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猛打
作者:餘人      更新:2020-03-08 08:13      字數:2129
  寒門禍害最新章節

  順天府衙公堂,此刻顯得更加莊嚴。

  林然麵對著周圍驚訝的目光,卻是冷冷地說道:“隻要本府丞主持順天府衙事務一日,便不容許你這等惡徒為非作歹!”

  此言一出,令到堂下的上百名百姓即刻動容。

  麵對著這三個來頭甚大的惡少,這位順天府丞還能夠如此的硬氣,且還能當眾說出這等正義之言,這一位定是好官無疑。

  陳公子迎著林然鋒利的目光,藏於心裏頭的那些依仗,在這一刻卻被擊碎了。

  他父親有影響力不假,甚至已經能夠影響到朝堂,但卻最是懼怕這種無所畏懼的愣頭青。別說是他父親,哪怕當朝嚴閣老亦是如此。

  昔日,嚴黨主持外察之時,為何選擇對都察院的年輕言官進行罷免。正是因為這種言官無所顧忌,連首輔都敢參上一本,搞得嚴閣老很是狼狽不堪。

  現如今,林然執掌著順天府衙,若是一定要對他進行秉公處置。縱使是他老爹將高耀請來,恐怕亦是無濟於事。

  陳公子一念至此,便不打算以勢壓人,而是擺出道理道:“林府丞,我們以為她是醉春樓出逃的人,所以才當街戲弄一番,並不曾做出當街調戲民女之事?”

  他知曉當街調戲張小花之事,定然無法進行否認,畢竟那是眾目睽睽之下所做的行徑。隻是他咬著張小花並非民女,事情恐怕就得另當別論。

  林然輕哼一聲,義正辭嚴地指責道:“不說張小花是冰清玉潔的女子,縱使是青樓的風塵女子,那亦要侍之以禮!爾等貴為國子監子,不主動救助於她亦就罷了,竟然膽敢當街調戲女子。當下還不知悔改,國子監竟出了爾等敗類,莫以為本官不敢用刑乎!”

  劉公子被打得還爬在地上,這時希冀地望著陳公子和郭公子,心裏湧起一份期待,卻是希望他跟自己有著同樣的遭遇。

  郭公子卻是領教過林然的手段,聽著這一番激揚之詞,深知這一次又要栽了。

  他倒是可以繼續進行否認,更可以跟著林然進行據理力爭,但坐在上麵的人始終是林然,而他們確實是當街調戲了張小花。

  林然真打了他們一頓棍子,縱使他老爹亦不敢說林然的不是。最為重要的是,他聽到林然屢次提及國子監,這無疑算是一種威脅。

  按著他們當下的惡行,如果事情真捅到了國子監,加上林然本人在國子監和士林中的聲望,他們二人恐怕真要被國子監除名了。

  郭公子思索一番後,盡管心裏有諸多不甘,但還是施禮道:“我等知罪,請府丞大人懲罰!”

  “郭兄,你怎麽這樣?咱們根本不需要怕他!”陳公子原本打算是進行辯解,但聽著郭公子主動認罪,顯得很是不解地說道。

  他能夠請動戶部尚書高耀,而郭公子搬出他的老爹。有著這兩位尚書大人壓下來,縱使林然再愣頭青,那亦得乖乖地屈服。

  隻是讓他十分不解的是,郭公子為何如此軟弱,竟然向這小子服軟了。

  “陳兄,若是事情鬧大,我們並沒有好處,還是別謀他法吧!”郭公子倒是理智很多,知曉林然並不是一般的順天府丞,對著陳公子進行規勸道。

  林然主動放棄升遷順天府尹的機會,從而換取在廣東人事上更大的話語權,致使聯合商團在廣東的勢力有增無減,幾乎成了鐵板一塊。

  現在別說是他老爹,恐怕是徐閣老,亦很難說能夠穩穩壓住林然。另外,劉畿突然被勒令在家自省,這事隱隱有著林然的身影。

  林然對認慫的郭公子不由得高看了一眼,似笑非笑地望向陳公子道:“陳公子,你認不認罪?或者亦可跟這位劉公子一般,領教一下本府丞的杖棍!”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還真不怕這位陳公子硬氣。雖然做官最好是不要四下結怨,隻是有時候還真要做個刺頭,這才能讓各方有所忌憚,而不敢輕視於他。

  為何徐階敢搶他的順天府尹,實質還是對方看輕於他,故而不怕得罪他這一位順天府丞。

  劉公子的眼睛頓時又是一亮,希冀地望向陳公子,卻是希望陳公子能夠硬氣一點,從而有個伴一起爬在這公堂之上。

  “我認罪!”陳公子的心裏盡管很是不甘,但還是忍著怒火答道。

  卻不是他恐怕於林然,而是他相信郭公子的判斷,這個事情還不宜鬧大。不過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日一定要讓這小子付出代價。

  林然對這個答案略微感到一陣意外,原本還計劃借機對這位陳公子杖責一頓,隻是對方竟然認慫,他亦不好窮追猛打。

  看著這兩位猖狂的公子哥認了罪,他又是望向爬在地上的劉公子,劉公子卻是一個激靈,急忙回應道:“我認罪,請不要再打我了!”

  堂下的百姓聽到這話,卻不由得轟堂大笑。

  陳公子感覺這笑話分明的刺耳,卻仿佛是笑話他一般,讓到他又羞又怒。

  “汝等三人於大街之上,公然調戲民女張小花!當下事實俱在,此等惡行理應嚴懲,今本府丞按律判罰汝等三人收押十日,以儆效尤,退堂!”林然當堂宣判,接著一拍驚堂木,轉身便是要離開。

  “拜見青天大老爺!”

  圍觀的民眾看著林然嚴懲於這三位惡少,看著他轉身離開,當即是紛紛進行跪拜,恭送著這一位青天大老爺離開。

  卻不管林然懲治郭公子等人的企圖,但百姓都認為他是站在正義的一邊,是一位為民作主的好官,對他無疑有著濃濃的好感,並冠以青天之名。

  雖然當下稱呼其“青天”的人還是少,但若長此下去,“林青天”之名必然能夠響徹整個京城,甚至名揚於整個大明朝。

  實質上,民眾對官員的標準並不高,隻要能夠保持一顆公正之心即可。隻是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官員,在當下的大環境中,卻是變得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