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皇庶生
作者:餘人      更新:2022-03-05 17:31      字數:4445
  跟著長公主一樣心思的女人並不在少數,她們都希望自己兒子跟朱翊鈞結下友情,好將來能夠得到朱翊鈞的重用。

  像當年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之所以能夠迅速地爬上高位且得到嘉靖的充分信任,卻是離不開他是嘉靖玩伴的身份。

  朱翊鈞的奶娘張氏今日亦是帶著兒子進宮陪伴萬曆玩耍,隻是這個小張公子明顯不懂事,在用石片打水漂的遊戲比賽中屢屢勝過了朱翊鈞。

  朱翊鈞原本一直引以為傲的技能竟然被這位小張公子碾壓,心裏甭提多氣了。有鑒於自己的娘親管製很嚴格,偏偏旁邊的宮女和太監是娘親的眼線,隻好是引而不發。

  一陣春風輕輕吹過,池麵泛起了粼粼的水波,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了一片白光,時而有魚從中躍起。

  這個清澈的池子有三十多平方,由於上一任主人壽妃喜歡垂釣,故而令人在這裏修建池子,一直延用至今。

  在繼續比了兩次後,朱翊鈞看到張公子打出了七個漂亮的水漂,再聽到旁邊宮女的驚歎聲,心裏當即沉到穀底。

  朱翊鈞今年已經六歲,從小便被周圍的太監和宮女捧著,顯得小大人般地直接命令道:“本太子渴了!”

  小張公子亦是有些口渴了,卻是知道宮裏有很好喝的酸梅湯,顯得眼巴巴地扭頭望著當即匆匆離開的太監。

  朱翊鈞扭頭看到眼巴巴的小張公子,卻是知道太監會給小張公子一份,心裏不由得更加鬱悶,便是對著身旁的兩個宮女命令道:“本太子餓了,你們一起過去瞧一瞧宴會開始了沒有?”

  兩個宮女對視一眼,稍作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不敢逆了這位皇長子的意,便是告辭並匆匆離開。

  小張公子已經從地上又撿起一個合適的石片,卻是扭頭望向朱翊鈞認真地詢問道:“殿下,咱們還比嗎?”

  “你瞧瞧水裏有啥?”朱翊鈞感覺張公子是在故意挑釁於他,像是發現什麽一般,指著有著遊魚的池子疑惑地詢問道。

  小張公子當即打起精神,眼睛不停地搜羅著湖中的動靜,但除了一條遊魚外,似乎再沒有其他異樣。

  “那裏,那裏!”朱翊鈞卻是很積極地指明方向,而小張公子有心要討好朱翊鈞,卻是不停地順著他的指引向前。

  朱翊鈞的眼睛突然閃過一抹憤然,卻是將瘦小的小張公子一把推進池水中,心裏暗恨道:讓你贏我。

  不得不說,朱翊鈞就像是後世被寵壞的獨生子女般。

  自他出生到現在,朱翊鈞便是隆慶唯一的兒子,早已經被視為未來的皇帝,更是受到周圍人的萬般寵愛。

  隻是今日,這個小張公子如此不知好歹,竟然三番五次勝過於他,如何不讓他感到憤恨?如何不讓這個不知好歹之人長一些教訓?

  小張公子的臉上閃過一抹驚駭之色,卻是在落水之前,扭過頭看到滿臉得意洋洋的朱翊鈞,終於明白老爹所教訓的伴君如伴虎,亦意識到李承恩為何不願意跟朱翊鈞玩耍。

  不過一切都已經晚了,他整個人重重地落到了池水中,池水從四麵八方湧來,瞬間如同一個巨獸般將他吞沒。

  事情便是如此的巧合,陳皇後一行人來到後花園之時,幸好看到小張公子被推入池中的場景,讓陳皇後的心當即提到了嗓門眼。

  雖然她知道朱翊鈞跟著李貴妃那般視財如命,亦是遺傳朱家人的冷酷無情,但萬萬沒想到會做出此等害人之舉。

  當年漢景帝年少時用棋盤砸死吳國太子劉賢,但那是劉賢過於爭強好勝而不知退讓所致,卻不會像現如今將那個瘦小的小張公子推進池水中。

  “快來人啊!快來人啊!有人落水了!”

