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路上
作者:餘人      更新:2020-03-08 08:07      字數:4551
  寒門禍害最新章節

  由於夏季是晝長夜短,且夏汛致使京杭大運河水位上漲,歸途明顯比冬天的枯水季節要快上很多,一路亦很是順暢。

  途經南京的時候,林然選擇在此停留,一是想要帶著虎妞領略舊都的風采,二是想要拜訪鄉試的恩師尹台。

  南京城,居住人口數量高居世界第一,巍峨、雄壯的城門,蜿蜒約七十裏的城牆,曆時三十年修建而成,氣勢並不弱於北京城。

  這座巨大的古城如同一塊磁石般,四麵八方的百姓朝著這裏湧來,從四個城門洞口進入。

  人群有普通百姓、有衣著光鮮的富商、有前來遊學的學子、有赴考的生員,亦有踏青歸來的富家千金或公子等等,這裏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

  身穿著士子服飾的林然帶著虎妞等人排著隊,隻是他身上少了朝廷官員的威嚴,多了年輕書生的風流倜儻,手裏還持著紙扇驅趕著夏日的炎熱。

  看著從旁邊呼嘯而過的官轎,他並不著急,如同一個赴考的生員般。

  雖然他亦能享受直接進城的特權,但不想大過於招搖,畢竟他是在前往雷州府赴任的途中,南京城並不在赴任線路上。

  六朝古都,金陵形勝地。

  林然對南京有些期待,亦打算到秦淮河走一趟。聽著周圍人的談話,他發現南京城的人更熱衷於花魁大會、詩會等話題,對當今時政話題卻不怎麽關注。

  前麵有兩個書生在竊竊私語,一個眉飛色舞的書生將話本塞到另一個書生懷裏,那書生如同做賊一般,極是心虛都望著左右,跟著林然目光相觸時,臉上紅若豬肝一般。

  林然是何等人物,眼睛是何其毒辣,前世早就修得了“片中有碼心中無碼”的境界,自然知道那是一本怎麽樣的書。

  不得不說,由於印刷成本的降低,現在是小說的黃金時期,更是性文學的鑽石時期,像《如意君傳》就誕生在這個時期。

  書生市場對《如意君傳》這類作品無疑是極度饑渴的,潛在的購買必定要高於《談古論今》,甚至要高於四書五經。

  林然當初亦看到了這個潛市場,但他最終卻不敢動手。不說事情暴露後,真會毀掉他在士子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亦很難帶給他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名氣。

  由於沒有版權保護,市場必然會出現大量的盜版書籍。至於名氣,這個就更不可能存在了,為何直至現在都找不著《金瓶梅》的作者?

  其實不僅是性文學,哪怕是傳統的小說,小說作者在這個時期根本就不被主流所認可,甚至還得到衛道士們的瘋狂打擊。

  林然創立的刊物《談古論今》能夠取得成功,一方麵是翰林院在士子中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麵則是他的內容能登大雅之堂,推出的時事策又符合上層士子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底層士子的基礎數雖然大,但“話語權”卻掌握在上層士子的手中,越是上層的士子的話語權亦會越大,這一點跟市場需求相悖。

  正是如此,《談古論今》能夠成為士子們的聖書,而新興的小說則很難登上大雅之堂,除非林然冒險甩出驚世之作才有一點可能打破這種現狀。

  隻可惜,林然在短期內,還不打算“玩火”,或許等《談古論今》打下牢固的渠道基礎再行動。

  隊伍正慢慢向前,眼看就要輪到他們這幫人進城了。

  “這位兄台,我是鬆江府的鄧永謙!”幾個身穿生員裝的士子走過來觀察一下前麵隊伍的人,為首的一名士子朝著林然拱手道。

  “幸會!”林然回禮,竟然覺得這人有幾分眼熟,但卻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這是一點心意,兄台能否給我們讓出三個位置呢?”鄧永謙掃了他身後幾人,將一兩銀子遞給林然微笑道。

  “不讓!”林然沒有接過銀子,直接板著臉道。

  聽著他如此不識抬舉,一個書生忍不住大聲道:“你小子別不識好歹,鄧兄是我們應天有名的大才子,他爹更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鄧長生!”

  此言一出,鄧永謙的腰杆挺起,臉上分明露出了得意勁。卻不知是為著他“大才子”的名頭得意,還是為著他父親而驕傲,或是兩者皆有。

  林然抬頭打量著鄧永謙,恍然大悟地道:“你就是徐大壽的兒子!”

