會輕易地揚短避長的出來巢穴?再利用水軍擊潰咱們臨時拚湊的半吊子船隊,不是更加的安全有效麽!”

  別看高俅講的大義凜然,心裏在想著什麽,卻隻有他自己清楚。

  高俅此時心裏隻想著:你們這群倚老賣老的家夥,不知道現在誰是主帥麽。本官說個計策還敢反駁,怪不得官家要視你們眼中釘。

  這次高俅到這裏的第一個目標自然是剿滅梁山,再然後就是按照官家的吩咐盡量減弱這些個掌管軍馬的節度使手中的兵權。不得不說趙宋朝廷可真的是念念不忘武將手裏的那點權利。

  既然官家是這麽個意思,高俅心想,趁機弄死那麽一兩個不是更好?節度使可沒有世襲一說,人死如燈滅。人沒了,權利自然也就沒了。至於那死的節度使是不是冤枉,他卻不管。

  “現在有誰願意去賊巢下戰書?”高俅回顧左右問道。

  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嶽為表忠心,第一個出來響應道:“小將願與太尉分憂,前去賊營下下戰書。”

  隨後副都教頭周昂也是道:“小將也願去!”

  高俅問這個不過是想看看誰和自己是一條心的,看到丘嶽和周昂態度積極,他反倒是不想讓他們去這個危險不明的賊巢了。

  倒是看著沒有出聲的槍棒教頭王文斌道:“王教頭走一趟怎麽樣?”

  王文斌能說什麽,就是不想去也要去啊,出列抱拳道:“小將願往!”

  “好!那就麻煩王教頭走一趟了。”高俅滿意的點點頭道。雖然剛才王文斌沒有主動出聲,不過這時能不推辭,也是好的。選他去,就當是作為他反應慢的懲罰好了!

  當下不多言,高俅寫好了戰書交由王文斌帶著乘船去往梁山下書。

  幾經周折,終於上到山上,見了花榮。

  鐵麵孔目裴宣接了過來,當場宣讀道:“吾常聞你等賊人,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蠱惑百姓,禍害鄉裏,無視朝廷綱紀,國家法度。今天兵到此,已在水泊西岸列陣,我有大將百員,三日後陣前辰時大戰,可有膽量?”

  戰書雖然簡短,不過也將目的說的明白。眾頭領聽完,多有起身呼喝請戰的。

  “你等狂妄自大之人,有何本是!”

  “一群過時的老家夥,豈敢言勇?”

  “讓高俅洗幹淨脖子等著爺爺的斧子吧!”

  花榮見狀,讓眾人停下,提筆在戰書上寫道:“吾輩彈指起風雲,敢約會試孰爭生!你要戰那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