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官府變動
作者:抱歉走錯門了      更新:2020-12-25 11:44      字數:2554
  行駛在離開了四個月的水泊上,花榮也是生出一股外出遊子回家的感慨。梁山還是那個梁山,人物卻是多了幾個。

  船隊剛到了鄆州時,心急的山上頭領就在阮小二的船隊帶領下迎了出來。

  “哥哥,可算順利回來了!這都有差不多半年了,可是想煞我們了。而且這次我還有個喜事要和哥哥說。”林衝首先給了花榮一個擁抱後說道。

  “嗬嗬!”聽到林衝這話,周圍的頭領都是笑出了聲。

  “可不是喜事麽!喜的林教頭這個溫雅的人都找了我和魯提轄較量了半天。好家夥那攻勢打的我都隻有招架之力了!不是都說林教頭與人切磋都是會先磨蹭一會的麽,不會這麽猛打的麽?怎麽到我這時就這般了?”縻勝鬱悶的開口道。

  花榮知道縻勝這是在托著林衝說的,他的武藝就算不如林衝,我絕對不會處於明顯的下風。

  果然林衝也是微微抱拳歉意道:“縻兄弟那套斧法太過厲害,我要是敢磨蹭,還不被兄弟你幾下打下馬去啊!”

  “林教頭過獎了,比不得教頭槍法!”縻勝笑道。

  “行了,都是一個山寨的兄弟,誰不知道誰啊,隻在這客氣個啥啊!沒看哥哥隻是好奇林教頭的喜事麽?”這時魯智深出聲打斷道。

  “嗬嗬,我確實是想聽聽到底是什麽喜事,能讓林教頭都失態了。”花榮也確實是好奇。

  這時跟著來的宋萬笑道:“就是林家嫂嫂有喜了,已經兩個月了,剛查出來那會,林教頭整個人都有點高興的不對頭了,見著人就想拉著切磋!當時在路上遇到我了,非要和我也切磋一下。當時就嚇的我趕緊找了個借口溜了。就小弟這三腳貓的武藝,再林教頭手下還不是一下就被幹挺了啊。”

  “隨後我知道了情況後,就趕緊擺了幾桌酒席,給林教頭慶祝了一下。感謝他沒有追著我要切磋的舉動。”

  眾人聽了都是大笑,林衝更是歉意的衝著他拱了拱手。當時他也是興奮過頭了。

  花榮聽了也是替林衝高興,總算是解決了自己這位兄長的一件憾事,笑著說:“確實應該慶祝,等孩子百日時在熱鬧一番。”

  和眾位頭領聊了幾句後,朱武也是簡略的向花榮講述了一番山寨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

  “哥哥,這幾個月山寨發展平穩,隻是周圍官府的官員有了些變動,鄆州升格為了東平府,一個叫做程萬裏的過來做了知府,據說其是童貫的門館先生出身,為人怎麽樣還看不出來,隻是看他這兩個月的作為,中規中矩吧。而原本鄆州知州陳文昭被調到了濟州做知州。”朱武介紹道。

  這兩個人怎麽說呢,都是原本有名有姓的人物。陳文昭應該是個原著中提到的為數不多的好官了,他出場時就有過介紹:平生正直,稟性賢明。幼年向雪案攻書,長成向金鑾對策。常懷忠孝之心,每行仁慈之念。

  而且他也確實做到了,僅從一件案子就可以看的出,就是武鬆報仇案。

  當時陳文昭上任初,便碰到了武鬆為武大報仇的案件。陳文昭當即升廳理事,審閱陽穀縣的來文,對人犯進行再次的審問,收封作案的物證,最後發落犯人,苦主和證人。可以看出整個審理案件的過程嚴謹且有條不紊。其實之前武鬆殺嫂這個案子已經是東平府各大菜市場酒館的頭條了,陳太守哀憐武鬆是個義氣烈漢,將他的長枷換成了輕罪枷,並經常差人去牢房照顧。

  雖武鬆是為兄複仇,可殺人償命,法律上確實難逃一死。陳文昭有意周全武鬆,“把這招稿卷宗都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同時派親近去刑部說情,最終隻判了“脊仗四十,刺配二千裏外”這樣的輕的不能在輕的處罰。所以說原先的武鬆真得感謝這位陳太守。

  而麵對王婆這個主謀,陳文昭則展示了鐵血的一麵,不僅活剮了這個婆子,並讓她在死前又體會了木驢帶來的“快活”。這兩個一忠一奸的案件,充分寫出了陳文昭做官的德行。每當想到這些好官時,花榮總是感歎,倘若世間都是這樣的官員,何至於有梁山這樣的故事,經濟發達的北宋又何至於如此快速的蕭條沒落?

  不過這一次陳文昭和武鬆兩人到是沒有什麽交集。不過這陳文昭也是花榮準備招上梁山的人物了,就是他不願意上山也要強行帶上山來。同理東昌府知府潘康成也是一樣的目標人物。

  這兩人絕對是富有正義感、敬業為民、愛憎分明的地方官員。堪為北宋官員之楷模,絕對稱得上書中的一大奇事。

  隻是這個程萬裏,說實話花榮是不怎麽看得上的,原本就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事情。

  原本出場時,程萬裏是臭名昭著的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因為東平這個地方很有錢,所以得到了這個美差。宋江攻打東平府的時候,鬱保四和王定六來下戰書,董平大怒,要將兩人斬首。

  程太守卻說,“不可!兩國征戰,不斬來使,於理不當。隻將二人各打二十訊棍,發回原寨,看他如何。”這裏首先就看出程萬裏不靠譜,宋江他們和自己的身份能對等嗎?宋江他們在此時不過一群土匪而已,而程萬裏是朝廷命官,土匪來打朝廷,這本身就使得朝廷失威嚴,偏偏卻說出“於理不當”,可見他的政治覺悟是多麽的低。

  再出場就是被同樣人品不咋地的董平滅門了,可以說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事跡。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有個漂亮女兒了吧!

  不過他也沒表現出什麽魚肉百姓的事跡,對於現在緊缺文官的梁山來說,也是可以招納的人選。

  這次山寨打下了倭國的築紫島,這麽大的一個地方,光靠蕭嘉穗自己是不行的。怎麽也要多給他找幾個得力助手。讓這些文官主動來投是不可能的,花榮也不指望他們主動來投,他的計劃就是先將這幾個還不錯的朝廷官員抓來再說。到時扔到築紫島上,移民上去,這些名聲不錯的官員還真能看著百姓沒人管嗎?

  常言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要不是君子更好控製,刀槍之下不怕他們不就範。君不見當時金軍南下時,有多少文官不抵抗的就投降了!雖然也有許多文官頗有氣節慷慨赴義,不過更多的卻是苟且偷生。

  自己這裏怎麽說也是漢人一脈,怎麽說也比別族的人容易被接受吧!

  “這幾個州府的兵力有沒有什麽變動?”花榮有問道。

  “有,東昌府和東平府都又調來了四營禁軍步兵司的人馬,到是沒有馬軍。其他州府沒有變化!”這些事情都是裝在他的心裏的,是以朱武張口就答道。

  隻是怎加了八營四千人的步軍,花榮並沒怎麽看在眼裏。以梁山現在的軍力,多幾營步兵也改變不了什麽形勢。

  “這幾個月山上百姓有多少了?”花榮又問道。

  “曾加的趨勢有所緩解了,現在山上記錄的百姓人數總共有八萬三千六百二十人,一萬一千三百戶。”朱武顯然是做過功課了。

  “嗯,回去再說吧!”眼看船隊馬上就要靠岸了,花榮終止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