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城
作者:江白衣      更新:2020-10-27 23:55      字數:3878
  函穀兵鎮。

  大將軍阡陌長風率領著那支重甲大軍襲掠去往驪山長城以後,函穀兵鎮兵力其實已經所剩無幾,偌大的函穀兵鎮除了幾支編製還比較完整的軍營外,已經見不到其餘巫族將士的身影。

  畢竟阡陌長風當初在收到那封來自長城的密信後就已經是孤注一擲想要豪賭一場。

  贏了就是一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足以讓後世銘記千古的功績。

  若是輸了當然可能阡陌長風當初在率領重兵離開函穀兵鎮時並沒有考慮過那個後果,畢竟在他看來這注定會是一場“必贏”的豪賭。

  但是老天仿佛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所率領的重甲大軍甚至都沒能夠見到驪山長城那巍峨恢宏的城頭就在葫蘆口全軍覆沒。

  根據後世記載,葫蘆口一役兩軍戰死數十萬人,屍首堆積如山是真正的血流成河。

  本就是赤紅色的土壤一天之間已經是猩紅無比,觸目驚心。

  重甲大軍被俘四十餘萬,戰死的五十萬人中有三品的衝折將軍也有尋常的兵甲士卒。

  葫蘆口一役也讓諸天百族見到了巫族並非隻是隻死士卒而不死將軍。

  因為葫蘆口一戰不管是巫族還是驪山長城這邊隕落的將領極多,甚至其中不乏有正在冉冉升起的璀璨將星,所以後世便將葫蘆口改名為落星穀,並且在穀外立下石碑。

  而在這場大戰落幕後,驪山長城那邊特意為戰死的將士在一座名為英靈山之地立下了石碑以示祭奠。

  而雕刻在第一塊石碑上之人就是魏武卒燕回風。

  函穀兵鎮當下並不知道葫蘆口兵敗之事,自然也沒有察覺到驪山長城的三軍將士正策馬揚鞭兵臨城下。

  而且哪怕當下城中兵力空虛,但依舊有護城法陣可以庇護城池無恙。

  傳言那座護城法陣可以擋下輪回境大帝之下修士數天的不斷攻擊,這也是阡陌長風敢放心讓自己“後院”兵力空虛的原因所在。

  況且他不覺得內亂四起的驪山長城還能夠分出心神去打函穀兵鎮的主意。

  隻是這所有的種種在葫蘆口一戰後煙消雲散。

  主帥阡陌長風身負重傷遁逃不知所蹤,百萬重甲大軍戰死的戰死被俘的被俘,而且現在士氣正盛的大秦虎師已經在姬青雲的率領下劍指函穀。

  函穀兵鎮城頭之上。

  “將軍,有將士稟告在城外黃沙四起,隱約間看到軍隊的蹤跡。”一名負責巡查城頭的校尉單膝跪在一名男子身前,低頭說道。

  站在校尉麵前的那個男子複姓尉遲單名一個瑾字。

  是阡陌長風離開兵鎮之前親點的統領負責整座函穀兵鎮軍務之人。

  麵容質樸剛毅的尉遲瑾聞聲轉頭凝視著漫天黃沙處,沉聲說道:“是將軍返城了?可是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這才出征幾天難道就已經將驪山長城攻破了?難不成這就是兵書上所說得兵貴神速?

  “回稟將軍,有眼力極好的守城將士看到那支行至最前頭的白甲軍隊上的大纛上是一個姬字。”那名校尉顫巍巍地說道。

  能夠爬到這個位置上的又豈會是蠢貨,在確認過那杆上書姬字的大纛以後他心中就已經有了那個最壞的打算。

  “這怎麽可能?!”尉遲瑾神色一凜,沉聲說道。

  那杆姬字大纛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那一幕即便是時隔多年現在他回想起來依舊是記憶猶新並且曆曆在目。

  當年還是一名校尉的時候他親眼看到那杆姬字將旗兵臨城下,在那杆將旗前那位白袍男子策

  (本章未完,請翻頁)