  怎麽回事?

  大家原以為林然是會一臉敬仰,然後急忙吩咐他三個隨從讓出位置,但卻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淡然的反應。

  “你認識我父親?”鄧永謙並沒有當即發怒,而是陰睛不定地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的書生,發現這年輕書生似乎不一般。

  林然不想造成過多的誤會,何況他對徐長生還是尊敬的,便是拱手微笑道:“我跟你父親是翰林院的同僚,他還時常提及你,說你們五兄弟就數你最爭氣,而你跟你父親倒是挺相像的!”

  同僚?

  跟鄧永謙一起的幾個書生都是愣了,一時亦轉不過彎來。

  鄧永謙認真地打量著林然,卻知道這“同僚”代表著什麽,然後彎腰拱手問道:“敢問你可是大明文魁林然林若愚?”

  “正是!”林然並不隱瞞,當即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卻亦沒有想到,在這裏竟然遇到翰林修撰鄧長生的兒子,說來亦是有些緣分。

  鄧永謙亦不再懷疑,當即行禮道:“見……見過世叔!”這時哪是先前那高高在上的大才子形象,活脫脫的後輩模樣。

  大明是一個講究輩份的國度,林然跟鄧長生是同僚,鄧永謙這個稱呼並無不妥。其實他算是一個精明人,他的老父年事已高,而林然如此年輕,若能攀上關係,對他的仕途大有益處。

  啊?

  跟鄧永謙一起的幾個書生嘴角張得大大的,無比震驚地望著林然,怎麽都想不到,他們的偶像“考神”突然出現在他們麵前。

  “剛才誰說大明文魁,林文魁在哪?”

  “陳兄,快快過來,林文魁在此!”

  ……

  後麵的隊伍有個大嗓門的大聲詢問,結果一個書生回過神後,眼睛閃著淚花地傳遞了這個好消息。

  呼啦一聲,一幫人“陳兄”從隊伍中走出,向著這裏直撲而來。當看到林然的時候,充滿著敬意和親近的,活生生的腦殘粉形象。

  “排好隊!”

  一個軍官看著城門前發生騷亂,當即跑過來怒斥道。

  以文製武的大明不僅讓文官高高在上,連同士子都瞧不起當兵的,對這名軍官的話置若罔聞,繼續向著林然這邊湧來,竟然跑過來數十人之多。

  好在幾十個士兵趕來,攔住這些不安分的士子。

  這時亦輪到了林然,他從懷中掏出官牒,那個城門衛打量著林然一眼,然後拿著官牒向那名軍官走去,詢問這官牒是不是假的,他守一輩子城門都沒見過這麽年輕的五品官。

  那個軍官心裏亦犯嘀咕,但聽著這些士子的稱呼,亦是猜到了林然的身份,便親自將官牒還給林然,並自報了家門。

  林然朝著那位官員拱手,然後帶著虎妞等人匆忙入城,離開這幫突然變得瘋狂的學子,他不保證這幫人會不會在他英俊的臉蛋狂親一口。

  隻是就在當晚,一批批士子走在街道上,打著燈籠尋找著大明文魁林然。

  這些士子亦是神通廣大,已經得知林然被外放雷州知府兼廣東市舶司提舉的最新任命,所以猜到他是路經此地,身份並沒有作劣。

  他們之所以這般積極尋找林然,除了追星後,還有就是離鄉試隻剩下一個多月。跟著後世的讀書人不同,這時代的讀書人還是“迷信”的,認為這時若能見過林文魁,就能沾上一點文氣,從而在鄉試高中。

