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東華股份公司成立
作者:現世第一筆      更新:2020-07-11 20:15      字數:2166
  在鄭森的武力威懾下,楊虎和洪斌被迫還了王蕭清白,王蕭順利收會了所有產業,任命琳琳為天下第一樓總掌櫃,雲任負責經營東華錢莊,聽聞姚耀和姚邀兩姐弟過的日子也不是很好,就把他們也請過來,幫自己管理城內新開的彩票鋪,還有保險鋪。

  至於陳守山和遲餘洋,王蕭準備任命他們掌管新建的民間水師。

  經過了一番洗冤後,數日之後,鄭森要走了,王蕭特地花錢請了幾萬百姓在南京城江邊為他送行。

  “怎麽樣!鄭老弟有排場吧!”王蕭看向鄭森笑道。

  “多謝!王兄有心了。”鄭森看見數萬百姓來到了南京江邊為其送行,連忙向王蕭感謝道。

  “沒事,以後我還需要鄭老弟多多幫忙,這是十萬兩銀票,希望鄭老弟能收下。”王蕭連忙從懷中摸出一張十萬兩的銀票遞給鄭森道。

  鄭森連忙接過了銀票道:“王兄果真會做人,如果我就這樣空手回去,恐怕我父親又得罵我敗家了,有這十萬兩我也好交差。”

  不久之後,鄭森上了船率領著鄭家水師離開了南京江邊,已經見識到鄭家為了王蕭不惜出動鄭家水師,楊虎和洪斌自此再不敢對王蕭下手了,沒有人敢跟有東南天子之稱的鄭芝龍正麵對抗。

  回到城後,王蕭召集東華商會的人,準備成立一家新公司。

  “從今天起,我們要成立一家股份公司!”王蕭在東華商會的上,大聲宣布道。

  “股份公司?那是啥玩樣?”

  “這又要鬧拿出啊?”

  “什麽是股份公司啊!前所未聞?”

  “.....”

  東華商會的商人們紛紛議論起來。

  王蕭當即對眾人解釋道:“聽說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嗎?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為了避免我們自相惡性競爭,我希望大家可以帶所有產業入股,成立一家聯合的公司,根據各自所帶的產業價值,來決定從這個聯合公司分得的股份,我們還將發行股票從社會上募集大量資金。”

  “害!就是入股嘛,我懂了,可這個股票是個什麽東西,憑什麽你發股票就能從社會上募集資金啊!”一名商人似懂非懂的站起來質問道。

  “股票就是將公司股份分割成大量的票據,每持有一張股票就可以占公司的一定股份,我決定將東華公司百分之四十股份拿出來分割成,四千萬股股票,發行紙幣般股票,向公眾兜售,每股股票占東華公司股份0.000001的股份,可以憑借股票享受分紅,也可以轉讓手中的股票,讓我們手中的股份可以通過股票變成可以交易的票據,自由交換!”

  “臥槽,這還了得!我支持你!”一名商人連忙上前表示支持,這破天荒的壯舉道。

  “我也支持!”

  “我同樣!”

  “我也同樣!”

  對於這破天荒的壯舉,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也刷新了明朝商人思維方式,一時間在場的所有商人都沸騰了,紛紛站起來表示同意道。

  不久之後,王蕭在南京設立了股票交易所,主要是交易東華公司的股票,王蕭正式開始朝社會發行股票,每股定價為一兩銀子,當月發行了一百萬股,很快就被從各地聞訊而來的商人一搶而光。

  王蕭獲得了一百萬兩銀子,拔出了其中九十萬兩在南京江邊,建立大型的碼頭船塢,並雇傭了大量的工人建造船隻,他們要建造的船不是一般的船,而是大明寶船,沒錯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建造的那種大船。

  雖然太祖有令片甲不得下海,但好在隆慶年間實行了開海政策,民間可以自由造船出海貿易,不過可惜開海到崇禎已經六十多年了,民間海商雖然逐漸成熟,但明朝的賦稅卻沒有因此增加太多,原因就是大量的海商走私,沒有按照規矩繳納海關稅,大明一年的海關稅不過三萬兩,對於整個大明朝的開銷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王蕭和陳守山,遲餘洋站在了南京江邊一起看著正在建造的大船和船塢。

  “王少爺,你真要組建民間水師?”陳守山原本以為王蕭隻是說來玩的,但看見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也不得不相信了。

  “大明東南受製於鄭芝龍也就算了,還要受製於荷蘭,況且台灣本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今荷蘭人占據了台南,我們得把它給奪回來,這樣不僅於國有利,我還準備以台南為中心,北向日本朝鮮貿易,南向南洋以及大明沿海展開貿易,如此所賺之銀錢要多於我們在陸地上搞這些,你知道大明的絲綢,瓷器販在日本可獲多少利潤嗎?”王蕭看向陳守山質問道。

  “不知!但聽說海運極其賺錢,起碼的幾倍利潤吧。”陳守山想了想回答道。

  “三十倍!”王蕭當即說出道。

  這利潤遠遠超過了,陳守山的意料之外,當場把陳守山嚇了一跳道:“我的天!竟然這麽多錢。”

  “日本一般是不鑄貨幣的,早在平清盛時代他們便開始使用我們大宋的銅錢作為貨幣,他們無論在工業和農業上都要遠遠落後,我們幾百年,特別是他們竟然拿我們的這邊普通的瓷碗,當做極其珍貴的茶碗,可見其對於瓷器的物資匱乏到什麽地步,在他們那裏窮人吃飯都不用碗的,都是用一片葉子做碗,將飯團放在葉子上麵吃掉。”王蕭對陳守山說道。

  “如此落後的國家,絲綢,瓷器竟會賣這麽貴?”遲餘洋十分不解的說道。

  “正因為落後,他們無法生產,隻能向我們購買,這還算是利潤低的,你要是能將大明的茶葉販賣至歐洲那你就知道,黃金根本不值一提,在歐洲極度缺乏茶葉,他們也沒有種植茶葉的技術,其茶葉的價格遠比黃金還要高,茶葉在我們大明才多少錢?到時候能得到的利潤可不是區區三十倍,而是百倍,千倍,大到你根本不敢想象。”王蕭看向遲餘洋說道。

  遲餘洋和陳守山都被海運的暴利給震撼了,他們知道海運賺錢,沒有想到這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