  馬而立,槍尖直指城頭。

  若不是當時其餘四大兵鎮出兵拱衛函穀兵鎮及時,可能那年函穀兵鎮就被破了。

  即便是現在每每有人討論起當年這樁舊事時,親身經曆那場慘烈戰事而且已經退下來的老人依舊是後怕不已。

  也就是從那時起,那道意氣風發白袍勝雪的身姿便深深刻印在他的神海深處,揮之不去。

  他清楚的記得,那個白袍勝雪的男子叫做姬青雲,也就是那一役後,姬青雲這個名字響徹兩座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姬字將旗。

  可現在那杆本該豎在驪山長城城頭的姬字將旗現在卻出現了這裏,出現在了函穀兵鎮的城下。

  “大將軍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疏忽。”尉遲瑾神色凝重地說道。

  讓一支人數這般眾多的強軍繞過軍陣兵臨城下,將整座函穀兵鎮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中,尉遲瑾知道大將軍不會犯這麽致命的錯誤。

  所以原因隻有一個,一個讓他膽顫抖心驚後脊冷汗直流的真相。

  “尉遲將軍,阡陌大將軍是不是已經”那名校尉臉色難看地說道。

  “不可能!”尉遲瑾臉色一沉,冷聲嗬斥道。

  “大將軍是怎樣的境界修為你我都清楚,更何況他身邊還有百萬的重甲精銳,怎麽可能會戰敗呢。”尉遲瑾轉頭看向城外那煙塵四起之地,呢喃道。

  可是如果大將軍沒有遭遇不測,為什麽會讓姬青雲率領著軍隊直奔函穀兵鎮而來呢?

  哪怕尉遲瑾現在心中已經有了某個念頭,但他還是不敢去深敲推測,他害怕自己的那個猜測最後會成為事實。

  可是很快他就知曉自己的那個不敢亦或者可以說是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念頭真得成了真相。

  “函穀兵鎮的眾人聽著,你們的大將軍已經在葫蘆口一役中戰敗不知逃亡何處,那支重甲大軍也被俺程三斧砍得潰不成軍,所以我勸你們還是趕緊出城投降。”程三斧策馬走出軍陣來,朝著城頭望去,高聲喊道。

  這句話被他以靈力裹挾響徹開來,哪怕城牆高聳巍峨但也落在了守城將士的耳中。

  “將軍,那人說我們的將軍戰敗了。”那名校尉自然也是聽到了這句話,惶恐不安地說道。

  尉遲瑾冷眼看著他,“若是你再敢動搖軍心,我就將你軍法從事。”

  “卑職不敢!”那名本來已經站起身來的實權校尉撲通一聲跪下地上,連聲叩首求饒道。

  “下不為例。”尉遲瑾神色漠然地說道。

  隨後他緩緩走到牆垛邊,目光微低朝城牆下望去,在大致清點過了來犯的兵馬人數後轉身對那名校尉吩咐道:“傳令下去,開啟護城法陣,沒有我的手諭任何人不準踏出城門半步!”

  “卑職領命!”知道戰事眼中的校尉拱手抱拳,神情肅穆地應道。

  看到城頭上沒有半點動靜傳來,耐不住性子的程三斧冷哼一聲,旋即右手微微抬起。

  緊接著就有一道屍首被人從軍陣中拖拽了出來,然後放在了程三斧的戰馬前。

  “我知道你們不相信我說得話,覺得我家將軍是趁阡陌長風大意之時從兩側迂回繞過然後直逼你們函穀兵鎮而來。”

  “而且我也知道你們心裏打得什麽算盤。”程三斧高聲喊道:“你們是不是覺得隻要據守城池不出,然後再秘密傳信於阡陌長風,屆時等到他率領重甲大軍後後方圍殺而來,最後你們再選擇出城前後夾擊,將我們盡數絞殺?”