  不知朱翊鈞是意識到自己犯下了錯誤,還是想要通過此舉洗脫自己的嫌疑,卻是突然間大聲地喊道。

  兩名宮女和一名太監聽到這邊的呼喊後,亦是匆匆地趕了過來。隻是她們看到在池中掙紮的是小張公子,而朱翊鈞正好端端地站在池水,懸著的心不由得放下心來。

  越來的宮女和太監想要拯救在池中不斷掙紮的小張公子,隻是宮女和太監都不習水性,卻是隻能在池邊幹焦急。

  有人想到可以用竹竿撈人,但在這裏一時半會根本找不到竹竿,場麵顯得很是混亂的模樣。

  “怎麽辦?該怎麽辦?”陳皇後亦是趕向池邊,隻是看到已經沉沒池中的小李公子,不由得失去往日皇後的威嚴很是著急地道。

  唐素兒心裏突然一沉,卻是像做了一個莫大的決心般,突然朝著池子跑了過去,而後從池邊憤然躍下。

  “這……尋死?”

  正是急得團團轉的太監和宮女看到唐素兒跳下去,不由得更加傻眼了,卻不想一波未平又生一波。

  啊?

  陳皇後看到自己的女官如此尋死,一時間亦是驚訝地瞪起了眼睛。

  唐素兒自然不是要尋死,而她亦不會水性。隻是當她從池中站起來的時候,池水僅僅到她的腰間,卻見她將奄奄一息的小張公子從池中抱了起來。

  由於這裏的動靜不小,加上今日的承禧宮本就是人滿為患,在得知這裏出現事故後,不斷有人朝著這裏趕來。

  一個有經驗的太監檢查小張公子的情況後,當即替小張公子進行了急救,而小張公子亦是嗆了一口水蘇醒過來。

  卻不知是被水嗆糊塗了,還是知道有些事情不可宣揚,卻是哭著投進自己聞訊而來的奶娘懷中,對落入池中的事情卻是隻字不提。

  朱翊鈞卻是突然哭了起來,當即招來長公主的關心和安慰,同時長公主對著那兩名離開的宮女進行痛斥和責罰。

  李貴妃在得知事故後,卻是生怕自己兒子落水,亦是在丫環的挽扶下挺著那個大肚子聞訊趕來。在看到朱翊鈞平安無事後,這才暗鬆了一口氣。

  陳皇後注意到李貴妃剛剛趕過來瞧到她的那個嚴厲眼色,卻是意外看到李貴妃溫順下的另一麵,猜到這個瓦泥匠的女兒懷疑是她想要謀害朱翊鈞了。

  正當大家都鬆下一口氣之時,卻是聽到皇上到來的消息,大家不由得又紛紛朝著前院的方向趕去。

  隻是她們才沒走幾步,正要跟著前往的李貴妃突然站在原地,表情顯得痛苦地吐出一個字道:“疼!”

  啊……

  一個宮女看到李貴妃裙下的血跡,當即便是驚叫了起來。

  一些有經驗的誥命夫人見狀,當即便知道剛剛的事情已然是破了羊胎水,卻是急忙讓人卻將穩婆叫過來。

  隆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亦是突然間愣住了。

  剛剛的事故已然被眾人拋之腦後,大家顯得七手八腳地將李貴妃送進產房,靜靜地等待著生產的結果。

  在這個醫療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是一個風險係數相對比較高的事情,婦人難產而死的事情是屢見不鮮。

  陳皇後卻是不願意跟隆慶待在一起等待產房的結果,看著周圍人都是忙裏忙外的,便是先行回坤寧宮等候了。

  長公主看著陳皇後離開,當即在隆慶麵前挑撥離間地道:“皇上哥哥,你瞧瞧皇後嫂子哪裏有一國之母的氣度,我覺得還是貴妃嫂子最好!”

  隆慶的眉頭微微蹙起,亦是覺得陳皇後的心胸狹窄。

  唐素兒作為剛剛勇於跳池救下小張公子的英雄已然被人淡忘,回到坤寧宮便換上一套幹淨的女官衣服,然後來到陳皇後身旁侯命。

  “唐尚儀,剛剛幸得有你!”正在喝茶的陳皇後抬頭望向出現在眼前的唐素心,顯得心有餘悸地感慨道。

  “這都是下官該做的!”唐素兒看得出陳皇後確實是不願看到小張公子被淹死,顯得謙虛地回應道。

  陳皇後茶杯端在手中,卻是疑惑地詢問道:“你應該不通水性吧?”

  “不懂,我們女兒家豈能懂水性!”唐素兒麵對這個問題,當即老實地搖頭道。

  陳皇後輕啐了一口茶水,顯得更加不解地詢問道:“那你為何方才敢於跳下池中救人呢?”

  “我是看皇後您當時很著急,而我亦不願看到小張公子被淹死,想著自己是在閻王爺那裏走過一遭的人,便是索性賭上一把!”唐素兒回憶當時的情況,便是坦白當時的想法道。

  陳皇後先是愣了一下,但想著唐素兒當時確實是瞧了自己一眼,便是帶著責備的語氣道:“下次做事不可如此魯莽!”