  不管是任何企圖,在林然進到這座古城時,這座古城亦是沸騰了。

  就在當晚,秦淮河邊的青樓亮點盞盞燈光,照亮了整條河畔,而《木蘭詞》不絕於耳,似乎是在召喚著林然前去一敘。

  林然其實是想去的,但最後作罷,怕他睡不著花魁,反給一群書生給睡了。

  第二天上午,林然直接到南京禮部衙門拜見尹台。

  尹台並沒有受到去年鄉試舞弊大案的牽連,反而是由禍得福,接替了王用賓禮部尚書的位置,成為了朝廷的二品大員。

  這能夠再進一步,其實有著林然的一點功勞,畢竟他親點的解元郎,最後連奪會元、狀元,不僅洗清他的嫌疑,更因此有了識才之功。

  林然帶著虎妞一同前往,打算讓這虎妞在尹台麵前亦是露露臉,同時讓這丫頭多長一些見識,讓她成為大明朝最有見識的小丫頭。

  虎妞卻不領情,不情不願地跟著,責怪林然壞了她買漁具的計劃。

  南京禮部衙門明顯破落,門前顯得寂寥,連看門的士兵都很散漫,進到裏麵則是一些無所事事的官員圍著下棋。

  跟著北京的禮部衙門相比,這裏確實彌漫著一股敗落、頹廢的氣息。

  其實亦不能怪責這些官員懶散,他們太多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這裏基本上已經是他們最後一站。在回歸京師無望的沮喪中,他們就隻能在此消磨最後的政治時光了。

  卻不知道是得知林然到來,還是一貫如此,身穿二品官袍的尹台端坐在書桌前,臉色顯得紅潤,拿著一份卷宗在看著。

  尹台雖然貴為禮部尚書,但他卻是有職無權,想要被調回京城擔任尚書,怕是難於登天。反觀林然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朝廷有實權的五品大員,前途不可限量。

  兩人坐在一起,尹台並沒有擺著上下級官員的姿態,而是更多以師徒關係相處。

  “你昨天剛到,整個應天都轟動了啊!”尹台一邊泡著茶水招待林然,一邊揶揄地笑道。

  “學生慚愧!”林然坐在茶桌的對麵,裝著謙虛地拱手道。

  “連中六元,古往今來第一人,你注定要留名青史,為師亦有榮焉!”尹台看著騰騰而起的沸氣,臉上亦是閃著紅光道。

  “這多得老師的慧眼,讓學生中得解元!”林然恭維道。

  “嗬嗬……亦是天意如此,不然你不在十卷之列,皇上何以能點你為狀元呢!”尹台給林然倒茶,越看他越是順眼。

  “這事說來真是僥幸!”林然亦是心有餘悸,當初確實差點跟連六元失之交臂。

  “你亦不用過於謙虛,能有如此佳績,亦證明了你的能力,不過你被外放!”尹台將茶壺放下,話亦是戛然而止。

  “請老師教誨!”林然自然知道這時代的談話方式,當即表明自己正虛心請教,讓老師可打可罵、暢所欲言。

  “此次外放!是機會但亦是泥澤,你可清楚乎?”尹台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然後才正色地道。

  “弟子明白!”林然點了點頭,亦是將心得說了出來:“隻是弟子的年紀太輕了,翰林院到禮部的路子未必適合我,倒不如外放索性做個事務官,爭取能為百姓做些實事!”

  “嗯,你能看透這一點,很不錯!”尹台輕啐一口茶水,然後推心置腹地接著道:“年輕是你的優勢,但亦是你的短處,特別你已經是翰林侍講,短期很難再得寸進,倒不如現在就跳出來!隻是地方弊病重重,你打算從何處著手呢?”

  “除奸!”林然投其所好地道。

  “不妥!”尹台放下茶杯,卻是直接搖頭。

  “請老師指點!”林然略感到意外,當即拱手道。

  “你上任之後,先要進行肅清!府衙耳目眾多,當小心為上!然後先看,再打,這樣才能一擊致勝,亦不容易出錯!”尹台指了指眼睛,認真地教導地道。

  “學生受教!”林然施禮道。

  關於入主雷州府後,他確實是缺乏經驗。雖然他將成為“土皇帝”,但地方勢力未必就會乖乖臣服於他,這裏必然會陷入於利益之爭。

  他若隻是貪圖錢財,則可以跟地方勢力狼狽為奸,跟他們和睦相處。隻是想要做到政令必行,那就得想辦法將地方勢力打掉,或者將他們收為小弟。

  尹台很是熱情,已經通知家中設宴,帶著他跟虎妞回到家裏一起享用午餐,師徒又繼續談論了很多話題。

  林然發現尹台對《談古論今》很有興趣,卻不知道尹台是不是亦想在南京創刊,並沒有保留。亦是將最初的構想、接下來如何做,都一一說出。

  僅在南京城停留兩天,林然帶著眾人直接乘船繼續南下蘇州城。

  到達蘇州城已經進入七月,他們沒有在蘇州城停留,但不敢再乘坐海船,選擇走內陸官道。

  從處州府進入福建境內,他們直接到延平府,然後經沙縣、永安,進入汀州府境內,乘船南下直達廣東潮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