  城頭上的尉遲瑾聽到這番話後眉頭緊皺,因為他先前確實有這個打算。

  “告訴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們。不要想了。”程三斧指著眼前的那道屍首,獰笑問道:“出來個明眼人認認這具屍首,看看他是不是你們大將軍身邊的人。”

  其實不用程三斧這般說,守城的尉遲瑾就已經認出了躺在地上靈力散盡的正是大將軍身邊的“紅人”,擔任軍機郎的封錚。

  若是沒有重大變故大將軍是絕對不會容許這個心腹中的心腹出現半點意外的。

  由此看來大將軍是真的出現意外了。

  “轟!”

  就在尉遲瑾沉思之時,一道巨大的聲響在他身後的城中傳蕩開來。

  聲音巨大哪怕是遠在城外也能夠聽到宛若悶雷般地沉悶響動。

  程三斧甚至感覺地麵都有些震蕩晃動。

  “將軍,發生什麽事了?”程三斧轉身問道。

  軍陣之中的章邯與吳白丁一齊看向了身邊的姬青雲,目光中帶這詢問之色。

  “若是我沒猜錯,應該是有人將兵鎮之中的護城法陣開啟了。”姬歌摩挲著手中的韁繩,神色淡然地說道。

  “將軍,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吳白丁低聲建議道:“若是被對方成功開啟護城法陣屆時攻城肯定會耗費我們頗多的靈力,將士受傷還是小事,延誤戰機可不是兒戲。”

  “若是再向上次那樣”吳白丁沒有再說下去,他知道將軍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姬青雲微微一笑,說道:“放心,我不會再讓將士們失魂落魄地回長城去。”

  就在他們的談話間,一道數丈之寬璀璨奪目的光柱猛然間衝天而起,沒入雲霄宛若是要將頭頂的這方天幕徹底地撐破開來。

  緊接著在那道光柱的頂端緩緩有一道繪刻著晦澀玄奧道紋的靈氣光罩生出。

  那道泛著淡金色的光罩在眾人的注視下向軍鎮落去,幾息過後就已經將整座函穀兵鎮籠罩開來。

  從城外遠遠望去,整座函穀兵鎮就宛若被一倒扣的琉璃盞籠罩其中,甚至就連城頭上的景象都模糊了幾分。

  “這就是函穀兵鎮的那座護城法陣了吧,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叫做大日冕靈陣,陣眼設在了城中心的將軍府內。”驅馬來到陣前的無涯老前輩望向那座霞光萬丈雲霧飄渺的法陣,眯著眼睛說道。

  姬青雲聞言微微點頭,“這座大日冕靈陣是當初函穀兵鎮建城伊始巫族的那位巫主親自設下的法陣,後來數千年間又被巫族的三位大祭司修繕過數次,好像最近一次修繕還是在百年之前。”

  “你覺得憑我們兩個人能夠破開這座法陣嗎?”無涯老前輩神色古怪地看向姬青雲,詢問道。

  姬青雲搖搖頭,坦然說道:“老前輩有點異想天開了。”

  哪怕他們兩人皆是大帝之下一品的歸真境強者,但想要憑借“己力”破開函穀兵鎮的護城法陣,是有點異想天開的意思。

  “什麽?”無涯眯了眯眼睛,反問道。

  姬青雲環顧左右,裝作一臉茫然的樣子,說道:“我有說什麽嗎?”

  “沒有沒有。”吳白丁與章邯兩人相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

  無涯老前輩冷哼一聲,滿臉正色地說道:“說說吧,怎麽破。”

  “實不相瞞,破城之法不在我身上,而在小歌那。”姬青雲沉聲說道。

  “來陣前一趟。”姬青雲以心聲同姬歌說道。

  正在閉目養神的姬歌聽到父親的聲音後緩緩睜開眼睛,輕哦一聲。

  手中握著的是那道連翹親自交給自己的描繪著函穀兵鎮城防圖的機密卷軸。

  破城之法確實是在他的身上。

  (本章完)