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明之弊
作者:餘人      更新:2020-03-08 08:06      字數:2140
  寒門禍害最新章節

  林然翻開了靈石胡同那間房子的資料,發現房子極為普通,隻是很平常的四合院,房間隻有五六間,並沒有後花園。

  “京城居,不太易!”他看著上麵標注著的租金,不由得感慨道。

  寧江亦幫著他挑選房子,聞言便帶著酸意地說道:“得了吧!你六品官的月俸是八石米,咱們這些人就數你的收入最高!”

  “不是說有折色嗎?怕到手也就二三兩,連自己都養不活呢!”林然支著下巴,又繼續翻看著其他房子的資料。

  寧江挑出一處遞給他,帶著羨慕的口氣道:“是有折色不假!但戶部也得看人啊?你是翰林官,若人家折到三成,起碼給你留足六成!”

  不得不說,翰林官看似無權無勢,但在官場的地位確實不低。特別是戶部,他們敢得罪吏部官員,亦不敢開罪於翰林院。

  “你大概還不知道我去兵部幹什麽的!很是不巧,你們柴薪皂銀以後將會經由我的手,你是次六品官員,可雇役四人,所以我們兵部每月又得給你四兩柴薪皂銀。”寧江抬頭打量著林然,眼睛充滿著無奈與羨慕。

  “這還不止呢!”楊富田接過話題,故裝神秘地比著一個手勢得意道:“我不清楚你們的衙門,反正我已經打聽清楚了,我們工部的直堂銀……十兩!”

  這直堂銀相當於後世的單位獎金,像工部這種創收能力強大的衙門自然會多發一些,而刑部這種創收能力弱的衙門自然得少發一些。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覺,都以為明朝官員的收入低下。或許在明朝初期會是如此,但到了嘉靖朝,各衙門的創收能力增強,其收入真不能算低。

  林然先前倒沒有了解這個事,故而不清楚翰林院的直堂銀會有多少。

  不過從辦公的那些高檔的紙筆墨硯來看,怕翰林院的“創收能力”亦是不低,哪怕多報損一倍的紙墨消耗,都得有數千兩進賬。

  其實除了俸祿、銀柴薪皂和直堂銀這三大項收入,冬天還會有柴火票等福利,一年的收入甚至能有數百兩之多。

  “那就靈石胡同了!”在對比一番後,林然當機立斷,選擇了這個治安係數最高的地方,哪怕租金確實是要高不少。

  隻要對虎妞這個丫頭有好處,哪怕是再多銀兩,他亦不會吝嗇。

  在敲定房子後,三人讓陳掌櫃送來酒菜,聊起今天各自的入職情況。當得知林然如此生猛後,都紛紛朝著他豎了大拇指。

  第二天,翰林院。

  辰入酉罷,這是大明官員的上下班時間,即早上七點到下午五點。林然作為官場新人,這才剛剛起步,自然是不好遲到的。

  門皂屬於役,地位是最低的,看著林然進來,便一臉討好地說道:“修撰老爺,小的叫林三。大人第一天值堂就紅霞滿天,他日必是平步青雲,位居閣臣!”

  林然這才抬頭望天空,發現確實是朝霞滿天,心情頓時變得不錯,便溫和地笑道:“謝謝!我也是姓林,咱五百年前怕是一家呢!”

  “嘻嘻……若是如此,那是小人的福分!”林三撓頭傻笑,顯得極為高興的樣子。

  通過三門,林然向著左拐,走進了修檢廳。

  當該吏看著他進來,又是滿臉笑容地恭維了幾句,對這個新任的修撰老爺極為看好。

  林然在籍冊上畫了卯,便向著辦公區走去。

  “大老爺,有什麽吩咐?”孫吉祥已經提前到了這裏,迎上來恭敬地問道。

  在成為這位新修撰的屬吏後,他的地位是驟然提升。昨天有兩拔人到他家送禮,一直對他排斥的同僚們,亦是請他一起喝酒。

  隻是他心裏卻是明白,如今的一切是誰給予的。或許是經曆得太多,亦看到大多的人情冷暖,故而對於這種變化顯得平靜很多。

  “掌院大人若是過來的話,記得支會我一聲!”林然交待道。

  孫吉祥聞言,便搖了搖頭道:“宗人府那邊鬧事,掌院大人怕一時半會是顧不得這裏了!”

  “宗人府鬧什麽事?”林然皺起眉頭,顯得不解地問道。

  孫吉祥的消息很是靈通,當即便說道:“江浙的倭寇猖獗,動用了太多的財政,所以耽擱了給宗人府那邊的祿米!”

  “我知道了!”林然緩緩地點了點頭。

  大明為了防止同室操戈,所以對宗室進行了諸多的限製,將他們簡直是當成豬來養著。

  隻是供養這些宗親,卻是不容易。像一個親王,給的祿米是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輛國中尉四百石……這些宗藩超過二萬人。

  有數據顯示,每年供京師的糧食是四百萬石,但各處宗藩祿米就多達八百五十三石。國家的財政收入,被這幫宗藩分去了大半。

  在國家的財政承受重負之時,這些宗藩的祿米難免受到影響。正是如此,他們便找宗人府的官員出氣,甚至找到了禮部這個上屬衙門頭上。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林然知道這日子還要等下去,吳山怕真是沒有功夫理會他們三個新人了。

  林然徹了一壺參茶,讓孫吉祥找了一些關於明朝的書籍,特別是親於宗藩的資料,然後便是慢慢地翻了起來。

  他打算在這清閑的日子裏,通過這翰林院的史籍,更深入地了解大明,了解這一個時代,了解這個弊病從生的朝廷。

  不得不說,林然挑了一個好“秘書”,孫吉祥似乎是知道他的意圖。挑了很多關於宗藩的資料給他,讓他對宗藩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同時有著數據的支持。

  如河南開封府,在洪武年間僅一個周王府。但到嘉靖朝,郡王已經增至三十九個,將軍達五百餘人,將軍以下不計其數。

  不得不說,明王府為了防止宗親謀反,所付出的代價太高昂了一些。在明朝初期還沒有問題,但到如今,已經成為了明朝的第一大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