  此次亦是幸得池水不深,如果真能將唐素兒淹沒,那麽不僅小張公子被淹死,連同唐素兒本人亦要將性命葬送在那裏。

  “下官遵命!”唐素兒知道陳皇後這是關心自己,便是認真地拱手道。

  陳皇後又喝了一口茶水,而後認真地感謝道:“此番多謝你了!”

  “啊?”唐素兒正要檢討自己的行為,聞言當即驚訝地抬頭,眼睛充滿著愕然,一度懷疑起自己的耳朵。

  陳皇後將茶杯放下,對著滿臉驚愕的唐素兒語重心長地道:“如果那個小張公子真在哀家眼皮底下被淹死,哀家今後恐怕會寢食難安,亦是會陷入於兩難之中。”

  雖然這後宮亦是不乏爭鬥,但她更願意做一個清心寡欲之人。

  如果今日小張公子真被淹死,那麽她一旦將事情捅出來,便是要跟李貴妃不死不休。隻是將這個事情隱瞞下來,那麽她必定又要受到良心的遣責。

  幸得麵對危局之時,唐素兒卻是不惜以身犯險,勇於跳進池中撈起危在旦夕的小張公子。正是這個見義勇為的舉動,讓她不需要麵對那個兩難的抉擇。

  “下官幸難替皇後娘娘分憂!”唐素兒確實皇後是真的感謝自己,當即便是表態道。

  陳皇後對唐素兒的好感度已然大增,又是認真地告誡道:“剛剛你已經跟小麗她們交待了,你切不可將今日所見之事張揚出去!”

  “下官知曉,定然守口如瓶!”唐素兒進入皇宮亦是見慣了勾心鬥角,卻是知道此事的嚴重後果,當即便是認真地表態道。

  陳皇後卻是扭頭望向窗外,突然開口地道:“不過你可以將此事匯報給林閣老!”

  “皇後,下官……”唐素兒聽到陳皇後突然挑明這個關係,心裏不由得一緊地驚慌起來。

  陳皇後似乎有其他的想法,卻是直接打斷她的話道:“哀家不知道你跟林家是什麽關係,但這是命令!”

  “是,下官遵命!”唐素兒聽到這個解釋,當即便是領命道。

  雖然她跟林家的親密關係是後宮所不容,隻是她隱隱地感覺得到,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後身旁最依重的女官,並不是她多麽出色,反倒是因為她跟林家有著微妙的關係。

  或許不僅僅是她唐素兒,哪怕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後,亦是需要林家給她做靠山,需要林家的助力才能像如今這般掌控後宮。

  黃昏時分,整個紫禁城顯得是金碧輝煌,承禧宮仍舊是忙裏忙外的模樣。

  由於李貴妃的突然生產,午後的宴會亦是草草收場。隻是李貴妃的情況似乎不妙,進入產房已經一個時辰,仍舊沒能順利生產。

  隆慶本是神經大條之人,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亦是漸漸地擔心起李貴妃和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卻是在外麵急得回來蹭步。

  哇……

  在將晚時分,產房終於傳來了一個嬰孩的啼哭聲。

  “恭喜皇上,李貴妃給陛下誕下了皇子!”滕祥一直守在產房門口,卻是第一時間跑過來匯報道。

  隆慶得知李貴妃生下的是皇子,心裏不由得一陣高興。當到產房前看到自己剛剛出生的二兒子之時,便是當即賜名朱翊鏐,同時吩咐陳洪明日便命禮部登識玉牒。

  皇子的出生並不是一件小事,卻是要將出生的時間準確地記錄在案。

  明初設官起居注,隻是現在已經廢除,轉而由司禮監負責記錄皇宮的日常之事,負責記錄朱翊鏐生辰的一名司禮監胖太監提著筆突然疑惑地求證道:“今日真是三月三?”

  “你剛剛喝糊塗了不成,今日當然是三月三,你若記錯皇二子的出生日子,當心被誅九族!”旁邊的矮瘦太監聽到這話,當即便是告誡道。

  這名胖太監寫生辰寫下,卻是看著四下無人才認真地詢問道:“你可還記得上個月中旬我跟你出宮所聽到的童謠?”

  “什麽童謠!”腦子清醒的瘦太監反倒突然糊塗了,卻是全然沒有印象地反問道。

  胖太監認真地望著瘦太監的眼睛,顯得異常認真地道:“三月三,皇庶生!”

  “這個童謠就這麽一句?”瘦太監仍舊想不起那個童謠,便是困惑地詢問道。

  胖太監咽了咽吐沫,扭頭望著左右無人,顯得臉色凝重地道:“後麵的,我……我現在不敢說了!”

  隨著西邊的山頭將最後一縷陽光收了回來,京城慢慢被夜色所籠罩,這個朝堂的走向突然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