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秋痕
作者:現世第一筆      更新:2020-06-30 08:46      字數:3329
  “我可以答應你,借你十萬兩,不,是送你十萬兩,但你得救我一命。”王蕭看向鄭森道,眼神之中,充滿了求生的意誌。

  “救你?”鄭森十分疑惑道。

  “.....”於是王蕭將之前的種種遭遇全部告訴了鄭森。

  “啪!這群狗仗人勢的貪官汙吏們!”鄭森聽完猛的拍桌,一陣憤慨罵道,隨後平靜下來又道:“好,我定會讓我父親保你一命的!”

  年少的鄭森如同史書上一般,充滿了少年的熱血和強烈的愛國心,因此特別是鄙視一些,身居高位,魚肉百姓,卻無所作為的國家蛀蟲。

  “有了鄭公子,這句話我王蕭放心了。”王蕭心裏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下了。

  王蕭出去後不久,便拿來了一張十萬兩的銀票,恭敬的遞給了鄭森。

  鄭森將腰間的長劍取下,恭敬遞給了王蕭道:“這柄長劍,名喚秋痕,削鐵如泥,是我父鄭芝龍所賜,凡我鄭家之軍,見此劍,猶如見鄭總兵,日後有需要,可憑此劍調動鄭家勢力。”

  “多謝!”王蕭恭敬的從鄭森手中接過了秋痕劍。

  王蕭親自將鄭森等人送了出去。

  時間眨眼便過,十日之期很快來臨,這天剛剛早晨酒樓營業不久,張晉謀便率領數十官差闖了進來。

  “你們又來幹什麽!”趙大廚聽到動靜後,連忙從後廚出來,看到了張晉謀等數十官差,頓時聯想到了小乙被殺的情形,一陣暴怒,大聲斥責張晉謀道。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嗬斥北城總捕頭!”張晉謀拔出腰間大刀當即架在趙大廚的脖子上,怒斥道。

  趙大廚瞬間被嚇的六神無主,汗流浹背。

  “今天我便拿你祭刀!”說罷,張晉謀準備手中大刀準備殺死趙大廚。

  “住手!!”王蕭這時候從樓上下來,見情形危機,連忙喝止道。

  張晉謀轉眼一看是王蕭,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神色桀驁,語氣高傲道:“我當是誰哪?原來是林員外啊,可惜你救不了他!”

  “慢著,你要是殺了他,我已經籌齊五十萬兩,你們趙知府也別想要了!”王蕭連忙張晉謀說道。

  “你威脅我?”張晉謀一生最討厭別人威脅他,對此事極其反感道。

  “啊!”隻見刀光一閃,鮮血蹦出,趙大廚一聲慘叫道,趙大廚當即轉身倒地而死。

  “滴!滴!滴!”張晉謀刀上的鮮血從刀尖上滑落在地,在此刻人群一片鴉雀無聲的客棧裏,可以清晰聽到刀上鮮血滴落的聲音。

  “張晉謀!”王蕭幾乎撕心裂肺的吼叫道。

  張晉謀卻得意的笑了笑道:“嗬嗬,我看你怕是有所誤會了,你以為我是楊知府手下的官,我就得聽他的?宋朝有丹書鐵券,我明朝也有金書鐵劵,在大明有史以來,太祖和成祖曾向大臣發放金書鐵劵,太祖曾收回,可成祖卻不曾,昔日我先祖隨成祖發動靖難之役,成祖授二十六人金書鐵劵,恰巧我先祖也在此列,故得授金書鐵劵,子孫後代可憑此劵免死,就算我哪天不高興把趙知府砍了,我也不用死。”

  “即使如此,你如此肆意妄為,害趙知府損失五十萬兩,你就算能逃脫死罪,也不怕楊知府刑法加身。”王蕭看向張晉謀道。

  張晉謀卻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道:“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熊文燦是我舅舅,他姓楊的敢嗎?他一個地方官,能見得著皇帝嗎?隻要我舅舅說句話,他立馬人頭落地。”

  “不過我還真是佩服你,你即將人頭不保了,還有時間擔心我,你真的能交出五十萬兩嗎?你天下第一樓一天的利潤雖然高,也不過一萬兩左右,加上你之前的那些進項和存款,撐死了就二十五萬兩,你真當我跟楊虎一樣蠢,會相信你能拿出五十萬兩?”張晉謀一臉得意的說道。

  “來人,將他帶走!”張晉謀指揮手下官差道。

  十幾名官差立馬上前,將王蕭帶走。

  應天府大堂內,正四品知府楊虎,身著官服高坐公堂之上,王蕭則跪在公堂之下,張晉謀則豎立在右側旁聽。

  “彭!”隨著一聲驚堂木的響聲。

  楊虎用極其嚴厲的語氣開口質問道:“王蕭,那五十萬兩你準備好了嗎?”

  “啟稟知府大人,您也是知道我天下第一樓的進賬的,這麽短時間是沒有辦法籌齊五十萬兩的,請知府大人恕罪!隻需要知府大人在寬限我一個月多,我保證能為知府大人籌齊這五十萬兩。”王蕭麵朝楊虎,雙手作輯說道。

  “彭!”“你等得起,本知府等不起!”隨著又一聲驚堂木敲響,楊虎十分惱怒道。

  張晉謀一臉不屑的看向王蕭,雙手叉腰,也不顧外人,直接開門見山道:“實話跟你說吧!這筆錢知府大人有急用,需要填補應天府的虧空,這個虧空很大,知府大人已經將全部家產填進去了還不夠,還差五十萬兩,你要是今天拿不出來的話,待明日達到應天府的錦衣衛千戶元寒一到,知府大人便要人頭落地了。”

  “我告訴你王蕭,就算我死定了,我也會拉你墊背的,都說你王蕭有短時間致富的本事,卻沒有你是個徒有其表,卻無其實的人,枉費本府把最後的希望都壓在你身上了,你太令本府失望了。”楊虎極其憤怒,眼神之中充滿殺意道。

  這下王蕭終於明白了,楊虎為什麽這麽著急需要這五十萬兩。

  “彭!”隨著第三聲驚堂木一拍,似乎此刻王蕭的命也定格了。

  “來人啊!將王蕭拉出去斬了!”楊虎高聲大吼道。

  兩名官差立馬上前,按住王蕭的肩膀,準備將起帶出門外處斬。

  “大人,福建鄭總兵寄來一封八百裏加急信件。”這時候門外一名官差手持信件,從門外急匆匆跑進來道。

  聽到鄭總兵三字後,王蕭清楚的知道自己有救了。

  手持信件的官差立馬跑到楊虎的案牘旁,將手中的信件快速的遞給了楊虎。

  楊虎連忙拆開了信件,隻見信上寫道:“福建鄭芝龍,久仰楊知府大名,聽聞楊知府困境,我已經為知府大人打點好一切了,可保知府大人無憂,天下第一樓王蕭乃我鄭芝龍之結義兄弟,還望知府大人多多照顧。”

  “慢!”正當兩名官差要將王蕭押出去斬首的時候,楊虎連忙喝止道。

  兩名官差立馬停下腳步,王蕭嘴角露出得意的一笑,看來鄭芝龍的信件奏效了。

  楊虎連忙從案牘上,快步加慢跑下來。

  王蕭轉過身去,隻見楊虎以及跑到了王蕭麵前,一臉微笑諂媚模樣。

  “王員外,之前我實在不知道你的身份,多有得罪,我就說嘛,要沒有一點背景,能把家業在應天府開這麽大?以往多有得罪,還請王員外恕罪。”楊虎早已沒有之前那股桀驁和憤怒,眼神和臉上隻有無盡的諂媚和溫聲細語。

  “大人!你為何對王蕭這麽客氣。”張晉謀十分不解,連忙大聲吼道。

  “住嘴!”楊虎連忙瞥眼看向張晉謀怒斥道。

  “王員外請別處就坐。”楊虎一臉諂媚道。

  楊虎將王蕭帶到了應天府衙後堂休息。

  楊虎不愧是坐到了正四品知府的人,親自為王蕭這個一階商人端茶請罪。

  “王員外!請喝茶!”楊虎恭敬的將茶端到王蕭麵前說道。

  王蕭當即接過了楊虎的茶,對其說道:“楊知府不必客氣,出來做生意難免有誤會的嘛。”

  “楊大人,他一階商人你究竟怕他什麽?再說了,你那五十萬兩事情,還沒有解決,明天錦衣衛千戶元寒大人一到,你可怎麽交代啊!如今還在這裏對他畢恭畢敬,浪費時間,我真不知道大人您怎麽想的!”張晉謀一臉不屑的看向楊虎道。

  楊虎連忙看向張晉謀嗬斥道:“你一個小小的北城總捕頭懂什麽!這位林員外是鄭總兵的結義兄弟,鄭總兵以及把事情給我打點好了。”

  “什麽?鄭總兵!難道是福建總兵鄭芝龍?”張晉謀頓時大驚失色道。

  要知道著鄭芝龍在大明東南沿海的勢力極其龐大,他的鼎鼎大名在整個大明東南一代也是如雷貫耳的。

  鄭芝龍出生於明朝萬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是大海盜李旦的義子,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便已經聲名鶴起,他通曉閩南語、南京官話、日文、荷蘭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長期幫助李旦經營海外生意。

  後來李旦與開台王顏思齊死後,年僅二十一歲的鄭芝龍接過大旗,統帥將近三萬的海上武裝軍團,多次屢破大明水師和荷蘭艦隊,威震整個東南一代。

  成功控製了中國海域和南洋一帶的海上貿易,就連以台灣南部為根據地的荷蘭人也得看他臉色行事,海外貿易皆用鄭氏旗幟可保海運無憂。

  鄭芝龍那可是強大到,連明朝中央都對他無可奈何,隻有招撫一計,他的人脈關係遍布整個朝野,甚至連東林黨也得拉攏他。

  如今的鄭芝龍年僅三十四歲左右,東南沿海有兵權,其家財可以說是比國家還富,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大明首富,由於其雖然受撫,但實際威望兵權還在,崇禎就是在缺錢也不敢打他的主意,滿清和李闖已經夠頭痛的了,在加個鄭芝龍那崇禎可就真的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